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5、鸟语》教学设计

2021-07-13 来源:欧得旅游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呢喃软语”、“通晓”、“快意”、“犒赏”、“无忧无虑”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文中的语言表达“(    )鸟儿(        )地叫,仿佛在告诉人们(                      )。”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由“鸟语”导入,了解“鸟语”

  1、板书:鸟语。谁来读课题。(指名读题目)

  鸟语后面加两个字,组成一个四字词语,叫——鸟语花香。

  又是鸟语,又是花香,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景?(美好的、美丽的、美妙的),总之这样的情景是美的。

  2、课文写了那几只鸟的叫声,分别是怎样的叫声?(布谷鸟——布谷布谷;喜鹊——喳喳喳喳)

  你还会说那些鸟叫的词语:唧唧喳喳、啾啾、咕咕……。

  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这样的鸟叫声叫——呢喃软语。(呢喃——形容像燕子一样的叫声。)说说“呢喃软语”整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板块——学习传说,了解“我”的兴趣

  1、据说,古时候有一个人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很多内容,这个人叫——公冶长。

  谁来读读这个故事,公冶长从燕子的话中听出了什么?

  2、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我”被这个传说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引起了我的兴趣,引起了我想听鸟语的迫切愿望。把这一愿望划下来。

  谁来读句子,注意读好这三个词语:通晓、犒赏、快意,读出迫切的心情。读后交流:“我”想和鸟儿做些什么?

  第三版块——学习和布谷鸟的对话,寻找规律,强化训练

  1、自读4—9节,想象和布谷鸟对话的场景。

  2、来,我们一起读读。

  师生、男女生一起读“我”和布谷鸟的对话,布谷鸟的话告诉我们——

  是啊,听了布谷鸟的话儿,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在布谷鸟的催促下,去认真学习。

  我和布谷鸟的对话真有意思,思考:布谷鸟的话有意思在哪里?(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看,学生还是能够找出其中的规律的:都是四个字;最后一个字和“谷”押韵;都是催促人们……)

  2、如果农民、学生、工人分别和布谷鸟对话,它又会说些什么呢?

  出示:对农民说,种田撒谷;

  对学生说,认真读书;

  对工人说,干劲十足。

  这样的对话就称为——无拘无束,词语拓展:

  无(   )无(   )   无(   )无(   )

  有(   )有(   )   有(   )有(   )(这也是课后的练习之一)

  3、从布谷鸟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布谷鸟                 的叫声,仿佛在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版块——略读和喜鹊等其他鸟儿的对话,再次组织训练

  1、自己读第10小节,读后思考,从喜鹊的叫声又听出了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喜事:考试第一、竞赛获奖、世博召开、买房搬家、火箭上天、生日快乐……(组织学生分类:家庭的喜事、家乡的喜事、国家的喜事)

  2、指导读课文,读出人们内心的喜悦。读后练习说话:

  喜鹊_______,它仿佛在告诉人们___________。

  3、“我”和百灵鸟、黄莺、画眉又是怎样对话的?理解“知音”这个词语的意思。

  练习: _______,它仿佛在告诉人们___________。

  老师提供一组词语:叽叽喳喳、咕咕、啾啾、引吭高歌、鸣唱……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词语组织说话。

  第五版块——总结课文

  读句子“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从鸟儿那里我还学到什么,是啊,“我”和鸟儿的感情越来越深,我也从鸟儿身上感受到一种精神、一股力量。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难怪课文最后这样说“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

  “鸟语”中的启迪

  《鸟语》是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从小就爱鸟,爱看鸟儿的身姿,爱听鸟儿的鸣叫,天长日久,“我”和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仿佛从鸟儿各种不同的叫声中听出了它们在和“我”说话,从“鸟语”中感受到鸟儿带给人们的信息、力量和精神,人和鸟的关系也就超越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细读《鸟语》,除了文质兼美的特点之外,又让读者感受到了另一种别样的美感,颇受启发:

  启发一,传说引起的遐思。

  课文从一个有趣的传说讲起:“据说,古时候有个叫公冶长的人,就是位通晓鸟语的专家。有一次,他从燕子的呢喃软语中听出:‘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快快去背来,你吃肉,我吃肠……’他爬上南山,果然背回一只摔死的大肥羊。”根据有关资料,公冶长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传说他懂得鸟语,能和各种鸟儿对话。尽管是传说,但带给人的是美好的遐思,因此课文中的“我”这样说:“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赏,能跟鸟儿谈谈心,聊聊天,结为好友,听它们讲讲鸟类王国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迫切希望走进鸟儿的世界,了解鸟儿,和鸟儿交朋友成为“我”心中强烈的心愿。

  启发二,叫声给人的启迪。

  课文用主要的篇幅描写了“我”和布谷鸟、喜鹊以及画眉、黄莺、百灵等鸟儿交谈的情景。文章按详略顺序重点描写了和布谷鸟、喜鹊的交流。

  “你做些什么?”

  “种田织布。”

  “你喜欢什么?”

  “勤劳刻苦。”

  在一问一答中,布谷鸟的叫声是那样入耳、那样生动,似乎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蕴含在其中。

  喜鹊的“喳喳喳喳,喳喳喳喳”,又让人觉得在告诉人们“喜事到家,喜事到家”这样的叫声,这样的联想,不仅让生活充满了乐趣,更使人们的内心始终有一种温暖感,谁不愿意有喜事降临呢?

  综观课文写的和布谷鸟、喜鹊的对话,文字上读来充满着一种暖意,带给人一股力量,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利用联想,充分表达孩子美好的愿望;二借助谐音,“布谷布谷”、“种田织布”、“勤劳刻苦”;“喳喳喳喳”、“喜事到家”读来朗朗上口;三是从鸟儿自身的特点出发,“布谷鸟”鸟名本身就含有“催人播谷”的意思,喜鹊同样如此。

  启发三,鸟语引发的升华。

  “我”从各种不同的鸟语中,编织故事,引起思考,并由此拓宽视野,从“鸟语”到“鸟影”,“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鸟儿带给“我”的岂止是乐趣,岂止是孩童般的联想,更多的是从鸟儿那里获得了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良好影响。

  《鸟语》一文,虽然文章语言优美,故事也比较生动,但就课文本身来说,还有很多瑕疵,笔者认为,本文最大的问题是人文性过于集中,且无端上升,说教的痕迹过重,作为教材,老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一问题,尽量挖掘语言因素,读中感受,悟中明理,练中提高,还语文教学的质朴与自然。

  还是《鸟语》(随手记)

  上《鸟语》,我把这节课定位于家常课,既让教师能“观”,又使老师能“摩”,因此,研读课文时刻意把自己当作学生,边读边想:孩子们读课文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备课时又时刻关照自己:我是一位四年级教师,我应如何上这篇课文?于是,尽量去掉一些花架子,自然地导入,恰如其分地指导,一度想课件都省略不用。

  公开课也好,家常课也罢,这一节一节的课,累积起来,似乎有很多问题要自我叩问:在阅读课上,孩子们需要什么?我们给了孩子什么?那些是真正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哪些是真正有思考价值的,那些又是花架子,没有用的东西(有人称为非语文)?

  常常说学生读得懂的不要讲,常常说要讲学生有“惑”的关键处,但真正实施起来,确实不那么容易。课文是学生读得懂的,内容是学生了解和熟悉的,那么老师讲什么?怎么讲?有些内容学生是否真懂?因此“学情”永远是个绕不过的弯,想起一篇文章,题目叫《让我们和学生靠得更近》,只有心中永远装着学生,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不会是空中楼阁。什么是好课,其中有一条标准一定是贴近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课后,有部分青年教师写了听课笔记,这里遴选几段:

  ——课文中着重写了“我”与布谷鸟和喜鹊的对话。在学习这两部分知识时,谢老师出示了这样的练习:“布谷鸟           的叫声,仿佛在告诉人们           。”以这个简单的句式为扶手,让学生尝试自己去体会布谷鸟的语言。在充分朗读“我”与布谷鸟的对话后,学生对布谷鸟的语言特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完成这个练习,对于学生来说便是“跳跳就能摘到的果子”了。在学习画眉、黄莺、百灵的叫声时,又是以“               ,仿佛在告诉人们                  ”来辅助教学,让问题变得更有层次,课堂的学习也更有效果。整节课以一个类型的问题设计贯穿,看似简单,却加强了课堂的有效性,这也启示着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琢磨问题的设计。(穆老师)

  ——在整堂课上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老师的评价与引导。作为新老师我总是过多关注于问题的答案,当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时总是比他们还忐忑,索性自己说出答案。然而今天的课堂上谢老师却没有这样做,当学生无法顺利回答出“呢喃软语”的意思时,老师通过“像……?”和“像燕子一样……叫声?”两次引导帮助学生回答出了问题,给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且保护了他们的自尊。

  在课堂评价上,老师并非用“好的”、“很好”等简单的语言进行反馈,而是紧帖着学生回答评价。尤其是学生很容易模仿第一个回答者的模式,使答案的“面”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老师在课堂上敏锐及时地进行引导,要求用“喜鹊怎样的叫声,仿佛在告诉人们……”来说话,而不要一律用简单的“喜鹊喳喳喳叫”来填空。可见老师不但要专注于教案,更要备学生,备课堂,根据“活”的课堂情况去及时调整“死”的教案。对于这一点,刚成为青年教师的我是较为薄弱的,需要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使课堂更加“风过无痕”!(高老师)

  ——三个段落的学习,教师各生成了这样一个填空。

  布谷鸟_______的叫声,仿佛在告诉人们____________。

  喜鹊_______________,仿佛在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在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

  粗看结构相似,细看用心来良苦。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既是让学生读懂了课文中的鸟语,也是语言表达水平得以内化的一个过程。(陈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