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汉字
一、汉字是画、是诗、是故事
这个“笑”字大家熟悉不过了,但你有没有想过:笑字为什么是竹字头,夭字底?“笑”和“竹”、“夭”有什么关系?
“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杨承庆(嗯,还真像诗)
再举一个例子。
这三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父子关系,一个老爸两个仔?)
●古代可没像现在的美丽坚那样说印就印一大堆绿钱钱,也没有插满这卡那卡的皮夹子,逛大街要挎着一只竹篮子当钱包,竹钱包里放着贝壳,这贝壳可珍贵了,可换猪换羊换老婆,推抢我的贝贝我跟谁急!!!!
●“我的宝贝贝壳怎么少了一个?”原来篮子烂了(溃)。
●“那个贝贝会长腿?”不见了(遗)(哦,有“之”的都长腿?如“远”“近”)
二、形理识字
汉字的由实物到图形到符号的演变过程,符合幼儿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运用形理识字的方法,让幼儿看图(形)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理),可有效激发孩子对汉字的兴趣,识字水到渠成。
例1:结合《鹿柴》认识“木、林、森”“人、从、众”
例2:选择学过的古诗中有字理关系的字,如“少小离家老大回”“小荷才露尖尖角”“无论平地与山尖”,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举一反三,如“石头大、沙粒小”“石头多,沙粒少”“钉子尖尖,山顶尖尖,小荷尖尖角”等。
例子3:其它
三、据形判别识字
●一个有趣的现象
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了课文后,回到家里喜欢翻开书本,一边用小手指指着字一边念给家长听,似乎认识了书本中的字。但当家长单独指其中一个字(如上图中的“绿”字),孩子却不能念出是什么字(大部分孩子会将小手指从开始一边滑一边念“荷塘里有绿……绿字!”原来,孩子只是将字的“读音”和字的“位置”对应起来,并没有和“字形”对应起来。
(不能将“字形”和“字音”对应起来这也算认字?)
上面这种指读滑读的方法可培养幼儿的前阅读习惯,但不能有效识字。
●据形判别识字
据形判别识字法是一种高效识字法,简单地说就是:
1、通过“图形”能念字音。如,看到苹果图片能念“苹果”(如果是火星上回来的,当然还要指着红苹果一字一顿地教“苹果”)。
2、对比辨别,分清“字形”。
若家长直接指着图片问孩子这两个是什么字,孩子脱口而出“苹果”!
若指着图片下面任一个字,孩子也毫不犹豫念正确。
孩子真的会认这两个字了吗? 若家长挡住图片,只露出一个字再问孩子,他也毫不犹豫:苹果!苹!果!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从没将注意力放在分辨字形上!就像男生每天都系衬衣的扣子,却有一半人答不出衬衣有几个扣子一样。
办法来了!将“苹”“果”两个字拆开顺序打乱,让孩子辨别、排序、配对,从而辨认字形(像拼图一样快,孩子的眼力不是盖滴)。
3、在“图形”的提示下,“字音”与“字形”对应
如通常情况下,展示一个“果”字,孩子是难以认读的,因为没有任何线索,如大海捞针。但展示带图的字卡(注意!是只有一个字而不是二个字的字卡!),孩子就容易多了,起码不会说是蛋糕的“蛋”或“糕”。他会在“苹”与“果”两个字的小范围内,脑海中回忆玩上面第2步游戏的结果。
4、脱离“图形”线索,“字音”与“字形”对应。
将上面的字卡后折(只看到字看不到图),再考考孩子,是不是要眨一下眼再回答你,而且答案正确!
ps:
建议家里购了看图识字之类幼儿读品的家长用这个方法试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