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我们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学生去“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还原教材的本来面目,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下面是《小数加 减法》的教学案例中的两个片断。
片断一:
老师课前安排学生到附近的超市购物,并把购物清单带进课堂。
师:你购买了哪些物品?从购物单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继而,教师展示学生1的购物清单。
飞龙超市购物清单
2004.09.15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
青蛙525牙刷(套) 1 3.36 3.36
高露洁三重功效牙膏 (盒) 1 11.90 11.90
总数量:2 应收:15.26
客付额:50 找零:34.74
师: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买一套牙刷和一盒牙膏共要多少钱?
生2:一盒高露洁牙膏比一套青蛙牙刷贵多少钱?
生3:我想给阿姨验算一下,看钱是否找对?
随着学生的提问、回答,板书算式:
3.3.+11.90
11.90—3.36
50—15.26
片断二:
师:以上这些算式该怎样计算?请自己选一道试试。
语音刚落,学生兴趣盎然,立刻行动起来。
师:请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好吗?
生4:我选第一道算式,先把3.36元和11.90元改写成用分作单位,然后进行整数加法运算,结果是1526分,也就是15.26元。
师板书:3.36元=336分 11.90元=1190分
3 3 6
+ 1 1 9 0
1 5 2 6
师:太好了,你能联系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数学头脑!
生5:我也选第一道算式,做法是11.90就是11元9角,3.36元就是3元3角6分,把相同单位对齐相加,结果是15元2角6分,即15.26元。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元 3角 6分
+ 11元 9角
15元 2角 6分
生6:我选择第2道算式。列竖式计算时,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对着上面的小数点在差里点上小数点。
1 1. 9 0
— 3. 3 6
8. 5 4
师:为什么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
生6: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性质不变。减数的小数部分比被减数的小数部分数位多时,不方便减,就要在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
师:你真聪明!列竖式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学生汇报。
生1: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单位对齐,即分别把元、角、分对齐。
生2:因为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对齐了,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这样就可以进行计算了。
生3: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
师:同学们能采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真了不起。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哪些问题?
反思:
1、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并有效的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而且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2、选取现实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是本课的最大特点。课前的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亲近数学。
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清单,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法作出不同水平的解答。
3、面对“列竖式为什么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从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中,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些在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总结、归纳的学习重点,在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被自主发现,成为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成果。
上面的教学实例启示我们:创设情境,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是当今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落实新课标的有力体现,它有利于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在愉悦中学数学、用数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