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回首来径
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7年全国Ⅰ卷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认真解读新课改以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会发现其显然经历了重要的变化历程。2015年以前,可以视为新材料作文的时代,这样的作文命题,考生大多都会有话可说;2015年全国卷Ⅰ回归传统,在作文命题中融入了应用文写作的元素,要求采用书信写作这一形式;2016年后则出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横扫作文命题的趋势,可以视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时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关键在于打破无病呻吟,防止考生套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思维方式,致使考生的写作趋向单一和固化。2018年全国卷的3道作文题目,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变革,呈现出彰显大国精神、关注社会发展、注重考生思维的基本特征,重在引导考生通过真实的人生体验来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2019年的9道作文题再次发生变革,呈现出限制性和开放性相对平衡下的多元思维。命题注重作文的情景化和现场感。
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再次出乎意料——稳中有变。在关注现实大行其道的备考背景下,全国Ⅰ卷作文材料取材于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故事,齐桓公小白在与公子纠的继位之争中因为鲍叔牙等人的拥戴而获胜,在他继位后,鲍叔牙又向他举荐了曾经拥戴公子纠并且一箭射中桓公衣带钩的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原谅了管仲的射钩之罪,还让管仲主持政务,甚至对管仲以“仲父”呼之,足见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在管仲、鲍叔牙这样的贤臣辅佐下,齐国政通人和,霸业遂成。该命题属于材料作文的范畴,情境化、现场感相对弱化。
一方面防止了考生背诵时评类文章、套用政治课式的理论观念、偏离语文作文本质的弊端,同时有助于引导考生独立思考,用独有的思维形式思考问题,某种程度上算是对新材料作文的一种回归。
考题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一个“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的简单情境,让考生能够根据自己对一段历史材料的感触进行写作,三个历史人物,一个任用贤才成就事业的故事,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个,也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来写“发言稿”。齐桓公情商高,会用人,识人才宽容大度,从谏如流不计前嫌;管仲善于治国,不拘小节,聪敏机智,成为齐国的实际掌舵者;鲍叔牙慧眼识才,不计小节,真心待友,为国举贤,成全别人威名的同时,也让史书留下了自己浓厚的一笔。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但让他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尊重和学习,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中获得启发。考生如能够围绕材料思考到位并合理调动相关历史方面的积累,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便能充分展现写作素养。命题能够充分挖掘考生的写作才华。
今年作文命题更加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倡导品德修养,讲述“霸业”故事,遵循了“不可重复、不能怪诞、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命题规律,写作要立足实际谈出感悟,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在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影响局面下,在新课标修订和新高考改革的铺开局势,疫情影响下的高考作文命题,表现出所未有的“稳字当头”。
“回首所来径”,近三年以来的高考作文题目着重引导考生关注社会人生,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作文题目故事性的命题材料为触发点,激发考生的真实感受,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信念,促使他们成长为关注他人、反思自我、懂得宽容、拥有情怀,并且善于思考的新时代新青年。 审题立意
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多指向较为宏大的时代命题,引导青年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关联起来,以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为国选材的高考任务,基于此,作文题所给材料所指向的论题常常是一目了然的,不会暗含或者潜藏在文字的背后。然而今年的考题似乎有些反套路。中国人常说道与术。电视剧《三国》里,诸葛亮对姜维说:“凡兵法韬略,说透了,不在术而在道,在于阴阳变化,虚实奇正,术是表,道才是根本,你若悟透了,比学会上千种阵法更重要。”兵法韬略如此,文章写作亦如此。
站在硝烟弥漫的高考彼岸,驻足风云变幻的改革渡口,可谓渺渺茫茫,迷津难觅。近年命题者多通过材料选择上的大视野和材料组合上的高灵活度、通过情境设计和任务要求来考查学生的思维力,2020年全国Ⅰ卷回避了宏大主题和热点话题,材料作文
命题也不再以多则材料、多元材料呈现,虽然依然和情境设计、任务要求组合在一起,但跟众多师生的预期是有较大差距的。
材料属于整体型单一型,共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故事,是题目的背景,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成就事业的根本是“人”的问题。材料的第二个层次是孔子、司马迁的评价,要抓住评价的对象和关键词,是材料的关键提示所在。材料的第三个层次是情境和任务以及文体要求。阅读材料要做到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和治理理念。三个历史人物,可以思考的有好几个角度,既可以单写,也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提示“感触最深”是引导考生选取角度时,进行适当的比较权衡。
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材料立足历史上齐国发展成就不平凡霸业的故事,采撷一朵历史的浪花,但绝对不希望考生一头钻进历史,而罔顾现实抒写。尚奇者仍可追热点之新写大国崛起之用人理念;敏察者可展刻画之长写人与人赤诚相交,互相成就;情笃者可以此及彼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多角度审问发独到之论。
参考立意:
1、海纳百川,各美其美
2、德才兼备,成就他人 3、知人善任,识人之功 4、唯才超群,方建奇功 5、开阔心胸,胸阔业成 6、谦虚礼让,审时度势 7、志存高远,唯才是用
考场上如果思维活动顺畅,就能够顺利地从材料中解读出论题、论点和分论点,一篇考场议论文就已经具备了灵魂和骨架,接下来要注意的就是在行文时注意进入情境和完成任务。写好此文,不仅需要高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需要较为深厚的历史素养,对已发生和未发生的历史情境有一定的洞察力和想象力。 备考建议
1. 坚持情境写作、交际写作的备考方向。继续强化写作的情境、交际、任务意识,引导学生细化任务指令,全面完成写作要求。无论写作类型有怎样的变化,都应该在题干的材料要求范围内,挖掘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的任务,将之分解为多个维度,如具体情境、写作身份对象、内容要求、文体要求等,提高写作任务的完成度。
2、 重点关注材料作文,材料可以花样翻新,也可回归传统,但仍需紧盯社会热点背后的故事
考场作文有它的限制性,在这一态势下,材料作文以其灵活的形式,广泛的取材范围,以及多方面考查学生读写能力的优点,迅速赢得了先机,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考生在审题时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理清材料的逻辑关系,找准材料的最佳立意,注意议论的结构,材料是旧材料,但也要注意例证的新鲜度。
我们必须在正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确保你的理解不会走偏,不妨参考以下步骤。 第一步,阅读作文材料,分清层次,用一两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并且根据主要内容提炼出关键词;
第二步,总结材料背后隐含的观点或倾向性; 第三步,“我”的观点与见解;
第四步,验证我的观点是否契合材料的主要内容。
在当今媒体发达的时代,关注各类热点问题,能够阐述自我看法,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要关注新闻的纵向发展,也要关注其横向联系,从中找出内在的规律,分析社会热点背后的故事。
3.继续强化思维训练,在作文题目材料的深入分析上下功夫。如今作文设题往往具有真实性、矛盾性、思辨性的特点,要想文章写得漂亮,除了能完成基本写作任务之外,还需能够针对问题,鞭辟入里,彰显观点。强化思考的深入性、表达的逻辑性,在发展等级上创造更多的亮点。
4.阅读,仍是提升高考写作水平的重要法宝。新课改、新课标背景下的高考备考,必然要打上两者的印记。如新课标中的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专题学习、主题学习、项目学习等等语文学习方式,也可以适当地介入高考复习备考,尤其是写作备考。高考试卷不仅是选人的载体,还是育人的途径,其“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我们的备考素材必然要关注这一功用。训练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自觉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彰显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增强“四个自信”。
要在提升学生的时空格局、家国情怀,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书生意气”上下功夫。 未来趋势
未来高考作文将朝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凸显文化底蕴,应试背诵将更加失灵。近年来的命题趋势,体现了对考生文化修养积累与沉淀的重视,仅有知识储备是不够的。取得优异成绩,需要阅读名著经典、铭记历史、感知时代、追踪新知,更需要深入思考、独立判断,那些刷题、押宝、死记硬背的方法将越来越失灵。要拥有“矛盾”与“多元”的眼光,灵活地辨析问题,用矛盾的眼光理解问题,从而发掘事物的多元价值和多重意义,以此以对抗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同时,还要特别注 “人文眼光”,因为目中无“人”的说理是冷漠的,
甚至是诡辩的,无论怎样变换视角,都不能违背“以人为本”这一底线。
2、鼓励多元表达,“脸谱作文”不讨喜。高考作文命题会越来越灵活,制式文本越来越少。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科内知识,还要加强对社会以及各领域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想象力,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选题、构思、写作等方面的任务,呈现个性化表达。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传承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今后语文教育的方向。
3、“说理才是硬道理。”写议论文是为了“说理”,为了表达自我的思想、态度与论点,这本应成为一个基本常识。一篇“不讲理”的议论文,如果全文只是堆砌一些华丽的辞藻、编织一个精美的骨架,再罗列一些名人、典故和诗句,没有明确而清晰的观点、议论缺乏清晰的逻辑线路、语言的内涵外延不明、观点俗套、缺乏冲击力无论如何都是不成功的。
4、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言,学生都应多训练,多看、多听、多想、多写;思维方面,要多关注现实、社会和历史,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审美方面,要培养健康、向上、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文化方面,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在实践中传承和理解。温儒敏先生指出的:“高考作文应该拥有更多思辨性,而不是堆砌名人名言、用典,尤其是近年来作文的‘文艺腔’偏重,也得适当纠偏。”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回归理性,强化思辨,乃当务之急。 知津探写 片断一
发现是所有机会的起点,它可以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发现人才,而后重用之,能兴国安邦,造福一个朝代。周文王就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人,他发现姜子牙有治国安邦之才,封姜子牙为专管军事的太师。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周文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周文王死后,姜子牙又辅佐周武王一举打败了商朝,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姜子牙之所以成为齐国的缔造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源于周文王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当然,周文王在成就姜子牙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辉煌的帝业。这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发现者,万不可忽视每一个有益的细节,或许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能成就自己或成就他人,让一个“千里马”式的人物早日奔向成功的轨道。
稳坐中国电影界“头把交椅”的张艺谋不但引领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向国际舞台,而且他所培养出来的电影演员也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闪耀巨星。提到“谋女郎”章子怡,人们都知道她是叱咤影坛的著名演员,曾担任《英雄》、《我的父亲母亲》和《十面埋伏》的女主角。当她还是个小姑娘时,面貌清纯、可爱,还有一双会说话的明亮大眼
睛,当她被导演张艺谋偶然发现后,便频频出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银幕之上。黄金被埋在土壤里,如果不被发掘,与土壤何异?章子怡自身潜藏着艺术能量,如果没有张艺谋的发现,这些能量就失去了大放异彩的机会,还何谈叱咤影坛?因此,只有勇敢地向前跨一步,去展现自己,让那些炽热的能量像火山一样喷发而出,才能成就美丽的人生! 片断二
毛遂因自荐而使赵国解除了被秦围攻之困,遂成为赵国平原君的座上客。管仲因鲍叔牙推荐而任相位,辅佐齐桓公称霸,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能够遇到生命中的伯乐,所以我们要做自己的伯乐,善于发现自身的特长并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总之,世上许多美好的东西都源于发现,善于发现自己,便会成就自己。
迈克在求学中一直遭遇打击与失败。母亲只好把他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养成才。可是迈克对读书并不感兴趣,却对雕刻情有独钟,于是他专心学习雕刻,希望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雕刻艺术家。迈克的母亲对他彻底失望了。许多年后,为了纪念一位伟人,市政府要在广场上塑一尊雕像,并为此花重金征召优秀的雕刻家。迈克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毛遂自荐,结果一举成名。事后,当记者问迈克取得成功的秘诀时,迈克激动地说:“大学里没有我们的位置,但生活中总有我们的位置。以前的失败都是因为我没有发现自己!”
是啊!世上没有等来的伯乐,最好的伯乐就是你自己。如果迈克坐等他人来发掘自己,或许他一生都默默无闻。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只有自己才最清楚自己的长处与才能。迈克毛遂自荐,做到了发现自己,最终成就了自己。 片断三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片断四
齐桓公欲拜叔牙为相,鲍叔牙诚恳地辞谢说:“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齐国,有高傒和我就够了。如想建树王霸天下的不世功业,那非用管仲不可!”
齐桓公问:“为什么一定要用他做宰相呢?”鲍叔牙说:“以我与管仲相比,我有五点是不如他的:宽厚仁慈,能安抚百姓,这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抓住根本,我不如他;忠信可结于诸侯,我不如他;能给国家制定规范和礼仪,我不如他;能站在军门前指挥练武,使将士勇气倍增,我更不如他。管仲有了这五个强项,所以要是他当宰相的话,一定可以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桓公沉吟说:“那我得先试探一下他的学问再说。”叔牙摇摇头,进言说:“非常的人,必须以非常的礼节相待才行,天下的人知道主公尊贤礼士,不计私怨,会有更多的人来齐国效忠尽智!”齐桓公恍然大喜,即命人择定吉日良辰,用“郊迎”的大礼,亲自迎接管仲并同车进城。桓公与管仲一连谈论三日三夜,句句投机,即拜管仲为相国,且尊称为“仲父”。于是委任鲍叔牙为大谏。 片断五
宽容是一种美德。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宽容是鲍叔牙每次多分给管仲 的“黄金”,鲍叔牙宽容管仲自私自利的毛病,帮助他脱离困境、走上仕途,并与他成为了生死之交,并传为一段佳话,鲍叔牙的美德也永留千古!与朋友交往,宽容便是钟子期和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原谅对方的不足和自身缺陷,才能使友情历久弥新。宽容也是你踩在脚下的紫罗兰,你一脚踩扁了它,可香气却留在了你的脚上。宽容是相互的,你宽容别人,别人也就会体谅并宽容你,这样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春秋时期的惠子是狭隘的,他害怕好友庄子抢夺他的相位,就派人逮捕庄子,闹下千古笑话;三国时期的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许诸葛亮胜过他,于是暗下毒手,最终却只能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明朝时期的严蕃是陕隘的,他害怕夏言威胁到他的地位,于是百般暗算,最终被夏言的好友徐阶打败,遗臭万年…… 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我们的生活将在冷漠、戒备、猜疑、敌意中度过,身边也就无美可言了。国以和为贵,家以和为美,人以和为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