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事对公司法人被告诈骗案件的刑事责任取决于其是否参与。如果没有参与,则无刑事责任,但仍应追究失职行为。企业法人若涉及超范围经营、虚假报告、资金抽逃、私自处理财产等行为,可受行政处分和罚款,并构成犯罪的,将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行为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法律分析
公司法人被告诈骗,监事有没有责任,要看监事是否参与。
如果没有参与,则没有刑事责任。但失职的行为应追究。
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二)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三)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四)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五)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拓展延伸
法人诈骗案中监事的法律责任与追究
法人诈骗案中,监事作为法人组织的重要管理者,其在案件中的法律责任及追究问题备受关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事应当履行职责,监督法人的经营活动,包括防范和发现诈骗行为。如果监事未尽到应有的职责,未能及时发现、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阻止诈骗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违反法定职责。在法律责任方面,监事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经济赔偿等后果。同时,监事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如涉嫌犯罪行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监事在法人诈骗案件中的法律责任与追究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和判断,并依法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结语
监事在公司法人诈骗案中的法律责任与追究问题备受关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事应履行职责,监督经营活动并防范诈骗行为。若监事未尽职,未能及时发现、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阻止诈骗行为,可能违反法定职责。监事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经济赔偿等后果,并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对于监事在法人诈骗案中的法律责任与追究问题,需综合考量具体情况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五十三条,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公司财务;
(二)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决议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出罢免的建议;
(三)当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予以纠正;
(四)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在董事会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职责时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
(五)向股东会会议提出提案;
(六)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五十四条,监事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
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发现公司经营情况异常,可以进行调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等协助其工作,费用由公司承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