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大海中永生》期末复习资料

2020-11-10 来源:欧得旅游网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的2——4节。

  3、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体会人民对他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主人公邓小平爷爷的情况、分段及段落大意)。

  3、上节课同学们还提了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为什么还能‘永生’呢?这节课上我们就把这些问题都消灭了。

  二、精读感悟

  (一)、细读第1段:

  1、齐读第1段。你从第1段中读出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呢?

  2、引导朗读以下的句子,感受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播放录音朗读)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引导读好低低地缓缓地)

  (1)指名读,组织学生评议。

  (2)听录音。

  (3)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3、师:“崭新的历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邓小平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说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4、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语速徐缓,语音沉稳,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不舍的心情。

  5、谁来试着背诵这一节?

  过渡:邓小平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的中国人民,用他的聪明智慧,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十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都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这是何等高尚啊。人们的心情多么矛盾,不想小平同志离开,又不忍心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所以……(引读第2节)

  (二)细读第二段并背诵

  1、学习第2节:

  (1)引导理解“呜咽”“痛悼”的意思。

  (2)最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在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齐读第2节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读出人们悲痛不舍的感情。

  (5)练习背诵。

  2、学习第3节:

  (1)投影出示第3节(师:但是伟人还是离去了,也许……引读第3节)

  (2)师:a“奔腾不息”是什么意思?

  b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将骨灰送到哪些地方?

  c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介绍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说明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功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并说明因为小平爷爷是2月19日去世的',没能亲眼看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所以低低地缓缓地,不忍离去。)

  d四个大组分别读四个带“也许”的分句,比比哪组读得好。

  (3)四个“也许”能颠倒吗?为什么?

  (4)增强气势朗读第三节的四个带“也许”的分句

  (5)师:邓小平爷爷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影响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国界。

  (出示投影)“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a让学生齐读这句话。

  b师:超越时代指的什么?

  超越国界有是什么意思?

  c师: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什么感情?

  d指名读,组织评议。

  e小结:这句话句式整齐,情感充沛,要读出这样的内涵:小平爷爷及其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形象不可磨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e再次齐读。

  f用“不仅……也……”造句。(引导学生发现也后面的感情更强烈)

  (7)练习背诵第3节。

  3、学习第4节,读出感情。

  4、齐读第二段。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部分:飞向大海和撒向大海,知道了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依依不舍的感情,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三部分。

  三、作业

  1、语文练习册上的23课练习。

  2、用“不仅……也……”造句。

  3、背诵并默写1——4节。

  板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缓缓地(悲痛不舍)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呜咽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歌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