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2024-07-30 来源:欧得旅游网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摘要:园本教研是为了幼儿园的更好发展,她所依托的是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她所解决的是幼儿园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园本教研必定立足在本园。这是“纲要”贯彻的基础。如何开展园本教研从三个方面谈谈:1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存在着的问题2、何为“园本教研”3、如何开展园本教研;首先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园本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深刻理解园本教研的含义,树立园本意识。其次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教师会“研。最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完善园本教研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教研方法 幼儿园园本教研

新《纲要》追求的教育理想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对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要求,最终会转化为对教师的要求。重视教师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任何幼儿园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都不应过多依赖外界,而应着眼于培养和打造幼儿园和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朱慕菊副司长在《纲要》培训班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我们要建立以园为本,自下而上的教研工作模式”。因此我们要通过以有效的教研活动为依托,尝试着从本园的实际、从教师的实际出发,探索幼儿园的园本培训,以期促进本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园本教研。

一、目前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存在着的问题。

1.教研活动的开展得不到保证

幼儿园开展教研工作的目的和最终的任务是提高保教工作的质量和教师素质,然而如

果连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一最基本的前提都保证不了,何谈提高保教质量和师资素质呢?如果一个学期只开展那么寥寥无几的几次教研活动(我区幼儿园教研活动要求8-10次教研活动,但实际上一些园所连5次或6次也达不到),那么教研对上述“两个提高”的作用又有多少呢?

2.教师缺乏参加教研的积极性

幼儿园的教研工作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因而教研工作的实效如何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参与程度。那么在我们的幼儿园教研活动中,教师的主体性实际表现得如何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缺乏参加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现象广为存在。具体表现如下。

(1)教研=负担。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明天的教具和材料还没准备完呢,那有时间去参加教研活动”,“老是搞教研,还不如用那些时间集体备课呢” 。这表明,在我们不少教师心中,教研活动仅仅是一项他们不得不应付的工作,是他们“本职工作”(保教工作)以外的一项负担。如果教师是以这样的理解和心态参加教研活动的,那么教研活动对他们工作的改善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呢?

(2)在教研活动中“参而不与”。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参而不与”有诸多种表现,比如心不在焉(有的教师自己戏称教研活动时是发展想像力的最佳时间);研讨中不发言,被点名时应付了事:“我还没想好”,“大家说得都挺好的,我同意大家的意见”;还有的在下面聊天、开小会、做与教研活动无关的事。

3.教研工作形式化。

目前幼儿园教研工作形式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教研活动以“读”文章为主(即教研

组长组织教师们通过“宣读一些相关文章,然后就文章内容展开一定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整个教研活动)。即便教师全部专心致志地听文章,教师又能对文章的内容真正理解多少?之后的讨论又有多少是有效的?这些讨论与本园的教育实际的联系程度又如何?还有一些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对教研问题的研讨往往就事论事,不够深入。教师们说的都是自己对这个问题是怎么处理的或应该怎样处理,这时的教研活动往往变成了单纯的经验交流。尽管教师间的经验交流是必要的,但教研活动如果仅仅停留在经验交流的层次而不去“研究”是难以发挥其特殊的作用的。

4.教研成果短效

教研成果最终要运用到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中,要能够保证对该方面的保教工作有所推动和改善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其在“两个提高”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许多幼儿园的教研工作存在着这样的现象:目前园内在研究什么内容,该方面的工作就做得较好,而一旦研究内容更换,原有的成果就逐渐消失,甚至回到原有的水平。出现这种“短期效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研究过程和教研成果未能引起教师教育观念上的根本改善,而仅仅停留在教师表面行为发生了一些短暂的变化以及和幼儿园的日常管理未能制定相应的保证机制,使教研的成果落实能够成为一种经常化的管理行为是主要的原因。

二、什么是“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幼儿园,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它不再把外出学习当作唯一的学习方式,而是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园本培训,发挥幼儿园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园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

三、如何开展园本教研。

(一)首先要以学为先导,让教师懂“研” 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做好园本教研的核心,为使教师懂得如何开展园本教研工作,我们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园本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升教师理论素养,深刻理解园本教研的含义,树立园本意识。

1、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园本教研的理论,弄清什么是园本教研,通过学习、实践,我们认为园本教研应以幼儿园为本位,由研究者和骨干教师作引领,以教师自己或他人的行动为基础的,使教师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做什么,能自动地、无意识地做出最佳反应,与幼儿、家长进行有效的互动,在教学的行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取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情景的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园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使大家都知道园本教研就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本园的实际为着眼点,以新《纲要》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及时解决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完善幼儿园课程建设,提高幼儿园管理能力。并不断深入理解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并对照新《纲要》的理念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寻找独特的研究视角。

2、自主的学习。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这也是教师实现专业自主发展的关键因素。方法有:

(1)问题解决式学习。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进行梳理,确定存在的问题,形成学习专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循序渐进地学习与实践。

(2)建立学习文件夹。对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作累积性的记录,把记录整理成学习文件夹。

(3)批判性阅读。如:有意识地从批判的视角去阅读,学会与书本对话,养成在书的边缘空白处写下评语、随感等的阅读习惯。

(4)网络的学习。一是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协商交流学习,即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开展互动式学习。二是学会利用网络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性学习,即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料素材,整合到幼儿学习的课程中,让网络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3、通过外出学习引导教师逐步将教育理念变成教育行为,最终落实在促进幼儿发展上。

4、改革低效的培训方式,建立“园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发展。“园本”培训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建立“园本”培训机制,成为我园教师培训工作的方向。可以尝试一些新的、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参与式培训、行动研究、案例教学、反思性教学、叙事式研究培训等,在这些培训当中,让教师唱主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并通过活动的点评,让专家和教师直接对话,让教师畅所欲言。这种新颖有趣的培训形式,不但使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转变,而且教师也知道了如何进行园本教学的研究,更促进教师自己在行动中研究,并真正做到从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高度

去思考,分析问题。

(二)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教师会“研”

1、树立“研”的意识

幼儿园教师一说到教研,认为教研工作高深莫测,搞园本教研都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自己毫无经验,无从下手。因此,我们首先让教师们树立“研”的意识。我们可以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鼓励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师在研究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并通过园本教研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为此,各幼儿园立足本园实际确立不同的园本教研训练方案。如:每周进行一次新《纲要》教育思想的学习,每周一次的同伴互助活动,每周写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每两周一次的案例教学活动;每一学期两次的专业引领,每学期撰写一篇园本教研方面的论文,每学期阅读一本优秀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的著作。这样,让教师从点滴入手,帮助她们逐步树立“研”的意识。

2、形成“研”的氛围。

首先,引导教师在选择研究重点时,要源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小而具体,让教师在研讨中能针对自己的实际工作想说、敢说、会说。其次,找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大家展开讨论,进行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已见,使教师愿意“研”,逐渐形成浓郁的“研”的氛围。如:

(1)头脑风暴法。小组成员就某一问题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分享式讨论。小组成员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或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取得成功的案例提出来交换与共享,以此促进信息的流动和成功经验的推广。

(3)评判式对话。小组成员就理论学习中的某一观点或教育教学的热点、焦点问题站在反思的角度展开辩论或提出质疑,通过相互碰撞、充分摩擦,以达到高一层次的共识。

3、掌握“研”的方法

(1)问题会诊日。如:每周某一天或半天为幼儿园教研活动日,让教师将自己在一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罗列,然后提出探讨的问题,由全体老师讨论、交流、分析原因,再就这个活动共同制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过程,选择教育方法,这样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就有研究,有探讨,从而提高了教师设计活动的能力。

(2)三课活动:即听课、说课、评课。把三课活动贯穿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

(3)活动三研:即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的实践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等。以阶段为单位,由组长负责,每周一次。在确定活动的主题后,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准备;在研讨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老师都要写下自己在参加本次活动后的体会与反思。

(4)教学反思:针对以往教师对一些教学问题消极处理,不去分析原因,想办法解决,没有反思习惯的状况,我们引导教师将自己工作中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因此,在每次的活动结束后,每一位老师都要及时地写下自己在活动后的体会与反思。进行前后几次的教学

反思。针对第一次活动中不足之处,在第二次的活动中加以改进,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使教师进一步理清了自己设计活动的思路,更了解幼儿对什么感兴趣,为什么等等,怎样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让也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拟定教育策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参加培训,使自己更有明确了方向。这样的活动强化了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教师自主地发展。

(5)与骨干教师、名教师对话: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都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与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开展了园本教研活动,幼儿园里可组织各类教研活动的观摩和交流活动,让年轻教师从中也学到非常多的东西。如:在绘画活动中,某老师在美术方面有专长,可以让她常带教师对全园各班的画刊、幼儿的作品进行讨论。对教师的美术活动进行了点评,选择什么样内容,更适合孩子,又有利于教师操作,通过这样的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在逐步的提高。

(6)专业引领: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省、市等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幼儿园的教研活动,教师也将自己平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困惑,列成单子,归好类,把不能在教师交流讨论中解决的单独列出来,向专业研究人员请教,在请教的过程中,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也促使教师本人的专业水平不断的提高。从而提升以园为本教研的质量。

(7)个案评析:在进行某一主题的研究活动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循环的方式运行:如:即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实践,这样使研究少走弯路和误区。

(8)园长论坛:园长不但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同样也是在园本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教研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尝试设立了园长论坛,让教师与园长进行直接对话,通过对话的同时,将新的教育信息、教育理念传递给教师,引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

(三)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促“研” 没有科学的管理,就无法保证工作的方向性和持久性。要改善教研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1、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确定园长是教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参与者、指导者和支持者,园长为组长,业务园长为副园长,各年龄班组长为成员的园本教研组织机构,进一部落实各人员的职责,分层管理。 自下而上:即园长根据各层面教师的需求、建议提出园本教研的方向、思路及操作要领,鼓励大家自行选题进行实践研讨等,教师们参与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出现“愉快教研”的氛围。

2、进一部完善园本教研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健全各种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如:教研组织制度;园内学科带头人制度;园外专家专业引领制度;教研交流制度;课题申报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家长开放日制度;教研服务制度;并定期组织学习、 研究、交流检查。并运用园本教研考核制度,奖励机制,发挥学科带头人示范作用,如: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几年内承担或参与市级科研课题有阶段性成果,并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本人撰写的有关文章的教师聘为学科带头人。使优秀教师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职称评定,个人评先,外出学习等方面给予倾斜,这样更激励教师的园本教研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以上只是一些粗浅的探讨,也借鉴了一些幼儿园开展园本教研的经验。如何立足本园实际,开创我们小店有特色的园本教研,有待于全区的园长与教师共同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