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企业拟筹资2500万元。其中发行债券1000万元,筹资费率为2%,债券年
利率为10%,所得税率为33%;优先股500万元,年股息率7%,筹资费率为3%;普通股1000万元,筹资费率为4%,第一年预期股利为10%,以后每年增长4%。请计算该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教材:第六章视频:第三章)
1)首先计算债券的资金成本
K=债券利息费用×(1-所得税率)÷债券实际筹资额 =1000*0.1*(1-0.33)/(1000*(1-0.02))=6.84% 2)计算优先股的资金成本 K=优先股股利÷优先股实际筹资额 =500*0.07/(500*(1-0.03))=7.22% 3)计算普通股的资金成本
K=第一年股利÷普通股实际筹资额+股利年增长率 =1000*0.1/(1000*(1-0.04))+0.04=14.42%
4)计算综合资金成本,即各单项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 K=Σ(单项资金成本×权数)
=6.84%*1000/2500+7.22%*500/2500+14.42%*1000/2500=9.948%≈9.95%
--------------------------------------------------------------------------------
一、名词解释
1. 资金时间价值(第2章)
答: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就
是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的差额。 2.年金(第2章)
答: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的时间发生相同数额的系列
收复款项。如折旧、租金、利息、保险金等。
--------------------------------------------------------------------------------
4.
3.负债资金(第3章)
答:负债资金又称为借入资金,是指企业通过商业信用、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属于负债,到期要偿还其本金和利息。
--------------------------------------------------------------------------------
5.
5.最佳资金结构(第3章)
答:最佳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使其综合资金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
6.
4.经营杠杆(第3章)
答:经营杠杆由于存在固定生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
--------------------------------------------------------------------------------
7.
6.财务管理(第1章)
答:财务管理是指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它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再生产过程进行的管理,是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
--------------------------------------------------------------------------------
8.
7.营运资金(第5章)
答: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载的各个项目。营运资金是对企业短期性财务活动的概括,营运资金管理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有着密切关系。
--------------------------------------------------------------------------------
9.
8.投资(第4章)
答:投资是指以今后收回更多的现金为目的,而在目前发生的现金流出。
--------------------------------------------------------------------------------
10.
1. 简述企业筹资的分类。(第2章) 答:
1、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及衍生工具筹资:按企业所取得资金的权益特性不同,企业筹资分为股权筹资、债务筹资及衍生工具筹资三类,这也是企业筹资方式最常见的分类方法。
2、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按其是否以金融机构为媒介,企业筹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两种类型。
3、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资金的来源范围不同,企业筹资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种类型。
4、长期筹资与短期筹资:按所筹集资金的使用期限不同,企业筹资分为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两种类型。
--------------------------------------------------------------------------------
11.
2. 确定收益分配政策应考虑的因素(第6章)。 答:
(一)法律因素: 1. 资本保全约束;
2. 资本积累约束; 3. 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二)股东因素: 1. 控制权考虑; 2. 规避风险考虑; (三)公司因素(重点): 1. 公司的举债能力; 2. 未来投资机会; 3. 盈余的稳定情况; 4. 资产的流动状况; 5. 筹资成本; 6. 其他因素;
(四)其他因素:通货膨胀。
--------------------------------------------------------------------------------
12.假如某公司有一基建项目,分五次投资,每年年初投资1000万元,预计第五年末建成。该公司的投资款均向银行借款取得,利率为8%。该项目的投资总额是多少?(教材:第二章视频:第二章)
该项目完工时的投资总额=1000*((1+8%)^5-1)/8%*(1+8%)=6335.93万元
13.
4、众信公司准备购入一设备以扩充生产能力。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甲方案需投资20000元,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12000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4000元。
乙方案需要投资24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也为5年,5年后有残值收入4000元。5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6000元,付现成本第1年为6000元,以后随着设备陈旧,逐年将增加修理费800元,另需垫支营运资金6000元。
假设所得税率为40%。资金成本为10%。
要求: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NPV)、现值指数(PI),在决策互斥的情况下选择哪个方案为最优?(第2、3、4章)
解
(1)两个方案的净现值:
甲固定资产每年折旧额为:20000/5 = 4000元
计算甲方案每年的现金流:(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折旧)*(1-税率)+折
旧= (12000 -4000 -4000)*(1-40%)+4000= 6400元 计算甲方案的净现值:6400*(P/A,10%,5)-20000=6400*3.791-
20000=4262.4元
计算乙方案每年的现金流:首先计算乙方案固定资产每年折旧额为:(24000-4000)/5 = 4000元
乙方案第一年的现金流流入为:(16000-6000-4000)*(1-40%)
+4000 =7600元
乙方案第二年的现金流流入为:(16000-6800-4000)*(1-40%)
+4000 =7120元
乙方案第三年的现金流流入为:(16000-7600-4000)*(1-40%)
+4000 =6640元
乙方案第四年的现金流流入为:(16000-8400-4000)*(1-40%)
+4000 =6160元
乙方案第五年的现金流流入为:(16000-9200-4000)*(1-40%)
+4000 + 6000 + 4000 =15680元计算
乙方案的净现值:7600*(P/S,10%,1)+7120*(P/S,10%,
2)+6640*
(P/S,10%,3)+6160*(P/S,10%,4)+15680*(P/S,10%,5)-
(24000+6000)=31720.72-30000=1720.72元 (2)两个方案的现值指数:
甲方案的现值指数=6400*3.791/20000=1.23 乙方案的现值指数=31720.72/30000=1.06
(3)结论:甲乙方案的净现值均大于零,现值指数均大于1,即两个方案均可行,在互斥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净现值大的方案,即甲方案。
--------------------------------------------------------------------------------
14.
东方公司2004年税后净利为2000万元,2005年的投资计划需要资金9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金结构为自有资金占80%,借入资金占20%。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
要求:计算公司投资所需自有资金数额;计算公司投资需从外部筹集的资金数额;计算公司2004年度可供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多少?(教材:第十一章
视频:第六章) 解:
1)所需自有资金数额=900*80%=720(万元)
2)所需从外部筹集的资金数额=900-720=180(万元)3)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2000-720=1280(万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