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一、填空
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人类活动的意识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 目的性。
2.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_国家和个人_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是他们对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设想。狭义的教育目的是_国家_对教育培养怎样人的要求,与教育方针在提出主体、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3.教育目的一般表现为三个基本的层次:一是_国家的教育目的_;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_培养目标_;三是_各种课程教学的目标_。
4. 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_社会依据_和_个体依据_。 5. 确立教育目的的原则有信息完备原则、_系统协调原则_、_民主参与原则_和现实可行原则。
6.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其理论依据是_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_,客观现实条件是中国的国情。
二、单选
1.教育活动最终是( A )自身的主体活动。无论教育者的教育目的多么合理或不合理,它都不过是外在的东西,受教育者的发展取决于他自身的追求和意向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国家 D 学校 2.从教育目的的主辅性来看,可分为( D )。
A 外显的教育目的和内隐的教育目的 B教育的理想目的和现实目的 C 理论性教育目的和行动性教育目的 D主导性教育目的和辅助性教育目的
3. 在( A )中,美国明确要求在20世纪结束时实现“国家六大教育目标”,彻底改变中小学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A 《2000年的美国——一种教育战略》 B 《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 C 《美国2061计划》 D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4. ( B )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的发展,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来确定。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一般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身心的和谐发展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人格本位论
三、辨析
1. 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答:从教育目的产生的机制来看,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既然教育目的以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核心,那么,在回答这一问题之时,教育目的首先表现为一种主观的东西,它与教育价值密切相关,是教育目的的确定主体依据自身对教育的需要所提出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当然,基于主体需要对教育目的的回答又不完全是凭空的设想和梦想,而是要基于教育客观的活动及功能的展现。也就是说,从其提出主体来看,教育目的总是由人制定的,体现着人的主观意志。但就其确定的最终依据来看,都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2.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
答: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这种目的观一般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代表人物有柏拉图和涂尔干等。
四、简答
1.简要回答教育目的的性质。
答:教育目的是一种指向未来、超越现实的人才培养方针,是国家和个人对教育培养和形成怎样的人的要求,具有四条重要的特性:(1)从教育目的产生的机制来看,教育目的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2)从教育目的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来看,教育目的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发展性。(3)从教育目的实现的条件来看,教育目的是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对立统一。(4)从教育目的的归属来看,教育目的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 2.教育目的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育目的作为主观和客观、时代性与发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对立统一,对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从教育活动发展的方向来看,教育目的具有导向的意义。(2)从教育活动展开的过程来看,教育目的具有规范的意义。(3)从教育活动和教育内容产生的过程来看,教育目的具有选择的意义。(4)从教育主体活动的动力来看,教育目的具有激励的意义。(5)从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的价值来看,教育目的具有评价的意义。
3.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审视各国的教育目的,分别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与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不断加强,各国都充分认识到确定合理且现实的教育目的的重要性。所以,从对各主要国家教育目的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们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上都体现出如下特点:(1)注重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2)注重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结合。(3)注重适应价值和发展价值的结合。 4.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表现在如下方面:(1)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教育。(2)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3)全面发展的人是从事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发
展的各级各类的人才。(4)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式。
五、论述
1.分析和论述教育目的确立的基本依据,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教育目的确立是指某个时代的教育主体对教育目的进行选择和制定的过程,其直接的结果是教育目的的产生,进而对教育活动产生导向、规范等意义。一般来看,确立教育目的具有两个最基本的依据,即社会依据和个体依据。
(1)社会依据: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状况,都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社会依据。其一:社会经济状况和科技发展。社会经济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出发点。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的确立,虽然直接体现的是政治统治集团的主观需要,但是,从根本上看,则反映了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教育目的上的具体体现。因此,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同,对人才规格、类型和标准的需要不同,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便有所不同。其二:社会政治状况以及其发展的需要。教育目的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社会政治经济有着直接的制约关系。教育目的作为统治阶级人才标准的集中体现,一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意识,需要哪些类型与规格的劳动力,都集中地反映在所制定的教育目的上。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又首先表现为要符合统治阶级或执政党的利益和需要。由此可以说,有什么性质的社会政治经济,便会有什么性质的教育目的。不同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党的人才标准不同,教育目的便会有所不同。其三: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还受到国家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东方文化的传统比较重视个人对于集体的义务感,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无不强调对社会和国家的义务和忠诚。而西方文化的传统,比较重视个人,所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往往突出个人的自由发展。显然,这两者有共同的阶级实质,又有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所带来的差异。
(2)个体依据:教育目的确立的个体依据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即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对教育的需要。也就是说,教育目的的确立不仅受到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个体教育需要的影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显著特点。教育目的的制订不能不考虑这个特点。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稳定性而后可变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主体的发展需要。具体体现在: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程度、符合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变化、符合不同类别的学习者的不同需要、符合每一个学习者的发展的需要。这样确立的教育目的才具有针对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3)联系实际来看,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社会生产力、科技发展水平都会对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有不同的需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会对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教育目的的确立离不开社会这一重要依据。另外,教育离不开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受教育心理规律,只有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把受教育者的特点囊括其中,才会更好的达到教育目的,不然制定出的教育目的如同一纸空文,是没有执行效力的。所以,教育目的在确立时应从社会依据和个体依据两个方面去综合考虑。
2.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并谈谈如何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建?
答:(一)结合实际分析我国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目前我国教育目的体现出的价值取向:(1)适应论或工具论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要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二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来制定,使得教育和教育所要培养的人,不免会落人工具或附庸者的角色。(2)近视化的倾向:从社会化的观点出发来选择教育目标,不能摆脱现状的困扰和当前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容易导致一种近视化的功利取向。(3)把人作为客体的倾向:教育目的在强调社会要求这一外部因素的前提下,对儿童自身的发展,只提到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把人仅是作为客体来对待,这样导致的必然结果是:教育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
这些价值取向正好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上述三种价值倾向是密切相关的,即根据当前社会的要求来制定教育目的,在这个目的中不考虑人的主体地位,最多只是不违背人的自然发展规律。所以,以往对教育目的的研究,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顺序:社会要求——人的素质(教育目的)——实施教育。这是一种适应论和工具论的教育目的观。教育的消极适应论及其导致的教育目的工具论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社会(环境)与教育关系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作为现实的实践活动主体决定了环境的形成和变革,人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教育要根据人的发展规律为未知的社会培养人,这种人不是社会的工具,而是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主体。这样教育目的的研究顺序就成了:实施教育——培养新人(教育目的)——创造“新”社会。这种主体论的教育目的反映了教育的超越论:一是教育面向未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它不再简单地为维持一个已存在的社会而培养“工具”,而是要为一个尚未出现的社会培养主体。这个社会不是宿命式的、既定的,而是由人创造和决定的。二是教育不再仅仅回应当下社会生活的要求,不再有什么样的社会就要什么样的教育,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指令,而是积极干预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主体人来变革社会、决定社会。从而真正达到教育先社会而行。因此,教育目的要真正走出误区,必须首先在价值观念上实行转换。
(二)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建:
分析了我国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必须弥补不足,在学校这一一线培养学生的熔炉中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建。学校培养目标需要一种整体的学校教育形态。这种整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始终围绕着核心目标进行;而且,在不同的层面与领域,相互沟通、合理分工但不分家,充分实现自身的独特价值,促进生命整体的成长。 从空间的角度看,在第一个层面上,学校整体的工作目标应围绕培育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而展开。在第二个层面上,学校教育中基本的生活形态是班级活动与课堂教学。这二者具体的表现形态不同,目标的重心也会不同,其价值与目标却是一致的,都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只是在用不同的构成性资源养育着共通的生命。在第三个层面上,课堂教学内部的不同学科与课程的教学、班级中不同主题的活动,又构成自身的资源特殊性。这样,学校教育的目标系统至少体现在三个不同层面上。如果再考虑更为微观的一次次次的活动,这一结构还要延伸。这样的结构,再放在时间的视野下思考,就有了全程与当前的区分。每一次、每一学期具体的学校教育目标都是具体的,也必须针对当下的学生生存状态。但同时,又必须具有全程视角,将当下的目标建立在学生过去活动的基础上,保持着对未来的开放性,追求实实在在的层次提升。不同层面、不同时段的工作,具有内在的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并且在实际的学校教育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生成。因此,无论是面对哪一层面、哪一时段的工作,都需要同时关注到它的独特性和它的整体背景。这样,我们才会通过每一层面的深入而带动整体改革的深化,通过整体的推动进一步创造每一层面的新的发展空间;我们才会在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具体”事情时有一种整体的语境,在思考全局工作时又有具体的“抓手”。上述多层面、多维度、立体的教育生活的建设,需要在坚实的、研究型的教育实践中生成。在具体的教育生活创建中,需要关注不断生成的新资源,不断将资源的价值开发出来,动态调整学校生活,在清晰合理的价值取向指导下,推进学校改革的深入。
这一过程,也同样是每一位教师直面挑战的过程。实现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的当代重建,需要有思想、有智慧、有境界的教师,需要能够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有发展意识与自我更新能力的教师,也将生成教师的灵性与智慧,将使教师的职业形象获得全新的定位。因此,这一过程将是一个学校教育的自我更新过程,是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生命实践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