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平水韵与新韵的区别及新韵讲解

2024-05-05 来源:欧得旅游网


平水韵与新韵的区别及新韵讲解

一 平水韵与新韵的区别

平水韵由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诗词用韵情况,当时把汉字划分成107个韵部,清朝改为106个韵部,其中平声三十个韵部,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王力先生指出,旧体格律诗的一首诗,规定只能押一个韵部的字,不能换韵,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能用邻韵通押,否则就是出韵。所以使用平水韵,就必须熟悉它,理解它,才能运用自如。举例来说,

曲江对酒

文/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这首七律用的是平水韵中十一真韵部的韵字,如果按今天的读音十一真和十二文、十三元(部分)、十二侵的韵母都是en,在用新韵时,可以通押,但是古代在写诗时不行,不能用别的韵部的韵字,否则就是出韵。

由于平水韵的汉字读音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再如;按现代说法韵母是“an”的平声韵字都在一个韵部里么,而古韵就涉及到七个韵部: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和十五咸。今天,我们已经找不出它们在读音上有多大的差别,但是,一旦我们写诗时,混用了不同韵部的字,就是出韵,违反了格律的游戏规则,绝句不是绝句,律诗不是律诗。为了达到格律要求,只好在其中某一个韵部选择韵字,使我们可选择的韵字数量大大减少。给我们写作古韵诗词带来了困难。

二 古体诗与近体诗有哪些区别?

1、以格律分类:

古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唐代以前写诗对平仄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古体诗是不讲平仄声的。古体诗也不讲究相粘。近体诗除了需要用韵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2、以字数分类:

古体诗有四言、五言(称五古)、七言(称七古)、字数不整齐的称杂言古诗(杂言古诗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称七古),也有少数三言、六言。近体诗句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

3、以句数分类:

古体诗从二句到百句都有。近体诗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八句以上,句数不等)。

4、以对仗分类:

古体诗不要求对仗;有的地方用了一些对偶句子,但平仄都不相对,所以只是修辞上的需要,而不是对仗。近体诗的绝句可对仗可不对仗,以不对仗的为多,律诗的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但律诗的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5、以用韵分类:

(1)古体诗

1,全首诗可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又可随意转为其它韵,甚至可换几个韵;

2,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

3,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

4,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

5,允许散文化的句子。

(2)近体诗

请注意:我们今天写的就是近体诗

1. 一首诗限用一个韵,除第一句可以用韵或不用韵之外,其余句子都是双数句用韵。

2. 用于韵脚的字不能重复。(不仅如此,连续两个韵脚的字,虽字不同,而读音相同,也要隔开)。

3. 押韵的字都要用平声字做韵脚,要一韵到底。(除排律可以换韵外)。否则,就是出韵(又称“落韵”)是近体诗的大忌。(近体诗以平韵为正例,用仄韵的绝句与律诗非常罕见。仄韵律诗很象古风,往往也可认为“入律的古风”,因为近体诗毕竟是以平韵为主的。)

4. 不押韵的句子,(称为白脚),末尾一字用仄声字。(其仄声字的读音不得与押韵字的读音太接近)。

5. 除起句外,其它的押韵句子不能用邻韵。(起句用邻韵是指的绝句三脚韵、律诗五脚韵)(所谓邻韵,就是与押韵字读音相近的韵字)。

三 写近体诗所用新韵的四声和平仄

一,新韵的四声和平仄

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拼音新韵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称1声、2声、3声、4声。1声读“高平调”,2声读“高升调”,3声读“先降后升的曲折调”,去声读“降调”。以“啊”音为例:1声表示惊异或赞叹,2声表示追问,3声表示惊疑,4声音短时表示应诺,音较长时表示“明白过来”的意思,有时也从证据和表情上表示赞叹或惊异。请按四声诵读:

啊啊啊啊 中国伟大

山明水秀 千锤百炼

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如“为人要诚实”,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这种情况特别多.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注意: “上”字这里应该读(shǎng)。这里不要读(shàng)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

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四 新韵的诞生

1,《中华新韵》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编制的一部韵书。一九四一年十月十日,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行政院长蒋中正、教育部长陈立夫签发。一部钦定韵书就是这样产生的。《中华新韵》共分十八个韵部,这里我不一一讲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