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2024-08-27 来源:欧得旅游网


浅谈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对于数学教育活动而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又抽象的学科,而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数学教育活动时要注重生活化、游戏化,从孩子以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

关键词:数学 游戏化 教学策略 正文:

一、数学教学游戏化

1、合理创设游戏情景,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真实情景变成幼儿容易接受的具体事物,幼儿就能学得轻松、积极主动。因此,教师应注意创设发现问题的游戏情景,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探索学习的乐趣。通过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对有趣、有感情色彩的内容会主动去掌握。如:在主题《香香的蔬菜》主题中,我根据蔬菜的不同特征让幼儿进行分类活动时,可带领幼儿玩“堆蔬菜”的游戏。在教室里撒下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蔬菜,然后将幼儿分组,要求各组动脑筋将“蔬菜”合理拾成几堆放在一起。这样一来,幼儿的积极性就大大的调动起来,他们会在游戏中发现可以将同颜色的蔬菜堆在一起;可将同一形状的蔬菜堆在一起;也可将名称相同的蔬菜堆在一起。这样的游戏情景,既让所有的幼儿都乐于参与,又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均得到提高。 2、巧妙结合幼儿生活,开展有趣的数学游戏。

幼儿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了解周围世界的,从小幼儿就开始按大小、颜色、形状、空间位置和其他特征来区分物体,认识周围世界的基本结构与秩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开展有趣的数学小游戏,引导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就拿幼儿穿鞋子来说,看似简单,但其中的数学奥秘却不少。幼儿可以认识鞋子的颜色,了解对称的概念,还能获得大量的关于对称、尺寸大小的经验。因而,可引导幼儿进行穿鞋子的小游戏。幼儿在穿鞋时就能够知道两只鞋是对称的,虽然两只鞋子是一样的,但也不能乱穿。 二、如何进行数学游戏化教学

数学教育游戏化就是把游戏活动的因素渗入到数学教育活动之中。游戏活动有多种因素: 1、情境

所谓情境,就是幼儿生活在其中的环境。通过情境设置,使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形象特别敏感,容易引起注意力,产生兴趣。因此可利用形象创设一定的物质情境。如:幼儿数学活动材料《小兔采蘑菇》,目的是让幼儿根据事物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我利用小兔采蘑菇这个形象创设情境。“兔妈妈要请客,让她的四只兔宝宝去森林采蘑菇,在她们的篮筐上都贴有蘑菇的颜色和数量,比比谁最能干。”这样,幼儿扮演小兔的过程中,学习了分类,并且巩固了对颜色和数量的认识。

在情境设置时,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然的精神氛围,可使幼儿在学习数学活动时避免紧张心理,从而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如:中班的数学游戏活动《猜猜看》,开始就对幼儿说:“今天我们玩个游戏,板上有很多水果,请一个小朋友指其中一个水果,老师不看,就能把它猜出来,你们信不信?”此时,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幼儿感到非常神奇,从而产生了很强烈的求知欲。 2、角色

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还可借助角色来稳定幼儿学习数学的状态,增加孩子学习的兴趣,在玩中轻松愉快得学习知识。游戏角色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另一种是童话世界中的角色。如:《马兰花开》这个生活中的游戏通过幼儿抱一抱,让幼儿感知数量的多少;《乌龟旅行》中的乌龟妈妈和乌龟宝宝,他们是童话世界中的角色。不论是现实还是童话中的角色,通过游戏幼儿对此感兴趣,体验了玩的乐趣,也感知了数。 3、操作

数学和游戏都具备操作的特点,操作是一种探索,不是验证或机械地模仿,要相信儿童的潜能。“教学的艺术不是给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教师要教会幼儿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不是把所有的内容灌输给幼儿。

三、进行数学教育游戏化的注意点 1、要理清方法与目的的关系

游戏是教学工作的手段,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绝不能为游戏而游戏。例如:学习“5”的组成,设计了“撒硬币”的游戏,幼儿一次次的撒,会出现不用的结果,让幼儿进行记录,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5的组成。这样,教学目标便得以实现。 2、面向全体,尽量让每个幼儿参与活动

游戏形式在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少量幼儿的活动就无法收到教学效果,所以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使所有的幼儿都能参加,使人人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人人感到欢乐,有所收获,这样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设计的游戏要简单易做

我们要选择活泼、得当的游戏形式,设计的游戏不要过于复杂,要做到:教学要实,游戏要活。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同时我们教师在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寓数学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真正使其生活化、游戏化,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文摘

(2)孔起英 幼儿园数学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 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

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如:教幼儿学习三者以上的测量或比较时,用笔测量瓶子和杯子的高度,从杯子比笔矮,瓶子比笔高,就能知道瓶子比杯子高等等. , 教师应为幼儿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数学教学应以幼儿园各科教学相互整合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活动的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因此,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把数学教学渗透到幼儿园各科教学中去,使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兴趣,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

如在一堂数学课中,原本的数学活动内容是学习20以内的加法,在翻阅了音乐活动教材以后,我发现了一首有趣的歌曲《泥沟沟里捉螃蟹》.通过分析教材,我对原有的教材进行了重新的组合与调整.结合歌曲中的二十只小螃蟹,以音乐游戏和故事的形式再现,从而把数字和量的变化蕴藏在有趣的歌唱游戏中,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

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验证,自己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可以说这种尝试是比较成功的.在活动开始,我以讲故事的形式配以活动式图片来演示泥沟沟里捉螃蟹的情景,让幼儿自己扮演角色,使其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了捉螃蟹的数量由少到多(1―20)的变化,孩子们对于这种活动形式非常感兴趣.在捉螃蟹游戏中,我会对应的出示数字卡片,或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正确的数量(找卡片,画圆点,用手试……),同时,孩子们对于\"1添上1是2\"……\"4添上1是5\添上1是6\"\"6添上1是7……\"都能够轻松的掌握和理解.在游戏中孩子们边操作活动式图片边说儿歌,自然而然的掌握了

五, 好奇心和相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育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游戏教学活动中的趣味性、探索性,

使他们较容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游戏教学对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发展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数学教学应以游戏为主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大风吹\"教学中,其目标是练习三层条件的连续分类.老师就扮演了\"风婆婆\大家围着\"风婆婆\"坐成一圈,玩\"风婆婆\"的游戏,\"风婆婆\"随意举出一种或两种以上多数幼儿所共有的特征,有该特征的幼儿就要站起来换位置,其他的幼儿则不动,\"风婆婆\"要趁着大家换位置的时候,枪到一个位置坐下,此时会有一位幼儿没有位置坐,便成为\"风婆婆\游戏又继续开始.因此,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幼儿在游戏中轻松,自主的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而喜欢数学,探究数学,学习数学.

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