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反应机理及应用
【摘要】 通过对4%石灰+8%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稳定材料(水泥、石灰)稳定作用的化学反应进行机理分析,阐述4%石灰+8%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在江苏省宿迁地区的应用
【关键词】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反应机理 , 应用
【 abstract 】 through to the 4% lime + 8% cement stabilized soil subbase stable material (cement, lime) stability of the role of a chemical reaction mechanism analysis, 4% lime + 8% cement stabilized soil in jiangsu suqian subbase areas of the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cement stabilized soil subbase, reaction mechanism, application
一、前言
近几年,江苏省宿迁地区相继开工了多个一级公路项目。底基层作为一个重要的承重结构层次,对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结构形式,能在宿迁地区较为广泛的应用,且施工方便,成本较低,一直是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心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4%石灰+8%水泥稳定土以其强度高,能够应用在各种土质,成型好,施工较为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如S250线宿邳一级公路、宿迁南二环扩建工程、S325省道泗阳至淮安交界段工程等一级公路工程均采用了4%石灰+8%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结构形式。在宿迁地区12%石灰土、8%水泥土、石灰和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和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等也偶有使用,但使用范围相对不广,采用较少。水泥、石灰、粉煤灰等稳定材料添加到土中以后,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从而起到稳定作用。本文主要介绍4%石灰+8%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的反应机理及在宿迁地区的应用。
二、4%石灰+8%水泥稳定土反应机理
(一)水泥的重要成分是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四钙(4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03)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如水拌和后发生强
烈的水解和水化反应,同时从溶液中分解出氢氧化钙,并形成其它水化物,反应过程如下:
1.(3CaO.SiO2)+6H2O→3CaO.2SiO2.3H2O+3Ca(OH)2 (1-1)
2.(2CaO.SiO2)+4H2O→3CaO.2SiO2.3H2O+Ca(OH)2 (1-2)
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1-3)
4.CaO.Al2O3.Fe2O3+ Ca(OH)2+10 H2O
→CaO.Al2O3. 6H2O+3CaO. Fe2O3. 6H2O (1-4)
5.3CaSO4+ 3CaO .Al2O3+12 H2O
→3CaO .Al2O3. 3CaSO4. 12 H2O (1-5)
从上述反应可以看到,水泥加入水时,主要的不化产物是碱性的硅酸钙、铝酸钙和消石灰,前者是主要的胶结物。水泥稳定土,化学结合包括水泥和土颗粒和颗粒表面的化学作用的机会也增加。与此同时,水化过程中产生的Ca(OH)2,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和与硅土(铝土)反应生成含水硅酸钙(铝酸钙)而起到辅助作用,土中有较少的粘粒成分时,这种辅助作用才明显。因而,土中适当的粘粒成分将有利于水泥发挥稳定作用。
(二)石灰主要成分CaO,使用前需进行消解,主要成分变化为Ca(OH)2与土中活性硅、铝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RO+H2→OR(OH)2 (2-1)
RO+H2O+CO→RCO3+H2O(2-2)
R(OH)2 + CO→RCO3-H2O(2-3)
R(0H)2+SIO2+ H2O → RO•SIO2•2H 2O(2-4)
(式中R=Ca2+或Mg2+或两者的综合)
石灰与土的离子交换作用、絮凝团聚作用,加上石灰本身的剥离、结晶和碳化作用,使稳定土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土颗粒“丛生”在一起,成为颗粒较大的“聚集体”,稳定土的密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稳定土中的石灰,增强了混合料的碱性,促进了水泥的水化作用,有利于碱
性硅酸钙、铝酸钙的生成,使水泥能够更好的发挥稳定效果。
三、4%石灰+8%水泥稳定土在宿迁地区的应用
宿迁地区位于江苏北部,土质情况复杂,大部分地区属于河湖冲击沉积平原地貌,土质较为复杂,宿城、宿豫及沭阳县部分地区以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为主,泗洪及沭阳县部分地区粘土为主。
对于粘性土,采用12%石灰、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石灰、粉煤灰及水泥稳定土效果均很好,强度也能满足要求。
而对于低液限粉土,土中粘性颗粒很少,土颗粒以粉粒为主,并含有少量粒径小于2mm的砂粒,这样的土,比表面积比较大。如果单独采用水泥稳定,水泥水化后的胶结物不可能像混凝土那样,包裹在土粒周围,成很好的连接,又因为粘粒成分很少,水化生成的Ca(OH)2的辅助作用很微弱,稳定效果较差;如果单独采用石灰稳定,石灰与被稳定材料中的土发生各种反应,产生稳定作用主要依赖于土中的粘土颗粒,对于粉粒和砂粒,效果很小。低液限粉土的粘粉含量很少,塑性指数接近较小,石灰对其作用微乎其微,因而单独采用石灰或水泥稳定效果均不象稳定粘性土那样明显。而采用4%石灰+8%水泥稳定土由于水泥和石灰的相互辅助作用,能起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以S250线宿邳一级公路为例,该路线位于宿迁地区东南方向,是宿迁与邳州市连接的重要通道,起于邳州市新河镇,通过黄墩湖泻洪区,止于宿迁市通湖大道交叉口。沿线地形起伏不大,地貌属于黄淮冲积平原上的废黄河高漫滩、堤外滩地及湖积洼地。地层岩性主要为亚砂土(低液限粉土)、亚粘土(低液限粘土)。通过一系列液塑限及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取土坑
序号 液限WL 塑限WP 塑性指数IP 结论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量(%) 无侧限抗
从上表中结果来看,4%石灰+8%水泥稳定土能较好的对亚砂土(低液限粉土)、亚粘土(低液限粘土)起到稳定作用,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从现场实际施工效果看,碾压密实,成型较好,施工程序不复杂,易于施工。
四、影响4%石灰+8%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各种因素
4%石灰+8%水泥稳定土中石灰用量较少,与土颗粒反应,形成强度较小,该稳定土强度主要水泥与土颗粒反应产生的强度,本文以水泥为主分析,影响4%石灰+8%水泥稳定土强度的各种因素。
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及土体本身的性质、水泥掺入量、外加剂有关。工程一般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龄期的增长而增长。其变形特征随强度不同而介于脆性体与弹塑性体之间。在受力开始阶段,应力~应变关系基本上符合虎克定律。当外力达到极限强度的70%~80%时,其应力~应变关系不在继续保持线性关系。当外力达到极限强度且强度较高时出现脆性破坏,破坏后残余强度很小,此时的轴向应变一般在0.8%~1.2%,而强度较小时则表现为塑性破坏。
(一)影响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qu的主要因素有:
1.掺入比aw
水泥土强度随水泥掺合量的增加而增大。试验表明,水泥土掺入比aw小于5%时,固化反应较弱。水泥土的强度增长率在不同的掺入量区域、不同的龄期时段内是不相同的,若原状土不同,则水泥土的强度增长率也不同。
2.龄期T
水泥土无侧限抗此强度qu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其增长规律不同于混凝土。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龄期28天后强度仍有较大的增长。
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qu值之间大致关系如下:
qu7≈(0.3~0.55)qu90
qu30≈(0.6~0.85)qu90
式中qu7—龄期T=7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
qu30—龄期T=30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
qu90—龄期T=90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
3.水泥标号
水泥土的强度随水泥标号的提高而增长。在掺入比aw相同的条件下,水泥标号每提高一个标号,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约增大20%~30%。水泥种类对水泥土的强度也有影响。
4.含水量
在掺入比aw相同的条件下,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大。
5.土中有机质含量
原状土中的有机质会阻碍水泥的水化反应,有机质含量的增高将会明显地降低水泥土的强度。
除此而外,其他影响因素还有PH值、温度、养护方式等。
(二)通过室内试验和实际工程的应用,采用石灰和水泥对土体进行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4%石灰+8%水泥稳定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固化土体受土壤类别限制由于水泥对塑性指数高的粘土、裂土、有机土及盐渍土固化效果很不理想,甚至没有固化作用。
2.干缩较大、易开裂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提到,水泥土的干缩系数和温缩系数均较大,如果洒水不及时,暴露的稳定土易于干缩和冷缩产生裂缝,此类裂缝的出现,导致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抗渗、抗冻、抗冲刷性能降低。
3.水泥初终凝时间无法调整,造成施工难度较大,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化学反应机理分析,虽然4%石灰+8%水泥稳定土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针对宿迁地区的整体土质情况,在大部分地区均可以采用,从已经交工验收的宿迁市南二环扩建工程、S325省道泗阳至淮安交界段工程等一级公路的施工情况来看,整体施工较为方便,强度均能达到规范要求,通车运行后整体路基稳定,使用效果较佳。但各地由于土质情况不同,应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土质情况,相应的采取稳定措施,已确保底基层的强度等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