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对老师的评价从“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截然相反的转变。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二、学习重点:
抓住“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的原因
三、学习难点:
体会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侧面——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四、课前准备:
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五、学习时间;
1课时
六、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正确读记词语:
侃侃而谈 故意编造 出人意料
目瞪口呆 深信不疑
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饶有兴趣
增长见识 接近真理 终身受益
3同桌分节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把预习情况反馈给老师;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解疑
1作者认为谁是他最好的老师啊?(怀特森 先生)
2他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吗?
出示: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1)指名读,读出什么感觉来了?(生说)
(2)看来怀特森先生不算个好老师,对不?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老师呢?请读课文1、2小节,找出他是怎么样的老师?
2.合作探究:默读1-2小节,哪些读出“出人意料?”
(1)谈感受。什么叫“目瞪口呆”?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想想在什么情况下有过“目瞪口呆”的感受?读出作者的那份惊诧。
(2)还有哪些字眼让你体会到作者的惊讶来?
(3)作者为什么“目瞪口呆”?“目瞪口呆”的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读出全班同学的那份惊愕来。
(4)一个人得零分很正常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内,可全班同学都得零分,叫人怎么想也想不到,用一个词那就叫——(出人意料)
3探究“最好”
读读课文最后三个小节,划出有关句子,随时记录你的感受,一会儿交流。
(1)“冒险”——你会在这样冒险的课堂上睡大觉吗?为什么?
(2)“挑战”——是呀,课堂上老师给学生搭设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使学生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这便是一种挑战。
(3)“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花这么长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不正培养了我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既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真是太吸引人了。
出示“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迷信权威。”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发现?有两个“不要迷信”,说说你看法。
(2)能把“迷信”改成“相信”吗?说理由。
(三)拓展延伸
想象:如果当时同学们不迷信老师,课堂上又会出现怎么样的情况呢?并交流。
(四)总结收获
1.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学生自由畅谈。
2.这篇文章给你什么启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