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病句辨析技巧

来源:欧得旅游网
高考病句辨析技巧

高考病句辨析技巧一 八个“词〞 (一)数量词

1、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 标志;50万朵

病症:搭配不当。“50万朵〞后要加“花〞

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94年高考题) 标志;15日

病症:歧义。去掉“前〞或把“去〞改为“到县里〞。 3、公园门票定价过高,像世界公园和中华民族园的门票均在50至60元上下。 标志:50至60元

病症:不合逻辑。“上下〞改为“之间〞。

4、想起过去500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500多个〞不能修饰团队a概念的名词“岁月〞,改为“日子〞) 总结:假如一个句子中有数量词,先看其本身表达是否正确,再参照其前后紧邻的内容看搭配是否相符或者表达是否明确。辨析带有数字的病句有规律可循:

(1)“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这一类词语,它们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不能是概数。

第 1 页

(2)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可以用分数或百分数。

(3)使用表递进关系的词“甚至〞时,如往穷或少里说,数目小的在“甚至〞的后面,往富或多里说,数目大的在“甚至〞的后面。

(4)句子出现数词和团队a概念的名词时,容易出现搭配不当,表义不明等缺点。

跟踪练习——分析以下句子中的数词使用是否正确 (1)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2)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的同类教材要少好几倍。

(3)这个城市的居民很富,存款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不少。

(4)这些软件假如单买共要

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廉价了近三分之二。 分析:(1)“至少〞一词,后面搭配的数应是确数,而“三千万元以上〞是一个概数,此句是病句。(2)数字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是病句。(3)的错误在于“甚至〞前后的数量词构成的递进关系不恰当,应把“百万元〞与“几十万元〞位置对调。(4)是正确的。因为“价钱廉价〞意为“1000元〞与“340元〞之差,即是660元,而660与1000

第 2 页

之比值近似三分之二,故整个句子的表述是正确的。 (二) 介词

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心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制困难的信心。(97高考题) 标志:在

病症:搭配不当。“在……中〞应该改为“从……中〞。 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开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起饲养员培训班。(97高考题) 标志:为了

病症:成分残缺。“喂猪〞后应加上“的技术〞。 3、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99高考题) 标志:关于

病症:主客体倒置。“关于〞改为“对〞。或将“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与“世界各大报纸〞互换。 总结:介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代词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子中可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实际运用中很常见,也最容易出错,所以与介宾短语有关的病句在实体中出现频率最高。假如一个句子中有介词,先看它有无宾语,再看它搭配是否正确和有无歧义。由它而起的病症,一般是搭配不当、

第 3 页

成分残缺和表义不明(歧义)。在介词的运用上,极容易出语病。一个语句中如出现介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介宾构造是否掩盖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2) 由介词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是否完好。 (3) 句中介词是否错用、赘余或残缺。

跟踪练习——分析以下句子中的介词使用是否正确 (1) 在张闻天同志逝世前的十多年里,一直都鼓励儿子好好劳动,积极工作。

(2)参加亚运会的中国游泳队,是由20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12名选手组成的。

分析:例(1)滥用介词导致“鼓励〞没有主语。“在……里〞是一个介宾构造,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应将介词“在〞移到“张闻天同志〞后。例(2)介词残缺,后一分句应是两个套合在一起的介宾短语,即“由……组成〞和“从……中挑选〞,所以应在“由〞后加“从〞。例(3)

“关于〞错用,应改为“对于〞。因为“关于〞表示关涉,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只能放在主语之前;“对于〞指出对象,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可放在主谓之间。 ●“对〞、“对于〞与“关于〞区别:

规律:首先,“对〞在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时能表示“向、朝、对待〞,例如:我对他笑。他对我好。除此以外,它与“对于〞根本上可以互换。其次,

第 4 页

“关于〞表示关涉,只能放在主语前,不能放在主语后;另外,“关于〞可以做文题。而“对于〞没有特别的位置限制,也不能做文题。

例如: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生疏。(青年人对焦裕禄这个名字可能还有些生疏。或: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来说可能还有些生疏。) (三)否认词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饮食;三忌睡处不可当风。(94高考题) 标志:忌、不

病症:不合逻辑。去掉“不可〞。

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平安的教育和管理。 标志:防止、不。

病症:不合逻辑,去掉“不〞。

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内涵,但谁又能否认如今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标志:否认、不。

病症:不合逻辑。“否认〞改为“认为〞。

总结:此类病句有三大难点:一是像例句中的“忌、防止、否认〞还诸如“制止、忘、防止〞等含有否认意义的词语,在辨析中容易被忽略;二是否认词与“无时无刻〞(一重

第 5 页

否认)并用时容易弄错;三是否认词用在反问句中,不易辨清正误。辨析这类病句应把握以下三点:

(1)牢记“奇数否认为否认,偶数否认为肯定〞的原那么。

(2)反问句本身相当于一重否认: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认的意思;否认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3)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否认词,如“反对〞、“回绝〞、“制止〞、“防止〞、“防止〞、“推辞〞、“阻挡〞、“忌〞、“难以想像〞等,还要注意“无时无刻〞的特殊用法,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认意思。

跟踪练习——分析以下句子中的否认词使用是否正确 (1)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大家一定要进步警觉。 (2)澳门漂离祖国400年,难道能否认澳门回归祖国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吗?

(3)近几年来,王芳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4)谁能否认苏伊士运河不是在埃及国土上? (5)法院在审理终结前,既不肯定被告有罪,也不否认被告无罪。

分析:例(1)中“防止〞是否认词和后面的“不〞构成双重否认,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为病句。例(2)中“否

第 6 页

认〞是否认词,另加一个反问,形成双重否认,表示肯定,与句子表达的意思吻合,表述正确。(3)“无时无刻不〞是固定用法,等于“时时刻刻都〞;又如:“无日不〞等于“天天都〞。(4)反问本身已经表达了一重否认的意味,本句是三重否认。(5)“不肯定〞与“不否认〞的宾语应该一样。 (四)两面词

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开展,并广泛浸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标志:能否

病症:搭配不当。“能否〞改为“要〞。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96年高考题)

标志:能不能

病症:去掉“我们能不能〞。

总结:这种类型的病句,要抓住前后的照应。假如不注意,容易误选。比方这样两个正确的句子:A、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上下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97高考题)B、他能不能如期而来,确实还是个问题。一个句子中,假设出现两面词,如“能否〞、“是否〞、“上下〞、“快满〞、“好坏〞、“有没有〞等,要仔细分析,不要一律视为病句。有两种情形:前半句(或后半句)有两面词,后半句

第 7 页

(或前半句)只涉及到一面,且不能作相反的理解,那么为病句,如例

(1)、例(2);前半句(或后半句)有两面词,后半句(或前半句)虽没有两面词,但后半句(或前半句)的动宾搭配或作为宾语的名词性短语可作正反理解,那么不是病句。 跟踪练习——分析以下句子中的两面词使用是否正确 (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消费平安的一个重要条件。 (2)加快西部地区开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努力开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也是能否开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

(3)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 分析:例(1)前半句有两面词“好坏〞,后半句只涉及到正面“保证消费平安〞,因此前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为病句。例(2)前半句没有两面词“能否〞,“搞好节水农业〞是正面,而后半句那么出现两面词“能否〞,因此前后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为病句。例

(3)前半句有两面词“好坏〞,后半句虽然没有两面词,但“心情〞一词,可作正反两面理解,因为心情有好有坏,因此能与前半句的两面词“好坏〞搭配,表述正确。 (五)连词

1、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制了困难,成功攀登到顶峰。(93年高考题)

第 8 页

标志:不管……

病症:搭配不当。“不管〞应为“尽管〞。 2、对于这个人,我既不理解他,更没见过他。 标志:既……更……

病症: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为“既没见过他,更不理解他〞

3、一厂消费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二厂的高,就是寿命比二厂的短。

标志;不是……就是……

病症;语序不当。应为“不是价格比二厂的高〞。 总结:关联词的运用首先是搭配要正确,其次是看它是否符合句意,以及分句的顺序是否正确。较难辨析的是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正确,

一个语句中假设出现了关联词,应从以下方面考虑辨析:

(1) 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颠倒。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

(2) 关联词是否配套使用。有些关联词必须配套使用,如“只有……才……〞就不能用作“只有……就……〞。 (3) 关联词表达的分句间的语意是否符合逻辑。 (4) 关联词是否赘余或残缺。

第 9 页

跟踪练习——分析以下句子中的连词使用是否正确 (1)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如今也信任他了。

(2)要认真学习历史,无论是中国的和外国的。 (3)他虽然其貌不扬,从我同他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来看,他还是很有智慧的。

分析:例(1)中前句主语是“我〞,后句主语是“反对过他的人〞,主语不一致,因此,关联词“不但〞应放在“我〞之前。例(2)中关联词“无论〞是表示五条件关系的,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短语,只能带选择性短语,因此,“无论〞不能与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和〞搭配,只能与表选择关系的连词“还是(或者)〞搭配。例(3)分句间的语意关系是表转折,“虽然〞后缺少与之照应的关联词,应在“从〞前补出“但是〞。

(六)多义词

(1)我远远望去,他的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2)躺在床上没有多久,他想起来了。 (3)小王本月15日前去报名。

分析:例(1)中的“一边〞既可以理解为“一边,一侧〞,也可以理解为“两边,两侧〞。属于多义性词语造成的歧义。例(2)中的“想〞可理解为“回忆〞起某人某事某物,也可表示一种“意愿〞、“希望〞、“打算〞等,因此

第 10 页

使句子产生歧义。例(3)中的“前〞可理解为“以前〞、“之前〞,也可理解为“前去〞,也有歧义。

总结:要排除因词语的多义性而造成的歧义,可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增补法。即在原句增补必要的词语来消除歧义。如例(2)在“想起〞的后面加上“那件事〞,歧义就不存在了。其二,标点法。即在句中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来消除歧义。如例(3)在“15日〞后或在“前〞后力口上逗号,歧义就消除了。其三,改写法。就是将句子重新改写来排除歧义。如例(1)可改写为“一个孩子站在他的一边〞。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七)谦敬词

(1)校长抛砖引玉的演讲,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2)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在社会上清清白白地做人。

(3)您假如有时间,请到寒舍一叙。

分析:例(1)中的“抛砖引玉〞一词是谦词,比喻用自己粗浅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此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别人。例(2)中的“令尊〞是敬词,用于称别人的父亲,此句用来指自己的父亲,不得体。例(3)中的“寒舍〞是谦词,称自己家,用得得体。

总结:汉语言极为丰富,好些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

第 11 页

己方。常见的敬词有令尊、令堂、令郎、令嫒(称别人家的父、母、子、女);还有“贵〞如贵庚,称别人年龄)、“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别人给予指教)、“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等等。常见的谦词有家父、家母、家兄、舍弟(对别人称自己的父、母、兄、弟);还有“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要准确掌握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及使用对象。 (八)文言词

1、这些问题,可以交诸于司法部门来解决。

2、这家服装厂消费的服装,无论用料、款式还是包装,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3、他有相当实力,但信心缺乏,生怕被别人贻笑大方。 分析:例1中的“诸〞是一个文言合音词,相当于“之于〞,与后面的“于〞重复。例2中的“堪〞是文言词,“可以、可以〞的意思,与“可以〞重复。例3中的“大方〞,指见识广博的人,与“别人〞重复;“贻笑大方〞表被动,和“被〞也重复。

总结:文言词包含的词义很丰富。在辨析语病时,要做到可以正确确定文言词在一定语境中的含义。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是辨析这类语病的关键。

第 12 页

(九)代词

例: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局部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

总结:句子里有代词,可考虑代词是否指代不明。 高考病句辨析技巧二 两个“字〞

(一)“和〞(包括顿号以及其他表示并列的词语) 1、文件对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入地说明。(94年高考题) 标志:和

病症: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详细规定〞和“深入说明〞互换位置。

2、某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标志:顿号

病症:搭配不当。应为“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3、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98高考题) 标志:和

病症:表义不明。将“和〞改为“、〞。 4、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拟起来大不一样。

第 13 页

标志:和

病症:主客体倒置。应该是“今年〞和“去年〞比拟。 总结:“和〞有两种词性,是连词表并列,是介词有主次。假如在一个句子中他的词性不明,就容易引起歧义;假如确定是连词,那么要注意搭配和语序问题。“和〞字在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要重视。

(二)“是〞(也是、就是、总是等判断的词语) 1、近年来日本的金融风波一定程度上是以桥本为首的政府管理不力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因。 标志:是、也是。

病症: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将其中“原因〞改为“结果〞。

2、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标志:是

病症:搭配不当或构造杂糅。去掉“由〞和“诱发的〞。 3、震灾严重的营口市、大石桥镇、海城镇和田庄镇,今天已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马路,一派排排新型的楼房。 标志:已是

病症:搭配不当。“是〞改为“拥有〞

总结:这种标志在高考中不常见,平时训练中却经常遇到,只要用紧缩法找主干就能辨明正误。

第 14 页

高考病句辨析技巧三 并列成分

这里所说的并列构造,主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动词的并列构造中,往往出现动词与宾语不能搭配的现象,而名词的并列构造中,往往有一个或多个名词与后面的谓语(并列的名词构造作主语时)或前面的谓语(并列构造作宾语时)不能搭配。

规律:并列成分在意义上不能有穿插关系,范围上不能有包含关系;要把并列成分拆开分别与前后相关成分一一对应搭配。

1.我们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一切出版物〞包含“报纸〞、“杂志〞,不能并列)

2.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消防车〞不能与谓语“放弃〞搭配)

3.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团队a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

4.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主语局部是一个并列构造,谓语局部也是一个并列构造,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句中的“出色工作〞与谓语“被采用〞不能搭配。)

第 15 页

高考病句辨析技巧四 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

(一)句子有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语序是否不当或是否产生歧义。

★多项定语排序的规那么是:①表示领属性的或表示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③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④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定语之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历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应改为:国家队的(领属性)一位(数量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历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篮球(名词)女(名词)教练。

★多项状语排序的规那么是:①表目的的或表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③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 例如:在休息室许多教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应改为:许多教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二)句子中出现“能愿、频率类的副词〞时要注意:该类词需要放在介宾短语之前。

1.你把这个意思应该跟王厂长说说。(应该把这个意思) 2.我的思绪被窗外搅拌机的轰鸣声不时地打断。(不时

第 16 页

地被窗外)

高考病句辨析技巧五、推敲“句意是否明确类句子〞 要注意以下五方面入手点:

1. 多重修饰语限制一个或多个中心语,容易出现歧义。(三个单位的女同志)

2. 句子诵读时可多样化停顿,容易出现歧义。(中国男足战败了日本队赢得了决赛权。)

3. 前或后出现多个表述对象,但是后或前句照应不明,容易出现歧义。(教师看到学生很快乐。)

4. 多音多义词,容易出现歧义。(你这话说重了。) 5. 数量词成对修饰出现。(一边站着一个少年。)

第 1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