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沂蒙山》剧照。
不同时代、不同剧种的“现象级”作品各自璀璨交相辉映,让我们在共和国大庆之时,再一次重新将目光定格在沂蒙,定格在那些从战火硝烟里淬炼过的形象与精神。
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们为何屡次凝视沂蒙?他们在这片精神沃土的托举下,充盈自己、打造经典、沉淀了国民的精神基因,让我们民族的前进更有推动力。
年三十晚上的第一碗饺子,不是献给灶王爷,而是献给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
9月24、25日,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第70场演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沂蒙山》用座无虚席、泪洒现场的盛况,献礼共和国。
本剧总导演黄定山表示,歌剧《沂蒙山》到国家大剧院演出,他的心情很不一样,“国家大剧院不仅仅是我们国内最高的一个艺术殿堂,在全世界也非常有名。歌剧《沂蒙山》到国家大剧院来演出,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剧场条件、舞台呈现的硬件和技术条件,都能够把这样一部大体量的、甚至说是巨大体量的作品更完整地呈现在舞台上。”
《沂蒙山》的创作主题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它没有高声说教,而是用一个个真实发生的事件,清晰展现了沂蒙精神诞生的源泉,阐明了“老百姓为何跟党走”。
这部山东地域特色鲜明、红色主题浓郁的民族歌剧,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役等为创作素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夏荷、孙九龙等角色在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连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战斗的故事。创排初期,《沂蒙山》创作团队数次到临沂市采风,重走当年人民军队的行军路线,与革命遗址附近的村民座谈,向“老
支前”、沂蒙红嫂后人虚心求教。总导演黄定山、编剧王晓岭、作曲栾凯及主演王丽达、王传亮、杨小勇等人手一个笔记本,将所思所悟认真地记录下来。
在采风中,主创团队发现沂蒙老区有个民俗,年三十晚上的第一碗饺子,不是献给灶王爷,而是献给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他们一直想把这个故事编排进歌剧,前后历经半年,终于为海棠安排了一段咏叹调,唱了出来,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新时代的中国和中国人需要展现“新沂蒙”的《沂蒙山》。演出现场多处“演员含着泪演,观众含着泪看”的场景,印证了沂蒙精神所代表的军民鱼水情巨大的感染力。
“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子弟兵,人民永远是我们的亲爹亲娘。”句句真切感人的唱词犹在耳畔。在演出的评论中,有人对海棠用自己孩子的生命保护八路军孩子生命质疑和不解,甚至在了解了背后真正的原型后,也有人建议,详细描写海棠在送出孩子时内心的巨大挣扎不舍,以及孩子被日寇所杀后满心恨意生发出的斗争决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本剧艺术指导张桂林说,在那个生死关头,老百姓是没有时间去取舍的,以命换命变成她潜意识里的自然选择。所谓“水乳交融”,正是将八路军当亲人,将八路军的孩子视如己出,所谓“生死与共”,老百姓的命和八路军的命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对日寇的仇恨也是一样的,只有保护八路军遗属,革命才有新生力量,才有可能抵御外辱,保卫家园。
正是因为人民子弟兵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才在一个个危急关头保护了沂蒙山区群众免遭日寇袭击,八路军是真正的保家卫国、保护人民的军队。受到八路军的赤诚和勇敢感召的沂蒙人民,真的将党和军队当亲人。据统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仅有420万人口的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累计有120多万人参与拥军支前,超过10万将士血染沙场,沂蒙精神就体现在老百姓和军队之间血浓于水的信任与牺牲!
歌剧《沂蒙山》先后入选2018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
重点扶持剧目、2019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滚动扶持剧目、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入选剧目。
毛主席接見张春秋等演职人员。
今年8月,歌剧《沂蒙山》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对沂蒙精神的致敬,也是对现代山东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点赞。
《沂蒙山》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临沂市委联合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排,以“打造全国一流文艺精品”为创作目标,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重点扶持剧目和滚动扶持剧目。 张桂林介绍,沂蒙的红色文化积淀深厚,曾孕育出芭蕾舞《沂蒙颂》、京剧《红嫂》、电影《红日》等一批艺术精品。与以往这些作品不同,歌剧《沂蒙山》是全面呈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从丰厚的历史积淀中提取英雄群像进行艺术化表达,这也是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的需要。 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
国庆节前夕,山东省京剧院排练厅里不时传来熟悉的唱段:“点着了炉中火红光闪亮,一样的家务事非同往常,平日里只煮过粗茶淡饭,今日里为亲人细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
山东省京剧院70后演员杨雪梅、80后演员刘栋在老一代《红嫂》剧组创作人员李红春的指导下,细细雕琢动作唱腔,也推敲着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表现手法和传播路径。
《红嫂》之于山东省京剧院,犹如《茶馆》之于人艺。至今,剧院的会议室墙壁上,一直张贴着《红嫂》剧组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照片和取得的各种荣誉奖牌。
1964年,全国举办现代戏会演,山东省从1963年全省会演的优秀剧目中挑选淄博京剧团的《红嫂》和省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参
加会演。为提高《红嫂》质量,在全省范围内重新挑选演员,选中了37岁的张春秋担纲主演。
在演出《红嫂》之前,张春秋作为在旧社会成名的京剧演员,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传统京剧里的形象。在红嫂这一角色的理解和表演上,在唱腔和板式上,她遭遇了一生最大的难度和考验。作为旧时代过来的艺人,她对红嫂的理解和表现到位,代表了一代旧艺人对新中国的真挚情感。
在多次采访中,张春秋都谈到自己的身世。她幼年被父母卖给班主学戏。除练功外,还要给养母当小工,做家务。8岁开始正式登台,边演边学,很快成为养父母的“摇钱树”。但养父母在她演出发生意外后,不问她的伤势,反而骂她搞脏了昂贵的戏服。养父母在她声名鹊起的时候,为了钱财将她嫁人,等于是又卖掉了她。在旧社会,她体会到的是旧艺人的辛酸,而在新社会,她得以拜师梅兰芳,还被吸收入党,担任了副团长,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
为了更好地表现红嫂的机智勇敢,在核心唱腔“为亲人熬鸡汤”一段中,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在板式上放弃了原来的四平调,首先由二黄慢二眼(点着了炉中火),转快二眼(身在炉火边),逐渐展开。最后一句拖腔把花女高音的元素写进了唱腔,非常独到,这也更难坏了张春秋。经过几天紧张排练,终于排练成功。她还创造性地把谱子里面不好体现的颤音和京剧的韵味进行了再加工,把京剧演唱方法与西洋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技巧有机结合起来,这段唱腔最终打造成了现代京剧的经典唱段。
京剧《红嫂》通过不断修改完善,在主题思想、编导、演员,尤其在唱腔设计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得到全国专家和同行的首肯,并且在北京演出历经数月,盛演不衰。
进京汇演颁奖大会上,周恩来总理亲自为获奖者颁奖。当为张春秋颁奖时,总理亲切地问了一句:“你就是演红嫂的?演得很好!”张春秋激动地直点头,根本不知该说什么好。她还代表演员在台上发言,题目是《塑造社会主义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的职责》。
1964年8月12日,毛主席在北戴河观看现代京剧《红嫂》,并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毛主席还特别提到了《红嫂》的唱腔风格。《红嫂》选用的是张派唱腔,在唱腔中穿插了一句南梆子,毛主席说:“这样不好,还是改用西皮原板,京剧里南梆子是用来表现小家碧玉的传统人物,而红嫂是剧中的英雄人物,还是用西皮原板好。”
2019 年7 月1 日,参观者在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参观学习。 剧中“熬鸡汤”一场戏开始是用的四平调转慢板转快三眼,毛主席说:“不用四平调,用二黄慢板。因为传统文戏四平调表现的还是小家碧玉,二黄慢板则表现的是大家气派的人物,还是用二黄慢板好。” 毛主席看得如此仔细,点评得如此内行,令大家十分惊讶和敬佩。毛主席还鼓励大家:这次山东带来两个好戏,我看了很高兴。《白虎团》声情并茂,《红嫂》玲珑剔透,都要拍电影。《红嫂》这出戏是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做共和国的新红嫂。”
毛主席还和演职人员合影,张春秋被安排在毛主席身边,她一直激动地看着毛主席,双手不停地鼓掌。这些合影照片,也把张春秋和《红嫂》剧组,定格在时代的最高端。
1975年底,京剧《红嫂》改名为《红云岗》,历史又一次垂青了张春秋。更名后,《红云岗》进京参加文艺调演,又获得成功。《人民戏剧》1976年第一期刊登了《红云岗》剧照,封面刊登了张春秋扮演红嫂的照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都用整版刊登了由新华社提供的《红云岗》剧照和简介。
1976年,京剧电影《红云岗》,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完成,年届50的张春秋艺术青春焕发,饰演的红嫂依旧栩栩如生,声情并茂,委婉的二黄唱段“续一把蒙山柴炉红火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脍炙人口。“红嫂”成了张春秋的代名词。
张春秋成就了一部《红嫂》,这部戏则让她的戏剧人生由此走向了时代巅峰。她先后被选举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她是山东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泰山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国戏剧表演终身成就奖”的戏剧表演艺术家。
红嫂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时代赋予沂蒙女性闪光的称谓
据记载,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11月4日拂晓的抗日战争时期。19年后,刘知侠小说《红嫂》,将整个故事背景推后定格在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小说《红嫂》也因此成为认识、宣传推广山东沂蒙红嫂群体,从而探索挖掘、总结、形成沂蒙精神内涵的纽带。
从文艺作品创作种类方面来说,小说《红嫂》问世之后,以表现、反映沂蒙红嫂形象的文艺形式种类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刘知侠就亲自写过京剧剧本《红嫂》。1971年中央芭蕾舞團创作并上演了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中芭也因此开启了“沂蒙三部曲”《沂蒙颂》(1971年)、《沂蒙情》(2017年)、《沂蒙三章》(2019年)连续38年展演沂蒙红嫂女性群众英雄群体的创举。1997年,广西电影制片厂按照刘知侠小说《红嫂》改编拍摄成电影《红嫂》。此外,还有吕剧《红嫂》、豫剧《红嫂》、沪剧《红嫂》等移植剧种。后来,又出现了电视连续剧《沂蒙》,更加丰富和发展了沂蒙精神。因此可以说,小说《红嫂》面世打响了全面反映山东沂蒙红嫂群体英雄形象创作系列工程的“第一枪”,意义深远。
沂蒙红嫂的艺术形象从小说到舞台到银幕,沂蒙精神也从山东走向全国,走向时代的最前沿。红嫂和沂蒙六姐妹等群体形象,成就了沂蒙精神最主要的形成主体和实践主体。沂蒙精神成为山东的一面精神旗帜、一种地域文化。
红色作家刘知侠当年在沂蒙山区寻找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原型时,踏遍千山万水都没有找到。后来,一位妇女对他说:“别找了,战争年代沂蒙山的妇女那样做的太多太多了。”
曾在沂蒙工作、战斗过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谈起沂蒙红嫂,感情特别深厚,他
说:“没有沂蒙红嫂,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老区人民,就没有革命胜利。红嫂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时代赋予沂蒙女性闪光的称谓!” 提起沂蒙,大家会不约而同想到在战争年代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掩护革命同志、办地下托儿所、保护秘密文件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想到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和为推动征兵运动而喊出“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的梁怀玉;想到立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和门板搭起人桥,护送部队通过的李桂芳等32名沂蒙妇女……是的,她们都是沂蒙精神的典型代表。
红嫂虽然是女性,她们的肩头有些单薄,但是,她们身上所蕴藏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甚至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她们送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上战场,为的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沂蒙精神诞生于战争年代,成长发展于建设时期,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也必将激励和鼓舞我们民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