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亲子沟通的技巧讲座pzz

2024-01-18 来源:欧得旅游网
亲子沟通的“艺术” ——社区专题讲座

目标:

1、 引导家长怎样理解孩子。

2、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积极正向的情感反应、表达情感。

人们习惯认为,一家人之中,长辈与晚辈间有话直说,何必拐弯抹角呢?其实不然,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尊、爱好甚至隐私。一家人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理论中讲应该容易沟通,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生活在一起,大家比较容易忽视沟通的艺术和技巧,因而更可能出现心灵沟通的障碍。我们身边可以找到不少这样的例证。比如,不少孩子把自己心里话向同伴倾诉,而不愿意向父母诉说。下面通过两个实例 来谈心灵沟通的艺术。

[例1] 孩子没有得到老师的奖励“五角星”,家长想安慰他。 方式一:家长只当没这回事,不提它。

方式二:家长经常靠近孩子,主动交谈,并且一起散散步、聊聊天。

[例2]家长想少让孩子看卡通。

方式一:家长反复强调看卡通的坏处,不让孩子看卡通。

方式二:家长经常剪下报刊上谈卡通的文章,悄然放在孩子的书桌上。

在[例1]中,是借助距离进行沟通的方式。经常拥抱孩子,表示对他(她)的爱意;相反,疏远孩子则表示对其不满。尤其当孩子未能如愿以偿得到奖励时,他们此时最需要心灵 上的关心与安慰。父母采用方式二,主动和孩子接近,就易于沟通一些。

在[例2]中,是借助语言进行沟通。方式一中,家长利用口头语言,直截了当地表明其态度,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沟通的效果要差一些。在方式二中,家长运用书面语言,让孩子自己通过阅读文章来思考,其效果会“此处无声胜有声”。换言之,在家庭心灵 沟通中,有时还需要拐弯抹角。

一、建立良好亲子沟通的先决条件---建立以爱为基础的亲子关系。

1、影响“关系建立”的因素--忙碌与疲惫。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孩子的关爱就相对地减少了。我们常可见到下列现象:孩子放学时,只有一个空旷冰冷的家等着他;而妈妈回来时又是疲惫不堪,或是气急败坏的赶着晚餐,甚至父母一进门,看到家被孩子捣乱而无法控制地火冒三丈而大骂一顿。只因太疲累,挫折忍受力降低,对事没耐性,很难拨出心思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状况。

2、影响“关系建立”的因素--期待不一致。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在“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怎么没有别的孩子聪明?”然而我们也都知道孩子的生活并不是只有“功课”而已。我们对孩子的责备、数落、批评,只会让孩子觉得:你们根本不爱我。没有一个经常被骂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在爱自己的。

3、影响“关系建立”的因素--打骂教育。

如果我们对孩子一直采用指导式的教育,即任何问题都是“你该怎么做”、“你这个对,你那个不对”的讯息,这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冷漠而已!

4、影响“关系建立”的因素—“爱”的力量。

孩子如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呢?孩子绝不可能从你打他而感受到,也不可能由你的唠叨

或责骂而感受到;而是由你主动、经常地向孩子表示关怀以及爱,由你认可、肯定孩子的价值、赞美孩子的优点这些而感受到。例如问问孩子学校情形,聊聊孩子对生活的看法,聊聊他的同伴、老师或他的兴趣、喜好、衣服等等,都是促进和谐关系的方式。

二、沟通的语言艺术:

1、肢体语言的沟通是最不花钱也最有效的,因为肢体接触是非常大的满足,也是最好的沟通。有些亲子关系不好是缺乏爱的沟通,就父母的感受,父母觉得自己很爱孩子,可是小孩并不爱不母(因为孩子爱父母就不会做出让父母伤心、难过的事),而子女的感觉却是自己很爱父母,可是父母并不爱他(因为父母如果爱子女就不会一天到晚应酬不管孩子), 因此爱要表达也要让对方知道,就像歌词里唱的: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亲亲我, 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的抱抱我。

2、情绪性的语言沟通则适用于鼓励子女,例如孩子在书法比赛中得名了,较适合的鼓励是:“很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写了一手好字,字写好的人是很有前途的。”

3、事实语言则较适合于责备孩子,例如孩子弄坏东西,可以跟他说已经是第三次 了...而不要说每次都是你...。

4、逻辑性语言则较适合于中学以上的孩子,这阶段的孩子有其不成熟的想法及思考方 式,因此必需应用很好的讲理让其接受。

三、沟通的环境:

1、沟通要有效,要注意家庭的气氛;家庭的气氛很重要,一般说来家庭的气氛有高权威高关怀、高权威低关怀、低权威高关怀、低权威低关怀,比较理想的家庭是高权威高关怀, 父母很关心孩子,也给予必要的管教与指导。 2、善用第一句话的“魅力”,例如:很多父母对于第一次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为了让他乖一点,常用恐吓的话:“不乖时,老师会打人、小朋友会不跟你玩的的”;这让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就对学校充满恐惧感,这就是反教育。如果换一种语气说:“全世界有成就的人都是读过幼儿园的,在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跟你玩,有很多好玩的东西”让孩子很高兴去上学,而且朝着你的期望来发展。

3、给孩子有缓冲的空间,留有余地。例如:父母回到家,看到小孩偷看动画片或者连续剧,马上叫孩子回书房读书,可是这时孩子书根本看不下,脑子里想的还是连续剧的剧情。此时如果换个方式说:“动画片很好看吧!但是你还有很多本领没有学呢,看到广告时就要 回房间学习啦好吗?”孩子一定很感激你,就收心去做功课了。

4、间接的沟通是母亲在孩子的面前讲父亲的好话,父亲在孩子的面前讲母亲的好话,让孩子有机会了解、检视自己的看法,帮助亲子的沟通。

四、现代良好亲子关系中父母与子女沟通的目标与方法: 1、我要他喜欢他自己。

2、我要他自动自发地负起责任。

3、我要和他分享当他做对事情的时候,我内心的喜悦感。 4、我要和他分享当他做不对事情的时候,我内心的感受。 5、我要他感受到不管他做对或做错,我都喜欢他这个人。 (一)、达到融洽的亲子关系要掌握沟通契机:

1、当孩子有需要时--当我们察觉他们举止行为和平常有点不太一样时,不妨主动地招呼、询问和表达关心。即使我们十分关心孩子到底发生什么事,但也不能强迫孩子就得立即和我们谈,需要有等待的耐心,告诉孩子休息过后想谈时随时可来。

2、父母有需要时--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完全感到困扰和担心时,也是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机会。 (二)、成为有效的倾听者:

沟通是基于相互的尊重,即父母与子女均允许对方很诚实地、很放心地表达他们的信念和感受,同时自己表达时也不会担心被拒绝。也就是说,接纳别人所说的一切。你或许不同意孩子的想法,但你可以透过你的声调或你所用的字眼,来证明你接纳他们的感受。(接纳对方的情绪不等于赞同对方的行为,等待双方建立良好关系,才分析问题的盲点与使其选择解决方法。)我们可以反映、澄清孩子的感受,让他觉得被了解、被接纳。例如,孩子说:“我很生气!我永远不可能做得好。”父母要全神贯注,包括眼神接触,以及散发“我正在听”讯息的姿势,并反映:“你觉得很生气、很失望,而且似乎也放弃了”另外,对非口语讯息的反映,可以鼓励孩子表达他内在感受。例如:“看起来你似乎很沮丧、很不开心。谈谈怎么一回事好吗?”

(三)多用“我---”的语气,少用“你---”的语气。

“你---”的语气传达的是对孩子的责备和批评,它暗示孩子犯了错,它只是口语上的攻击。“我---”的语气仅仅描述你对孩子行为的感受如何,这个讯息的焦点在你,而不在孩子,它所报告的是你的感受,它并不表示责备。例如:“如果你穿著新衣服出去玩,它们很快就会变旧,我关心这件事,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再买一件新的。”“我---”的语气需要一种中立的、不加以评判的态度。我们希望强调这个行为后果对我们的影响,而不是行为本身,因此,“我---”的语气包含三部份:

(1)描述那个正在干扰你的行为(只要描述它,不要加上责备。)。 (2)指出你对这个行为后果的感受。 (3)指出行为的后果。

总之,父母和孩子沟通时要冷静,如果发现讨论的结果,已使情绪不稳了,就该警惕沟通脚步,否则恶言争吵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惟有彼此心平气和才能深入思考,仔细讨论和理性判断并找出最好抉择。此外,父母若能多吸收社会的各种价值观,有助沟通。父母的角色,是孩子的父母、老师、朋友、学生,让孩子和你无话不谈,和你开玩笑、聊天、讨论、郊游等,相信你对孩子的这份尊重、肯定、平等、接纳,孩子是可以体会的,亲子关系也已成功了百分之九十(对孩子非指导式的沟通)。总之,提升「亲子之间」爱的品质,培养品味能力,给孩子自由环境,引导孩子随时拥有一份自在感。「亲子之间」培养良好休闲活动,让运动走入生活中。使孩子觉得父母是个随时随地都容易聊天的人;是个接纳他的人;是个肯定他价值的人,孩子才会愿意将各种感受告诉你。让孩子活出他自己,有独立性与自主性,品德第一,健康第二,学业第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