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在适应上的主要问题是人际关系缺陷及沟通表达障碍,导致与人交往无法考虑对方的意图,或我行我素,或沈迷于兴趣的事物,坚持自己的特殊玩法,无法接受被干涉,或因需求不得满足而哭闹生气。矫治教养的首要目标在于改善这种固执的特性,增进其挫折忍受力及认知弹性,使将来能够适应更复杂的社会环境的要求。
第一步便在于:学习如何运用行为治疗「条件交换」的要领,培养孩子接受约束能力,协助其对自己的行为设立合理的限制,进而了解社会中「规范」的概念。换言之,在条件交换的过程中,小孩不仅需要学会等待、延迟立即性需求满足及配合的意愿等,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具有将别人的意图考虑在自己的行为中的动机,才能成功地达成指定的要求。
「约束」的目标,不只是在消极地消除因执着特征所形成之过多的行为,更是积极地协助孤独症儿童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增加其适当行为。
对孤独症儿童而言,合理的限制是什么,并没有一定的客观准则,只能概括地说──当他的行为已经过多到影响自己的学习、或干扰别人的生活时,即使该行为在表现内容上并无明显不正常之特征,仍要予以约束之。例如:一个孤独症小孩非常迷恋数字,入迷到一拿到纸笔就写数字,画图课要求他画画,也不理会老师的指示,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心里想的数字上,虽然喜欢数字不见得是件坏事,或许成
为他日后的特殊才能也说不定,但是已经沈迷到妨害他去学习其它能力时,就必须约束之,设立合理的行为限制。只要这些限制是合理的,执行者的态度保持一致,并能向孩子保证所设立的这些限制是正当的,让孩子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他们通常可以很快学会在此范围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小孩的语言理解能力尚未通过听从吩咐完成指示的阶段,通常我们会降低标准,从行动约束开始,协助他建立合理的行为限制,了解听从吩咐与各型增强物之条件交换的关联后,再渐次引导致对口头约束的接受。然而,在养成条件交换习惯之前,必须先具备等待的能力,及学习接受自己欲求的东西不是想要就能够马上兑现的事实。一个小孩无法等待或轮流玩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他误解「等一下」就表示大人不给他想要的东西了,所以教导者的教养态度一定要保持一致,言而有信。
其次,最好事先拟定渐进的阶段目标,从大范围的行动约束开始,渐次增加约束的项目和时间,再慢慢褪去外在的约束条件,期望能导向孩子对自己行为自我规约的最终目标,亦即增进自我控制的效能。
接受约束的能力在于建立适当的学习习惯、是未来适应群体生活的第一步,而自发性的培养是鼓励孩子在合理的行为范围内、在不妨碍他人学习的条件下,活泼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特别对于缺乏动机、不会自己主动玩的小孩,要积极地诱导他对外界事物发生兴趣,有了喜好后,才会有学习动机,我们才可能有机会运用他喜欢的东西当作增强物协助他建立新行为,所以教养的方式一定要尽量活泼、生动,
才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同时也要鼓励他主动探索新环境,丰富生活中的官能刺激,创造尝试不同生活经验的机会,扩展行为目录中的好行为,以取代或减少自我刺激的不适当行为。
对于主动性较佳的小孩,教养的目的在于提升其玩法的层次,增加正向的、有意义的玩法,使单一化之玩法,经过复杂化的过程,能渐次导向功能化的治疗目标。通常自闭儿的玩法没有进展、开始流于单一化时,表示教导者的方法可能缺少变化,教材需要调整了。
此外,自发性和孩子自我安排计划生活的能力亦有重要关连。刚开始,小孩通常是在事先安排的规律环境中,依赖父母的提醒被动地执行生活作息,若父母本身的个性较有组织,做事情会计划,家居生活的安排井井有条,孩子更会容易进入状况。但是,慢慢地,此项按时间表行事的能力要提升至即使父母不在旁边叮咛、慢慢地减少主导的角色,孩子也能够依照已经建立的常规作息主动去执行,且没有特别去为他规划时间,他也有能力自我安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