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研究

2021-10-31 来源:欧得旅游网
教育与人才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研究 杨小勋 。李家军 (1.西北工业大 ̄-2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72;2.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72) 【摘要】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3前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基于西安部分高校的访谈与j-- ̄-]卷调查.可以 反映出部分高校对风险防范意识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大学生对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认识不足 大学 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高校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缺失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加强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应该以完善高校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体系和大学生自觉接受风险防范意识 教育为抓手。 【关键词】大学生;风险;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8)06—0092—03 doi:10.39694.issn.1003-0166.2018.06.016 在高校网贷风险凸现的背景下.2016年12月,教育 大学生群体所开展的风险防范意识方面的一系列教育活 部下发《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风险防范集中专项教育工作 动。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涉及面较为广泛.缪克银提出 的通知》,提出要“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开展大学 “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学业风险意识、健康风险意识、就 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高校是实施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 业风险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和网络风险意识”【”.也有学者 教育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是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主要 提出了情感或婚恋风险意识、道德风险意识、网贷和诈骗 受益者:因此,本文侧重从高校和当代大学生两个层面来 风险意识等 分析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现状、成因和对策建议。 1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现状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指的是指大学生群体在自身遭 遇风险后.对风险的科学认知及积极规避风险的态度和 西安高校众多.近年来在校大学生数量稳定在100 万人左右.基于西安部分高校大学生和工作人员的访谈 与问卷调查有一定的代表性 访谈和调查结果反映出当 代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部分高校对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基于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西安高校的安全教 行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具体指的是各高校针对 育、心理疏导等常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稳步推进.但是部 收稿日期:2018—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研 究”(2017ZD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小勋 李家军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风险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博士,研究方向:风险管理 92/未来与发展/201 8/第6期 教育与人才 分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科发展、传统教学丁作等方面, 生的艰巨任务.大学阶段是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 并没有把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置于显著位置 阶段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 在组织机构方面.两安高校普遍没有设立学校层面 会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 的统一的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管理或协调机构,主 育” 高校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增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 要依靠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大学生风险防 识.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是落实和深化党中央对高等教  范意识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部分高校主要依靠“思想 育要求的举措.是补齐高等教育“短板”的途径。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少量的选修课来开展大学生风 目前.我国高校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还远远不够 不 险防范意识教育.如“安全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 少高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教学工作、学科发展与专 育”.尚未发现有高校开设系统性较强的“大学生风险防 业建设等工作上,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培养方案、教学 毕业论文写作等.主要是基于培养大学 范意识教育”相关系列课程:在教育方法方面.风险防范 计划到学生实习、意识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形式比较单 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设计的.传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 一.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2)部分大学生对风险防范意识教育认识不足 全、心理辅导等教育培训内容一般都是比较完善的,但 是.西安所有受访高校目前并没有设立学校层面的统一 首先.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来看,现在的大学生 的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管理或协调机构.没有开设 绝大多数是“95”后的独生子女.白小在家巾备受父母、祖 系统化的“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相关课程.没有将 父母宠爱.几乎没有苦难或挫折经历,社会阅历不深,社 各类承担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力量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会经验不足.进人大学以后,觉得大学校同就是一方“净 并形成合力 土”.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们首先从心理上就放松了警 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 惕.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相当多的大学生对成长中 论课教师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教学任务, 可能会遭遇的风险缺乏正确的理性的认识.风险防范意 但由于高校管理不到位.这些人员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 识不强。 与沟通,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相关课程、讲座、实践活动等 其次.从实用性或有用性出发,大部分的大学生将主 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尚未形成系统化的风险防范意识教 要精力都放在了提高学习成绩上.在培养个人的风险防 育体系。 范意识方面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 部分大学生认为 2.2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在校期问还不需要掌握风险、风险防范相关知识.对各类 调研发现,相当多的大学生对风险知识、风险防范知 风险的危害性重视不够,警惕性不高 近年来媒体频频报 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不善于利用社会、高校和 道的大学生失联事件、大学生遭电信诈骗事件等在一定 家庭所提供的各种机会进行有效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 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应对风险能力的缺失 践。他们对国内外的社会形势缺乏深刻的清醒的认识.对 最后.部分大学生白控力较差.沉迷网络游戏.部分 可能面临的困难、挫折缺乏理性认识.一旦遭遇风险.就 大学生或忙于兼职,或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对于学校所开 可能冲破他们的一b理防线,陷入恐惧或者痛苦之中.不能 设公共课和专业课都是“能逃则逃.能}留则溜”.更不用说 自拔,甚至可能诱发过激行为。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 非常有限的风险防范相关课程 其结果就是.部分大学生 在进人大学以后,由于惰性心理.休闲娱乐占据了较多的 风险防范知识严重缺乏,风险防范能力严重不足.在遭遇 时间和精力,学业懈怠,对于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对个人未 风险时手足无措.无法及时调整.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或 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甚至不认为自己会成为“社 极端的行为 2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问题的成因 会精英”,往往以“普通人”自居,缺乏危机感和责任感,不 愿意主动学习风险防范知识 3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建议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当代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高等教育不全面、不深 入的责任,更有部分当代大学生不自强、不自立的问题。 2.1 高校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缺失 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一场持久 战,同时,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也是全社会的共 同责任和义务。从社会层面来说.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培养合格大学 该努力推进“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为大学生的 93/未来与发展/2o18/第6期 教育与人才 个人生活和创新创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高校和 学生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只有走出单纯的“象牙塔”. 大学生群体作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主体.应该 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切身去体验各种风险.才能强 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各自相应的工作.具体建议 化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 如下: 2)大学生自觉接受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风险因素不断涌现.促进大 1)完善高校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体系 (1)设立学校层面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管理机构.并 学生自觉接受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非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学校层面的 常必要的环节。社会、高校和家庭要加强联系.为大学生 管理机构.便于统筹安排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工 防范和处理风险保驾护航.大学生作为风险的承担者和 作。崔德华指出:“高校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机制 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的受益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上保证大学生形成敏锐的风险意识和解决风险、控制风 (1)主动学习。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加高校开设 险扩散和消除风险的能力 ”嘲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 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相关课程,要主动地、系统化地学习 充分调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教师、辅导员的积极性,形 风险及风险防范相关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也可以基于网 成一股合力.在校内外组织一系列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相 络.通过慕课等形式进行风险防范意识的自我教育.最终 关的活动.促使大学生风险意识的苏醒.同时提升他们规 形成系统化的风险防范知识体系 避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张小红、刘静丽指出高校需要“充 (2)积极应对。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应对风险的态 分调动任课教师及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时刻关注大学 度.要认识到风险无处不在.回避或无视风险是不理智的 生的心理状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 行为,当遭遇风险时,切勿慌张,要善于利用所掌握的风 风险观.从而提升大学生应对风险的能力”_3 笔者认为._ 险防范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些重大问题自身无 高校不能将此重担主要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 法解决时要善于求助于老师和家长。 员的身上.高校的专业课教师数量占优。他们也有义务利 (3)充分“实践” 大学生要积极参与校内第二课堂组 用课堂、实验、实践等活动加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教 织的各种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活动.也要积极参加校外的 育.专业课教师也可以以自身的经验和阅历言传身教,潜 风险防范教育和风险模拟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锻 移默化地完成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 炼自己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f2)开设“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相关系列课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高自己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综 程。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封福霖、 合素质 口 陈付龙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彰显其主渠道 和主阵地作用”“开设挫折教育和风险预防教育课程” 郑小梅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大学 生的风险责任意识”l 5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运用马克思 [】1】缪克银.培养大学生风r ̄,-g,-识刍议U].江苏高教,2012 参考文献 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大学生可能面临的各 范意识教育相关系列课程.并将其纳入全校公共选修课 最后.高校需要开阔视野。在校内外聘请专家学者,以专 题讲座等形式开设风险防范意识教育。 指出:“高校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校园网站、社 迅猛发展.高校在传统手段的基础上,也要充分利用学校 (04):108—109. 种风险,帮助他们科学认识、积极应对;其次,开设风险防 [2】崔德华.谈加强高校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7】.教育探索, 2011(04):63—65. 3]张小红,刘静丽.当代在校大学生风险意识与规避策略 范围.课程化是保证风险防范意识教育效果的最佳途径: 『研究:以安徽省部分高校为例【I].鸡西大学学报,2014,14 (04):41—43. 4]封福霖,陈付龙.江西高校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实证分析 (3)开展丰富的风险防范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王新利 『卟科技广场,2007(08):37—39. 51郑小梅.当代大学生风险意识问题分析与教育策略研 团活动、报纸、宣传橱窗等方式。”嗍目前,互联网和自媒体 『究卟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18—19. 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新手段来开展风险防范意识 【6J王新利.湖南省高校大学生风险意识的调查与分析U】. 教育。同时.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有着更 企业导报.2012(02):212—213. 加密切的联系.高校也可以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加大 风险防范意识教育力度.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大 (下转第19页) 94/未来与发展/2018/第6期 发展研究  http://www.8pu.com/gdp/ranking2017.html-._//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 C01 【13]‘‘国家数据”(年度数据)【EB/o L1.(2018—01—15)·http The Hist0rical Evolution of the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China Li Huifang,Zhou Tong f Coilege of MaxisIll,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on the basis of the world situation,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party situation,m di rent historica1 stages of development,made a timely and relatively accurate grasp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m our societv. Report 0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ointed out tha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 st cs entered a new era,and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in the society were translated into the contradict ons between the growing needs of the pe0p1e and the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The study of the main eontrad ct ons of societv has very important praetieal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valu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eV0lution and the backgr0und and the reasons of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in 0ur count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nd deeplv ana1v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basis of the changes in the main eontradictions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0ngress of the CPC,the author thinks that great decisions of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t the CPC on the new c0ntradictions are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basis,and are based on the inheritance ot the main c0ntradicti0n iudgments since the thitreen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which are in l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0f the times and conform to the wishes of the people. Key words:the main c。ntradicti。n。f the s。ciety,change,theoretical basis,realistic basis CLC number:D6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0166(2018)06—0015—05 doi:l0.3969/j.issn.1003一O166.2018.06.003 (上接第94页) Research on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Yang Xiaoxun 1,2 Li Jiaj un (1.Sehool of Marxism Xi an Shaanxi 710072,China; 2.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Shaanxi 710072,China) Abstract:The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education is the weak link of the eurrent higher education·Based on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in solne c。lieges in Xi an,it can be refleeted that s。me coileges do not pay en。ugh attenti。n to risk preventi。n edueation,and s。me college students d。not haye ell。ugh awareness。f risk preVention educati。n·The causes。f college students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education mainly lie in the lack of the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education in themselves.To strengthen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education colleges and the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consciously accept for college students,we should improve the risk prevention risk prevention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risk,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education CLC number:G641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 003—01 66(201 8)06-0092—03 doi:l 0.39694.issn.1 003-01 66.201 8.06.01 6 1 9/未来与发展/201 8/第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