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微纪录片的传播特征和发展趋势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冲击,产生了各路“微文化”,纪录片产业领域也衍生了新类型的微纪录片文化。本文以《故宫100》为例,从传播主题、传播元素和传播途径几个方面分析了微纪录片的传播特征中,从而推测微纪录片的发展趋势,提出对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前景展望和建议。
关键词:媒介融合;微纪录片;故宫100;传播
在艺术领域,传统的专业纪录片模式也受到草根化、碎片化、多元化文化的影响,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型的微纪录片模式。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艺术不再是小众的、精英的独食,而是朝着大众的、平民的方向发展
一、微纪录片的定义和类型
要明确微纪录片的定义就要明确纪录片的定义。通过区别二者来突出微纪录片的概念内涵。学界不乏对于纪录片的研究,可以给出这样的定义: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1]
微纪录片是从传统纪录片的基础上发展衍生而来的,所以它具有纪录片本身的语义特质,包括对于选题的策划、内容的选择、表现的方式上大体沿袭了传统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并且,微纪录片在此基础上对于传统模式进行了加工升级,独有“微”的特征,包括体量轻小,内容凝练,主题鲜明。纪录片是由专业人士精心拍摄的,专业化程度高,制作成品供应于影院和电视台。而微纪录片可以不是由专业人士参与制作的,专业要求程度较低,拍摄设备相对来说更加简易,也许一部手机就是拍摄设备,最终成品不但可以在传统媒体上播放,还能在互联网时代流媒体上播放。在此,综合国内外学界意见,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笔者将微纪录片定义为:在杂志性的节目又一布开展的背景下,微型纪录片以其独特的生产时间段、成本低、传播快等优点应运而生,并且大量进入到电视节目中。一般情况下,微型纪录片仅仅4至10分钟的时长。[2]
二、微纪录片的传播特征
微纪录片《故宫100》讲述了一百个6分钟一集的关于故宫的故事,与央视之前推出的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不一样。所谓见微知著,新微纪录片将故宫的艺术恢弘和历史沉淀以体量轻小,内容凝练,主题鲜明的方式呈现出来。
1.传播主题人文化
微纪录片相较于纪录片更加接地气,具有平民化、草根化的特点,所以创作
者更加注重从小人物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处理好个体和社会的关系。在文案创作上,微纪录片会更加偏向于人文化,这种人文化不是单纯地将镜头对平民百姓,替代以前的英雄杰出人物,而是要挖掘在小人物背后隐藏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微纪录片拍摄的不仅仅是画面中人物的动作神态,更多的是记录这些行为反应的品性、道德、风尚等等。真正做到管中窥豹,见微知著,睹一蕊而晓春将至。微纪录片文案创作人文化,以人文关怀为关键,说到底最后要揭示的必定是某种社会精神。
在微纪录片《故宫100》第一集中,开篇就是一个长镜头,从一家平民百姓的饭桌摇到桌子上的全家福,再到桌子旁的衣柜上的老照片,最后落到衣柜镜子上反射的故宫一隅。通过再平常不过的画面,增加当下和历史的联系,拉近观众和屏幕的距离。在第一集当中,镜子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在许多画面中都能看到镜子的身影。除了开篇的镜子特写引出全片对象,还有自行车上的观望镜、儿童拿着的圆镜子、工人抬着的一面大镜子、依靠故宫墙壁的镜子等等。这些特定的道具,用平民化、接地气的方式将过去与现在连接,将现实中的人物日常活动和宏伟沉稳的故宫联系在一起,人与物紧密相连,给观众带来深思。虽然整部纪录片要说的是故宫,但最终要落足的点还是在经过岁月洗礼和历史沉淀的祖祖辈辈的人上面,以此说明“紫禁城就是一面镜子”,“天空、大地、记忆、未来,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时光,所有有情的生命都可在这一刻映照中被唤醒”的寓意。
2.传播元素多样化
整部100集的微紀录片《故宫100》,每一集的构图、用光、音乐、音响等等视听语言相得益彰。每一帧影像都是一张具有艺术价值的画面,每一处音乐响起都经过仔细的分析和处理。如果说2005年的纪录片《故宫》是一场豪华震撼的视听盛宴的话,那么微纪录片《故宫100》就是别具一格的创新性品尝。除了运用延时摄影、移轴摄影、微距摄影、隐喻蒙太奇等创作手法,《故宫100》还在表达方式上更加贴近年轻观众的观看习惯,符合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交融的特点。
3.传播途径多元化
现如今,视频网站、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传播渠道逐渐成为微纪录片推广的途径,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和便携式摄像设备也为人们提供了微纪录片的制作和观看技术支持。《故宫100》同样也通过上述渠道进行了有效的传播。比如在微博上,官方可以用投放广告或者名人转发的方式来传播推广微纪录片,达到有效的营销效果。除此之外,官方还可以一片多放,充分利用新媒体免费、高效、交互的优势,把作品同时投放到好几个影响力大的平台上,比如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凤凰视频纪录片频道、优酷纪录片频道等等。目前国内的网络纪录片平台还在发展初期,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微纪录片会有更多元的传播途径,更多的机遇选择,以推向更大的舞台,面向更广的受众。
三、微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发展,对于微纪录片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新媒体对于整个纪录片产业的创作模式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微纪录片的发展也促进了新媒体的进一步融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纪录片行业,包括微纪录片,仍然存在创作机构不集中、创作群体规模较小型、专业化水平不均衡等问题。总体来说,新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更加注重商业化和艺术化
一方面,微纪录片会更加注重商业化,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工业化和产业化趋势;另一方面,微纪录片也会同时注重艺术化。[6]这需要做到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纪录片频道这类平台载体,鼓励民间独立纪录片的拍摄。只有将商业化和艺术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作品,微纪录片产业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2.更加贴近生活走进群众
未来的纪录片产业的受众群体将会广泛化,微纪录片会更加立足于生活生产实践,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要多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多创作反应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微纪录片。将来,微纪录片面对的受众更加广泛,受众年龄阶段会偏向于使用新媒体的年轻人阶段,所以也需要针对年轻化的观众群体来调整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和宣传策略。
3.更加多样的传播渠道
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局面扩大,三网融合的新局面逐渐发展——电视媒介、电脑媒介、手机媒介的有机结合,扩宽了微纪录片的传播的道路,同时也迎来了纪录片市场的新机遇。在这其中,纪录片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树立“互联网+纪录片”的创作思维和宣传模式。[7]由于微纪录片短小精悍,比传统纪录片更能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特性,所以今后的微纪录片将顺应新媒体的特性发展,在创作内容、传播途径、播放平台、统筹经营等方面更加贴近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
媒介融合时代,新旧媒体结合,传统的电影电视纪录片已经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纪录片形式——微纪录片。微纪录片给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全面解读和整体把握微纪录片,就需要研究微纪录片的传播特征,从而把握其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教化和生产实践服务,让微纪录片在媒介融合时代发挥出最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舟敏.新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嬗变及前瞻[J].当代电视,2016,1:20-21
[2]郭巧敏,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转向:微纪录片《故宫100》的影视叙事分析与反思[J].新媒体研究,2016,4:113-115
[3]于淼,微时代的微纪录——以微纪录片《故宫 100》为例[J].青年记者,2016,17:95-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