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榆林市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考
【摘 要】本文根据榆林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指出了榆林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提出了推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对策,这不仅有利于榆林经济发展的改观,也有是个人为榆林经济建设献上一己之力。
【关键词】榆林;区域经济;科学发展
促进区域科学协调发展,是我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指出把“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围绕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深入调研,就榆林市区域经济科学的发展作了一些思考,其主要内容阐述如下:
1 榆林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
1.1 工业经济飞速发展
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9.5亿元,增长21.2%,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74.5%,拉动经济增长13.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7.09亿元,增长22.4%。以煤、油、气、盐、电、化、材七大产业为主导的重工业占全部的99.3%,一个以煤油气为骨架的能源工业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一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正在这里崛起。
1.2 农村经济形势喜人
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农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以草、羊、枣、薯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 此外,特色经济和劳务经济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劳务收入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较以往有了大的提高。
1.3 区域经济均有提升
一方面是四大区域的发展,风沙草滩地区的农业、丘陵沟壑区的杂粮、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红枣和白于山区的薯类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为区域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南北部经济的发展,北部工业突飞猛进,并有效的向南部辐射,南部正以新的姿态向前靠近。在南部向北部发展靠近时,速度较为缓慢,信息建设相对滞后,但总体呈现较好的局面。
无论是纵向发展还是区域上的广度推推进,各区域经济都均有有不同幅度的提成,整体经济建设的势头良好,并且落后区域也正在着力提升发展速度。
2 榆林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首先,南北部差距拉大。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快速推进,北部县区经济已进入一个超常轨、跳越式发展阶段,而南部县经济仍处在慢车爬坡阶段,与北部相比反差较大。以人均份额计算,北部六县人均国内总产值是南部六县的8.3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是南部六县的16.5倍,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北部发展严重失衡,差距日益加大。
其次,县区内的区域之间差距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还表现在同一县的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拉大。这种现象在北部县区表现最为突出。以神木县为例,南部一些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上下,而北部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多数在5000元以上。区域之间的差距拉大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关乎到社会问题,也切实关系到全是的发展。
2.2 差距拉大,引发社会问题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区域在解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时产生了差异。北部县区由于财力的增长,有了调节支出的余地,加快了社会事业有发展。如神木县提出“富县更要富民”的口号,将农村低保补助由480元/年提高到580元/年;并扩大“两免一补”范围,为一半高中生免除学费;此外,神木县拿出足额资金不让百姓因病返贫,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与北部区域这种积极发展态势形成反差的是,南部各县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致使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滞后。特别是南部地区由于长期处于不富裕状态,导致了教育、医疗、卫生等人才资源大量外流,使南部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必然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影响全市改革和发展的推进。
3 榆林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矿产资源的丰欠是形成区域差距的关键原因
北部六县区贮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开发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使得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并带动了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南部六县虽然探明和正在探明一定的资源贮量,但还未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经济仍然处于以农业为主的阶段。由于农业发展水平低,致使经济收益小,其小康建设在这里还任重道远。
由此可以看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产生产据的关键,要想是南部加快建设,就需要在矿产的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下足功夫,否则差距将会逐步加大。
3.2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高低是形成区域差距的重要原因
滩水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有其自身独特优势,这些地区生产力水平高、科技含量大,农业产业容易形成规模效益,农业产业化前景广阔;边远山区,虽然特色比较明显,但经营规模小,中间环节多,往往是在原始和传统经营模式下运转,农业成本较大,加之受到自然灾害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使这些地方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产业化将带来最直接的效益。滩水地区和边远山区农业化水平差距大,导致二者的经济收入的差距也逐渐加大。
3.3 人才缺乏、观念的新旧是形成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观念的新旧是发展快慢的决定因素。落后地区伴随的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对竞争、市场、创新等现代经营的新理念、新思想的认识和接受,小而全、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观念陈旧导致难以发展,进而人才资源向外流失,从而使这些区域的发展就比其它地方更加困难。
近年来,佳县、清涧、吴堡等县的许多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向北部县区流动,并且逐渐成为趋势。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也从正面证明了人才流失这一现象。
4 推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4.1 实事求是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保障
促进区域科学发展,最关键的是做到“实事求是”,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全市的经济发展,避免“以偏概全”,尤其是在南北部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要综合二者的实际情况,从中找到问题的关键,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力的决策。
4.2 制定有效战略,强化执行力是关键
区域经济科学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战略。确定战略、做好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性手段,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四大经济”,合理规划促进地区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布局,推进区域经济普遍繁荣。
每一个正确的战略都需要将其落到实处,尤其是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落后区域的就受程度相对较低,这就需要调动各阶层的执行力,共同将基础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推动区域经济建设。
4.3 促进互动,扩大扶持合作领域
结对扶持,互动双赢。在继续开展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结对帮扶活动的同时,
要快速推进基于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包括市场、交通、金融、旅游、科技教育一体化进程,大力开展区域之间的合作,鼓励帮扶者和被帮扶者的投资合作,将帮扶援助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要设立欠发达地区发展基金,采取投资补贴或贷款贴息等办法,鼓励本地企业在欠发达地区投资创业。
5 结束语
榆林经济的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南北部和县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这导致各区域间的差距拉大。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和推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宏观的视角从各县区的实际情况着眼,找出问题的关键,从发展战略制定、促进互动和强化执行力上着手,真正促进榆林区域经济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师谦友,王伟平.基于能值分析的榆林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