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围绕朗志万的看法展开讨论
1、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
①大家赞同吗?
②文中小朋友和我们班有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样的,谁来读读这两话?
出示:“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③在她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④师小结:是啊!在他们的脑海中,科学家的话就是千真万确的。所以,他们想都不想,脱口而出——(齐读)
二、学习4——5小节
过渡:伊琳娜却静静地坐在那儿,一言不发。(板书:?)
1、回到家会怎么做呢?来,打开书本p60,仔细读读4、5小节看谁最会读书,知道了什么?
2、交流讨论:
①你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不能光想,要动手做做看,
a、能给“光”换个词吗?
b、谁来当妈妈读一读这句话?
女孩子一起来当一回妈妈——男孩子也反串一下当一回妈妈——第1次反串有点不好意思吧?那让女孩子带着你们读一读
②你还读懂了什么?
a、真的?那我们也来做一下实验看看结果,谁愿意上台协助我?
安静!你们现在就是伊林娜,注意仔细观察。(师生合作演示实验)
b、想说什么?
瞧,咱们班小朋友有的生气得都嘟起了嘴巴,有的惊奇得睁大了眼睛。来,带着你们的心情,读一下这句话。
出示: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谁来?
三、学习(6——7小节)
师:是啊!伊琳娜越想越生气,他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默读最后2段,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伊琳娜、朗志万的话。
1、谁找到了伊琳娜的话?
出示:“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骗我们小朋友呢?”
①谁给这个句子换1种语气,但句子的意思不变吗?
②咱们读读体会,女生读——男生读——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那你生气地读读——咱们也来读读。
2、面对伊琳娜的质问,朗志万爷爷却哈哈大笑,他怎么说的?
出示:“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你扮得真象!那您为什么哈哈大笑呢?
谁还想来?朗志万爷爷,您又为什么笑呢?那你带领精灵队读——蓝猫队,咱们也来——
3、听了朗志万的话,这下,伊琳娜的脸上阴转晴,笑得可灿烂了(板书:!)她会说什么呢?
4、让我们和伊琳娜再来感受一下朗志万爷爷的话。
师小结:朗志万爷爷这就是为了让小朋友知道,并不是有名的人说的话都是对的,遇到疑问,我们都要——(齐读课题)
四、回归文本
来,让我们感受整篇课文老师读旁白,小朋友读说的话,注意读好不同的角色。
五、课外拓展
1、过了几个星期,朗志万爷爷又来到了小朋友中问,而且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油倒入水中会沉下去
①大家有什么想法:
②那我们回家动手做做看。
2、最后,教师送给大家几句名言。谁来读?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实践出真知。(毛泽东)
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鲁迅)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