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蚂蚁的实验

2021-06-11 来源:欧得旅游网


蚂蚁的实验

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处处在。

一天,我和小伙伴在外面玩耍。突然,我们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忙着要干什么。我听说过蚂蚁害怕樟脑球的气味,想去做一下试验,证明这是不是真理。

于是,我就和小伙伴们去附近商店买了颗樟脑球。

首先,我们捉来了2只小蚂蚁。我们用樟脑球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转了转,然后冲破了那一条线,跑了。我不假思索,蚂蚁怎么跑走了呢?蚂蚁不是害怕樟脑球的气味的吗?疑团未揭开,带着好奇,我们又捉来了2只小蚂蚁。

像原先一样,我们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仍然转了转就冲破了画线。我们又在蚂蚁的前面画了一条线,蚂蚁想冲破,在向画线逼近,似乎在说:“就这么一条线,就想把我们困住!你们未免也太小瞧我们了吧!哈哈哈…… ”。蚂蚁说着说着,便得意洋洋的冲向画线。我想,这次的试验一定又是以0分为结局了。当我这在叹息时,蚂蚁像被一阵风吹了回来似的,蚂蚁不敢冲破画线了。

当蚂蚁累得精疲力尽,四肢无力的时候,我们又在蚂蚁的周围画了一个大圆圈。这下蚂蚁好像变得聪明起

来,不想原先那样硬要冲破画线了。蚂蚁也没有了原先的嚣张和得意。在圈子里徘徊,沉着镇定的寻找着出口。

我们把圈子慢慢的缩小,蚂蚁好像再也受不了那樟脑球是气味了,好像在苦苦哀求道:“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我们实在是受不了了,刚才是我们太嚣张了…”最后我们把圈子缩小到比1角钱硬币还要小,蚂蚁不再徘

徊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蚂蚁也许是太累了,再加上樟脑球的气味,实在受不了,所以它们就离开人间了。

蚂蚁的试验告诉我们:科学无处不在,只要你是有心人,你就会发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做凸透镜实验

星期五的科学课,我已经盼望好几天了,应为这节课要做凸透镜实验,我可以在这节课上亲自做实验,开开眼界。

上课了,我们高高兴兴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神秘地举起手中的小镜子说:“这就是凸透镜,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可能通过实验去了解它。”接着,老师又讲解了实验的具体要求。老师的话象火苗一样点燃了我们心中智慧的火花,一张张兴奋的脸望着老师。

“开始制作。”话音刚落,我们几乎同时从实验袋里拿出材料,材料很简单:一支蜡烛、一张纸片和一个凸透镜。我仔细地看着:这个小凸透镜是中间厚,两边薄的,而且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像块碧玉。

由于崔元没有带材料,我便和他一起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我先请老师帮我把蜡烛点燃,只听“嗒”地一声,打火机的火冒了出来,然后老师小心翼翼地帮我点燃了蜡烛,最后又说了一句:“当心点,别烧到了手。”我听了,便抓紧蜡烛,走到座位边坐下来。我和崔元精诚团结,崔元一手拿着蜡烛,一手拿着一张废纸,生怕蜡烛油滴在地上、身上,可见崔元做事细致入微。我也毫不含糊,一边拿起纸片对着蜡烛的火苗一放,又一边举起凸透镜往自己眼前一放,我一看,嘿!出现了一个火苗的倒像,图片越大,就越模糊;图片越小,就越清晰。我不顾这是教室,而且是在上课,就大叫起来:“我成功了!”顿时旁边几位同学都朝着我这边投来好奇的目光,想看个究竟。我故意拿起凸透镜摆了摆,显示我的龙骧虎视。老师看见了连忙走过来,看了一下我们俩的“杰作”说:“做得很完善,丝丝入扣,你们去探赜索隐吧,得出结论来告诉我。”于是,我们俩处于苦思状态,可研究了半天也没一个名堂。后来老师告诉我们是纸片上的物体相反成像。

剩下的时间,我就拿起凸透镜,在眼前晃了晃,不晃不知道,一晃吓一跳,原本前面程思嘉秀气的小脑袋竟出乎意料地变成了长30厘米,硕大无比的脑瓜了!我吓了一跳,以为程思嘉是坐着UFO飞来地球察看的外星人呢。我连忙把凸透镜拿开,咦?怎么又变回原样了?我似乎不相信,又拿着凸透镜照了许多事物,都有这一种现象。于是,我把这种现象告诉了老师,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凸透镜还叫放大镜,它可以使原本小的物体放大。”我听了老师的讲解,这才明白了。放大镜果然名不虚传啊!

从这节课中,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眼,让我从实验中享受知识。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是科学课.我们做了金属的热胀冷缩得这个实验。

实验要准备好:一盆水、铜环、铜球、酒精灯、打火机。老师先打开洒精灯的盖子,在用打火打点燃酒精灯。再拿好铜环,在用铜球放在铜环的中间,看一下通得过还是通不过。老师对我们说:“铜球通过了铜环不?”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刚好通过了。”接着老师再把铜球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过了十几分钟,老师又把铜球放入铜环中间,竟然铜球通不过去。老师又把铜球放入水盆中,只听“吱”的一声。老师在把铜球放入铜环的中间,居然又通过了。老师拿好酒精灯的盖子斜着把酒精灯盖灭。大家都疑惑不解,老师解释说:“铜球第一次刚好可以通过,而第二次是因为铜球放在酒精灯上燃烧加热体积膨胀了,所以就通不过去了。第三次,我把铜球放入水中,铜球遇到水变冷,体积就会缩小,又能通过去。这就是金属热胀冷缩的道理。”老师还说:“除了铜之外,其他的很多物体都会热胀冷缩。比如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得。”

真是一场有趣的实验,我不仅知道金属的热冷缩了,还知道它有很大的用处。

“火山喷发”,大家一定在电视里见过吧,但你有没有亲眼见过呢?我倒是见过一回“火山喷发,可这是个“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我也亲自动手做了一回。嗬,“火山喷发”可真好玩。

按实验要求我拿来了一个玻璃杯、一瓶醋和一瓶洗涤剂、一包小苏打、一张报纸。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洗涤剂,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

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迹很快就出现了,刚刚瓶子里还只是一些小苏打和洗涤剂,它们安安分分的,怎么才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了泡沫呢?而且本来只是一点点的泡沫,现在不断地疯涨,才过了十几秒,就从玻璃杯口蜂拥而上,溢出瓶口流到报纸上了。这时,我又兴奋又惊讶,目不转睛地看着浮上来的泡沫,生怕漏掉了什么细节。大约过了18分钟,泡沫又渐渐地消失。

哈,这个实验太好玩了,太有意思了! 这是为什们呢?我急忙抓过书查了起来,可书上一个字也没提,唉!没办法,只好自己琢磨琢磨了。刘老师不是在课上讲过了吗:小苏打与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泡沫,就像汽水一样摇一摇也会产生一些泡沫。那么洗涤剂又起了什么作用呢?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 为了搞清其中的奥秘,我又把这个实验重做了一遍,发现泡沫之所以会疯涨就是因为洗涤剂起到了催化作用。这不是与浮石的形成原理差不多吗?

这个小实验真是有意思。做科学小实验,让我在玩中懂得了科学道理,还锻炼了我动手动脑的能力,真是两全其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