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是 时期 学家 字
二、给加点词注音:
1、略无阕.处( )( )2、重岩叠嶂.
( )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 )( )( )( ) 4、夏水襄.
陵( )5、沿溯阻绝( )( ) 6、或.王命急宣.( )( )7、虽.乘奔.
御风( )( )8、不以疾.也( ) 9、素湍..绿潭( )( )10、回清..
倒影(11、绝巘..多生怪柏( )12、飞漱..其间( )13、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15、属引..凄异( )( ) 16、哀转久绝.
( ) 三、按要求默写:
) 14、 )
1、最能表现三峡地势雄奇险峻的句子: , 。
2、运用夸张的手法衬托夏季水流迅疾的句子:
, 。
3、作者抓住色彩写出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水清澈、静美的句子:
, 。
4、文章结尾引用的渔歌是: , 。
四、问答:
1、本文描写了三峡怎样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①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作者写三峡的水,按不同的季节,各有什么特点?分别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美?
夏季:水涨流急,交通阻断;表现出奔放美。
春冬:水素潭清,风景秀丽;表现出清幽美。
秋季:林寒涧肃,猿鸣哀婉;表现出凄婉美。
4、作者是为《水经》作注,为什么在写水之前要先写山呢?
山势决定水势,山高谷狭,水的落差就大,这样写是为了后面写水做铺垫。
才有了夏季水势浩大,水流湍急,也才有了后文奇异多姿的风景。
5、作者在写水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来写呢?
因为夏季的水最能体现三峡水的特点,所以放在前面写。而春冬之时的水的特点大致相同,因此放在一起写。秋天的凄清肃杀放在后面,突出悲凉的氛围。
6、作者在描写春冬和秋天的三峡时,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分别表现了怎样的特点?
①作者采用了大笔点染的手法,来描绘景色。
②春冬:作者着“素、绿、清、影”数字,表现了清幽秀丽的特点;秋季着“寒、肃、凄、哀”数字,表现了秋季三峡凄清哀婉的特点。
7、请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作者笔下的“春冬之景”: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江水落下去了。就看见了白色的激流,绿色的潭水。回旋的清波里,倒影着两岸美丽奇异的景色。仰望高山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松柏,又有悬泉瀑布的激流冲荡。总之,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有很多趣味。
8、请赏析“春冬之时”美景部分的描写。
我喜欢春冬之时的美景。这时,江水清澈而明净,水光变幻,色彩鲜明。景物高低相间,动静相生,摇曳多姿,生机盎然。游历其中,定会心清气爽,无比愉悦。
9、本文的语言有和特点,请简要分析:
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
10、作者描绘秋季的三峡,抓住哪种事物?有什么作用?
猿鸣
突出了秋季三峡凄清肃杀的气氛;也突出了三峡山高、峡长、峡谷窄的地形特点。
11、请找出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三峡两岸青山的有关词语,并说明山的特点:
⑴连、无阙、重叠、隐、蔽⑵山高、岭连、峡长
12、“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两地之间的距离?
对比、夸张,突出了两地间距离的遥远的路程可一日到达。更突出了船行速度快的特点。从侧面表现了水流湍急、凶险的特点。
13、第四段中能点明季节的是哪个字?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这个季节?突出地表现了三峡怎样的特点?
⑴肃⑵林寒、涧肃、高猿长啸、渔歌⑶凄清肃杀
14、作者在描写秋天三峡时引用渔歌,写出文中引用的渔歌及其作用。
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⑵渲染了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氛围,也从侧面表现三峡的山高、岭连、山谷窄而长的特点。
15、举例说明本文是如何运用正侧面描写想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
正面写山的高俊:重岩叠嶂;从侧面突出山的高俊: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6、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三峡的景色?各突出什么特点?
从山和水两个方面。写山突出山的连绵不断,高耸入云中间狭窄的特点;写水则抓住了不同季节的特点,如夏季的水势浩大水流湍急,春冬之时的清幽秀丽。
17、在文中找出能体现三峡夏季水流特点的两组句子,并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进行赏析。
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⑵侧面烘托、夸张。突
出地表现了三峡夏季水势浩大,水流湍急的特点。
18、本文作者以凝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读后有什么感想?
⑴作者通过对三峡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⑵读后我领略到了长江三峡的雄奇秀美以及对母亲河长江所孕育的灿烂文明。因而保护环境,保护长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的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