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2024-04-26 来源:欧得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作者:袁灿生

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做好研究性语文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们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又可以改变老师们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同学们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可以探讨出研究性学习的新方法与新途径,这种探讨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创新精神和研究探讨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做、亲身去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脑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激发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80-01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语文教学采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教学中,我尝试着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不局限于教材,能突破教材

语文教材是众多专家一起编纂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是语文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同时也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在讲解课文的同时,也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关心时政,并指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这需要我们教师给学生创造发散思维的机会,但发散思维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维不加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离开语文人文这个根本范畴。 2.教师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

语文研究性学习尽管主要强调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并不等于不要教师教学中的\"导\"。叶圣陶先生说:\"教者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能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老师教授之谓也。\"可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的重要性。教师一方面要通过指导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目的、目标、特点、内容的选择和方案设计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语文研究性学习,便于今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另一方面,研究课题的确立、学习方案的制定、研究活动的具体实施以及研究成果的交流表达、展示、经验总结这四个阶段,语文教师应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方案,指导学生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指导学生研究成果的表达、交流及评价。 3.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4.学习意识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研究性习惯和能力是培养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首要条件。学生们对新事物的学习充满了激情和渴望,如何改变学生们对语文的不良看法,就要看老师如何把同学们引领到新的学习领域上来,让学生们重新喜欢上语文,让学生们对语文有着浓厚的学习研究兴趣。当然,一节好的语文课就是让学生和老师都处于一种研究学习的状态,学生们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一起研究和解答,老师也可以提出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和同学们一起分组研究讨论,这样的语文课堂培养了思维逻辑、团结能力和创作能力。

4.2新型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同学们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改变以往被动接受老师讲解知识的学习方法,构建了一种语文学习上开放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方法获得知识,懂得如何处理所遇到的问题。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培养,老师往往会给学生们引导,让学生们自己去实践,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们学会提问,敢于提问。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们终身受益,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让自己的眼界更开阔。 5.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

5.1解放传统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不枯燥。老师首先要解放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开拓更广的空间,变换教学模式,有能力让学生们喜欢上研究性学习这项活动。老师可以布置给学生特别的作业,如让学生们回家完成有感情朗诵,让学生们把自己朗读最好的状态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回到课堂的时候就会看到同学们记录自己朗诵的方式各有不同,通过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学习,进而让学生们进入研究性学习的状态,这样语文课堂便不再那么枯燥。

5.2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精神。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要求老师首先要树立新的语文教学观,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在教学方面着重于实践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教学研究性活动中提高语文的文学功底,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研究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研究文章还要困难,老师和学生都由于受到教材的影响过深,想问题的角度也常常受到牵引,提不出更好的问题。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就能很好地让同学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创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究探讨中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的学习也可以由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探索,使语文学习中的弱者变得越来越强,使学生的学习能动力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莉.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马菲.邢台市初中语文教学探究式学习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周红.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4]陈菊先.《语文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5]张立文.《儒学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6]第斯多惠.《德因老师培养指南》,袁一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