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对苏州园林审美意趣的影响

2023-06-30 来源:欧得旅游网
文史艺术2013年10期(中) 从《千里江山图》看现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 李树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摘要:《千里江山图》因其大胆的色彩语言、巧妙的构图,在中国山水画中取得了相当之高的地位。在中西交融的现代艺术中,随着现代图式的发展变化,材料 的不断丰富,表现对象的多元化,以及色彩语言的探索,沿着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美学思想,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归纳、整理,努力探索和研究,找到独特的色彩构成, 在现代的绘画中更好的展现中国山水画独有的气质。 关键词:色彩;构图;山水画 一、《千里江山图》的艺术价值 《千里江山图》画面气势磅礴,场面壮 阔,景物繁多,充满着浓郁的自然生机,它 继承了唐以来的青绿画法,大胆尝试浓艳的 蓝绿色调,整个底色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 索,他们在色彩上都喜用青绿色去晕染,但 将青绿色的使用发挥到了极致,还是要数年 仅18岁的王希孟了,当然这并不是巧合, 也不是偶然。 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二李处于唐朝时 达出作者的感情,而且丰富的色彩语言,使 人眼前一亮,达到视觉传达的效果。青绿色 彩具有情感传达的作用,它具有极强的设计 性、程式性、装饰性的效果,强调的是色彩 的符号性功能,对于原色的运用,纯度、明 染,使水、天融为一体营造一种江水浩渺, 期,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对青绿色彩的运 度、主色调的把握,大胆的运用互补色的点 无边无际的广袤宇宙。石青石绿的厚重,娇 用有所研究,尝试将这样的色彩运用到绘画 缀作用,达到一种视觉的冲击效果。《千里 艳欲滴的视觉效果,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 当中去。而二赵处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 江山图》构图的周密,用笔的精细,色彩的 力,将画面表现得栩栩如生。《千里江山图》 绘画较北宋又有所区别,无论是从画面的选 浓艳,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 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浓艳的 材、构图、色彩,较北宋都有明显的不同。 来表现“心”的世界,较古之青绿山水大大 色彩效果,展现给世人一种新颖的表现形 从王希孟与二赵色彩方面的对比中可以看 地前进了一步,标志着大青绿山水已进入了 出,北宋画院的作品,色彩绚丽多彩,具有 一个新的高峰,代表着北宋后期山水画的杰 极强的装饰味道。王希孟将金色的运用发挥 出成就。 到了极致,金色在青绿山水中具有相当重要 四、现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 的地位,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画面中 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就是一个对 不起眼的小屋用上那么点金色,既可以调节 “现代性”的不断认识过程。特别是在色彩 图1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人的视线,又带有装饰的味道,使画面活跃 语言方面,需要我们对传统山水画的一个重 二、与二李二赵的绘画比较 起来。作者对山河的热爱之情,寄托在这绚 新再认识。在色彩的使用方面要有所突破、 在此之前的李思训就以金碧青绿的浓 丽的色彩当中,富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为 创新,但不能盲目的“拿来”,或“减去”。 重颜色作山水,独树一帜,开创了青绿山水, 之振奋。 在对色彩的研究方面,首先要对颜料本身的 奠定了中国山水画工整严谨一派。《江帆楼 当时的绘画以服务宫廷为主,主要是反 了解,熟练的掌握颜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阁图》用青绿着色,螺清苦绿皴染,色彩淡 映当时宫廷的奢华。宋徽宗酷爱绘画艺术, 区别矿物质颜料和植物颜料本身所具有的 雅繁富,显现出从小青绿到大青绿山水画的 并且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大力支持人才的培 属性,因为所要展现的画面内容、题材的不 发展与成熟的过程,对后来中国山水画的发 养,使得这一时期的绘画创作最为繁荣。王 同,就要思考用什么颜料,探索如何才能使 展,产生深远影响。其儿子李昭道的画面繁 希孟受其影响很大,在这一时期进行青绿山 其与现代的绘画结合,传达出现代绘画的语 复,线条纤细,《明皇幸蜀图》有“变父之 水的创作,并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色彩感觉 言魅力。其次对于纸张的运用也非常重要, 势,妙又过之。”画中山川树石以细致劲道 色彩语言。 不同的纸张具有不同的特性,颜料、水、墨 的线条勾勒,用青绿赭石晕染,大面积的青 三、与传统水墨山水画的比较 色在不同的纸上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画面效 绿染色较浓重。 时至宋元时期,水墨画逐渐崛起并成为 果,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的。 赵伯驹擅长画楼台界面,设色富有变 中国画的主流,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 无论是传统水墨山水画,还是青绿画 化,重在以水墨构成墨骨,而后染青绿色。 彩系统,强调的是水与墨,情与境的结合。 派,他们所追求的都是对大自然的热爱,讲 《江山秋色图》色彩以石青石绿为重色,兼 传统水墨山水以墨白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 究天人合一这一传统思想,所以山水画色彩 用赭石、朱砂、花青和白粉。其弟赵伯辅所 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 语言的探求,要做到沿承传统、与时代结合, 画的《万松金阙图》,水天与江岸浑然一体, 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 学习前人的创造精神,使之转化为现代的色 给人一种气势逼人的画面效果。整幅画面用 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传统水墨山水 彩语言。 墨绿青绿色罩染,由淡至深,显得林木苍翠 画的黑与白,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色彩基调 参考文献: 凝重。较之唐代的大青绿山水,赵氏兄弟参 与骨架,它主要讲究的是意境的传达。 [1】王文娟.墨韵色章一中国画色彩的美学探渊 合五代、北宋以来水墨山水画的新成果,作 但传统水墨画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5),第一版.181 了重大的改进。 彩语言的追求和创新,色彩语言具有很强的 [2]陈传席_山水画史话【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 这一时期前后有二李二赵的青绿山水 空间感,可以很好的拉开画面的空间,会使 社,2001(8),第一版,南京.67 一派,在色彩与构图都尝试了不同技巧的探 人产生虚无的感觉,色彩的冷暖也很容易传 中国传统文化对苏州园林审美意趣的影响 赵萌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苏州园林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汇集了我国园林的精粹。它的造园手法和文化内涵都有着上千年的传承,它们的研究 价值非常可观。 关键词:苏州园林;审美;意趣;内涵 苏州园林艺术作为华厦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渊影响 和自然的和谐相处。长期以来,这种思想不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以特有的建筑艺术形 一、儒家、道家、佛家对苏州园林的 仅指导着人们的自然观,也影响人们的艺术 式记载着吴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不仅具有 影响 观、人生观。他们都十分强调道德建设,特 优美的建筑空间形式,而且具有深层次的文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家思想、道 别是追求士大夫阶层的完美人格,众多的园 化内涵和造园思想。开展对苏州园林空间艺 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所成, 林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是复杂的、生动 术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其造园的思想内 中国古典园林受儒家、道家、佛家三大 的、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 涵和艺术规律,力求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 思想的影响,以儒家为主,道家、佛家为辅。 尤其是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色彩都 供有益的启示。苏州园林的审美意趣受到了 这三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都主张人 (下转第131页) 122 基础教育2013年10期(中) 浅谈生物比较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孟飞 (永城市城关镇胜利中学河南永城476600)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 了的系统的知识适时相应地集中起来,阐明 肺泡数目增多,深切地认识到蜥蜴肺的呼吸 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 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规律间的关系。如讲 作用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 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 动物的进化规律时,把各门动物的神经进行 适于陆地上的生活。而青蛙还需要皮肤辅助 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比较,就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动物之间 呼吸,仍然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 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 5.比较法是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的规律进化的。 的重要方法。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3.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 的基石。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 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 延。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 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 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 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成双成对、 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 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 成列成排、前后联系的名词混淆不清。有比 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 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 较才能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 别?学生必须用比较法,从逻辑上找出对比 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 的。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法,突出一方,找出 之项: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 一难题。它的作用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它们的异同,就可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如 物、能量转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 1.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 讲穗状花序时,用总状花序作比较,找出它 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 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 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可使学生 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 清楚地掌握这一对概念。 总之,中学生物学主要是讲述生命现象 知识的程度。如讲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 4.比较法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比较 的共性和个性,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比 型,先用绿藻的自养方式作对比,引出异养 法能使抽象微细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具体形 较,从理论上概括总结出来的。生命现象之 的含义。 象化,我们也称之为“对比直观”。如说草 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纵横交错,网络复 2.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 履虫像草鞋,大草履虫有一个透明略呈肾形 杂。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法的多样 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 的大核等等。这样,使学生对微细抽象的生 性。一般的比较法有类比、列比、历比、寡 化。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 命现象,有一个直观形象。比较法还能加强 众比和综合比。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恰当适时 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 直观作用。如将蜥蜴的肺结构图同青蛙的肺 的运用这些比较法进行授课,定能收到事半 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分散 结构图比较,能使学生具体深刻地看到蜥蜴 功倍的效果。 (上接第122页) 艺术中,还是在室内设计艺中,“意境”都 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流。到了明朝,计成则 会各有特点,而必须具体分析。 是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之一。中国古典园林艺 明确地把“天人合一”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 庄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崇尚自然,追求 术和室内设计有很大的区别,但他们追求的 博大理论应用于造园,说明人与园的关系, 虚静,逃避现实并且向往 都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带有诗情画意的艺 再次说明了园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 一种原始自然的生活状态,这种浪漫主 术境界。因此,设计师可以依靠自己聪敏才 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造园中“天人合一”的 义的思想追求在苏州园林中多有体现。随着 智运用高超的技巧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 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时代的发展,不同时期造园理念中包含着道 可感的具体形象传递给大众。目的都是为了 (一)造园中,园主对园林的规划设计 德观和人格情操是不同的,有晚明士人张扬 创造一种意境,以此来陶冶情操、美化环境、 和整体布局等方面,人的主观愿望和诉求, 个性、酷爱园林闲逸生活、超然于世俗、鄙 柔化空间、增添生气、抒发情怀、创造氛围。 都要与客观环境相适应,体现了人与天相和 视尘世俗态的另一面。这反映了道家主张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谐的思想。 “无为”,逃避社会矛盾,追求个性自由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形成的早期阶段,就产 (二)造园者的审美意趣,必须符合客 思想;道家则主张虚幻,引入熏遁人空门。 生了独特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它强调 观条件,顺应客观条件,一切要顺其自然, 儒家思想则比较现实,不仅是统治阶级 了天、地、人和谐统一、和睦相处的道理, 不要认为强求,“任高低曲折,自然断续蜿 用来治国安邦的哲理,是 并且这一观点影响着古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蜒”。“窗牖无拘,随宜合用”。计成强调, 庶民奉为伦理道德的金科玉律,士大夫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古代哲学 要充分依就自然地势,不做过多的人工改 阶层对此更是顶礼膜拜。儒家思想中的一个 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源远流长。 造。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重要特点则是重人伦而清功利,以人为本, 历代的哲人对“天人合一”宇宙观的表述不 (三)“天人合一”还体现了一种审美 以情义为基础。儒家文化历来主张人世的, 同,因人而异,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仁 基本理念,就是崇尚天然,以天然作为最高 士人要实现“修、齐、治、平”,真、善、 者乐山,智者乐水”,孟子主张“性天合一”, 的审美标准,诸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美兼备的君子人格一面,就不能忘记经世济 儒家的另一部经典著作《易传》提出“大人 “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这是崇尚 民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抱负,儒家提倡“仁”, 与天地合德”。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与 自然美的体现。 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积极进取, 天为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苏州园林的空间特征与中国儒道文化 人世有为。苏州园林中诗情画意的表达也是 自然”;庄子则继承了老子以天为法的思想, 一脉相承,“天人合一”的思想数百年一以贯 儒家思想的一个方面,隋唐统一中国后儒家 尊天地自然为“吾师”,董仲舒提出“以类 之。苏州园林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 一改魏晋南北朝道家思想,提倡文学艺术审 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处,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浓郁的人 美观念把园林作为修身齐家的场所,使其自 宋朝程明道提出“天人本无二”,唯物主义 文情怀是值得设计师学习和借鉴的。 然意味渐淡,人文气息渐浓。 哲学家张载则明确使用了“天人合一”这一 参考文献: 人的本质的善恶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 词语。由此可见“天人合一”的理论思想有 【1惆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 的一个重要论题,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一个发生、发展到最后奠定的过程。虽然在 社,1990年 孟子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 由春秋到宋朝近两千年的演化过程中,也有 [2】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 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苟子提出性恶论“人 早期儒家提出过“有天有人,天人有分”的 版社,2005.12 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计成曾经为政治品行 观点。战国时的苟子和唐代刘禹锡等提出过 【3】童寓,《江南园林志》.中国工业出版社, 差的人造过园,虽然不赞成他们的政治主 “天人相分”的主张,但总的来看,我国历 1984掘 张,但他敢于对那些有权势的人提出批评意 史上儒家和道家这两大学术流派都主张“天 作者简介:赵萌,女,1980年6月,河南新 见,具有坦诚的品格。 人合一”当是无疑的。 乡人,硕士,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 就设计思想而言,无论在中国古典园林 先秦之后,“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一直 向:美术学。 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