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分析化学复习题

2024-01-02 来源:欧得旅游网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 页 共 57 页

一、判断题

11-1-1.分析化学是测定物质组成的一门学科。 11-1-2.分析化学的组成分析包括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1-1-3.利用物质能发光的性质建立的分析方法属发射光谱分析。 11-1-4.化学分析法的测定灵敏度高,因此常用于微量分析。

11-1-5.仪器分析法是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建立的分析方法,因此不能测定有机化合物。

11-1-6.pH=3.05 的有效数字是三位。 ()

11-1-7.欲配臵一升0.02000 mol·L-1 K2Cr2O7(摩尔质量294.2 g.mol-1)溶液,所用分析天平的准确度为±0.1mg 。若用相对误差要求为 ±0.2% ,则称取K2Cr2O7时应称准至0.001g。 ()

11-1-8.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

11-1-9.由计算器算得:

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其

结果修正为12.00 ()

11-1-10.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 11-1-11.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

11-1-12.相对误差%= ()

11-1-13.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 11-1-14.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的平均含量25.65%,而真实含量为25.35%,则其相对误差为0.30%(25.65-25.35)。 () 11-1-15.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Key: 1.×;2.√; 3.√;4.× ;5.×;6.×; 7.√;8.×;9.√;10.×; 11.√;12.×; 13.√; 14.×;15.√; 二、选择题

11-2-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11-2-2.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 页 共 57 页

C.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D.偶然误差是由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 11-2-3.下列情况中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

A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B.使用腐蚀的砝码进行称量 C.标定EDTA溶液时,所用金属锌不纯 D.所用试剂中含有被测组分 11-2-4.可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A进行仪器校正 B.作对照试验 C.作空白试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11-2-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准确度高,一定要精密度高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D.准确度高,随机误差一定小。 11-2-6.从精密度就可以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偶然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标准偏差小

11-2-7.下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

0.1010(25.0018.80)1000A.5 B.4 C.3 D.2 11-2-8.常量分析的试样用量为( )

A.>1.0g B.1.0~10g C.>0.1g D.<0.1g 11-2-9.试液体积>10mL的分析称( ) A.常量分析 B.微量分析 C.半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

11-2-10.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的浓度时,测得的HCl浓度与实际浓度相比将( )

A.偏高 B.偏低 C.一致 D.无法确定 11-2-11.下列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的有( ) A.H2SO4 B.KOH C.Na2S2O3 D.K2Cr2O7 11-2-12.用来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最好选用( )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H2C2O4〃2H2O C.硼砂 D.As2O3

11-2-13.将Ca2+沉淀为CaC2O4,然后用酸溶解,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从而求算Ca的含量,所采用的滴定方式为(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 页 共 57 页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C.返滴定法 D.氧化还原滴定法

11-2-14. 某一试样,被测组分质量分数为0.5﹪,对此试样进行的分析属于 A. 常量成分分析 B. 微量成分分析 C. 痕量成分分析 D. 超微量分析 11-2-15. 根据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不同,分析化学可分为 A.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B.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C.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D. 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1-2-16.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B. 随机误差出现正误差和负误差的机会均等; C.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11-2-17. 以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H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

4

2

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A. 一位; B. 四位; C. 两位; D. 三位。

11-2-18. 已知某溶液pH值为0.07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

A. 0.85 mol·L; B. 0.8511 mol·L; C. 0.8 mol·L; D. 0.851 mol·L。

11-2-19.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 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0.2g; C. 0. 05g; D. 0.5g。 11-2-20. 下列有关臵信区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 B. 在一定臵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总体平均值的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 D. 在一定臵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 11-2-21. 某试样含Cl的质量分数的平均值的臵信区间为36.45%0.10%(臵信度为90%),对此结果应理解为:

A. 有90%的测定结果落在36.35%~36.55%范围内; B. 总体平均值μ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C. 若再做一次测定,落在此区间的概率为90%; D. 在此区间内,包括总体平均值μ的把握为90%。

11-2-22. 用Na2CO3作基准试剂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其三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mol·L-1 ;0.1026

和0.1024 mol·L-1 ,如果第四次测定结果不为Q检验法(n=4

--1

-1

-1

-1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 页 共 57 页

时,Q0.90=0.76)所舍去,则最低值应为:()

(A) 0.1017(B)0.1012(C)0.1008(D)0.01015

11-2-23.由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分析同一试样得到两组数据,判断这两种方法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时,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则其中有错误的一步是:()

A) 求出两组数据的标准偏差S1及S2; B) 以下检验法比较F= F表的大小;

值与相应

C) 若Ft|x1x2|sn1n2n1n2 E) 将t值与相应的t表值比较,若t11-2-24.某分析工作者拟定了一种分析矿石中Cu含量的新方法,他用对某含Cu量为9.82%的标准样品分析5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为9.94,标准偏差为0.10%,问新方法在臵信度为95%时,是否存在系统误差?(t0.05,4=278,t0.05,5=257)

A) t=2.40<2.57,无系统误差; B) t=2.40<2.78,无系统误差; C) t=4.80>2.78,有系统误差; D) t=2.68<2.78,无系统误差; E) t=2.68>2.57,有系统误差。

Key:1.D ,2.C,3.A ,4.D ,5.A ,6.B,7.C,8.C ,9.A ,10.B,11.D,12.A ,13.B14.B,15.B,16.C,17.D,18.A,19.B,20.B,21.D.22.C,23.D,24.D, 三、填空题

11-3-1. 按照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下列计算式的结果各应包括几位有效数字:(1)213.64+4.402+0.3244 ( )位; (2)

( )位;

(3)pH=0.03求H+浓度 ( )位。

11-3-2. 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随机)误差。(1)称量过程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 );(2)分析用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3)重量分析中,沉淀溶解损失( );(4)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测不准( )。 11-3-3. 某次测量结果平均值的臵信区间表示为:

度为( );测量次数为( );最低值为( );最高值为( )。

11-3-4. 臵信区间的定义应当是:在一定臵信度下,以( )为中心,包括( )的范围,分

,它表示臵信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5 页 共 57 页

析结果的臵信度要求越高,臵信区间越( )

11-3-5. 检验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当用( )法,判断同一试样的两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当先用( )法判断两组分析数据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再进一步判断平均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Key: 1.(1)五位, (2)四位, (3)两位。

2.(1)随机误差,(2)系统误差,(3)系统误差,(4)随机误差。 3.0.95;9;10.76%;10.82 4.平均值 x;总体平均值 μ;窄。 5.t检验法;F检验法。 四、计算题

14-4-1. 某试样中含有约5%的硫,将硫氧化为SO,然后沉淀为BaSO,若要求在一台灵敏

4

4

2-

度为0.1mg的天平上称量BaSO的质量时,可疑值不超过0.1%,问必须至少称取试样多少

4

克?[ Mr(BaSO)=233.4; Mr (S)=32.06]

4

14-4-2. 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百分数,得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30%,37.25%,求计算结果的平均值、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14-4-3. 用沉淀滴定法测得纯NaCl试剂中氯的含量为60.53%,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14-4-4. 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时,得到如下结果:20.01%,20.03%,20.04%,20.05%。问:(1)统计处理后的分析结果应如何表示?(2)比较95%和90%时的臵信区间。 14-4-5. 电分析法测定某患者血糖含量10次结果为7.5、7.4、7.7、7.6、7.5、7.6、7.6、7.5、7.6、7.6mmol·L-1,求相对标准偏差及臵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臵信区间,此结果与正常人血糖含量6.7 mmol·L-1,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4-4-6. 某一标准溶液的四次标定值为0.1014,0.1012,0.1025,0.1016,当臵信度为90%时,问0.1025可否舍去?结果如何报告合理? Key: 1.0.6g

2.37.34%,0.30%,0.11%,0.29%,0.13%,0.35%。 3.-0.13%,-0.21%。

4.(1)x=20.03%, s = 0.017%, n = 4; (2 ) n = 4 ,95%臵信度时,20.03±0.027(%), n = 4,90%臵信度时,20.03±0.020(%) 5.1.1%,7.6±0.1;有显著差异。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6 页 共 57 页

6. Q检验法,0.1025不应舍去。4d法检验,0.1025应舍去。Q法与4d法结论不同,一般以Q法为准。

一、判断题

12-1-1.酸碱滴定中,若指示剂恰好在化学计量点变色,就不存在滴定误差。

-3

1

12-1-2.计算1.00×10mol·L-甲酸(Ka=1.8×10)H浓度应用公式

-1

θ-4+

计算。

=4.75),前者比后者

12-1-3. 0.1mol·LNaOH滴定同浓度的甲酸(pK突跃范围大。

-1

a

θ a

=3.75)和乙酸(pKθ a

12-1-4. 0.1mol·LHCl滴定NaCN (HCN的K=6×10)在酸性范围内无突跃,所以应选酚酞指示剂。

12-1-5. 酸碱滴定中酸碱浓度均增大10倍,突跃范围就增大2个pH单位。

12-1-6. 酸碱滴定中,根据指示剂选择原则选出的指示剂,正确使用时,产生的误差在±0.1%范围内。

12-1-7. 用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标定HCl会使结果偏低。

-1

-1

θ-10

12-1-8. 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HCl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如果NaOH 溶液吸收了CO,对分析结果无影响。

2

-1

-1

a

12-1-9. 0.1mol·L的NaOH滴定0.1mol·LHAc(pK定同浓度的(pKθ

θ

=4.75)突跃范围pH=7.7~9.7,若滴

a

=5.75)的弱酸,突跃范围pH=8.7~9.7。

2

12-1-10. 当用NaOH溶液滴定HCI溶液时,如果用酚酞为指示剂,这时溶液中的CO不会消耗NaOH.

12-1-11. 用HCl溶液滴定Na2CO3基准物溶液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其物质量关系为n(HCl)∶

n(Na2CO3)=1∶1。

12-1-12. .滴定分析中,反应常数Kt越大,反应越完全,则滴定突跃范围越宽,结果越准确。

12-1-13. 酸碱滴定中,只有当溶液的pH突跃超过2个pH单位,才能指示滴定终点。 12-1-14. 在HAc溶液中,当PH=PKa时,C(HAc)=C(Ac)

12-1-15. 硼酸是一种弱酸,不能直接滴定,可以加入甘露醇强化滴定。 12-1-16. 弱酸在溶液中各组分的分布系数与弱酸溶液的浓度无关。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7 页 共 57 页

Answer:1.√2.×3.√4.×5.×6.√.7√8.√9.√10.×11.×12.√13.×14√15.√16.√

二、选择题

12-2-1.碱有一液,可能为NaOH或NaHCO或NaCO或它们的混合物,用标准HCl滴定至酚酞终点时耗去酸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盐酸Vml,且V1小于V,则此碱液为: A、NaCO3; B、NaHCO3; C、NaOH;D、NaOH+NaCO3; E、NaCO3+NaHCO3。

12-2-2. 某碱样为NaOH和Na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ml。V1与V的关系是: A、V1=V; B、V1=2V; C、2V1=V; D、V1>V; E、V1r

A. NaAc (HAc 的K=1.8×10-5) B. HBO(K=5.8 ×10)

a

3

3

a

θθ-10

C. NaCN (HCN的Kθ a

-10

=4.9×10) D. NaF (HF 的K=7.2×10)

a

-1

θ-4

12-2-4.标定0.1mol·LHCl,用下列哪种最好

A. NaBO.10HO (M=381.4) B. 无水NaCO(M=106.0)

247

2

r

2

3

r

C. 标准NaOH溶液 D. 标准KOH溶液

-1

-1

12-2-5. 用0.01mol·L的NaOH 滴定0.01mol·L的HCl,pH突跃范围为 A. 4.3~9.7 B. 5.3~9.7 C. 5.3~8.7 D. 4.3~8.7

-1

12-2-6. 下列物质( 0.1mol·L)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的是 A. (NH)SO

4

4

-1

4

-1

a,2

B.甲酸(Kθ -4

a

=1.8×10)

θ

-6

C . 含0.1mol·LNHCl的0.1mol·L的HCl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K-1

-1

=3.9×10)

12-2-7. 用0.1mol·LHCl滴定含有NaAc的0.1mol·LNaOH,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A. 甲基红 B. 甲基橙 C. 酚酞 D. 以上三种均可

12-2-8. 混合碱试样,用HCl滴定至酚酞终点用去HCl体积V,继续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又

1用去HCl V,已知V>V试样组成是

212A. NaOH-NaCO

2

3

B . NaCO

2

3

C. NaHCO– NaOH D. NaCO-NaHCO

3

2

3

-1

3

12-2-9. 用无水NaCO标定0.1mol·LHCl, 滴定至甲基橙终点消耗的HCl溶液为35mL,称

2

3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8 页 共 57 页

量对差为{M(NaCO)} = 106.0}

r

2

3

A. 0.05% B. 0.13% C. 0.11% D. 0.10%

-1

-1

3

a,1

12-2-10. 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HA(Kθ-2

= 2.0×10, Kθa,2

-7

=2.0×10,

Ka,3=1.0×10)能形成明显突跃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0

-1

-1

θ-12

12-2-11.下列物质浓度均为0.1mol·L,能用0.1mol·LHCl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A. 邻苯二甲酸氢钾(Kθ

θa,1

-3

= 1.12×10,K-9

θ-6

a

a,2

=3.91×10) B. NaAc{ K(HAc) =1.8 × 10}

θ

-10

θ-5

C. 六次甲基四胺(K= 1.4 × 10) D. NaCN{ K(HCN) = 4. 9 × 10}

b

a

12-2-12 .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氨水中含NH量,先加入已知过量的HCl标准溶液,剩余的HCl

3

溶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这种滴定方式称为

A. 间接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 C. 返滴定法 D. 直接滴定法 12-2-13.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指示剂应在pH = 7.00时变色; (C)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12-2-14.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为( )。 (A) 25mL (B) 25.0mL (C) 25.00mL (D) 25.000mL 12-2-15. 定量分析中的基准物质含意是„( ) (A). 纯物质 ( B). 标准物质

(C). 组成恒定的物质 (D). 纯度高、组成恒定、性质稳定且摩尔质量较大的物质

12-2-16.在酸碱滴定中被测物与滴定剂浓度各变化10倍,引起的突跃范围的变化为 ( )。

(A)增加1个pH (B)增加2个pH (C) 2个pH (D)减小2个pH 12-2-17. (1) 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A) (C) 12-2-18. 用

)标定NaOH的浓度,满足式„„„

(B)

(D)

滴定30.00mL同浓度的某一元弱碱溶液,当加入滴定剂的体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9 页 共 57 页

积为15.00mL时,pH为8.7,则该一元弱碱的Pkb是„„„ (A) 5.3 (B)8.7 (C) 4.3 (D) 10.7

12-2-19. 某试样含Na2CO3、NaOH或NaHCO3及其它惰性物质。称取试样0.3010g,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时,用去0.1060mol/LHCl20.10mL,继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共用去HCl47.70mL。由此推论该样品主成份是„„„ ( )

(A) NaOH (B) Na2CO3 (C) NaOH和Na2CO3 (D) Na2CO3 和NaHCO3 12-2-20. 用

滴定含有

混合

溶液中的HCl,宜采用的指示剂为„„„

(A) 甲基橙 (B) 甲基红 (C) 酚酞 (D) 二甲酚橙 12-2-21. 用9.70。若用

滴定同浓度HAc(pKa=4.76)的pH突跃范围为7.76 ~滴定甲酸(HCOOH:pKa=3.77)时,pH突跃范围是„„„

(A) 8.77~9.70 (B) 7.77~9.70 (C) 6.77~9.70 (D) 7.77~10.70

1.E,2.D,3.C,4.A,5.C,6.A,7.C,8.A,9.C,10.B,11.D,12.C,13.D,14.C,15.D,16.C,17.A,18.B,19.D,20.B,21.C 三 、填空

-1

-1

a,1

12-3-1. 用0.1mol·LNaOH滴定0.1mol·L的某二元酸(K-6

θ-3

=1.3×10,Kθa,2

=2.9×

10)有 个突跃, 选 指示剂

-5

12-3-2. 某酸碱指示剂的离解常数为1×10, 其理论变色范围为 , 理论变色点为 .

12-3-3.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1

12-3-4. 0.2mol.L某三元酸,(K用NaOH滴定,有 个突跃

θ-3

a,1

=4.0×10,Kθa,2

-7

=3.0×10, Kθa,3

-11

=1.0×10),

12-3-5. 甲醛法测铵盐中氮,用 标准溶液,指示剂 ,终点颜色为 。

12-3-6. 酸碱指示剂的理论变色范围为 ,理论变色点为 。

12-3-7. 用NaBO·10HO标定HCl溶液时,化学计量点pH≈5.1,选用的最佳指示剂

247

2

为 终点颜色为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0 页 共 57 页

Answer: 1.一,酚酞。 2. pH4~6 ,PH=5。

3.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在突跃范围内。 4. 两

5. NaOH,酚酞,粉红色。

6. pH=p K(HIn)±1,pH=p Kaθ(HIn)

7.甲基红,橙色。 四、计算题

12-4-1. 有一含Na2CO3与NaOH的混合物。现称取试样0.5895g,溶于水中,用0.3000 mol·L 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时,用去HCl 24.08mL;加甲基橙后继续用HCl滴定,又消耗HCl 12.02mL。试计算试样中Na2CO3与NaOH的质量分数。 答案: HCl  NaOH+Na2CO3 PP  V1

HCO3 MO  V2

2

--1

HCO3

wNa2CO30.300012.02106.00.58951000100%64.84%

wNaOH

0.300024.0812.0240.000.58951000100%=24.55%

12-4-2.称取工业纯碱试样2.500g溶解后定容至250ml,称取25.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以0.1053mol/LHCl滴定,终点时消耗23.36mL,然后用甲基橙做指示剂,继续用同浓度的HCl滴定,消耗25.48mL,试确定碱灰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含量(非碱性物不考虑)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1 页 共 57 页

解:由题中条件可知,此混合碱组成为Na2CO3和NaHCO3(CV1)HClMNa2CO3(Na2CO3)=m100025.002500.105323.362.500106.00100025.00250

12-4-3. 设计下列混合物的分析方案: (1)

(2) 硼酸+硼砂 混合物 ; (3)

答: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2 页 共 57 页

-1

12-4-4. 称取0.2500 g食品试样,采用蒸馏法测定含氮量。以0.1000 mol.LHCl溶液滴定至

终点,消耗21.20 ml,计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中氮的质量换算为蛋白质的质量的换算因素为6.25)

解:

一.判断题

13-1-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型的 (× )

13-1-2.配位滴定中酸度越小,对滴定越有利,因此滴定时,pH值越大越好 ( ×) 13-1-3. pH=12.5时, EDTA滴定Ca,若用EBT指示终点,溶液由红色变为纯蓝色(× ) 13-1-4.配位滴定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离子,对于SO4 、PO4等阴离子则不能测定 (× ) 13-1-5. EDTA能与多数金属离子配位, 所以选择性较差 。 (√)

13-1-6. EDTA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Ca、Mg 时 , 用EBT为指示剂, 若不加pH=10的缓冲溶液 , 终点时不会变色。 (√)

13-1-7. 配位滴定要求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In的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 )

13-1-8. 若控制酸度使lgcr(M)Ks_′(MY)≥6,lgcr(N)Ks_′(NY)≤1,就可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

13-1-9.EDTA溶于水后,此溶液的pH值大约为5.5( × )。

13-1-10.酸度升高则Y(H)减小,EDTA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增加;( × ) 13-1-11.KMY与KMY’都受溶液浓度、酸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只是KMY受的影响小一些;(×) 13-1-12.若M与Y的浓度一定,KMY’越大,滴定突跃越大;( √ ), 13-1-13.若KMY’一定,则金属离子浓度越大,滴定突跃越大;浓度越小,滴定突跃起小;( √)

13-1-14.pH=5时,金属镁离子可用EDTA进行滴定;( ×)

13-1-15.如果指示剂与M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稍小于相对应的EDTA配合物,会使终点拖

2+

2+

2-3-2+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3 页 共 57 页

后,这种现象属于指示剂的僵化现象。( × )

13-1-16.用EDTA法测定水中的Ca含量时,可以用EBT作指示剂。(×) 二、选择题

13-2-1.在pH=5.7时,EDTA是以( C )形式存在的: A.H6Y B.H3Y C.H2Y D.Y

13-2-2.可用于测定水的硬度的方法有( B )

A.酸碱滴定法 B.EDTA法 C.重量法 D.碘量法 13-2-3.下列关于Y(H)的正确说法是(C、D ) A.Y(H)值随pH值减小而减小; B.pY(H)随pH值增大而增大; C.在高pH值时,pY(H)约等于0; D.Y(H)随溶液酸度增加而增加。

13-2-4.EDTA与Zn形成的配合物在pH=10时的条件稳定常数lgKZnY为(lgKf(ZnY)16.5,PH10,lgY(H)0.45)( C )

A.16.50 B.0.45 C.16.05 D.16.95

13-2-5.在EDTA滴定Mg的体系中,加入下列哪种可不影响准确滴定( D ) A.水 B.酸 C.浓NaOH D.加入pH=10.0的弱碱性溶液

13-2-6.在pH=9.0时,以0.0200mol/LEDTA滴定50.00mL0.200mol/LCa,当加入100.00mLEDTA溶液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pCa’=log KCay’ B.pCa’= pKCay’ C.Log[Ca]= pKCay’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3-2-7.在pH=12时,以0.0100mol/LEDTA滴定20.00mol/LCa。化学计量点时的pCa值

lgY(H)0.01)为(Kf(CaY)10.69,PH12,(B )

2+

2+

2+

2+2+

2+

-2-4-2+

'A.5.3 B.6.6 C.8.0 D.2.0

13-2-8.在pH为4左右,用EDTA滴定Zn,下列哪些离子不干扰滴定(C) A.Al B.Hg C.Mg D.Ni

13-2-9.己知Bi的浓度为0.02mol/L,logKBiY=27.94,则用EDTA滴定时所允许的最低pH值为( A )

A.0.6 B.0.8 C.0.9 D.0.5 13-2-10.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3+

3+

2+

2+

2+

2+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4 页 共 57 页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B. 反应时的pH值越大,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 C. 酸效应系数越小, 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

D. 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 13-2-11. 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 B) A.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

13-2-12. 在EDTA配位滴定中,下列关于掩蔽剂的陈述错误的是 (D ) A. 配位掩蔽剂必须可溶且无色 B. 沉淀掩蔽剂生成的沉淀,其溶解度要小 C. 氧化还原掩蔽剂必须能改变干扰离子的氧化数 D. 掩蔽剂的用量越多越好

2+

2+

2+

2+

13-2-13. 用EDTA 法测定Ca、Mg混合溶液中Ca, 消除Mg的干扰宜用( C) A 控制酸度法,B. 配位掩蔽法,C. 沉淀掩蔽法,D.氧化还原掩蔽法

2+

2+

3+

13-2-14.EDTA法测定Ca,Mg,用铬黑T为指示剂,少量Fe存在将导致(A ) A 指示剂被封闭 , B. 在化学计量点前指示剂即游离出来,使终点提前

C .EDTA与指示剂作用缓慢, 使终点提前 D.与指示剂形成沉淀,使其失去作用 13-2-15. 用EDTA滴定Pb时,要求溶液的pH≈5,用以调节酸度的缓冲溶液应选( A) A. HAc-NaAc 缓冲溶液, B.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Kb_ =1.4×10) C.NH3-NH4Cl缓冲溶液 D. 一氯一酸缓冲溶液(Ka_ =1.4×10)

-1

-3

-9

2+

13-2-16. 取200.0mL水样测定总硬度,耗去0.01000 mol·LEDTA标准溶液22.00mL,如以

-1

-1

CaCO3的质量浓度(mol·L)表示水的硬度[M(CaCO3)=100.0 g·mol]应为(C ) A.11.00 B.1.100 C.110.0 D.1100

13-2-17. 用EDTA滴定Ca、Mg,若存在少量Fe和Al对测定有干扰,消除干扰的方法是(C )

A.加入NaOH沉淀Al和Fe B.加入NaF掩蔽Al,加KCN掩蔽Fe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三乙醇胺,再调到碱性掩蔽Al、Fe D.加抗坏血酸将Fe还原为Fe,加NaF掩蔽Al

13-2-18 .某溶液中含Ca、Mg及少量Al、Fe,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此时测得的是(B )

2+

2+

3+

3+

3+

2+

3+

3+

3+

3+

3+

3+

3+

2+

2+

3+

3+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5 页 共 57 页

A. Ca的含量 B. Ca、Mg总量

C. Mg的含量 D. Ca、Mg、Al、Fe的总量

13-2-19. 当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若CM=0.1CN,ΔpM=0.2,为使滴定误差

,则要求ΔlgK至少要大于„„„( C )

2+

2+

2+

3+

3+

2+2+2+

(A) 5 (B) 6 (C) 7 (D) 8 13-2-20. 已知某金属指示剂(HR)的

,其共轭酸型体为紫红色,其共轭碱型体为

亮黄色。已知该金属指示剂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1:1的红色络合物,该金属指示剂的适用pH值范围为 ( )

(A) pH>3.5 (B) pH<3.5 (C) pH = 3.5±1 (D) pH = 3.5±2 13-2-21. 已知PH 若用0.02

1 18.3 2 13.8 3 10.8 和EDTA酸效应系数的对数值随pH的变化如下表: 4 8.6 5 6.6 6 4.8 7 3.4 8 2.3 EDTA滴定0.02溶液,(要求ΔpM = 0.2,Et=0.1%)滴定时最

高允许酸度是„„„„„„„„„..( B )

(A) pH≈2 (B) pH≈4 (C) pH≈6 (D) pH≈8

13-2-22. 在pH = 10,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C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定至50.0%时,pCa = pY (B) 滴定至100.0%时,(C)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Ca = pY (D) 滴定至50.0%,

2+

2+

3+

3+2+

13-2-23. 某溶液主要含有Ca,Mg及少量Fe、Al.今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C )

(A).Mg含量 (B).Ca含量 (C). Ca和Mg总量 (D).Fe和Al总量。 13-2-24. 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为满足滴定要求(误差

关系是( C )。

(A) (C)

; (B)

; (D)

2+

2+

2+

2+

2+

3+

3+

), 应满足的

13-2-25.若EDTA的水含有少量Ca ,今在pH 5-6介质中,用Zn作基准物标定其浓度,若用于滴定Fe,其结果(B)

(A).偏高 (B).无影响 (C).偏低 (D).难预测

3+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6 页 共 57 页

13-2-26. 标定EDTA可用„„„

(A) 氯化钠 (B) 重铬酸钾 (C) 纯锌片 (D) 邻苯二甲酸氢钾 13-2-27. 欲在pH = 9.0的氨性缓冲介质中,以0.02控制终点[

]= 0.1

EDTA滴定0.02

,影响Zn-EDTA络合物条件稳定常数的主要因素是 (F)

;

;

依次是

(已知pH = 9.0时,2.27,4.61,7.01,9.06)

(A) EDTA的酸效应; (B)

的碱效应 (C) 的氨络合效应

(D) 综合A、B的效应 (E) 综合B、C的效应 (F) 综合A、C的效应

13-2-28. 以EDTA滴定金属离子M,影响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后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D)

(A) 金属离子的浓度 (B) EDTA的浓度

(C) 金属离子的络合效应 (D) 金属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13-2-29. 已知二甲酚橙在PH<6.3时为黄色,在PH>6.3时为红色,铅与二甲酚橙形成的配合物为红色,而滴定Pb的最高酸度PH=3.2,最低酸度所对应的PH=7.2,若用二甲酚橙做指示剂,则用EDTA滴定Pb的适宜酸度范围是(B)

A.PH>3.2 B.PH:3.2~6.3 C. PH<6.3 D.3.2~7.0

13-2-30. 用EDTA连续滴定Fe3+、Al3+时,可以在下述哪个条件下进行? (C) A pH=2滴定Al3+,pH=4滴定Fe3+; B pH=1滴定Fe3+,pH=4滴定Al3+; C pH=2滴定Fe3+,pH=4反滴定Al3+; D pH=2滴定Fe3+,pH=4间接法测Al3+。 13-2-31. 在pH=12时,以0.0200mol/LEDTA滴定20.00mol/LCa2+。当加入19.98ml时的pCa

lgY(H)0.01) 值为(Kf(CaY)10.69,PH12,2+

2+

(A)2.00 (B) 5.3 (C) 6.50 (D) 7.70

13-2-31. 在pH=12时,以0.0200mol/LEDTA滴定20.00mol/LCa2+。当加入20.02ml时的pCa

lgY(H)0.01) 值为(Kf(CaY)10.69,PH12,(A)2.00 (B) 5.3 (C) 6.50 (D) 7.70

三.填空题

13-3-1.EDTA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KMY随溶液的酸度的变化而改变。酸度越 则KMY越 ;络合物越 ,滴定突跃越 。

13-3-2.判别配位滴定能否定量进行的依据是 ;单一金属离子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7 页 共 57 页

13-3-3.pH=5.0时,以等浓度的EDTA滴定0.020mol/L的Fe,化学计量点的pM值为 。

13-3-4.滴定突跃的大小决定于 与 两个因素,通常用 或 表示大小。 越大,滴定反应进行越完全。

13-3-5.以铬黑T为指示剂,溶液pH值必须维持 ;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为 色。

13-3-6.若金属指示剂的KMInKMY,则用EDTA滴定时 ,这种现象称 ..

13-3-7.某金属指示剂HIn的酸式离解与颜色关系如下:

H2In2+

''pKa8.12HIn2pKa312.4In3

红 蓝 橙红

H3In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显紫红色,则用H3In作指示剂的适用pH值范围为: .

13-3-8. EDTA滴定Ca、Mg,时,Al、Fe 对指示剂EBT有 作用. 可用 掩蔽.

13-3-9. 在多种金属离子同时存在时,用EDTA分步滴定,应严格控制溶液的 . 13-3-10.若配制EDTA溶液的水中含有Ca、Mg,此EDTA用二甲酚橙指示剂,在pH5~6时,用Zn标定。若用此EDTA标准溶液测定Ca、Mg,所得结果 实际值。

13-3-11.配合滴定必须控制溶液的酸度,若酸度过大, 。酸度过小, ;常用 来控制酸度。

13-3-12. 如果溶液中有两种金属离子M和N共存时,准确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滴定的条件是 , .

key:1.小,大,稳定,大。2. 1gKM Y ≥ 8,1gKM Y CM ≥ 6。3. 4.93 4. KM Y, CM,KM Y CM,,1gKM Y CM,, 1gKM Y CM。5. 7~11,酒红,蓝 6. EDTA不能夺取M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7. 8.1~12.4

8.封闭作用, 三乙醇胺 。 9.酸度(或pH值) 10.高于

’’

2+

2+

2+2+

2+

2+

2+

3+

3+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8 页 共 57 页

11. 由于酸效应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下降,金属离子水解, 缓冲溶液. 12.lgcr(M) K′(MY)≥6且lgcr(M) K′(MY)-lgcr(N)K′(NY)≥6 四.计算解答题

13-4-1. 称取1.0320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吸取25.00mL,加入TEDTA/Al2O31.505mg/mL的EDTA标准溶液10.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用Zn(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12.20mL。已知1.00mL Zn(Ac)2溶液相当于0.6812mLEDTA溶液。求试样中Al2O3的百分含量。

已知:m(样)=1.0320g TEDTA/A1203=1.505mg/ml V(EDTA)=10.00ml V(Zn(Ac)2)=12.20ml

1mlZn(Ac)2)------0.6812ml EDTA 求:Al2O3%=?

解:与Al2O3发生反应的EDTA的体积为V。 则V= V(EDTA)-0.6812×V(Zn(Ac)2) =10.00-0.6812×12.20 = 1.69 (ml)

TEDTA/A12O3V10∴ Al2O3% =

m(样)25/250 =

1.5051.691033

1.032025/250=2.46

13-4-2.若某金属离子原始浓度为0.001mol/L,用EDTA滴定,保证滴定的允许误差不大于0.1%,计算该金属一EDTA络合物的最小条件稳定常数KMY’值。

已知:C(M)=0.001mol/L 误差≤0.1% 求:最小K‘fNy

解:设EDFA与金属离子同浓度 则计量点时:[Ni]=[Y] 滴定后应达到平衡时 [MY]=1/2C(M) =1/2×0.001mol/l =5×10mol/l

-4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19 页 共 57 页

∵误差≤0.1%

∵计量点时,[M]=[Y]≤5×10×0.1%=5×10(mol/L) 则:K’Ny≥

[MY][M][Y]510510747-4

-7

510

=2×10

13-4-3. pH=2.0时用EDTA标准溶液滴淀浓度均为0.01mol·L的Fe和Al混合溶液中的Fe时,试问Al是否干扰滴定?

解:由查表可知 lg KpH=2.0的lgα

--Y(H)

f

3+

3+

-1

3+

3+

-9

(AlY)=16.30

--

=13.51

lg K′f(AlY)=16.30—13.51=2.79 lg Kf

(FeY)=25.10

--

--

lg K′f(FeY)=25.10—13.51=11.59 ∵两种离子的浓度相同,

∴可以直接用条件稳定常数进行比较。

lg K′f(FeY)-- lg K′f(AlY)=11.59--2.79=8.8>5 可见,在此条件下,Al并不干扰Fe的滴定。

13-4-4. 在50.00mL0.02000mol·LCa溶液中,加入110.00mL 0.01000 mol·LEDTA标准溶液,并稀释至250mL,若溶液中H浓度为1.00×10mol·L,试求溶液中游离Ca的浓度。

解:n(Ca)=0.02000×50.00=1.000mmol n(Y)=0.01000×110.00=1.100 mmol 过量的游离的EDTA的浓度为 cr,e(Y′)=

1.1001.000250.002+

-10

-1

2+

-1

2+

-1

3+

3+

----

=4.000×10

-4

由于EDTA过量,所以可以认为,溶液中的Ca全部生成了CaY,即

2+

cr,e(CaY)=

1.000250.00=4.000×10

-3

已知溶液的pH=10.00,对应的lgαlg K′f (CaY)= lg K根据K′f(CaY)=

f

Y(H)

=0.45

Y(H)

(CaY)-- lgα=10.69-0.45=10.24

cr,e(CaY)cr,e(Ca2)cr,e(Y) 得

34cr,e(Ca)=

pCa=9.24

2+

cr,e(CaY)K'f(CaY)cr,e(Y)=

4.000101010.244.00010=10

—9.24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0 页 共 57 页

13-4-5. 分析铜锌镁合金,称取0.5000g试样,溶解后,定容成100.00mL试液。吸取25.00mL,调至pH=6.0,以PAN为指示剂,用0.05000mol·LEDTA溶液滴定Cu和Zn,用去37.00mL,另外又吸取25.00mL试液,调至pH=10.0时,加KCN掩蔽Zn 和Cu。用同样浓度的EDTA的标准溶液滴定Mg,用去4.10mL.然后滴加甲醛解蔽Zn,又用上述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3.40mL。试求试样中Cu、Zn和Mg的质量分数各为多少。

解: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0.050004.100.500024.302+

2+

2+

2+

2+

2+

2+

-1

2+

2+

1000100%=3.98%

25.00100.00

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0.0500013.400.500065.391000100%=35.05% 25.00100.00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0.05000(37.3013.40)0.500025.00100.002+

63.551000100%=60.75%

13-4-6. 若配制EDTA溶液的水中含有Ca,判断下列情况测定结果的影响:

(1) 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并用EDTA 滴定试液中的Zn,二甲酚橙为指示剂; (2) 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EDTA测定试液中的Ca、Mg合量;

(3)以CaCO3为基准物质,铬黑T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Ca、Mg合量; 并以此例说明络合滴定中为什么标定和测定的条件要尽可能一致?

答:(1)由于EDTA水溶液中含有Ca ,Ca与EDTA形成络合物,标定出来的EDTA浓度偏低,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Zn,则Zn浓度偏低。

(2)虽然水溶液中含有Ca ,但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时,Ca并不影响结果;而用该EDTA测定试液中Ca、Mg时,水中含有的Ca会和EDTA溶液反应,消耗EDTA溶液,使溶液消耗增加,因此,用EDTA滴定试液中的Ca、Mg,则含量偏高。

(3)用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 ,则CaCO3中的Ca被EDTA夺取,还有水中的Ca2+都与EDTA形成络合物,标定出来的EDTA浓度偏低,标定试液中Ca、Mg合量偏低。

2+

2+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1 页 共 57 页

13-4-7. 若配制试样溶液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Ca,在pH=5.5或在pH=10(氨性缓冲溶液)滴定Zn,所消耗EDTA的体积是否相同?哪种情况产生的误差大?

13-4-8. 若溶液的pH=11。00,游离CN的浓度为1.0×10 mol.L,计算HgY络合物的lgK’

HgY

--2

-1

2+

2+

值,已知Hg-CN络合物的逐级形成常数lgK1~K4分别为:18.00,16.70,3.83和2.98。

2+-

一、判断题

14-1-1. KMnO法应在酸性溶液中滴定,调节酸度只能用HSO。×

4

2

4

14-1-2. KMnO滴定Fe,化学计量点在突跃范围的中点。×

4

2+

14-1-3. 氧化还原指示剂只能用于KCrO法,不能用于KMnO法。×

2

2

7

4

14-1-4. 影响氧化还原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有两电对条件电极电势的差值、介质及 酸度。√

14-1-5. 某氧化还原滴定化学计量点时电势为0.94V,那么选择变色点电势为0.94V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是合适的。.√

14-1-6. KCrO法测铁,终点为蓝紫色,此色是二苯胺磺酸钠氧化态色与Cr之色的混

2

2

7

3+

合色√

14-1-7. 溶液电势大于指示剂变色点电势φ'(In)时,溶液呈指示剂氧化态色。× 14-1-8. 条件电极电势φ'是随溶液条件而异的标准电极电势。√

14-1-9.碘量法可以在弱酸性、中性或弱减性溶液中进行,但不宜在强碱性溶液中 进行。√

14-1-10.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都必须近终点时加入。×

14-1-11.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为使反应较快进行,可以加入Mn。 (√ )

14-1-12在碘量法中,可以用重铬酸钾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 14-1-13.氧化还原滴定的突跃范围只与氧化和还原电对的电势差有关,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14-1-14.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 14-1-15.碘量法的适宜条件为中性或弱碱性条件。(√) 14-1-16.重铬酸钾滴定法应控制溶液为酸性。(√)

14-1-17.特殊指示剂是指它的氧化态与还原态能够呈现各自不同的待殊的颜色。(×) 14-1-18.邻二氮菲—亚铁既可做为Ce滴定Fe的指示剂,也可做Cr2O72 滴定Fe的指

4+

2+

2+

2+

θ

θ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2 页 共 57 页

示剂(×)

14-1-19.K2Cr2O7溶液和KMnO4溶液都可以长期贮存。(×) 14-1-20.KMnO4滴定法不能在HCl介质中进行。(√)

14-1-21.在K2Cr2O7法中,橙红色的Cr2O7被还原成草绿色的Cr3+,因此,可根据它本

2身颜色的变化来确定终点。(×)

二、选择题

14-2-1.条件电位是( D )

A.标准电极电位 B.任意温度下的电极电位

C.任意浓度下的电极电位 D.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浓度都等于1 mol·L的电极电位

14-2-2.I3-1 (0.01mol/L) + 2e = 3I- (0.100mol/L);( C )。

A.0.545V B.0.507V C.0.574V D.0.486V 14-2-3.在1mol/L的HCl中,Sn4-1

Θ0.545V,这个电对的电极电位为

/Sn20.14V,Fe3/Fe20.70V,在此条件下,

以Fe3+滴定Sn2+,计量点的电位为( C )。

A.0.25V B.0.23V C.0.33V D.0.52V

14-2-4.对于2A+ + 3B4+ = 2A4+ + 3B2+ 这个滴定反应,等量点时的电极电位是( D ) A.

3AB5ΘΘ B.

3A2B6ΘΘ C.

3A2B5ΘΘ D.

3A2B5ΘΘ

14-2-5.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可做为特殊指示剂使用的是( B )。 A.KMnO4 B.I2 C.次甲基蓝 D.二苯胺磺酸钠

14-2-6.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LCe4+滴定0.1000mol/L Fe2+溶液,最恰当的氧化还原指示剂是( C )。

A.次甲基蓝 B.邻苯氨基苯甲酸 C.邻二氮菲—亚铁 D.KSCN 14-2-7.可用于滴定碘的标准溶液是( C ) A.H2SO4 B.KBrO3 C.Na2S2O3 D.K2Cr2O7 14-2-8. 某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C ) A.pK'(HIn)±1 B. φ'(In)±1

C. φ'(In)±0.0592V/n D. φ' (O/R)±0.0592V/n lg {c(O)/c(R) }

r

r

θ

θ

θ

θ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3 页 共 57 页

14-2-9 对称性氧化还原滴定反应,n=n=1时,对反应平衡常数的要求是(A )

1

2

θ6 θθθ9 A. K'≥10 B. K'≥6 C. K'≥ 8 D. K'≥10

14-2-10. KMnO法测定HO,为加速反应,可( C )

4

2

2

A.加热 B.增大浓度 C.加MnD.开始多加KMnO.

4

2+

14-2-11.NaCO标定KMnO,温度控制75~85℃温度,过高则( B )

2

2

4

4

A.生成MnO

2

2

2

B. HCO分解 C. 反应太快 D. 终点不明显

2

2

2

4

4

4

14-2-12. 用NaCO标定KMnO时,滴入第一滴KMnO,颜色消褪后反应加快,原因是(C)

A. 溶液酸度增大 B.反应放热 C. 产生的Mn起催化作用 D.诱导效应 14-2-13. 在0.5mol·LHSO中,用KMnO滴定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突跃范围最大的

2

4

4

-1

2+

是(C )

A. HO(φ=0.68V) B. Fe

2

2

θ

2+

(φ=0.77V) C. HCO(φ= - 0.49V) D. Sn

2

2

4

θ θ 2+

θ

=0.15V)

14-2-14. KCrO法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其酸为( D )

2

2

7

A. 只能用HNO B.只能用HCl C.只能用HSOD.HCl、HSO均可

3 24 2414-2-15. 在HPO存在下的HCl溶液中,用0.02mol·LKCrO滴定0.1mol·LFe,化

3

4

2

2

7

-1

-1

2+

学计量点电势为0.86V, 最合适的指示剂为( C )

A. 次甲基蓝(φ'=0.36V) B. 二苯胺(φ'= 0.76V) C. 二苯胺磺酸钠(φ'=0.85V) D. 邻二氮菲亚铁( φ'=1.06V) 14-2-16.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B)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接近终点时 C.标准溶液滴定至50%时 D.任何时候都可以 14-2-17.碘量法测铜,加入淀粉的适宜时间为 (B) A.滴定开始 B.滴定到溶液呈浅黄色 C.滴定到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滴定到溶液呈浅蓝色

14-2-18.用0.1000 mol·LCe(SO4)2滴定0.1000 mol·LFe2+溶液,已知

-1

-1

θθ

θθ

  0 .69  Ce1 .44V , V,则其电势突跃范围为( A )。 /CeFe/Fe4332a.0.86-1.26V b.0.86-1.44V c.0.68-1.26V d.0.68-1.44V

14-2-19.在一定条件下用Ce(SO4)2标准 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Fe2+溶液,当滴定百分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4 页 共 57 页

数为50%时,溶液的电位等于(B)

A.滴定剂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 B.被滴物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 C.滴定剂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的一半 D.被滴物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的一半 14-2-20.下列基准物质中,既可标定NaOH,又可标定KMnO4溶液的是(C)。 B.Na2C2O4 C.H2C2O4·2H2O D.Na2B4O7·10H2O

14-2-21.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滴定开始前不慎将被滴定溶液加热至沸,如果继续滴定,则最后标定的结果( A )

A.偏高 B.偏低 C.准确无误 D.不确定

14-2-22.在H2SO4介质中,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如果溶液中H2SO4浓度为5 mol·L,则最后标定的结果(A)

A.偏高 B.偏低 C.正确 D.不确定

14-2-23.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若不使用Mn2+催化剂,则滴定溶液温度应控制在 。

A.室温 B.50℃以下 C.75-80℃ D.100℃

14-2-24.用同一种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的FeSO4和H2C2O4溶液,若消耗的KMnO4溶液的体积相等,则(B)

A.cFeSO4cH2C2O4 B.cFeSO42cHC2O2-1

C.cH4O2C242cFeSO 4 D.cFeSO44cHC2O2

414-2-25.用KMnO4法 测定FeSO4样品中Fe2+的含量,介质除加H2SO4外,最好还加(B) A.HAc B.H3PO4 C.HCl D.HNO3

14-2-26.K2Cr2O7法测铁矿石中Fe含量时,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之一是(C) A.加快反应的速度 B.防止出现Fe(OH)3沉淀 C.使Fe3+转化为无色配离子 D.沉淀Cr3+

14-2-27.标定Na2S2O3溶液中,可选用的基准物质是(C) A.KMnO4 B.纯Fe C. K2Cr2O7 D.Vc

14-2-28.碘量法测Vc含量,必须采用何种酸控制滴定时溶液的酸度。(C) A.H2SO4 B.HCl C.HAc D.H3PO4

14-2-29.24. 用邻二氮菲法测定微量铁时,加入盐酸羟胺的作用是( A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稳定剂 (D)调节酸度

14-2-30. 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置换滴定法( D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5 页 共 57 页

(A).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OH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CaCO3试样含量 (C). 用KMnO4标准溶液测定CaCO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14-2-31.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时,滴定速度应控制(B) (A).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 (B).在开始是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C).始终缓慢进行 (D).开始时快,然后缓慢 14-2-32.重铬酸钾滴定是为了..( E )

(A) 避免诱导反应的发生 (B) 加快反应的速度

(C) 使指示剂的变色点的电位处在滴定体系的电位突跃范围内。 (D) 终点易于观察 (E) 兼有C与D的作用

14-2-33. 碘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是„„„„„„„„„„„„„„„„„.( C ) (A)I2挥发 (B) I氧化 (C).I2挥发,I氧化 (D).终点误差 14-2-34.二苯胺磺酸钠是

滴定

的常用指示剂。它是属于„„„

--

,若选用二苯胺磺酸钠作指示剂,需在硫磷混酸介质中进行,

(A) 自身指示剂 (B) 特殊指示剂 (C) 氧化还原指示剂 (D) 其他指示剂

14-2-35. 已知在1mol/L H2SO4溶液中,EMnO4/Mn=1.45V ,EFe/Fe=0.68V ,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其化学计量点时电位值是(C)

(A).0.77V (B).1.06V (C).1.32V (D).1.45V 14-2-36.用K2Cr2O7标液滴定Fe ,计量点时浓度的关系为(B)

(A).[Fe]=[Cr],[Fe]=[Cr2O7]; (B).[Fe]=3[Cr],[Fe]=6[Cr2O7]; (C) .3[Fe]=[Cr],[Fe]=6[Cr2O7]; (D).[Fe]=3[Cr],6[Fe]=[Cr2O7]; 14-2-37.碘量法中所需

标准溶液中在保存中吸收了若用该

将„„„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判断

14-2-38.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之差△E

θ’

3+

3+

2+

2-3+

3+

2+

2-3+

3+

2+

2-3+

3+

2+

2-2+

2+

0

-2+

0

3+

2+

而发生下述反应:

的量

滴定I2溶液则消耗

至少应大于_____

A. 0.09V B.0.27V C.0.36V D.0.18V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6 页 共 57 页

三.填空

14-3-1.氧化还原滴定计量点附近的电位突跃的长短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的 有关,它们相差愈 ,电位突跃愈 ;若两电对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计量点正好在突跃范围的 ;若转移的电子数不等,则计量点应偏向 。

14-3-2.氧化还原滴定所用的指示剂可分为 、 、 三大类。

14-3-3.若采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终点,应使其变色点位于 之内,并尽量与 一 一致。

14-3-4.常用的氧化还原方法有 、 和 。

14-3-5.用KMnO4滴定H2C2O4溶液,第一滴KMnO4滴入后紫色退去很慢,而随着滴定的进行反应越来越快,这是因为 。

14-3-6.用KMnO4法间接测定钙或直接滴定Fe2+时,若滴定反应中用HCl调节酸度,测定结果会 ;这主要是由于 ,反应为 。

14-3-7.间接碘量法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进行,这是因为在碱性溶液中 在强酸性溶液中 易分解, 。

14-3-8.配制Na2S2O3溶液,需用 ,目的是 ;加入少量 使溶液呈弱碱性,配好后贮存于 中,使用时必须 。

14-3-9. KMnO法不能用HCl调节酸度的原因是 。

4

14-3-10. 对称性氧化还原反应,当n=n时, φ'与 φ'之差为 ,反应完

1

2

1

2

θθ

全。

14-3-11. KCrO法测铁,用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加HPO的作用

2

2

7

3

4

是 。

14-3-12.

NaCO

2

2

4

标定KMnO

4

时,应控制的条件

是 ; ; 。

14-3-13. 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变色点分别为 。

14-3-14.间接碘量法测铜,标准溶液为 ,指示剂为 ,终点颜色为 。

14-3-15.碘量法的两个主要误差来源为 , 。

14-3-16.为了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势,可加入能与 态形成稳定配合物的配位剂;若要增加电极电位,可加入能与 态形成稳定配合物的配位剂。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7 页 共 57 页

Key: 1.标准电极电势,大,大,中点,转移电子数较多的一方。 2.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 3.滴定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

4.KmnO4法 、 K2Cr2O7法 、 I2量法 。

5.反应生成的Mn2+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从而加快了反应的进程。

6. 偏高; 部分MnO4被Cl-还原, 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7.I2将发生副反应和歧化反应 , Na2S2O3 , I-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

8.新煮沸并冷却了的蒸馏水 , 除去CO2、O2和杀死细菌 ; Na2CO3 , 棕色瓶 中, 重新标定 。

9. CI-干扰 10.≥ 0.355V

11.扩大突跃范围,使二苯胺磺酸钠成为合适的指示剂。

12.温度 75~85℃ ;酸度 0.5 ~1mol / L ;滴定速度由慢 → 快 → 慢 。 13.φ=φθ'(In)±0.0592V/n和φ=φθ'(In)。 14.Na2S2O3溶液 , 淀粉, 无色。 15.I2的挥发 , I的氧化 。 16.氧化;还原态。 四、计算题

14-4-1.计算1mol/L的HCl溶液中用Fe3+滴定Sn2+时计量点的电位,并计算滴定至99.9%和100.1%时的电位。说明为什么计量点前后同样变化0.1%,但电位的变化不相同。

已知:(Fe3+/Fe2+)=0.680V

θ‘

-

(Sn4+/Sn2+)=0.140V

θ‘

求:(1) (计)=?

(2)计量点前后0.1%时的电位 解:(计)=

10.68020.14012

=0.320(v) (2)计量点前:

=(Sn/Sn)+

θ

4+2+

0.0592lg[SnSn42]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8 页 共 57 页

= 0.14+

0.0592×3

= 0.23 (V) 计量点后:

=(Fe/Fe)+0.059lg

0.1100θ

3+2+

[FeFe32]

= 0.68+0.059lg

= 0.68 + 0.059󰀀5(-3) = 0.50(V)

14-4-2.有一批铁矿样,含铁量约为50%,现用0.01667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欲使所用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在20—30mL之间,应称取试样质量的范围是多少?

已知:C(标)=0.01667mol/l x(Fe)%=50.0 V(K2Cr2O7)=20~30ml 求:m(样)=? 解:∵6n(K2Cr2O7)=n(Fe) ∴6C(标)·V(K2Cr2O7)×10-3=

m(样)50%M(Fe)

m(样)= 60CV(K2Cr2O7)×M(Fe)×10-3/50% = 6×0.01667×V(K2Cr2O7)×55.85×10-3/50% = 11.17×V(K2Cr2O7)×10-3 ∴当V(K2Cr2O7)=20ml时 m(样)=0.22g 当V(K2Cr2O7)=30ml时 m(样)=0.34g

14-4-3.某土壤样品1.000克,用重量法获得Al2O3和Fe2O3共0.1100g,将此混合氧化物用酸溶解并使铁还原后,以0.0100mol/L的KMnO4进行滴定,用去8.00mL。试计算土壤样品中Al2O3和Fe2O3的百分含量。

已知:m(样)=1.000g

m(Al2O3+Fe2O3)=0.1100g C(KMnO4)=0.0100mol/l V(KmnO4)=8.00ml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29 页 共 57 页

求:Fe2O3=? Al2O3%=? 解:∵2n(Fe2O3)=5n(KmnO4) Fe2O3 =

5/2(CV)(MnO4)10m样3M(Fe2O3)100

=

5/2(0.01008.00101.0003)159.7100

= 3.19 ∴ Al2O3% =

0.11000.03197.81100

= 7.81

14-4-4.准确吸取25.00mLH2O2样品溶液,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入水至刻度,摇匀,再准确吸取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加H2SO4酸化,用0.02532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到达终点时,消耗27.68mL,试计算样品中H2O2的百分含量。

已知:V(H2O2样)=25.00ml C(KmnO4)=0.02532mol/l V(KmnO4)=27.68mol/l 求:H2O2%(W/V) 解:∵2n(H2O2)=5n(KmnO4) H2O2%(W/V)=

5/2(CV)(KMnO4)103M(H2O2)V(H2O2样)25/2503100

=

5/2(0.0253227。681025.0025/25034.02100

= 2.38

14-4-5.现有As2O3和As2O5及少量杂质的混合物,溶解后,在微碱性溶液中用0.02500mol/L碘液滴定,耗去20.00mL。滴定完毕后,试溶液呈强酸性,加入过量KI,析出的碘用0.1500mol/L Na2S2O3溶液30.00mL滴定至终点,试计算试样中As2O3和As2O5各多少克。

已知:C(I2)=0.02500mol/l V(I2)=20.00ml C(Na2S2O3)=0.1500mol/l V(Na2S2O3)=30.00ml

解:∵AS2O3+6OH-=2AsO33-+3H2O AS2O5+6OH-=2AsO43-+3H2O ASO3-3+I2+H2O-=AsO43+2I-+2H+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0 页 共 57 页

酸化

ASO3-4+2H++2I-(过量)——→+ ASO3-3+I2+H2O ∴1 AS2O3~2 AS2O33-~2I2 1 AS2O5~2 ASO43-~2I2~4 S2O32-

∴n(AS2O3)=1/2n(I2) = 1/2×0.0500/×20.00×10-3 = 2.50×10-4(mol) n(AS2O5) =1/2n(I2) = 1/4n(S2O32-)-n(AS2O3) =1/4×1.1500×30.00×10-3-2.500×10-4

= 8.750×10-4(mol)

m(AS2O3) = n(AS2O3) ×M(As2O3) = 2.50×10-×198

4

= 0.0495(g)

m(AS2O5) = n(AS2O5) ×M(As2O5) = 0.2011(g)

14-4-6.用KIO3标定Na2S2O3的浓度,称取KIO30.3567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移取所得溶液25.00mL,加入H2SO4及KI溶液,用24.98mLNa2S2O3滴定折出的I2, 求Na2S2O3的浓度。取上述Na2S2O3溶液25.00mL,用碘溶液24.83mL滴定至终点。求碘溶液的浓度。

已知:m(KIO3)=0.3567g, V(Na2S2O3)=24.98ml 当V(Na2S2O3)=25.00ml时,V(I2)=24.98ml 求:C(Na2S2O3)=? C(I2)=? 解:∵2IO3+10I+12H=6I2+6H2O

I22S2O3---+

22IS4O6

2∴2IO3------6I2------12 S2O32- 12n(IO-)=2n(S2O32-) 6×

m(KIO3)25%M(KIO3)=C(S2O32-)v(S2O32-)×10-3

0.356725%214.00=C(S2O32-)×24.98×10-3

∴2n(I2)=n(S2O32-) C(I2) =

C(S2O3)V(S2O3)2V(I2)22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1 页 共 57 页

=

0.100125.00224.83

= 0.05039(mol/l)

14-4-7.今有不纯的KI试样0.3500g,在H2SO4溶液中加人纯K2CrO4 0.1940g处理,煮沸赶出生成的碘。然后,又加入过量的KI,使与剩余的K2CrO4作用,折出的I2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Na2S2O3溶液10.00mL,问试样中含KI%。

已知:m(样)=0.3500g m(K2Cr2O4)=0.1940g

C(Na2S2O3)=0.0100mol/l V(Na2S2O3)=10.00ml 求:KI%=?

解:∵2 Cr2O42-+6I-+16H+=2Cr3++3I2+8H2O I2+2 S2O32-=2I-+ S4O62- ∴3I-----CrO42-----3/2I2+8H2O n(KI)=3n(CrO42-) 3n(CrO42-)=n(S2O32-) ∴KI%3{m(K2CrO4)/M(K2CrO4)1/3(CV)(S2O3)10m(样)323}M(KI)100

=

3(0.1940/194.191/30.100010.00100.3500)166.0100

=94.72

14-4-8.称取软锰矿样0.4012g,以0.4488gNa2C2O4处理,滴定剩余的Na2C2O4需消耗0.01012mol/L的KMnO4标准溶液30.20mL,计算试样中MnO2的百分含量。

已知:m(样)=0.4012g m(Na2C2O4)=0.4488g C(MnO4-)=0.01012mol/L V(MnO4-)=30.20ml 求:MnO2%=?

解:∵MnO2+C2O4+4H=Mn+2CO2↑+H2O

2MnO4+5C2O4(剩余)+16H=2Mn+2CO2↑+H2O ∴n(MnO2)= n(C2O4)-5/2 n(MnO4) MnO2=

m(MnO22---2-+

2+

2-+

2+

)m(样)100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2 页 共 57 页

= ==

[n(C2O4)5/2n(MnOm(样)224)]M(MnO2)

3[m/M(Na2C2O4)5/2(CV)(MnOm(样)4)10]M(MnO2)100

[0.4012/134.05/20.0101230.20100.40123]86.94100

=56.00

14-4-9、计算在H2SO4介质中,用20mL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0.1500gNa2C2O4时的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KMnO4与Na2C2O4的反应为

2MnO4- + 5C2O42- + 6H+ 2Mn2+ +10CO2 +8H2O 根据反应可知: n(KMnO4)∶n(Na2C2O4)=2∶5 ∵ n(KMnO4)=

25 n(Na2C2O4)

2 c(KMnO4)=

5M(Na2C2O4)V(KMnO4)m(Na2C2O4)1000=

0.40.15001000134.0020.00=0.02239 mol·L-1

14-4-10、计算0.1 mol·L-1HCl溶液中,用Fe3+滴定Sn2+的化学计量点电位,并计算滴定到99.9%和100.1%时的电位。

(已知(FeΘ3Fe2)0.77V,(SnΘ4Sn2)0.14V)

解:根据滴定反应,该计量点的电位计算公式为 (计)=n1(FeΘ3Fe2)n2(SnΘ4Sn2)n1n20.35V

10.7720.1412滴定到99.9%时的电位计算为 (SnΘ4Sn2)0.0592Vnlgc(Ox)c(Red)

0.14V滴定到100.1%时的电位计算为

0.0592V299.90lg0.1000.228V

0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3 页 共 57 页

 =0.1100Θ(Fe3Fe2)0.0592Vlgc(Ox)c(Red)

 0.77V0.0592Vlg0.593V

14-4-11、计算在1 mol·L-1HCl介质中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Θ(Fe3Fe2)0.68V;Θ(Sn4Sn2)0.14V)

解:反应为 2Fe3+ + Sn2+ 2Fe2+ + Sn4+ 已知 lgKn((FeΘ3Fe2)(SnΘ4Sn2))0.0592c(Fec(Fe22232(0.680.14)0.05921818.30

根据 K)c(Sn)c(Sn2342))c(Fec(Fe63323))2.010

c(Fec(Fe))1.310

所以溶液中Fe3+有99.9999%被还原至Fe2+,因此反应十分完全。

0.100025.0020.000.031250.09375molL

1

一、选择题

15-1-1.下列各沉淀反应,哪个不属于银量法?( C )

A.AgClAgCl B.AgAg2SD.AgIAgI

C.2AgS2SCNAgSCN

15-1-2.摩尔法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为:( B )

A.NaCl B.K2CrO4 C.Na3AsO4 D.荧光黄

15-1-3.摩尔法测定氯的含量时,其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是:( D)

A.强酸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弱碱性或近中性 15-1-4.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的银量法叫( C )

A.摩尔法 B.返滴定法 C.佛尔哈德法D.法扬斯法

15-1-5.Mohr(摩尔法)适用的pH范围一般为6.5~10.5。但当应用于测定NH4Cl中氯的含量时,其适宜的酸度为( D )

A.pH<7 B.pH>7 C.pH=6.5~10.5 D.pH=6.5~7.2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4 页 共 57 页

15-1-6.用佛尔哈德法测定( A )的纯度时,引入误差的比率最大。

A.NaCl B.NaBr C.NaI D.NaSCN

15-1-7.以Fe3+为指示剂,NH4SCN为标准溶液滴定Ag+时,应在( A )条件下进行。

A.酸性 B.碱性 C.弱碱性 D.中性 15-1-8.用摩尔法测定时,阳离子( C )不能存在。

A.K+ B.Na+ C.Ba2+ D.Ag+

15-1-9.用摩尔法测定时,干扰测定的阴离子是(C)

A.Ac- B.NO3- C.C2O42- D.SO42-

15-1-10.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D )

A.配位B.沉淀 C.酸碱D.吸附

15-1-11.用法扬司法测定Cl-浓度时,应选( A )指示剂。

A.荧光黄 B.溴甲酚氯 C.曙红D.甲基红

15-1-12.莫尔法测Cl-,溶液pH应为6.5~10.5,若酸度过高,则 (C )

A. AgCl吸附Cl-增强; B. 生成Ag2O;

C. 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沉淀不完全

15-1-13.佛尔哈德法测Cl-,若不加硝基苯等保护沉淀,分析结果会 (B)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15-1-14.下列物质中,那种可用莫尔法测定其中的Cl- (B ) A. BaCl2; B. KCl; C. PbCl2; D. Na2S2O3中KCl 15-1-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 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是用AgNO3溶液直接滴定的; B莫尔法是在酸性条件下用K2CrO4作指示剂的银量法; C.佛尔哈德法测定必须在pH6.5~10.5酸度下进行; D.莫尔法适用于直接滴定Cl-和Br-

15-1-16.莫尔法不适于测定I-的原因: ( A)

A. AgI对I-吸附严重; B. Kspθ(AgI)太小; C. 无指示剂指示终点; D. 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 二、判断题

15-2-1. 莫尔法不适于测I-是因为AgI溶解度大 ( ×) 15-2-2. 莫尔法测Cl-或Br-都要剧烈摇动 ( √)

15-2-3. 莫尔法主要用来测定Cl-和Br-而不能用来直接滴定Ag+ ( √) 15-2-4. 佛尔哈德法测Cl-应剧烈摇动溶液 (× )

15-2-5. 佛尔哈德法测Cl-通常以Ag+为标准溶液,以Fe3+为指示剂,直接滴定Cl-( ×) 15-2-6. 用银量法测Cl-,在滴定过程中自始至终均应剧烈摇动锥形瓶 (× ) 15-2-7. 莫尔法不易测定I-和SCN-- (√ )

15-2-8. 用莫尔法测定酱油中NaCl含量,宜在强酸性条件下滴定 ( ×)

15-2-9. 莫尔法测定NH4Cl中Cl-,应用硼砂、Na2CO3或NaHCO3调节溶液的pH值在6.5~10.5范围内。 ( ×)

15-2-10. 佛尔哈德法指示剂指示终点的反应是Fe3+ + SCN=Fe(SCN)2+ ( √) 15-2-11.在沉淀滴定中,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仅仅取决于沉淀的溶解度。( ×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5 页 共 57 页

15-2-12.在沉淀滴定法中,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滴定终点的确定。( √ ) 15-2-13.摩尔法的选择性差,即干扰因素太多。( √ ) 15-2-14.用摩尔法可以分别测定Cl-、Br-及I-的浓度。( × )

15-2-15.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煮沸过滤除去AgCl的目的是为了防止AgCl转化为AgSCN使终点提前出现。( √ )

15-2-16.可以在缓冲体系NH3-NH4Cl中用佛尔哈德法准确地测定Ag+的浓度。( × ) 15-2-17.在沉淀滴定中.实际用指示剂量一般比计算值大。( × ) 15-2-18.用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的银量法叫法扬斯法。( √ ) 15-2-19.在法扬斯法的应用中,溶液中的电解质浓度不能太大。( √ )

三 、填空题:

13-3-1. 莫尔法测Cl-以 为指示剂, 标准溶液为 , 指示终点的反应为 13-3-2. 佛尔哈德法所用的指示剂是 ,标准溶液为 ,指示终点的反应为 ,终点颜色为 。

13-3-3. 莫尔法滴定时剧烈摇动溶液的作用是 , 该法不易测I-、 SCN-的原因是 13-3-4. 莫尔法最适酸度为pH=6.5~10.5, 若溶液碱性太强, 可用 中和。 13-3-5. 法扬司法是以 确定终点的银量法。

13-3-6. 影响沉淀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有 和 。 13-3-7. 佛尔哈德法测Cl-时,滴定前加硝基苯,其目的是 。

13-3-8. 佛尔哈德法通常在 溶液中滴定,它适于测定 等离子。 13-3-9. 在下列情况下, 分析结果是准确、偏高或偏低: (1) pH≈4时, 用莫尔法滴定Cl- (2) 若试液中含有铵盐, 在pH≈10时, 用莫尔法滴定Cl-

(3)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 先加铁铵矾指示剂, 然后加入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 。

Key:1. K2CrO4;AgNO3; 2Ag++CrO42-→ Ag2CrO4↓(砖红色)

2. Fe3+ ;NH4SCN或KSCN溶液;Fe3++SCN-→(FeSCN)2+ (红色) ;红色

3. 使被AgCl吸附的Cl-释放出来;AgI、AgSCN沉淀强烈吸附溶液中的I-、SCN-,不宜解吸

4. 稀HNO3 ;Na2CO3、NaHCO3或 Na2B4O7·10H2O中和 5. 吸附指示剂

6. 滴定剂、被测组分的浓度;沉淀的溶解度 7. 防止AgCl沉淀转化为AgSCN沉淀 8. HNO3;Ag+、Cl-、Br-、I-、SCN- 9.(1) 偏高; (2) 偏高; (3) 偏低 四、计算题

13-4-1.称取一含银废液2.075g,加入适量HNO3,以铁按矾作指示剂,消耗了25.50mL0.0463mol/L的NH4SCN溶液。计算此废液中银的百分含量。

已知:m样=2.075g

C(NH4SCN)=0.0463mol/L V(NH4SCN)=25.50ml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6 页 共 57 页

求:Ag%=?

解:滴定反应为 Ag++SCN-=AgSCN↓ 计量点时,n(Ag+)=m(Ag+)/M(Ag+) n(Ag+)=CV(NH4SCN)·M(Ag+) n(SCN-)=CV(NH4SCN) ∴m(Ag+)=CV(NH4SCN) ·M(Ag+) Ag% =

m(Ag)m样100

=

CV(NH4SCN) M(Agm样)100

=

0.0463425.50102.0753107.9100

= 6.15

13-4-2.称取食盐试样0.1562g,置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以K2CrO4为指示剂,用0.1000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26.40mL。计算食盐中NaCl的百分含量。

已知:m样=0.1562g

C(AgNO3)=0.1000mol/L V(AgNO3)=26.40ml 求:NaCl%=?

解:滴定反应为 Ag+Cl-=AgCl↓ ∴计量点时,n(Ag+)=n(Cl-) ∵n(Ag+)=C (Ag+)V(Ag+) n(NaCl)=

m(NaCl)M(NaCl)

∴m(NaCl) = n(Ag+)·M(NaCl) = C(Ag+)·V(Ag+)·M(NaCl) NaCl% =

C(Ag)V(Ag)M(NaCl)m样3100

=

0.100026.50100.156258.44100

= 98.77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7 页 共 57 页

13-4-3.称取纯KCl和KBr混合物0.3074g溶于水后用0.1007mol/LAgNO3标准溶液滴至终点,用去30.98mL。计算混合物中KCl和KBr的百分含量。

已知:m(KCl)+m(KBr)=0.3074g

C(AgNO3)=0.1007mol/l, V(AgNO3)=30.98ml 求:KCl%=? KBr%=?

解:滴定反应为:KCl+AgNO3=AgCl↓+KNO3 KBr+AgNO3=AgBr↓+KNO3 ∴ 计量点时:n(KCl))+n(KBr)=n(AgNO) 即:

m(KCl)M(KCl)m(KBr)M(KBr)C(AgNO3)V(AgNO3)

m(KCl)M(KCl)m(KCl)74.55(0.3074m(KCl))M(KBr)(0.3074m(KCl))119.00C(AgNO3)V(AgNO3)

3 0.100730.9810

解得:m(KCl)=0.1071g ∴ m(KBr)=0.2003g

∴ KCl%=(0.1071/0.3074)×100=34.84 KBr%=(0.2003/0.3074)×100=65.16

13-4-4.在25.00mLBaCl2试液中加入40.00mL0.1020mol/L的AgNO3标准溶液,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在返滴定中用去15.00mL0.09800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试求250mL试液中含有多少克的BaCl2?

已知:V(BaCl2)=25.00ml

C(AgNO3)=0.1020mol/l, V(AgNO3)=40.00ml C(NH4SCN)=0.09800mol/l, V(NH4SCN)=15.00ml 求:250ml试样中的BaCl2%?

解:滴定反应为 BaCl2+2AgNO3=2AgCl↓+Ba(NO3)2 NH4SCN+AgNO3=AgSCN↓+NH4NO3 计量点时:1BaCl2----2AgNO3----2NH4SCN 2n(BaCl2)=n(AgNO3)-n(NH4SCN) 即:2m(BaClM(BaCl2))2n(AgNO3)n(NH4SCN)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8 页 共 57 页

2m(BaClM(BaCl2))2CV(AgNO3)CV(NH4SCN)

则:m(BaCl2)=1/2M(BaCl2)[CV(AgNO3-CV(NH4SCN)) ∴25.00mlBaCl2溶液中BaCl2的质量为:

m(BaCl2) = 1/2×208.3×[40.00×0.1020×10-3-0.09800×15.00×10-3] = 0.2718g

250.00mlBaCl2溶液中BaCl2的质量为: m(BaCl2)=0.2718×250.00/25.00=2.718g

13-4-5.称取某含砷农药0.2000g,溶于HNO3后转化为H3AsO4,调至中性,加AgNO3

使其沉淀为Ag3AsO4,沉淀经过滤、洗涤后,再溶于HNO3中,以铁铵矾作指示剂,滴定时用去0.1180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33.85mL。求该农药中As2O3的百分含量。

已知:m样=0.2000g

C(NH4SCN)=0.1180mol/L V(NH4SCN)=33.85ml 求:As2O3%=?

解:滴定反应为 Ag+SCN=AgSCN↓

∴计量点时,1As---1Ag3AsO4----3AgNO3---3SCN-----3SCN-----1/2As2O3 ∴ 1/2n(SCN-)=3N(As2O3) n(As2O3)=1/6(SCN-) n(As2O3)=

m(As2O3)M(As2O3)

∴m(As2O3) = 1/6C(SCN-)V(SCN-)·m(As2O3) As2O3% =

1/6C(SCN)V(SCNm样)M(As2O3)100

=

1/60.118033.80100.20003197.84100

= 65.85

13-4-6.测定试液中NaCl的含量,取试样5.00mL(比重1.01)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以K2CrO4为指示剂用去27.20mLAgNO3溶液(已知lmL的AgNO3相当于0.005844g NaCl),计算试样中NaCl的百分数。

已知:m样=Vp=5.00×1.01=5.05(g) V(AgNO3)=27.20ml 1mlAgNO3=0.005844gNaCl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39 页 共 57 页

求:NaCl%=?

解:滴定反应为:Ag++Cl-=AgCl↓ 依题意:

C(AgNO3)V(AgNO3)=

m(NaCl)M(NaCl)

m(NaCl)0.005844

∴C(AgNO3)=

M(NaCl)V(AgNO3)58.441.001030.1000(mol/l)

NaCl =

C(AgNO3)V(AgNO3)M(NaCl)m样100

=

0.100027.20105.05358.44100

= 3.13

13-4-7.某试剂厂生产化学试剂NH4Cl,根据国家规定标准:一级为99.5%,二级为99.0%,三级为98.5%,化验室对该厂生产试剂进行质量检验。称取试样0.2000g,以荧光黄为指示剂并加入淀粉,用0.1500mol/LAgNO3滴定,用去24.60mL,问此产品符合哪级标准?

已知:m样=0.2000(g)

C(AgNO3)=0.1500mol/l, V(AgNO3)=24.60ml 求:NH4SCN%=?

解:滴定反应为:Ag++Cl-=AgCl↓ ∴n(AgNO3)=n(NH4)Cl

∴m(NH4Cl) = n(NH4Cl)×M(NH4Cl)

= C(AgNO3)V(AgNO3)×M(NH4Cl) = 0.1500×24.60×10-3×53.49 = 0.1974(G) ∴NH4Cl% =

m(NH4Cl)m样×100

=

0.19740.2000100

= 98.70 ∴样品为三级。

13-4-9.分析1.500g长石试样,得到重0.1800gKCl和NaCl混合物,将这些氯化物溶于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0 页 共 57 页

水,加入50.00mL0.08333mol/LAgNO3分离沉淀,滤液需16.47mL0.1000mol/LKSCN标准液滴定。计算试样中K2O百分含量。

已知:m样=1.500g m(NaCl)+m(KCl)=0.1801

C(AgNO3)=0.08333mol/l, V(AgNO3)=50.00ml C(KSCN)=0.1000mol/l, V(SCN)=16.47mol/l 求:K2O

解:滴定反应为:Ag++Cl-=AgCl↓ SCN-+Ag+=AgSCN↓ 依题意得:

∴n(KCl)=nNaCl=n(AgNO3)-n(SCN-) ∴m(NH4Cl) = n(NH4Cl)×M(NH4Cl)

m(KCl)M(KCl)m(NaCl)M(NaCl)=C(AgNO3)V(AgNO3)-C(SCN-)V(SCN-)

0.1801m(KCl)M(NaCl)0.1801m(KCl)58.44m(KCl)M(KCl)m(KCl)74.55C(AgNO3)V(AgNO3)C(SCN3)V(SCN)

0.0833350.00100.100016.4103

解得:m(KCl)=0.15210 由 2KCl →K2O 2×74.55 94.20 0.1521 X 解得:x=0.09610g ∴K2O = 0.09610/1.500×100 =6.41

第十六章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下列试剂能使BaSO4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2SO4 (D)1mol/L NH3·H2O 2.测定银时为了保证使AgCl沉淀完全,应采取的沉淀条件是---------------------( )

(A)加入浓HCl (B)加入饱和的NaCl (C)加入适当过量的稀HCl (D)在冷却条件下加入NH4Cl+NH3

3.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为( )

Ar(Ca) Ar(Ca)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1 页 共 57 页

(A) ───── (B) ────── Mr(CaC2O4) Mr(CaCO3) Ar(Ca) Mr(CaC2O4) (C) ──── (D) ───── Mr(CaO ) Ar(Ca )

4.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A) Mr(As2O3)/Mr(AgCl) (B) 2Mr(As2O3)/3Mr(AgCl) (C) 3Mr(AgCl)/Mr(As2O3) (D) Mr(As2O3)/6Mr(AgCl)

5.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 (Ar(Cl) = 35. 5, Mr(AgCl) =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6.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 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 (B) 1% (C) 0.1% (D) 0.03%

7.Ag2S的Ksp=2.0×10-48,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计算式为------------( ) (A) s =

3Ksp (B) s =

Ksp3Ksp/4 (C) s =

3Ksp/x(S)2- (D) s =

Ksp3Ksp/4x(S)2-

8.在一定酸度和一定浓度C2O42-存在下, CaC2O4的溶解度计算式为------------------( ) (A) s =

2-c(C2O4)2- (B) s =

Ksp (C) s =

x(C2O4)c(C2O4)2-2- (D) s =

Ksp/x(C2O4)

9.移取饱和Ca(OH)2溶液50.00mL,用0.05000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 耗去20.00mL,由此得Ca(OH)2沉淀的Ksp为---------------------------------------------( )

(A) 1.6×10-5 (B) 8.0×10-6 (C) 2.0×10-6 (D) 4.0×10-6

10.微溶化合物A2B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 A2B3==2A + 3B。今已测得B的浓度为3.0×10-3mol/L,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sp是.--------------------( )

(A) 1.1×10-13 (B) 2.4×10-13 (C) 1.0×10-14 (C) 2.6×10-11

11.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12.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 )

(A) 冷水. (B) 热的电解质稀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 (D) 有机溶剂 13. 2 分 (1049)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14.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何种离子?-------( )

(A) Na+ (B) K+ (C) Ca2+ (D) H+

15.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

(A) 混晶共沉淀 . (B) 吸附共沉淀 (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16.今在铵盐存在下,利用氨水作为沉淀剂沉淀Fe3+,若铵盐浓度固定,增大氨的浓度, Fe(OH)3沉淀对Ca2+、Mg2+、Zn2+、Ni2+等四种离子的吸附量将是-----------------------------------( )

(A) 四种离子都增加 (B) 四种离子都减少 (C) Ca2+、Mg2+增加而Zn2+、Ni2+减少 (D) Zn2+、Ni2+增加而Ca2+、Mg2+减少

17.用(NH4)2C2O4沉淀Ca2+时,若试液中含有Mg2+,为了提高CaC2O4沉淀的纯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2 页 共 57 页

(A) 在加热的情况下,慢慢滴加稀(NH4)2C2O4 (B) 采用均匀沉淀法,并延长陈化时间 (C) 缩短陈化时间,并再沉淀一次 (D) 沉淀时加强搅拌,并增加洗涤次数 18.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滤纸(慢速) (B) 微溶化合物的临界值(Q/S)愈大,则愈不容易均相成核 (C) 相对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愈高 (D) 均相成核作用是指构晶离子自发形成晶核

19.用重量法以AgCl形式测定Cl-是在120℃干燥称重的,这时应当采用的洗涤液是--( ) (A) 稀NH4NO3溶液 (B) 稀HCl溶液 (C) 纯水 (D) 稀HNO3溶液

20.用挥发法测定某试样的吸湿水时,结果偏高,可能是由于---------------------------------( ) (A) 加热的温度过低 (B) 加热时间不足 (C) 试样加热后没有冷到室温就称量 (D) 加热后的称量时间过长

2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 稀、热、快、搅、陈 (B) 浓、热、快、搅、陈 (C) 稀、冷、慢、搅、陈 (D) 稀、热、慢、搅、陈 22. 下列因素与均相成核速率无关的是„„„

(A) 陈放时间 (B) 相对过饱和度 (C) 物质的性质 (D) 溶液的浓度 23. 当均相成核作用大于异相成核作用时,形成的沉淀„„„

(A) 颗粒度大 (B) 表面积大 (C) 为晶形沉淀 (D) 为无定形沉淀

3+2+

24. 在铵盐存在下,利用氨水沉淀Fe,若铵盐浓度固定,增大氨的浓度,Fe(OH)3沉淀对Mg

2+

和Ni的吸附量„„„

2+2+2+2+

(A) 都增加 (B) 都减少 (C) Mg增加而Ni减少 (D) Mg减少而Ni增加

2-25.为了沉淀NaNO3溶液中少量SO4,加入过量的BaCl2,这时BaSO4沉淀表面吸附层离子和扩散层的抗衡离子分别是„„„

+- 2+- -+ -+

(A) Na、NO3(B) Ba、NO3(C) Cl、Na(D) NO3 、 H 26. 均匀沉淀法可获得颗粒较大的沉淀,这是因为„„„

(A) 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B) 提高临界Q/S (C) 促进沉淀的凝聚 (D) 降低相对过饱和度

27. 称取0.4829g合金试样,溶解使其中Ni沉淀丁二酮肟镍NiC8H14O4N4(Mr=288.84),经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2481g。试样中Ni(Mr=58.69)得质量分数为„„„ (A) 10.43% (B) 51.38% (C) 25.29% (D) 5.22% 28. 准确称取0.4000g硅酸盐试样,经碱熔、浸取、凝聚、过滤、灼烧得含杂质得SiO2 0.2800g,再经HF-H2SO4处理后,称得残渣量0.0018g。则试样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 (A) 70.00% (B) 69.55% (C) 0.45% (D) 32.45%

29. 用BaSO4沉淀法测定某可溶性钡盐样品中钡的质量分数为58.64%。若洗涤过程中是用

-10

100ml纯水洗涤沉淀,沉淀洗涤损失的钡的量为(Ksp(BaSO4)=1.07×10,Mr(Ba)=137.35)„„„

-9g -4g

(A) 1.1×10(B) 1.0×10(C) 0.014g (D) 0.023g 30. 已知某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 现称取该含硫有机化合物的纯品1.200g,用Na2O2熔融并使其转化为Na2SO4,溶于水后用BaCl2处理,得到BaSO41.307g。计算得有机化合物中的硫的质量分数和硫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Mr(S)=32.066,Mr(BaSO4)=233.39)„„„

(A) 14.96% ,1 (B) 29.92 , 2 (C) 44.88% ,3 (D) 59.72 , 4 二、填空题

1.实验证明,在较低浓度Na2SO4存在下, PbSO4 的溶解度降低, 但当Na2SO4的浓度 c≥0.2mol/L时, PbSO4的溶解度却增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黄铁矿中硫含量约为 30 % , 为获得约 0.5 g BaSO4沉淀, 应称取试样____ g。[Mr(BaSO4)=233.4, Ar(S)=32.06]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3 页 共 57 页

3.将0.5080g黄铁矿(FeS2)试样分解以后,经处理得到1.561g BaSO4。若溶液中的铁沉淀为Fe(OH)3,则灼烧可得Fe2O3_____ g 。 [Mr(BaSO4) = 233.4 , Mr(Fe2O3) = 159.69 ] 4.写出以下重量分析换算因数的表达式 S P Pb As 被测组分 BaSO4 MgNH4PO4 PbSO4 Ag3AsO4 沉淀形式 BaSO4 Mg2P2O7 PbSO4 AgCl 称量形式 w(SO3) w(P2O5) w(Pb3O4) w(As2O3) 含量表示形式 换算因数 表达式 5.写出换算因数表达式: 实验过程 换算因数表达式 测定KHC2O4·H2C2O4·2H2O纯度, 将其沉淀为CaC2O4,最后灼烧为CaO 测定试样中Fe含量,将Fe沉淀 为Fe(OH)3,最后灼烧为Fe2O3 6.写出以下重量测定的换算因数(写出表达式): 测定对象 称量物 换算因数 K2O KB(C6H5)4 K K2PtCl6 FeO Fe2O3 Fe3O4 Fe2O3 7.分析硅酸盐中MgO含量时,为使称量形式Mg2P2O7的质量乘以100即为试样中MgO的质量分数,则应称取试样______________ g。 [Mr(MgO)=40.30, Mr(Mg2P2O7) =222.6]

8. 2分(1011)用重量法标定10.00mL硫酸溶液,得到0.2762g BaSO4[Mr(BaSO4)=233.4],则c(H2SO4) =____ (mol/L)。

9.已知一定量K3PO4中P2O5的质量和1.000 g Ca3(PO4)2中P2O5的质量相同, 则与K3PO4中K 的质量相同的KNO3的质量是_.______ g。 [Mr(KNO3)=101.1, Mr(Ca3(PO4)2)=310.1]

10.含吸湿水0.55%的磷矿石试样0.5000 g,用重量法测定磷含量,最后得Mg2P2O7 0.3050g。则干燥试样中P2O5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Mr(P2O5)=141.9 , Mr(Mg2P2O7)=222.5]

11.0.5000g有机物试样以浓H2SO4煮解,使其中的氮转化为(NH4)HSO4,并使其沉淀为(NH4)2PtCl6,再将沉淀物灼烧,得0.1756 g Pt。则试样中N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 [Mr(N) = 14.01 , Ar(Pt) = 195.08]

三、三、计算题

1.称取含NaCl和NaBr的试样(其中还有不与Ag+发生反应的其它组分)0.3750g, 溶解后,用0.1043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1.11mL。另取同样质量的试样溶解后加过量的AgNO3溶液,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沉淀重0.4020g。计算试样中NaCl和NaBr的质量分数。 [Mr(NaCl)=58.44, Mr(NaBr)=102.9, Mr(AgCl)=143.3, Mr(AgBr)=187.8]

2.有一含有NaCl和NaBr的试样,称取0.3750g,溶解后用AgNO3沉淀,测得NaCl质量分数为4.08%, NaBr为53.33%。若称取同样质量的试样,用0.1043 mol/L AgNO3滴定Cl-和Br-总量,需用AgNO3溶液多少? [Mr(NaCl)=58.44, Mr(NaBr)=102.9]

3.将含有防高血压药物(C14H18Cl6N2, Mr=427)的试样2.89 g置于密封试管中加热分解,用水浸取游离出的氯化物,于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得AgCl 0.187 g,假定该药物是氯化物的唯一来源,计算试样中C14H18Cl6N2的质量分数。[Ar(Cl)=35.45, Mr (AgCl)=143.32] 4.0.2000 g氯代乙烷和溴代乙烷的混合物,经加碱水解后加入沉淀剂AgNO3,得到0.4023g沉淀,试计算混合物中两种化合物各自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Mr(氯代乙烷) =64.45, Mr(溴代乙烷)=108.9, Mr(AgCl)=143.32, Mr(AgBr)=187.77] 5.在空气中灼烧MnO2,使其定量地转化为Mn3O4。今有一软锰矿,其组成如下: MnO2约80%, SiO2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4 页 共 57 页

约15%, H2O约5% 。现将试样在空气中灼烧至恒重,试计算灼烧后的试样中的Mn的质量分数。

[Ar(Mn) = 54.94, Mr(MnO2 )= 86.94, Mr(Mn3O4 )= 228.81]

6.重量法测定铁,根据称量形式(Fe2O3)的质量测得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0.11%, 若灼烧过的Fe2O3中含有3.0%的Fe3O4,求试样中铁的真实质量分数。 [Ar(Fe)=55.85, Mr(Fe2O3)=159.69, Mr(Fe3O4)=231.54]

7.采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钡的含量,灼烧时,因部分BaSO4还原为BaS,致使Ba的测定值为标准结果的98.0%,求称量形式BaSO4中BaS的质量分数。 [Ar(Ba)=137.3, Mr(BaS)=169.4, Mr(BaSO4)=233.4]

8.某灼烧过的BaSO4沉淀的质量为0.5013g,其中含有少量BaS,用适量H2SO4溶液处理,使BaS转变成BaSO4,蒸发除去过量的H2SO4,再次灼烧获得纯BaSO4,其质量为0.5021g,求原来BaSO4沉淀中BaS的质量分数。 [Mr(BaS)=169.4 , Mr(BaSO4) = 233.4]

9.由实验测得PbSO4在pH 2.00时的溶解度为2.0×10-4mol/L,计算PbSO4的Ksp。[pKa2(H2SO4) = 2.0]

10.假定泻盐试样为化学纯MgSO4·7H2O,称取0.8000g试样,将镁沉淀为MgNH4PO4灼烧成Mg2P2O7,得0.3900 g;若将硫酸根沉淀为BaSO4,灼烧后得0.8179g,试问该试样是否符合已知的化学式? 原因何在?

[Mr(MgSO4·7H2O)=246.5, Mr(MgSO4)=120.4, Mr(H2O)=18.02, Mr(Mg2P2O7)=222.6, Mr(BaSO4)=233.4]

11.只含有银和铅的合金试样0.2000g,溶于HNO3,加冷HCl,得AgCl和PbCl2混合沉淀0.2466g。用热水处理沉淀,将PbCl2完全溶解,剩下不溶的AgCl为0.2067g。求(1)合金中w(Ag), (2)未被冷HCl沉淀的PbCl2质量。 [Mr(Ag)=107.87, Mr(Pb)=207.2, Mr(AgCl)=143.32], Mr(PbCl2)=278.10]

12.计算CaF2在pH=1.00, cF = 0.10 mol/L时的溶解度。 [pKsp(CaF2)= 10.57, pKa(HF)=3.18]

13.将100mL溶液中的Ca2+沉淀为CaC2O4·H2O,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剩下的钙不得超过0.80g。用HAc-NaAc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为4.70, 此时溶液中草酸的总浓度必须达到多大? [Ksp(CaC2O4) = 2.0×10-9; pKa1(H2C2O4) =1.22, pKa2(H2C2O4) = 4.19, Mr(Ca) = 40.08] 14.计算pH=8.00、c(NH3)=0.2mol/L时MgNH4PO4的溶解度。

[pKsp(MgNH4PO4)=12.7,pKa(NH4+)=9.26, H3PO4的pKa1~pKa3分别是2.12、7.20、12.36] 15.计算CaC2O4在pH为5.00的0.050mol/L(NH4)2C2O4中的溶解度。 [Ksp(CaC2O4)=2.0×10-9, H2C2O4的Ka1=5.9×10-2, Ka2=6.4×10-5]

参考答案:

第六章、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A) 2. (C) 3. (C) 4. (D) 5. (B) 6. (A) 7. (D) 8. (C) 9. (D) 10. (A) 11. (A) 12. (B) 13 (D) 14. (C) 15. (B) 16. (C) 17. (C) 18. (A) 19. (D) 20. (C) 21:(D)、22:(A)、23:(B)、24:(C)、 25:(B)、26:(D)、27:(A)、28:(B)、29:(C)、30:(A)

二、填空题

1. 盐效应的存在2. 0.2 3. 0.2670 4.

Mr(SO3) Mr(P2O5) Mr(Pb3O4) Mr(As2O3) ───── ────── ────── ────── Mr(BaSO4) Mr(Mg2P2O7) 3Mr(PbSO4) 6Mr(AgCl) 5.

Mr(KHC2O4·H2C2O4·2H2O)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5 页 共 57 页

2Mr(CaO) 2Ar(Fe) ───── Mr(Fe2O3) 6质量因数

Mr(K2O)/2Mr[KB(C6H5)4]

───────────── 2Ar(K)/Mr(K2PtCl6)

───────────── 2Mr(FeO)/Mr(Fe2O3)

───────────── 2Mr(Fe3O4)/3Mr(Fe2O3)

─────────────

7..3621 8. 0.1183 9. 1.95610. 39.12%11. 5.044% 三、计算题

1. 设试样中NaCl的质量为x g, NaBr的质量为y g 2.

0.37504.08%0.375053.33%0.1043V V = 21.14(mL)

58.44102.910003. (0.5020-0.5020×0.5%)+0.5020×0.5%×233.4/169.4 = 0.5029(g)

4. 设氯代乙烷为x g, 溴代乙烷为y g w(氯代乙烷) = 57.50% w(溴代乙烷) =

xy0.2000x143.3264.45y187.77108.90.402342.50%

5. 灼烧后试样的组成为Mn3O4和SiO2 Ar(Mn)

─────×80%×m试样 Mr(MnO2)

则 w(Mn)= ────────────────── ×100% Mr(Mn3O4)

[───── ×80%+SiO2%]×m试样 3Mr(MnO2) 54.94

──── × 80% 86.94

w(Mn)= ────────────×100% = 59% 228.81

─────×80%+15% 3×86.94 6.

3Mr(Fe2O3) w(Fe)= 10.11%×[0.970 + 0.030×───── ] 2Mr(Fe3O4) 3×159.69

= 10.11%×(0.970 + 0.030×───── ) = 10.12% 2×231.54 7.设BaSO4中BaS质量分数为x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6 页 共 57 页

Ar(Ba) Ar(Ba) Ar(Ba)

[(1-x)────── + ─────x]×0.980= ────── Mr(BaSO4) Mr(BaS) Mr(BaSO4)

137.3 137.3 137.3

[(1-x)──── + ────x]×0.980= ──── 解得 x=5.40% 233.4 169.4 233.4 8. 设BaS的质量为x g Mr(BaSO4)

0.5021 - ───── x = 0.5013 - x Mr(BaS) 233.4

0.5021 - ───── x = 0.5013 - x x = 2.1×10-3(g) 169.4 2.1×10-3

w(BaS)= ──────×100% = 0.42% 0.5013

9. [Pb2+] = [SO42-] + [HSO4-] = 2.0×10-4 mol/L, SO(H) = 1+10-2+2=2

2-4 2.0×10-4

[SO42-] = ────── = 1.0×10-4 (mol/L) 2

Ksp = [Pb2+][SO42-] = 2.0×10-4×10-4 = 2.0×10-8

10. 纯MgSO4·7H2O中含MgSO4理论值为48.84%,含H2O 51.16%;试样中MgSO4质量为: 2Mr(MgSO4)

──────×0.3900 = 0.4219 (g) Mr(Mg2P2O7) Mr(MgSO4)

或 ────── ×0.8179 = 0.4219 (g) Mr(BaSO4)

0.4219

w(MgSO4)= ─────×100 = 52.74 含水则为47.26% 0.8000

由计算结果可知,泻盐试样不符合已知的化学式,原因是失去部分结晶水。 11.

107.87

m(Ag) = ─────×0.2067 = 0.1556(g) 143.32 0.1556

w(Ag) = ─────×100% = 77.80% 0.2000

已沉淀的m(PbCl2) = 0.2466 - 0.2067 = 0.0399 (g) 试样中的m(Pb) = 0.2000 - 0.1556 = 0.0444 (g)

278.10

若完全沉淀应有的m(PbCl2) = ─────×0.0444 = 0.0596 (g) 207.2

未被沉淀的m(PbCl2) = 0.0596 - 0.0399 = 0.0197 (g) 12. F(H) = 1 + 10-1.00+3.18 = 102.18

×

K'sp =Ksp·(F(H))2= 10-10.57+22.18 = 10-6.21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7 页 共 57 页

K'sp 10-6.21

s = [Ca2+] = ─── = ───── = 10-4.21= 6.2×10-5 (mol/L) c2(F) 10-2.00 13.

0.80×10-6

未沉淀的[Ca2+] = ───────×1000 = 2.0×10-7(mol/L) 100×40.08 10-1.22-4.19

x(C2O42-) = ────────────────

×

10-4.72+10-4.7-1.22+10-1.22-4.19 = 0.76

Ksp 2.0×10-9

[C2O42-] = ──── = ────── = 1.0×10-2 (mol/L) [Ca2+] 2.0×10-7

[C2O42-] 1.0×10-2

则c(H2C2O4) = ────── = ───── = 1.3×10-2(mol/L) x(C2O42-) 0.76 14.

PO(H)=1+10-8.00+12.36+10-16.00+19.56 +10-24.00+21.68

3-4 = 104.42 s

[PO43-] = ───── = 10-4.42s PO(H)

3-4 [H+] 10-8.00

x(NH4+)= ───── = ──────── =10-0.023 [H+]+Ka 10-8.00+10-9.26

[NH4+] = cx(NH4+) = 0.2×0.95 = 0.19 = 10-0.72 [Mg2+]= s s×10-0.72×10-4.42s =10-12.7 s =10-3.78 (mol/L) 15.

[Ca2+] = s c(H2C3O4) = 0.050 mol/L 5.9×10-2×6.4×10-5.0

x2= ────────────────────────── = 0.86 (10-5.0)2+5.9×10-2×10-5.0+5.9×10-2×6.4×10-5.0

[C2O42-] = 0.050×0.87 = 0.043 (mol/L) [Ca2+][C2O42-] =s×0.043 = 2.0×10-9 s = 4.7×10-8 (mol/L)

第十七章 吸光光度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7-1-1.已知某有色络合物在一定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定时其透光度T=0.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吸收池测定,吸光度A为0.111,用3cm吸收池测量,T为0.46。

17-1-2.测量某有色络合物的透光度时,若吸收池厚度不变,当有色络合物浓度为C时的透光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8 页 共 57 页

1度为T,当其浓度为1/3C时的透光度为T3。

17-1-3.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 入射光的波长

17-1-4. 已知KmnO4的摩尔质量为158g·mol,其水溶液的k545=2.2×10L·mol·cm。求此波长下质量分数为0.002%的KmnO4溶液在3.0cm吸收池中的透光度为14%。

17-1-5. 吸收曲线上光谱峰值处称为 最大吸收,它对应的波长称为 最大吸收波长,吸收曲线

的 形状 和 最大吸收波长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关,因此,吸收曲线的特征可作为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

17-1-6对于同一物质的不同浓度溶液来说,其吸收曲线的形状 相似 ;最大吸收波长 位置相同 ;只是吸收程度要 随浓度的改变而变化 ,表现在曲线上就是曲线的高低 不同 。 17-1-7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多组分溶液的吸光度等于___各组分吸光度之和_。

17-1-8分光光度法中所用的分光元件主要有 三棱镜 _和___光栅_两种。 二、选择题

17-2-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B ) A. 增加, 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减小,增加,增加; D 增加,不变,减小。 17-2-2.参比溶液是指( A )

A 吸光度为零的溶液 B 吸光度为固定值的溶液 C 吸光度为1的溶液 D 以上三种溶液均不是

17-2-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C )

A 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 B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C 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 D 不含KIO4的试样溶液。

17-2-4.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液C1的透光度为20%,试液的透光度为12%;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以C1为参比,则试液的透光度为( C )。 A 40% B 50% C 60% D 70%

17-2-5.今有两种有色络合物M和N。已知其透光率关系为lgTN-lgTM=1,则其吸光度关系为AN-AM=( D )

A 1 B 2 C -2 D –1

17-2-6.已知Ar(Mn)=55.0。准确称取含锰试样2.00g,处理成100.0mL溶液。取出25.00mL溶

-1

3

-1

-1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49 页 共 57 页

液,将其中的Mn用KIO4氧化为MnO4,稀释至100mL,在515nm波长处用2.00cm吸收池,测得吸光度为0.62。已知MnO4的k515=2235L·molcm。则该试样中锰的质量分数为( A ) A 0.152% B 1.52% C 1.65 D 3.3

17-2-7.用饱和法(摩尔比法)测定Al与某显色剂形成的络合物的组成时,在同样加入1.0×10mol·LAl的溶液2.00mL的情况下,分别加入1.0×10mol·L的显色剂R的体积为:2.0mL, 3.0mL, 4.0mL, 5.0mL, 6.0mL, 8.0mL, 10.0mL, 12.0mL,在相同的条件下用1.0cm吸收池在一定波长下测得吸光度为:0.220, 0.340, 0.450, 0.573, 0.680, 0.669, 0.699, 0.699。因此,Al与显色剂R络合物的组成是( B )。 A 1:2 B 1:3 C 1:1 D 2:1

17-2-8.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1.0cm吸收池测得透光度为T,若浓度增大1倍,则透光度为(A ) A T

2 3+-3

-1

3+

-3

-1

3+

--1

-1

2+-

B T/2 C 2T D T

17-2-9. 影响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因素是 (B )

A.比色皿的厚度 B. 入射光的波长 C. 有色物的浓度 D. 配合物的lgKs 17-2-10. 以下说法有错误的是 (C) A. 吸光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 B. 吸光度随液层厚度增加而增加 C. 吸光度随入射光的波长减小而增加 D. 吸光度随透光率的增大而减小

17-2-11. 下列几组吸光度范围内,测量相对误差较小的是 ( C) A. 0.2~0.8 B. 0.1~0.8 C. 0.3~0.6 D. 0.2~0.6 17-2-12. 光度分析中选择参比溶液的原则是 (C ) A. 一 般选蒸馏水 B. 一 般选试剂溶液

C. 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选择 D. 一般选择褪色溶液

17-2-1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 吸收光谱曲线表明了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情况. B. 吸收光谱曲线以波长为纵坐标, 以吸光度为横坐标 C. 吸收光谱曲线中, 最大吸收处的波长为最大吸收波长 D. 吸收光谱曲线表明了吸光物质的光吸收特性

0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50 页 共 57 页

17-2-14. 在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中,若试剂或显色剂有颜色,而试液无色时,参比溶液应为 ( C)

A.溶剂空白 B.样品空白 C.试剂空白 D.蒸馏水空白

17-2-15用普通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C1的吸光度为0.21,试液的吸光度为0.54;若以示差法测定,以标准溶液C1为参比,则试液的吸光度为 A.0.75; B.0.33; C.0.54; D.0.21;

17-2-1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是( )。 A. 钨灯 B. 卤钨灯 C. 氘灯 D. 能斯特灯 17-2-17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

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C.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色物质时,用红色光测定 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

17-2-18测定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用1cm比色皿时吸光度为A,若用2cm比色皿,吸光度为 A.2A B.A/2 C.A D.4A

17-2-18吸光度读数在 范围内,测量较准确。 ( ) A.0~1 B.0.15~0.7 C.0~0.8 D.0.15~1.5 17-2-19吸光光度法是( D )

A.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发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B. 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散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C. 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折射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D吸光光度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可见紫外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以研究物质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17-2-20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光源的作用是( A )

A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所需波长范围内的连续光谱。B.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激发样品所需的能量。C.光源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D光源的作用是提供所需的单色光。 17-2-21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单色器的作用是( A )

A.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最容易被样品溶液吸收的单色光。 B.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

C.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电流进行测量.。 D 单色器的作用是盛装吸收试液。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51 页 共 57 页

17-2-22吸光光度法的仪器中,吸收池的作用是( D )

A. 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最容易被样液吸收的单色光。

B. 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连续光谱分解为单色光。C. 吸收池的作用是将光能转换成电流进行测量.。 D 吸收池的作用是用于盛装吸收试液。 17-2-23吸收光谱曲线是( B )

A :吸光度(A)--时间(t)曲线 B: 吸光度(A)--波长(λ)曲线 C: 吸光度(A)--浓度(C)曲线 D. 吸光度(A)-温度(t)曲线 17-2-24光分析中的标准曲线是( C )

A :吸光度(A)--时间(t)曲线 B: 吸光度(A)--波长(λ)曲线 C: 吸光度(A)--浓度(C)曲线 D. 吸光度(A)-温度(t)曲线

17-2-25 参比溶液的作用是使光强度的减弱仅与待测离子含量有关。待测离子( M ) 无色, 显色剂( R ) 无色时,应选用( A )作参比溶液。

A :蒸馏水 B: 显色剂 C: 试样溶液 D.无法确定

17-2-26 在光分析中,当显色剂有颜色,样品无色时,应选( B )作参比溶液。 A.蒸馏水 B.试剂空白 C试样空白. D.无法确定 17-2-27摩尔吸光系数ε在分析化学中有何意义(A )

A. 摩尔吸光系数ε是衡量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尺度,通常ε越大,方法越灵敏 B. 摩尔吸光系数ε是衡量分析方法灵敏度的尺度,通常ε越小,方法越灵敏

C. 摩尔吸光系数ε是朗白--比尔定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如果知道摩尔吸光系数ε和比色皿厚度,测量出吸光度,即可由朗白--比尔定律公式求出所需浓度。

D. 摩尔吸光系数ε仅仅是朗白--比尔定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而已,无特殊的意义。 17-2-28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 ) A..入射光波长;B.被测物质的浓度;C.络合物的离解度;D.掩蔽剂。 17-2-29示差法和一般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所用参比溶液不同,前者的参比溶液为(D )

A. 去离子水 B. 试剂空白 C. 比被测试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 D. 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

三.判断题

17-3-1.可见分光光度法所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调A=0. (√ ) 17-3-2.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KMnO4时,应选紫色光为入射光. (× ) 17-3-3.光度分析中,测定的吸光度越大,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越小(× ) 17-3-4.分光光度法,其他条件一定,ε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

17-3-5.朗伯-比尔定律不仅使用于可见分光光度法,也使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 ( √ ) 17-3-6.透光率T与吸光物质浓度成反比 ( ×)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52 页 共 57 页

17-3-7吸收曲线是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17-3-8将合符光的吸收定律的某有色溶液稀释,其最大吸收波长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17-3-9入射光的强度会影响摩尔吸光系数

17-3-10在吸光度的测量中,参比溶液的透光度为0% 17-3-11Lambert-Beer定律是建立在单色光的基础之上

17-3-12在分析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显色反应是为了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重现性 17-3-13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的关系是Mε=a 17-3-14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17-3-15溶液本身的化学因素会引起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而物理性质不会引起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 17-3-18当A=0.368或T=0.434时,浓度的相对误差最小

F T F F T T F T F F 四、计算题:

17-4-1.某试液用2cm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1cm或3cm比色皿,T及A等于多少? 解:A1=lg

1T21T1=ab1c (T1=60%,b1=2cm)①

A2= lg=ab2c (b2=1cm) ②

①∕②可得:T2=77% A1=0.11 同理当b3=3cm

T3=46% A3=0.33

17-4-2.某钢样含镍约0.12%,用丁二酮肟光度法(ε=1.3×10L·mol·cm)进行测定。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显色,并稀释至刻度。取部分试液于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进行测量,如要求此时的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W0.12%1000MNI4

-1

-1

解:1.31010.434

4 得: W=0.16g

17-4-3.有一溶液,每毫升含铁0.056mg,吸取此试液2.00mL于50mL容量瓶中显色,用1cm吸收池于508nm处测得吸光度A=0.400,计算吸光系数α和摩尔吸光系数ε。 解:(1)计算吸光系数α 显色液内Fe的浓度为

c0.0561032103502.2103g

由(7-2)式得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53 页 共 57 页

aAbc0.40012.21031.8×10(L•g•cm)

2-1-1

(2)计算摩尔吸光系数ε 显色液内Fe的浓度为:

c0.05610321035055.85Abc0.404.01054.0105(mol•L)

-1

1.0×10(L•mol•cm)

4-1-1

17-4-4.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铁,称取0.5000g铁按矾[NH4Fe(SO4)2·12H2O]溶于250mL水中制成铁标准溶液,测得吸光度为0.380。吸取5.00mL试样溶液稀释至250mL,从中吸取2.00mL按标准溶液显我条件显色定容至50mL,测得A=0.400,求试样溶液中的铁的含量(以gL计),已知Ar(Fe)=55.85, Mr[NH4Fe(SO4)212H2O]=482.18。 解:先计算铁标准溶液的浓度

cFe0.500100025055.85482.180.2317(gL)1-1

由铁标准溶液显色后,显色溶液中的铁浓度为

0.23175.00500.02317(gL)1

计算试样溶液显色后显色溶液中铁的浓度

由公式A=εbc, ε,b固定,A与c成正比,可得到

A标A试`c标c试 即

0.3800.40010.02317c试`

c试0.02439(gL)

则试样溶液中铁的浓度为

0.02439502502.005.00c试`30.5(gL)

-4

-1

17-4-5波长在508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组分,当浓度为2.5×10g/L,吸收池厚度为4cm时,测得吸光度A=0.190,已知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1.5,求该元素的原子量。(μ=55.85) 17-4-6某亚铁螯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2000;如果希望把透光率读数限在0.200-0.650之间(吸收池厚度为1.00cm),问分析的浓度范围是多少?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54 页 共 57 页

17-4-7已知摩尔质量为168g•mol-1某化合物,在λmax=272nm,εmax为1.35×104。称取0.250g该化合物配制成250mL的乙醇溶液,用1cm的吸收池,在272nm处测得A为0.702。求该化合物的含量?

17-4-8吸光光度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什么?若某一种有色物质的吸收光谱如图所示, 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波长进行测定比较合适?说明理由。 答:(1)吸光光度分析中选择测定波长的原则是“最大吸收原则”,即选择该有色物质的最大吸收光波长。

(2)根据该有色物质的吸收曲线,应该选择a处对应的波长。

(3)选择该波长既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还可以减少非单色光对郎佰—比尔定律的偏离,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17-4-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包括:

(1)、入射波长的选择:通常是根据被测组分的吸收光谱,选择最强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为入射波长。当最强吸收峰的峰形比较尖锐时,往往选用吸收稍低,峰形稍平坦的次强峰进行测定。

(2)、吸光度测量范围的选择:最适宜的测量范围为0.2~0.8之间。 (3)、参比溶液的选择

17-4-10已知维生素B12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61nm。精确称取样品30mg,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在波长361nm下测得溶液的吸光度为0.618,另有一未知浓度的样品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475,计算样品维生素B12的浓度。 答:根据郎伯—比尔定律,列出方程得:

A1 = εb30mg/100ml = 0.618 A2 =εbCx = 0.475

用单组分定量测定中的标准对照法:

分析化学复习题

第 55 页 共 57 页

A1/A2=0.3/Cx=0.618/0.475 求出Cx=0.23mg/ml

即样品维生素B12的浓度为0.23mg/ml。

第十二章 酸碱滴定复习题

Page 56 of 57

定量分析法概述复习题

第 57 页 共 5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