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找规律》教案

2021-02-21 来源:欧得旅游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皮筋、木棒、盘子细线、铅笔和直尺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自制实验教具。

  (1)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任务让大家做简易秤,做了吗?通过自己亲自动手,你认为作秤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生答)大家说的都很好让我们来看大屏,了解一下做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出示课件①:做秤注意事项:

  (2)修整简易秤,每组选出一杆标准秤,并及时做评价。

  二、动手实践,收集整理实验数据,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

  (1)小组合作要求:师:大家选出的秤做的都非常好,你们想不想用自己动手做的秤来称量呢?出示课件②:课本图,

  师:观察图,你认为在进行小组合作称量时要怎么样分工,需要做好哪几项工作呢?(生答)出示课件③:小组合作要求

  (2)称量要求:师:小组分工很明确了,让我们一起来看表一: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答)其实同学们的问题就是我们在量的时候的称量要求,出示课件④:称量要求:

  (3)动手称量,师指导。

  (4)选定某一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师: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我们现在就以这一组同学表中的数据为标准,完成课本78页的折线统计图。

  (5)观察统计图中的曲线信息,你发现了什么?(反复说,小组内说一说规律)

  (6)如果要称量七本书,皮筋会伸长多少呢?

  渗透一次函数  y = a  x +b

  ‖   ‖  ‖  ‖

  总长=伸长数+本数+原长

  如果要称量10本,皮筋会伸长多少呢?

  (7)折线统计图为什么不从0开始呢?(皮筋原长不为0)

  (8)如果要称量的课本越来越多的话,皮筋会怎么样呢?得出结论:随着称量课本本数的增加,皮筋的长度不断增加,每增加一本课本导致皮筋增加的长度基本相等,但前提是不能超过皮筋的弹性范围。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二者的关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弹性限度之内的,反之,二者的关系不存在。

  三、运用推理,解决问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用y=ax+b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带着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联系实际,进行练习)

  四:课堂小结:你还见过类似的可以称量物体重量的装置?(举例说说)

  五、课外作业:

  写一篇数学实验日记。 

  请教问题:1 如何设计题目应用这个规律

  2 对各环节教学设计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