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及启示

2022-12-09 来源:欧得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及启示

作者:张瑞瑞

来源:《中小学德育》2016年第04期

摘 要 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个要素。同辈群体通过对青少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作用,最终影响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具有双重影响,这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 键 词 青少年;同辈群体;同辈交往;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08-03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同辈群体作为青少年的一种“永恒的社会”,有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功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 H. Mead)甚至认为,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能改变传统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1]显然,同辈群体已成为影响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 一、概念界定及相关说明

(一)同辈群体的含义、类型和特征

同辈群体(peer group),又称同伴(龄)群体,是由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因相互交往而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同辈交往则指青少年在年龄相同或相近的群体中因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物品交换等方式而发生的人际关系。[2]同辈群体成员交往所形成的环境,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影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青少年同辈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型。首先,根据形成空间的不同,可分为现实同辈群体和虚拟同辈群体(即网络同辈群体)。其次,根据形成动机的不同,可分为被动构成的同辈群体和主动构成的同辈群体。比如,班级属于被动构成的同辈群体。青少年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的各类群体则属于主动构成的同辈群体。再次,可根据形成文化的差异进行划分:根据学生对学校文化的态度,可分为亲学校文化群体、非学校文化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体和反学校文化群体;根据活动内容,可分为学习型文化群体、违规型文化群体和玩乐型文化群体;根据学生对未来的取向,可分为理想型文化群体、务实型文化群体和茫然型文化群体等。最后,根据形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积极型同辈群体和消极型同辈群体。[3]

尽管在理论上可以清楚地划分同辈群体的类型,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类型的同辈群体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一种类型的同辈群体总是兼有其他类型的同辈群体的若干特征。总体来看,同辈群体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趋同性、渗透性、独特性、敏感性和可塑性等特征。另外,消极型同辈群体还具有盲目性、排斥性、诱惑性和约束性等特点。

(二)道德行为习惯的含义和构成

道德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涉及他人和社会利害关系的行为。[4]简单地说,道德行为就是个体按照某种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开展的行动。道德行为习惯则是由偶然的道德行为(德行)转化为道德品质(德性)的关键因素,是衡量道德品质的标志。[5]这表明道德行为习惯是连接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的桥梁,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即将外在德行转化为内在德性的过程。综上,可以把道德行为习惯定义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经过反复练习而成为自己习以为常的自动化、模式化的道德行为模式。 从逻辑上讲,道德行为习惯至少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一是道德认知的发展。主体对道德规范的准确认知和不断巩固是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步。二是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情感是主体在道德认知基础上对自己或他人道德行为的一种态度体验。没有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无从谈起。三是道德意志的参与。有时候自制力强的人看上去并不努力,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把意志力变成了一种自发意识。[6]这说明了道德意志的重要作用。综上,我们认为,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三者的不断循环和相互作用中,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才得以养成。 二、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过程的影响

不同性质的同辈群体会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在青少年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一)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作为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积极型同辈群体有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习惯。首先,积极型同辈群体交往所形成的信息网络体系,能以多样化的交往方式,不断巩固并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水平。这种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息网络体系不仅包括现实同辈群体通过面对面的交往所形成的人际信息网络体系,也包括虚拟同辈群体通过电子通讯所形成的人机化信息网络体系。其次,积极型同辈群体具有平等性。与父母、教师等成年人的道德说教相比,同辈群体具有的主体平等性和交往情境的真实性所蕴含的社会道德规范,更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和认同。再次,积极型同辈群体具有的健康亚文化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对道德信息的择取、理解、体验与认同。

消极型同辈群体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习惯。美国思想家尼布尔(R. Niebuhr)认为,群体道德低于个人道德,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其道德责任感会受到很大的削弱。[7]一般而言,消极型同辈群体拥有不良的群体亚文化,有些群体亚文化,甚至沾染了色情、暴力等因素。这种消极的亚文化环境,很容易导致明辨是非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在道德认知方面出现障碍。

(二)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道德情感是重要的内驱力和催化剂。

积极型同辈群体交往有利于青少年道德情感的交流。一方面,积极型同辈群体成员交往为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多元化的道德情感体验机会,青少年通过相互模仿而完成认同与转化,进而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另一方面,积极型同辈群体通过构筑多维道德实践活动体系,帮助青少年完成从被动的道德承担者到主动的道德主体的蜕变。同辈群体所构建的多维、开放的道德实践活动体系,为青少年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道德实践的角色和活动空间。在这种生动活泼、情感交融的群体活动中,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不断升华。 消极型同辈群体所拥有的不良亚文化不利于青少年道德情感的体验。消极型同辈群体交往会促使青少年进行消极的社会比较,从而引发心理危机。实验表明,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境中,青少年自我判断的确信程度会下降,此时他们要将自己的判断与同辈群体的判断进行比较的倾向明显加强。[8]消极型同辈群体一般不具备平等性,处于不利地位的青少年在无法改变他在群体中的地位时,很容易产生自卑、猜忌等消极情绪,这对青少年道德情感的体验具有极大的消极作用。

(三)对道德意志的影响

对青少年而言,同辈群体所特有的人际关系对其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积极型同辈群体能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意志。积极型同辈群体所拥有的健康向上的环境,因更容易被青少年所认同而具有磨砺和强化青少年道德意志的特殊作用和影响。这不仅能使青少年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而且对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消极型同辈群体会消解青少年的道德意志。消极型同辈群体亚文化不仅会快速瓦解青少年的道德意志,还会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这不仅会严重阻碍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极有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越轨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启示

研究同辈群体的内涵、类型、特征及其对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双重影响,对学校、家庭和社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为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遏制其消极影响,中小学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价值取向,尽量缩小同辈群体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文化距离,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亲学校文化的属性;其次,学校可以借鉴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形成机制,减少学校教育中的强制成分,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再次,学校需要借鉴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情境交往机制,将德育课堂上的道德教授,变为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

(二)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后,同辈群体的影响逐渐替代父母的影响而居于关键地位。此时,父母首先需要借鉴同辈群体成员间交往的平等特性,运用移情、换位等方式来体验孩子青春期特有的心理变化特点,争取与青少年建立平等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其次,父母要积极了解同辈群体所特有的道德心理、道德规范、道德价值和道德理想,引导青少年加入积极健康的同辈群体,帮助和支持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积极开展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再次,父母要善于分析同辈群体的组成及其活动,辨别不良的同辈群体亚文化,防止不良同辈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行为习惯的消极影响。

(三)对社会教育的启示

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社会成员既需要借助同辈群体以引导青少年习得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又需要尊重同辈群体以引导青少年合理调节情绪,还需要重视同辈群体以帮助青少年构建自我同一性。首先,社会成员需要善于借助优良的同辈群体环境,引导青少年通过同伴的思想交流来学习、认同、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范,以使其逐步形成对事物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其次,社会成员需要善于利用同辈群体成员交往中的情绪释放功能,引导青少年释放消极情绪,学会从同辈群体交往中获得情感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撑。再次,社会成员需要善于捕捉同辈群体成员交往方式的独特性和共性,以矫正青少年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塑造青少年良好的个性、社会性和价值观。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需要充分重视同辈群体的功能和作用,善于因势利导,以发挥各类同辈群体在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中的积极影响,遏制其消极影响,最终实现让青少年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51.

[2][8]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102,104.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35.

[4]蔡亚平.教师与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 [5]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321. [6][美]查尔斯·都希格.习惯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128.

[7][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M].蒋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2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