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词句鉴赏、艺术形象、表现手法答题要点

2021-08-02 来源:欧得旅游网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词句鉴赏、艺术形象、表现手法答题要点

第六章 词句鉴赏

一、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11.反语:多用于批判对象,揭露对象本质,进行讽刺嘲笑,增强批判性,有幽默感。12.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增强抒情效果生动活泼。

13.通感:化抽象为具象,突出特征,增强效果;调动读者多种感觉,引发联想。 运用了„..手法,作用(形象生动等),表现了„..,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二、描写手法

1.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任务性格特征;语言描写,言为心声;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都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奠定感情挤掉,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

3.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地点,渲染气氛,更好的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以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出人物、事物 6.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7.工笔细描:精雕细刻,具体生动

第七章 作品的艺术形象

赏析点:人物形象

主要作用:是某一类型人物中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作家反映时代、凸显主题的工具。

赏析方法:先总述典型性,然后逐一举例分析其个性特征,最后总说典型意义。

http://school.chinaedu.com

1

赏析点:意象

主要作用:是景物和情意的结合体,既表现为客观景物,又含有主观情感或理念,是诗人抒情达意的工具。

赏析方法:先找出物象景象,然后提出其中包含的情意,可进而概括意象特征。 赏析点:物象

主要作用:作品中集中描写的物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能形象的反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特征,寄托作者志趣追求。

赏析方法:找出物象,一一举例分析其特征,归纳其象征意义。 赏析点:象征形象

主要作用:既具有一般事物的特征,又具有人类某抽象集体或事物的特征,形象而深刻的体现着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理想或追求

赏析方法:找出象征体例析其特征,归纳其象征意义。 赏析点:诗中有画

主要作用:选取典型景物,加以科学组合(顺序、视角、主宾),进行细腻描绘(色彩、声音、动静),凸显景物特征,构成画面,抒发情感。

赏析方法:选取哪些景物,如何组织和描写,构成怎样的

第八章 作品的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叙述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行记叙。 2.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 议论、抒情

1.叙后议论:点明文章主旨,升华主题

2.夹叙夹议:熔多种表达方式于一炉,笔法灵活;以叙事为基础,以议论画龙点睛,以抒情煽情造势,以描写渲染铺垫,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 3.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4.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含蓄,感染力强。 人称

1.第一人称: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观点;增强文字的真实性,增强表达效果。 2.第二人称:直接对话,亲切自然,便于抒情;若对象为物,则有拟人化作用。

http://school.chinaedu.com

2

二、 现手法 象征

作用:形象表现思想情感;具有深沉、含蓄之美;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强艺术感染力。 答题范式:找准本体,指出象征体,归纳象征意义,分析效用 联想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答题范式:找到联想的两方面,分析其在丰富内容、表达情感、引发共鸣的作用。 对比

作用: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凸显主旨;表现作者好恶褒贬,给读者深刻印象和启示。 答题范式:找出对比双方,提示对比用意,说明对比效果。 衬托

作用:从侧面突出事务特征表现主旨,委婉含蓄,引发读者思考 答题范式:指出衬托双方,揭示衬托用意,说明衬托作用。 用典

作用:用古人古事,借古讽今,含蓄委婉的表达情感;用诗文名句,佐证文意,增强说服力;用典可增强文化气息,增强表现力和可读性

答题范式:指出用典之处,解释典故内容,分析用典意图,说明用典效用。 比兴

作用:比:形象生动。兴:先言他物,托物抒情,烘托气氛,奠定基调 答题范式:指出比兴手法,说明动用情况,分析作用好处 反讽

作用:鲜明的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鲜明的表达作者的褒贬好恶;幽默风趣增强感染力。 答题范式:找出讽刺词句,说明讽刺对象以及特征,分析其效用。 虚实相生

作用:能够灵活自由含蓄的表现复杂的现实生活;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发读者思考。 答题范式:找出文中“实”的内容,分析与“虚”的联结点,揣摩作者借助“实”要表达的情感。 先抑后扬

作用: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使文章波澜曲折,增强可读性。 答题范式:分析“抑”或“扬”强调的是哪一点,揣摩其用意 托物言志

作用:委婉曲折的表达情感,将抽象情感表达得生动且理解。 答题范式:把握所托物的品

http://school.chinaedu.com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