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储备粮仓的新转型
摘要:本文就传统储备粮仓向现代仓储型物流的转型的迫切性、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等方面作出解释。并着重以骨干粮库为例对仓储系统的信息化作出介绍与分析。
关键词: 现代仓储型物流企业 传统储备粮仓 转型
物流技术以及现代的仓储管理技术的巨大发展已经使得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以来的传统的粮食储备管理思路逐渐落伍,负面性的问题日益凸显。为适应粮食大市场、大流通形势的需要,为抢占粮食物流中心的制高点,粮食仓储企业要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参与粮食产业化经营,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仓储优势实现转型,即向仓储型物流企业转变。1
一、传统的粮食储备
从我国粮食自给率高和综合国力看,粮食安全应是首要的目标,稳定价格排在其次。收入、效益目标可以作为衍生目标。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国储备粮管理的中心就在“粮食”本身,而不计较成本的大小。仅仅地围绕或等待着未来粮食“备战备荒”的时刻,就使得我国国有粮库在管理上疏于精进,造成当前基层粮食仓储设施老化、经费不足、队伍弱化的现状。
二、粮食仓储向物流企业管理转型的必然性和可行性2
1、转型的必然性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分散、落后、低效、高耗的粮食流通形态日益成为实现粮食购销大市场、大流通的障碍,构建经济、高效、快捷、低耗的粮食物流中心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粮食仓储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不仅有利于粮食仓储企业资产的优化,而且有利于促进粮食产销结合,使生产和流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1) 粮食仓储向物流企业管理转型是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粮食产业化经营是粮食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粮食流通的效率是成为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粮食产业化经营产生大量的物流业务,必然催生一大批粮食第三方物流企业。从市场规律来看,这种物流企业必然要首先从现有的粮食仓储企业中产生,也就是说,粮食产业化必然会给粮食仓储企业提出向粮食物流企业转型的要求。
(2)粮食仓储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是仓储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粮食流通是粮食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安全、快捷、及时、经济的粮食物流,既是实现粮食使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整体效益市场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根本措施之一。粮食仓储企业按照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企业优势,转变为各具特色的粮食物流企业,不仅能够实现粮食资产的优化整合,而且能够提高粮食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2、转型的可行性 粮食仓储企业按照产业化经营要求经过流程重组、经营机制重塑,可以成功转型成为物流企业。但转型是否成功,应具备以下条件和标准:
(1) 有一个完整体系的粮食物流系统 转型后的企业能否成为粮食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为产业化经营的粮食加工(转化)企业提供市场化物流业务支撑是转型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仓储只是粮食物流活动中的一部分,粮食物流是粮食从生产、加工直到消费过程中的储存、流通、组织、计划、管理活动,物流业务存在于产业化经营的全过程。粮食仓储企业转型后必须拥有一个完整的粮食物流体系,即完善配套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高效合理的运作方式、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和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2) 有一套适应粮食物流经营的机制企业是否建立起了适应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粮食物流经营机制,是企业转型是否成功的具体标准。粮食仓储企业经营机制的特点是重视管理,强化仓储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从仓储经营环节中产生利润。而物流企业经营机制的特点是重视服务,通过对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管理,为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靠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获得利润。很显然,粮食物流经营机制的建立是企业转型的关键所在。
三、向现代粮食仓储型企业的转变——以骨干粮库为例
1、骨干粮库 在我国, 骨干粮库包括中央和地方直属的储备粮库, 港口码头的中转库、大型粮食企业集团管辖的仓库, 大型粮食加工企业所属的仓库等和运输条件较好、业务比较繁忙或承担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任务的粮库。其中:以储备粮为核心业务的储备库, 面对购销客户和上级主管单位、粮食行政管理单位, 产区库还面对广大农户, 以粮食动态管理为核心管理, 以粮情监测为基本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储备粮库业务的发展方向是在管住管好储备粮的同时, 可以发挥好设施功能, 开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粮食和其它商品。
2、骨干粮库的管理 根据上述骨干粮库或企业仓储部门承担的任务, 上级管理部门、客户、生产对粮食仓储管理提出的要求, 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尤其是大型企业的业务主管部门、仓储部门、存储点、销售点的分散布局, 使公司无法及时掌握粮食的流转动态粮库为满足各方的需求与避免数据错误, 只能重复输入单据和进行核对, 增加了操作人员很多工作量职能部门希望减少经营与费用结算的工作量农民与客户希望加快结算与付款的速度等等。总之, 公司、库领导与职能部门都希望改变多头统计、重复劳动、数字不匹配、反馈不及时的现象。
3、骨干粮库向现代粮食仓储型物流企业的转变关键——信息化 现代粮食仓储性物流企业不仅涉及对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程控制, 而且对于实物流的控制精确度和实现功能也有更高的要求。骨干粮库向粮食仓储型物流企业转变的关键之一是要在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基础上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如果把物流系统比喻为人的神经系统, 那么信息系统就是人的大脑, 是指挥中心。要真正懂得自控设备投资的目的和成本计算,在选择自控设备的时候一定要有信息通讯的思想, 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四、结论
发展现代粮食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粮食仓储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用先进的粮食物流信息系统来保障粮食物流信息的快速传递, 融合粮食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交易等粮食流通的各个环节,依据向物流企业转型的条件标准、服务体系,形成一套科学的组织系统和物流经营机制,将有助于粮食行业, 包括粮食仓储企业、加工企业、经营企业、集团企业顺利实现粮食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为充分地发挥其作为粮食仓储得天独厚的优势,优化储备本身,提高粮食仓储的灵活性。最终为缓解我国粮食短缺危机问题提供极为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胡志超、胡良龙、高刚华、王海鸥、谢焕雄.《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的概况与发展》.《农机化研究》2007年4月,第171-173页.
[2]孙宏岭、孙红霞.《威胁中国粮食安全最危险的因素-弃耕抛荒》.《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9年1月,第19-第2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