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核医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来源:欧得旅游网
核医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初步探索

王栋赵烨金问森徐师国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核医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灌输式教育和教学重点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包括授课方式的改进,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实施因材施教方针。

关键词:核医学;自主学习;灌输式教学;因材施教

核医学是核技术应用到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几十年,以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和SPECT(单光子计算机发射断层显像仪)为主的核医学显像技术与CT、NMR等传统医学显像技术相结合,发展出PET/CT等融合显像技术,能够对病灶同时进行精确定位和定性分析,大大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和准确度。此外,放射性核素也被广泛应用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核医学诊断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级医疗机构对于核医学科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和核医学相关知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高等医学类院校核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一、核医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核医学课程教学一般分为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课堂学习和以实验操作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教师在核医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挑战和问题。

首先,学生欠缺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积极性不足。核医学涉及大量的核物理、电子计算机、化学等领域的知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经常注意力分散,缺乏与授课教师互动,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成绩不理想。

其次,大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核医学课堂教学普遍采用PPT多媒体讲授。PPT课件和教学视频包含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最后,在教学时间分配方面重点不够突出,未能做到有的放矢。目前,临床医学、病理学、醫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包括核医学。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核医学课程的教学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体外分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但是,现阶段的核医学课堂教学并没有在课堂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上做到重点突出。 二、核医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二,为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该更多地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重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特定问题或真实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深刻理解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中,教师首先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根据特定的医学概念或临床病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数据库搜索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为了做到教学重点突出,应该实施因材施教,对现有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对于医学检验、病理、医学影像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核医学课程的学习重点皆不相同。授课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科的差异性修改和完善教案,突出重点学习内容,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中间,详细了解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知识需求。例如,对于医学影像专业,教学重点应该集中于PET/CT等融合显像技术。 三、结束语

学习兴趣缺乏、灌输式教育以及教学重点不突出一直是困扰核医学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经过多年的课堂实践和经验积累,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引入现代流行的交流和通信技术并改进讲解风格,解决学生兴趣不足的问题;二是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三是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制订合适的教学大纲,进行差异化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互相影响、互相反馈,所有的教学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