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探明代艺术品的交易场所

2021-06-17 来源:欧得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探明代艺术品的交易场所

作者:刘畅 易玲萍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明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也随之萌动并发展,文章以探析明代艺术市场形成的几个因素,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中介,寻求其发展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艺术市场;生产者;消费者;中介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80-01 本文旨在对明代艺术品的交易场所做一个浅浅地探析。 一、兴盛的古玩市场

美学中将艺术消费界定为艺术的欣赏者和接受者,因消费对象的不同,艺术消费者还可以分为艺术欣赏者和艺术品消费者两类,前者消费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可共同享受的艺术品欣赏的机会,后者消费的是严厉排他的私人财产。明代的古玩市场中要集中在大商贾、官僚、士绅、大财主之家。这些人一但看中某件古玩,不惜万金购得,购得古玩后还相互炫耀,呼朋唤友好不热闹。嘉靖末年,海内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园亭,教歌舞之隙,间及古玩。 二、繁荣的书画市场

明代中后期,在整个中国地区贸易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上至宫廷御用画师,中至文人士大夫,下至画帮画师与民间艺人的画家团队也已形成。当一个商品的销售场所一旦形成,销售产品又有固定的来源,就形成了该商品的市场。

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许多商贾辐揍、客流熙攘的大都市。当时的北京“万国梯航,鳞次毕集”,正阳门外 “天下士民工商,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副都南京 “五方辐揍,万国灌输”,“南北商贾争赴”。“正德年间市内已有商业铺行104种,到万历时城内仅当铺就有500家之多。”有三吴都会之称的杭州则“民萌繁庶,物产浩镶”,“城内外列肆几四十里,无咫尺匝脱,若穷天罄地,无不有也”。

在明代还有扬州、天津、临清、汉口、上海、西安、广州、成都等较大的都市。艺术品市场也十分兴盛, 中国古代中国贩卖文玩字画,凡隙地出售谓之“摊”,有房者谓之“店”、“肆”或“铺”。在中国,艺术市场实为文人书斋文化的延伸,凡书画古玩店铺也多以“堂”、“轩”、“斋”命名,销售艺术品的店辅就设在这些城市之中,这些固定开设中的艺术品店辅还分为鬻古肆、画行、画铺、常卖铺、古董铺和书肆等类,但一般都以经营书画为主业。 三、名扬海外的瓷器市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明代瓷器的生产,历经十七朝,凡二百七十六年,各朝多少都有实物遗存。明代的瓷器制作工艺精良大气豪放,瓷器的表而装饰普遍使用绘画技法,使瓷品产品有着精美装饰的同时透出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典范价值,实质上就是指已经跃居“上流”并已“得度为龙”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所呈现出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社会价值。同类艺术商品因为使用价值相等,并不具有等级性,但艺术品却因典范价值高下各异而有层次之分。虽然艺术品典范价值的凸现取决于艺术家或艺术品能否成为典范,但一件作品或者一位艺术家既然被取决于艺术家或艺术品能否成为典范,便意味着它(或他)自身具备先在的典范价值,如明代自洪武二年(1369年)起,朝廷即在景德镇设御器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俗称的“官窑”。此后,这种制瓷制度历朝相沿。明代的窑业分为官窑和民窑两种,官窑专烧宫廷御用瓷,不计成本、质量精美;民窑则属商品生产,产量大、艺术风格古朴潇洒。官窑的发展带动了民窑的兴盛,当时景德镇从事陶瓷生产的工人达十余万人,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的瓷器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艺术品的交换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相对于供给者存在纯利润;二是相对于购求者存在的价值余盈。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历经三朝,郑和先后七次奉诏出海,历时28年,足迹遍及亚非“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使明政府在外交上获得了巨大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明代中国的国际影响。郑和每下西洋,瓷器尤其是青花瓷是船队所带重要物质品之一。船队每到一地,即对当地领袖进行赏赐或直接与当地进行物品交易。这在费信的《星槎胜览》中详细记载了郑和船队与所到各国进行瓷器贸易的情况,郑和的七下西洋奠定了明代瓷器海外销售的基础,为明后叶乃至清朝中国瓷品大量外销开辟了道路。 明代艺术品与艺术品市场之所以繁荣异常,来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奢糜享乐之风的形成。传统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政府一向漠视商业管理,整个市场由于受到很大的限制,弊端重重。此外,朝廷明代重农抑商,致使中国自六朝以来贩卖书画古玩的专职商贩不仅以游商居多,而且即便固定摊贩,也常常居间贩卖,只起互通有无的作用。所以,艺术市场对于地位卑下的历代商贩而言,只是一个糊口营生的场所,鲜有着眼于服务而经营书画、古玩者、画家亦然谢肇在《五杂俎》中指出:“今世书画有七厄焉,高价厚值,人不能售,多归权贵,真赝错陈,一厄也;豪门籍没,尽入天府,蠢澌尽,永辞人间,二厄也;射利大驵,贵贱懋迁,才有赢息,即转俗手,四厄也;富贵之家,朱门空锁,榻笥凝尘,脉望果腹,五厄也;膏粱纹绮,目不识丁,水火盗贼,恬然不问,六厄也;拙工装潢,面目损失,奸伪临摹,混淆聚讼,七厄也。”既道出了明代艺术品市场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也道出了明代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昌盛。

参考文献:

[1]李万康.艺术市场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束艳.明代嘉定竹刻艺术市场[J].新视觉艺术.2009(0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