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魂》阅读答案

2023-06-24 来源:欧得旅游网


《魂》阅读答案

篇一:魂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阅读理解专题之魂

前天中午十二点整,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市。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的书,捡起来,扔到茶几上,旁若无人地坐下。 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的肌肉一抖,怪怕人地望着对面座位上一位穿红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

小姑娘点一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 ,那打水的粗壮的小伙子已经回来了,他凶煞地吼道:滚起来!

坐着的小伙子连头也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傻!老子有票,我就要坐,坐定了!

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和谩骂,像冰水一

样灌入耳中,让人肌寒血凝,连心都凉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话,那有些人大概只有一个躯壳吧。 两个小伙子怒目相视,一场厮打迫在眉睫。 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

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让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音像银铃似的说:别打架了,我要下车了。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已经揪在一起的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让出的座位上。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小姑娘身上,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霎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油黑油黑的头发,提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了。 这趟车的终点站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车,在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儿,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

她不是两个多小时前在保定站下车了吗?

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一声: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提着那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共汽车。

门关上,车开走了。

我久久伫立着,目送着远去的汽车,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

我想念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1、假如人有魂的话,那有些人大概只有一个躯壳吧。这句中有些人指什么样的人?在文中指代的是谁?

2、短文中说:没有人去劝,也没有人去拉,说明了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3、文中大眼睛,双眼皮儿,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与前面对小姑娘的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4、体味你真好,我不如你一句话的含义,小姑娘好在哪里?我为什么不如你?

5、魂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6、 短文肯定的是什么?否定的是什么?读后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

1、只谋个人利益的人 那两个因座位而打架的人。 2、其他旅客精神麻木,怕惹是生非。国人素质需要提高,美丑分辨、见义勇为意识急需加强。

3、人物观察得更仔细,我对小姑娘的赞美之情。 4、小姑娘能够牺牲个人的利益而化解别人的矛盾,而我

则做不到这一点。

5、魂的含义是某种精神和品格。

6、短文肯定的是要有正义感、同情心;否定的邪恶、自私。(本题答案灵活开放,言之成理即可。 篇二:《魂》阅读片段及答案 【阅读训练】 魂 马光复

⑴听老人讲,人是有魂儿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⑵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市,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⑶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名叫《龙虎斗》的书,抄起来,扔到茶几上,旁若无人地坐下。

⑷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⑸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地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

⑹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⑺话音刚落,那个打水的精壮小伙子已经回来了,他凶煞地吼道:“滚起来!”

⑻坐着的小伙子连头也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

分明是一把匕首。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傻!老子有票。座空着,就要坐,坐定了!”

⑼火车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和谩骂,像冰水一样灌入耳。让人饥寒血凝,连心都凉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儿的话,那有些人大概只有一个躯壳了。 ⑽四只手揪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 ⑾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

⑿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音像银铃似的说:”别打架啦!我要下车了。你们过来一个人坐在这儿吧。”

⒀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让出的座位上,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小姑娘身上,她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的油黑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⒁火车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是在这一站下车。 ⒂这趟车终点站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车,在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交汽车站。

⒃天啊!我忽然看到那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 ⒄她不是三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下车了吗?

⒅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

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

⒆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一声:“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追上,她提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交汽车,门关了,车开走了。

⒇我久久伫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心中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

(21)我相信: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阅读练习题

1、在本文第18自然段中的□处加上正确的标点 2、缩写下列句子

(1)小姑娘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子怪怕人地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词典上对“魂”的解释有三项,请你说说文中五处“魂”各自含义。A迷信的人指可以脱离人体存在的灵魂。B指人的心灵。C指崇高的精神。

(1)第1自然段的“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9自然段的“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8自然段的“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0自然段的“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1自然段的“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文章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5、面对两个小伙子吵架,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这么做?

6、用“——”在文中画出描写小姑娘外貌的语句。 答案:

1? 。 ? ! , ?

2(1)姑娘眨眨眼睛。(2)脸红了。( 3AAAAC

4首尾照应 3)小伙子望着小姑娘。 篇三:阅读答案同济之魂 篇一:阅读答案同济之魂 篇二:阅读答案同济之魂 篇三:阅读答案同济之魂

根之魂 阅读答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根之魂 阅读答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根之魂 阅读答案问题与答案: 16.文章从东山魁夷的名画《根》起笔,有哪些用意? (4 分) 答: 16.引出下文对黄帝陵的描写(如答成“铺垫”“张本”“蓄势”均可);以画中之根映衬下文 的松柏之根

根之魂 阅读答案问题与答案: 16.文章从东山魁夷的名画《根》起笔,有哪些用意? (4 分) 答: 16.引出下文对黄帝陵的描写(如答成“铺垫”“张本”“蓄势”均可);以画中之根映衬下文 的松柏之根(如答成“烘托”“衬托”也可)。(本题 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7. (1)文章多处写到黄帝陵的松柏,这些松柏具有怎样的特点?(不超过 10 个字) (2) 这些松柏有什么象征意义?(4 分) 答: 17.(1)树大、根深、历史悠久。(2)这些松柏“是中华文明史的另一个版本”,“是我 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 (本题 4 分。第 1 问 2 分,“树大” “根深”1 分,“历史悠久”2 分。意思对即可。第 2 问 2 分,一个要点 1 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亦可) 18.(1)老汉说:“黄帝,就是黄土地呀!”听了这话,“我”为什么感到“如雷贯耳”,“心颤 栗了”?(2)联系上下文来看,文章为什么要写老汉的话?(6 分) 答: 18.(1)老汉的话虽简朴而

深刻,揭示出黄土地对于中华民族的巨大意义。

(2)借老汉 之口,写出了炎黄子孙对黄帝的体认;从写黄帝陵到写黄土地,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本 题 6 分。第 1 问 2 分,每点 1 分;第 2 问 4 分,每点 2 分。如将“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说成 “拓展了文章的思想内容”亦可。意思对即可) 19.文中引用黄帝驾崩的传说和孙中山先生祭陵辞,各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19.引用黄帝驾崩的传说,赋予黄帝以神灵的色彩,突出了先民对黄帝的崇拜之情。引用 孙中山的祭陵辞,赞颂了黄帝开创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抒发了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本题 (本文来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 网:《魂》阅读答案)6 分,每点 2 分,第 1 点中“突出了先民对黄帝的崇拜之情”2 分;第 2 点中,“赞颂 了黄帝开创中华文明的丰功伟绩”2 分。意思对即可)根 之 魂 ——夏祭黄帝陵 郭保林 我读过东山魁夷的名画《根》。那是怎样一幅震慑灵魂的画卷啊!整个 画面是一棵庞大无比的树根,没有躯干枝叶,只是裸露的根,虬虬蟠蟠纵 横交错,你撕我咬,纠缠错节,苍老雄健,坚韧倔强,辐射出强大的生命 力、磅礴的创造力和所向披靡的进取力! 走进苍苍莽莽的黄土高原,走进蓊蓊郁郁的松柏林中,走进中华民族 “人文之初”的黄帝陵,我不由想起了那幅名画《根》。 地方志记载:“上古,黄帝崩,葬桥山。”传说黄帝农历二月初二在

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出生,所以民间便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他 所居桥山,定名“桥国”,他驾崩时乘坐天帝派来接迎的巨龙升天,民众 挥泪相送,但怎么也挽留不住,撕拽下一片衣襟,葬埋在桥山,这便是“天 下第一陵”的黄帝陵。 看黄帝陵最好先拜谒轩辕庙。远远望去,一座翘檐飞瓴青砖碧瓦的古 典建筑,气势恢宏,巍峨于一丘土山上。巨大的黑漆殿门横镶蓝地金字的 匾额“人文初祖”,笔迹端庄古拙,赫然耀日。 走进大殿的后院,令人震惊的是“黄帝手植柏”,那简直是世上罕见 的巨柏,柏树之王!粗大的躯干瘦节累累,树皮斑斑驳驳,经历五千多年的 风霜雨雪,经历了几千个春夏秋冬,依然苍郁蓊然,庞大的树冠遮天蔽日。 它本身就是一部生长着的历史,或者说是中华文明史的另一个版本。 轩辕庙大殿前面的院子里,竖着历代皇上祭祀黄帝陵的勒石碑碣。每 当国家发生战争,或者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胜利,抑或是新皇登基,总忘不 了到老祖宗陵前祭祀,祈愿祖宗保庇。辛亥革命胜利后,临时大总统孙中 山亲自撰写祭陵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离开轩辕庙,向西不远处便是举世闻名的黄帝的陵寝所在地桥山。漫 山遍野是巨大的松柏树,林涛轰鸣,苍苍莽莽茫茫。那树根深扎于大地, 树梢直薄云天,庞大的根系支撑着参天巨树。我漫步在陵前的柏树林里, 呼吸着古树粗犷的气息,北国是

属于树而不属于花的世界,这里蒸腾着阳 刚的氤氲,弥漫着皇天后土的浑厚凝重之气,我想只有这黄土高原才能孕 育峨峨巨柏,参天之木;只有这巍巍巨树才能撑起这寥廓的天穹! 陵园管理者是一个老汉,典型的陕北高原农民的装束,他用扫帚清扫 着树丛下的落花败叶。我坐在一块石头上,邀老汉聊起天来。 老汉说,“黄帝是神啊??黄帝年轻时也是干庄稼活出身,黄帝,就 是黄土地呀!”老汉的话语无伦次,但一句话:黄帝,就是黄土地!却如雷贯 耳,我的心颤栗了,是啊,是黄土地孕育了我们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离开 土地,人类还能繁衍发展吗?水有源,树有根,这苍莽辽阔的大地,是我们 祖先,是我们人类生存繁衍的产床啊!五千年的古老的华夏民族从这里出 发,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双手抹去脸上汗水,用泥土涂上伤口,血汗相 伴,浇灌着初辟的瘠田,一寸土地,一把血泪,开垦复开垦??几千年的 艰难开拓,艰苦卓绝的劳作、挣扎、厮杀、冲击、繁衍、发展??终于从 远古走到今天! 那莽莽苍苍的松柏树,正是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 (选自《现代散文》有删节) 16.文章从东山魁夷的名画《根》起笔,有哪些用意? (4 分) 答:引出下文对黄帝陵的描写(如答成“铺垫”“张本”“蓄势”均 可);以画中之根映衬下文的松柏之根(如答成“烘托”“衬托”也可)。 (本题 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7.(1)文章多处写到黄帝陵的松柏,这些松柏具有怎样的特点?

(不超 过 10 个字)(2)这些松柏有什么象征意义?(4 分) 答:(1)树大、根深、历史悠久。(2)这些松柏“是中华文明史的

另一个版本”,“是我们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征”。(本题 4 分。第 1 问 2 分,“树大” “根深”1 分,“历史悠久”2 分。意思对即可。第 2 问 2 分,一个要点 1 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亦可) 18.(1)老汉说:“黄帝,就是黄土地呀!”听了这话,“我”为什么感 到“如雷贯耳”,“心颤栗了”?(2)联系上下文来看,文章为什么要写 老汉的话?(6 分) 答:(1)老汉的话虽简朴而深刻,揭示出黄土地对于中华民族的巨大 意义。(2)借老汉之口,写出了炎黄子孙对黄帝的体认;从写黄帝陵到写 黄土地,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本题 6 分。第 1 问 2 分,每点 1 分;第 2 问 4 分,每点 2 分。如将“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说成“拓展了文章的思想 内容”亦可。意思对即可) 19.文中引用黄帝驾崩的传说和孙中山先生祭陵辞,各有什么作用?(4 分) 答:引用黄帝驾崩的传说,赋予黄帝以神灵的色彩,突出了先民对黄 帝的崇拜之情。引用孙中山的祭陵辞,赞颂了黄帝开创中华文明的丰功伟 绩,抒发了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本题 6 分,每点 2 分,第 1 点中“突 出了先民对黄帝的崇拜之情”2 分;第 2 点中,“赞颂了黄帝开创中华文 明的丰功伟绩”2 分。意思对即可) 今日推荐

50份文档 78份文档 89份文档

篇四:阅读答案同济之魂

1、陆游 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 疑是银河落九天2、执著 坚毅 勇敢 睿智3、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4、,“,······.”5、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6、(1)屈原 岳飞(2)留取丹心照汗青 后天下之乐而乐7、世博会的隆重举办,让世界叹为观止;国庆阅兵的雄壮武风,向世界展示了强国气势 人! . 文章最后一段起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行不行篇五:阅读答案同济之魂

《“同济之魂”李国豪》

1929年,16岁的李国豪考入同济大学,家境贫寒的他设法坚持读完了2年德语、5年本科学业,于1936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留校担任两门课程的助教。后来,李国豪代替离校的德国教授讲授钢结构和钢桥两门课程。

1938年秋,受本科 期间德籍任课教师推荐,李国豪获洪堡奖学金赴德留学,获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德国桥梁工 程界的极大反响,这位年仅27岁的中国青年获“悬索桥李”美誉。两年后,李国豪又获德国“特许任教工学博士”

学位,成为首个获这一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二战结束以后,李国豪满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爱,谢绝导师的劝阻和挽留,毅然归国,回到母校同济大学执教。从此,李国豪再也没有离开过同济大学。

上世纪80年代初,宝 钢一期工程何去何从,命运未卜,身为宝钢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的李国豪,以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挺身而出,直言相谏:“宝钢不能下 马!”建言实事求是,字字千钧!宝钢工程就这样得以“起死回生”。同一时期,宝钢突然传出了“钢桩基础出现水平位移”消息,紧急求助,该怎么办?又是李国 豪教授当仁不让,带头做试验、作测量,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套具体可行的加固方案。论证报告一出,顿时化解了众人的疑虑,不仅成功解决了位移问题,还节 省了资金,缩短了工期。 在同济师生的记忆里,李国豪一生勤奋好学,时刻不忘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上世纪90年代,他已经八十多岁,开始学电脑,学汉语拼音、笔画输入法等,碰到掌握电脑知识、技能的人,他都虚心请教不耻下问,后来发e-mail,用电脑写文章等,他都学会了。 相关链接:

①教育部原副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吴启迪深情回顾了她担任同济大学校长期间受到时任名誉校长的李国豪鼓励、指导的经历,深感老校长的教诲令她受益无尽。她表示,李校长的崇高品德,为同济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校长裴钢院士表示:“在同济大学百年发展史上,李国豪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最为长远而深刻,堪称‘同济之魂’。”

(摘自2013年5月3日《中国科学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国豪于1936年在同济大学毕业,留校讲授钢结构和钢桥两门课程,后来,德籍教师推荐,获洪堡奖学金赴德留学。

b.李国豪的博士论文发表后,成为首个获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并引起了德国桥梁工程界的极大反响,获“悬索桥李”美誉。

d.李国豪直言相谏使宝钢工程起死回生,宝钢出现问题时他又当仁不让,带头成功解决了位移问题,还节省了资金,缩短了工期。

e.李国豪对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最为长远而深刻,他的崇高品德,为同济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同济之魂”。

(2)作为著名科学家,李国豪在结构力学和桥梁工程领域的重大系统性成就和开创性的贡献,举世公认,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答:

(3)同济大学党委书记周祖翼、校长裴钢院士表示:“在同济大学百年发展史上,李国豪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最为长远而深刻,堪称‘同济之魂’。”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的分析。(6分) 答:

(4)李国豪的“崇高品德”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