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探究”课题课展示与推广
珠海市斗门区教育研究中心 温远萍
项目:“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探究”课题课展示与推广 时间:2014年10月29日 地点:斗门区赤坎中学
执教老师:赤坎中学吴新章(教坛新秀、学科骨干老师);莲溪学校李彩红(科组长)
评课嘉宾:城东中学赵锦森(教导处主任、上届中心教研组成员、课题项目组成员);城南学校高元亨(科组长、现任中心教研组成员、课题项目组成员)
主持:斗门区教育研究中心温远萍(课题主持人)
参与人员:区中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课题实验教师以及各校语文老师代表(近五十人)。
项目说明:经过五轮教学实践的探索,斗门区“初中名著阅读指导课探究”课题于2014年5月确定了“指导课”与“展示课”系列课型。10月份作为“课题课型展示与推广月”,分别于15日、23日在城东中学和斗门镇初级中学开展了两次“课题课型展示与推广”活动,并组织实验老师进行了研讨,温远萍老师进行点评小结。赤坎中学的“课题课型展示与推广”活动,就是在前两次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课型要求,改进、完善课型的系列性,确立一个典范案例,让区域内语文老师有样可学,以利于课型的推广。 教研活动流程:
一、课型展示
1 / 6
(一)按照计划,先由莲溪中学的李彩红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节“主题导向 批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的大班课(即指导课),赤坎中学七年级三个班的同学参与了学习活动。李老师首先是利用视频导入激趣。第二步是指导学生如何做好“阅读准备”——“准备一”:作品抢先看(了解作者、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准备二”:小组定研究的主题(1.研究主题的要求;2.小组讨论定主题;3.教师示范定主题);“准备三”:学习研读的方法(1.介绍批注阅读法。2.批注的位置。3.批注的步骤。4.教师示范批注。5.学生初读体验)。第三步是师生共同小结。第四步是布置研读作业(组长定好研读主题,根据主题给每个组员划分研读任务;组员结合该组研读主题和自己的研读任务,利用“批注阅读法”研读《鲁滨逊漂流记》;两周后进行研读活动中期检查;四周后各小组汇报研读成果 )。
(二)由赤坎中学吴新章老师给大家展示“主题导向 批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展示”的小班课(即展示课),吴新章老师执教的一个班的学生参与了展示活动(一个月之前吴新章老师已为他们上了指导课)。吴老师首先展示了“课堂学习目标”。然后进行“反馈检测”:1.感知内容,再说英雄(设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环节);2.展示批注成果,现英雄本色(述英雄故事,显英雄品质;学英雄精神,悟人生道理);3.英雄是怎样炼成的?(简析写作手法:第一人称;细节描写;善用修辞)。接着,吴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再次检测(过关检测)。最后布置了作业(1.补漏拾遗;2.写一篇读后感)。
二、交流和研讨
(一)执教老师谈感受:
1.李彩虹老师:这次课型展示,我自己经验不足,主要是沿
2 / 6
用了赤坎中学“主题导向,批注阅读”大班课名著指导课的做法,重点教会学生运用批注法进行阅读。
2.吴新章老师:(1)本次活动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是同一学校的老师分别上大班课、小班课,沟通,交流都比较方便。这次是两校合作,因为两校距离较远,所以开始时与李老师商讨备课的问题不太方便,但多次的联系后,我们逐渐形成默契,总的来说,这次合作算是成功的。(2)初一的学生,阅读面不广,阅读习惯尚在养成中,所以上了指导课后,我每个星期还要利用两节名著阅读课时间,跟踪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开展研读时还要给予点拨,指导学生开展研读活动。最后学生都能按照指导开展研读,完成研读的任务。 (二)评课嘉宾点评:
1.城东中学赵锦森主任点评:(1)我们课题组已经开展了多次的展示课的活动,每次的展示课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特点。这次的展示课是以主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批注阅读。批注法是研读名著最有效的方法,能带动学生把名著读细,若学生运用得好,能很好地提升其阅读能力。这次的批注阅读法的侧重点是以主题作为导向,即是按一定的方向研读,对学生来说难度较高。因为毕竟是初一的学生,其阅读量、阅读能力有所欠缺,让学生讨论、制定研读的主题,其难度较大。大班课上,老师虽然有指导学生如何定主题,也有范例,但学生仍把握得不够好。所以,今后,如何指导学生制定研读主题的问题,还有待我们去攻克。总的来说,这次的难度较高,但老师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备课,且由浅入深进行了指导。
(2)名著阅读展示课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怎样才有创意,有突破,也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3 / 6
(3)阅读方法的指导不能只限于名著阅读指导课,在平时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渗透、运用,这样课内外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才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高元亨老师点评:这次的大班课与小班课的联系紧密,较好地体现了课型的系列性。(1)大班课侧重方法指导:主题导向、批注阅读法。旁批是一种传统且实用的阅读方法,许多名人都是这样读书的,所以教学生在哪里批注,可展示名人作批注的图片,这样会更形象、更具体。
(2)小班课上的各个环节很紧凑,也展示了学生研读的成果,很丰富、效果良好。
1鲁滨逊第一次出海是伦敦,而不是非(3)要注意细节:○
2“英雄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歧意,改为“英雄是怎样塑洲;○
3让学生写“人生道理”可抄文中的格言,这造的”会更明确。○
样联系性更强,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学生收获更大,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以致用。
3.温远萍老师点评:
(1)李彩虹老师的课,在方法指导方面,做得很到位。但是,由于她单纯沿用赤坎中学的做法,缺乏自己的思考,所以,本应是大班课重点、难点的“主题的确定”,李老师却缺乏细致引导。李老师接下来的修改方案,应更多地考虑这方面。
上半年,赤坎中学开展“主题导向,批注阅读”的阅读展示活动,为我们课题研究确立大、小班课的课型明确了方向,接下来的展示课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所以老师在上展示课时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意,有突破。
(2)大班课教了阅读方法,还要实实在在带动学生进入名著阅读实践中,这个过程不能忽略。吴新章老师“每周利用两节阅读
4 / 6
课跟踪指导学生的研读”,这点做的很好,要推广。
吴新章老师上课时,让学生代表板书,其他学生做笔记,这是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吸收的一种做法;总结了写作手法,要学生记下来,且提醒他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运用,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这些做法也是值得推广的。只有把自己的主题研究透,又把其他小组研究的内容、结果吸收为自己的养分,这样对名著的认识才全面。
三、总结:下一阶段研究工作与方向
1.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设计教学目标;严格按照层级目标设计教学。
2.七、八、九三个年级中,哪些阅读方法要在哪个年级进行指导的,在集体备课中集体研究。如斗门初中关注了七年级与小学的教学衔接,在名著阅读时制作读书卡,运用视频激趣等。这几次开展的展示课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过去教过的阅读方法,甚至低年级已经学过的方法,我们上课的老师还作为新知识新内容去教学生,这样就变得重复无序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科组把层级目标和指导方法理清楚,即各年级的层级目标不一样,阅读指导方法也不一样,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也需要实验学校研讨、总结并重新确定在各层级目标指导下的各年级阅读指导法,并有书面报告。
3.关于大班课作业布置“两周后进行研讨中期检查”的问题,如何进行中期检查,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与要求,确定下来后形成书面报告。
4.如何指导各小组把自己研读的主题研究透以及如何把其他小组研究的成果吸收、消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养分,是小班课研究重点,要有具体策略。
5 / 6
5.关于展示课的“新意”:若过去教过的阅读方法,适合新的名著阅读,我们可用上,不过讲授方式要改变,不要再当新知识讲授,可让学生回顾这些阅读方法,再给一个文段,检查学生掌握这种阅读方法的程度,能熟练运用,说明学生掌握得很好,就不再重复,若学生有问题出现,做得不足,有缺漏的,老师要及时补充纠正,这也是“新”的。所以说“新意”不单指方法的新,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也要讲究“新”,即方式新。
1在十二部必读名著中选择一部,分6.教学设计征集要求:○
2突出方法指导中的行为动词。别设计大班、小班的教学设计。○
3从学生角度出发,体现指导方法的系列性,尽量避免重复无序○
4大班课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小班研读展示的方向,要有的现象。○
5小班课的检测题的数量要有5——8套题,尽量桥梁的作用;○
6听课老师可覆盖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写作方法等知识内容。○参与,科组长、备课组长、实验老师必须完成。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