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教材分析
1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作者:伊索,传说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人, 善于讲动物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自大的赫耳墨斯化作凡人,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问价,本 以为是商人的庇护神的自己的价格会很高,没想不过是宙斯、赫拉雕像的饶头而已。适用于 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教学目标 1. 了解寓言的相关文体知识; 2. 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体会寓意;
3. 通过对比,品味文中细节,培养学生深入阅读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不妄自尊大、不爱慕虚荣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体会寓意。
2. 通过对比,品味文中细节,培养学生深入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品味文中细节,培养学生深入阅读的能力。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读课文,查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3. 搜集关于寓言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寓言大家并不陌生,请同学们说几个中国的寓言。(南辕北辙、拔苗助长、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再说几个外国的寓言。(龟兔赛跑、狼和小羊、农夫和蛇……) 结合其中的任意一则,说说寓言的特点。
1. 故事短小;2.主人公可以是动物;3•蕴含深刻的道理;4.给人以警示;5•用简短的 故事来
说明深刻的道理……
二、 简介寓言和《伊索寓言》:
[.禺吕。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 某个道理或教训。一般篇幅短小,常用拟人、夸张等手法,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哲理性、劝 喻性。
2. 《伊索寓言》。
伊索一一古希腊作家,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善讲故事讽刺权贵,后遭杀害,后世 将他讲的故事整理成《伊索寓言》。 三、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一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从字音、朗读节奏、人物语气等方面评价。 3•齐读课文,指名复述。
四、 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1. 概括故事内容。
2. 赫尔墨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爱慕虚荣、自命不凡、妄自尊大……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课文揭示寓意的句子:
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要爱慕虚荣;人要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分 量,不是由他的地位决定的,而是由他对别人的奉献决定的;干一份工作要尽职尽责,不要 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
五、 品读细节,品味讽刺的力量:
1. 找出含有赫尔墨斯“想”「问”、“笑”的语句。 2. 品析赫尔墨斯的“想”。
A. 原文: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改文:想知道他在人间是否受到尊重。
明确:原文中赫尔墨斯对自己在人间受到尊重丝毫不怀疑,想知道的只是受尊重的程度。 可见他的盲目乐观,妄自尊大。
B. 原文:心想……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
改文:心想……人们会对他也许更尊重些吧。
明确:原文更加确定,将他的盲目自大渲染到极致,改后推测语气代替了肯定语气,不 能表现赫尔墨斯的狂妄自大。
3. 赫尔墨斯听说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多一点时,会怎么想?
明确:“哈哈!太好笑啦!堂堂众神之王才值一个银元,好丢人!我的雕像肯定比他值 钱!” “赫拉的雕像居然还要贵一点,不过那也没关系,我肯定比他们厉害多啦!”
4. 品析赫尔墨斯的“问”和“笑”。
A. 原文: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
改文:他看见维纳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 ”
明确:上来就问宙斯的雕像值多少钱,可以看出他只想和宙斯一比高下,其他众神他没 放在眼里,或者说他认为其他众神没资格和自己比,足见他的自负。
B. 原文: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
改文:赫耳墨斯又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
明确:这个“笑”既是对宙斯的嘲笑,又是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宙斯才值一个银元, 我赢定
了。
C. 原文: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n
改文:于是问道:“值多少钱? ”
明确:原文较为郑重,改后显得随意,体现出赫尔墨斯虽然觉得赢定了,但即将知道答 案时还是很郑重很激动的。
5. 品析雕像者的回答。
原文: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改文:这个要便宜点,要半个银元。
明确:“添头”是一钱不值,和赫尔墨斯前面的盲目自大形成鲜明的反差,讽刺效果明 显。而改后,虽然便宜点,终究还是值点钱的。 六、 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赫尔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一钱不值,只是个赠品,白送的时候,内心会怎么想?会说些 什么?又会做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并思考续写的结尾有没有让 寓意发生变化。 七、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伊索寓言》。
♦教学反思
略。
本文讲述了蚊子打败了强大的狮子最后却被蜘蛛吃掉的故事,以此来告诉我们时刻保持 清醒的头脑,不要忘乎所以。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与所短.
这一则寓言是用来讽刺骄傲自大的人。这一则故事是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 的想象色彩。本文结构安排上,先叙述故事,然后点明寓意。
1 •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总结寓意; 3. 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 续写寓言。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的故事情节,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
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读课文,查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伊索寓言》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的 —则寓言。
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语气。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 再读课文,感悟寓意:
1. 概括故事内容。
明确:蚊子扬长避短战胜了狮子,又因骄傲自满被蜘蛛吃掉。
2.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划出文中关键词)
明确: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扬长避短)
3. 蚊子又为什么会败给蜘蛛?(划出文中关键词)
明确: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得意忘形)
4.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课文揭示寓意的句子: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5. 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读出不同的道理。还可以读出什么寓意?
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胜利时要有危机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
得意于一时的胜利会导致失败…… 四、 品读细节,深入思考:
1. 蚊子对狮子说的是否是大话?
明确:并非大话,事实证明了,他对双方特点有清醒的认识。
2. 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的情形,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次是充分分析敌我条件,充满胜利的信心,算是冲锋的号角。 第二次是得意忘形,
借喇叭炫耀自己。
五、 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1. 蚊子将要被蜘蛛吃掉时,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呢?…… 2.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蜘蛛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略。
《穿井得一人》
本单元是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包含了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引人遐思,给人启迪。
《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它仍然有着积极 的现实意义,另外它也是一篇文言文,文言实词的教学也应得到相应重视。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2•积累“溉汲、居、及、国、道、对、于”等文言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明白审慎对待传言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熟读课文;
2•积累“溉汲、居、及、国、道、对、于”等文言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读课文,查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两篇外国语言,我国古代有许多特别有智慧的人,他们也善于通过 故事让人明白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中国寓言一一《穿井得一人》。 二、 了解《吕氏春秋》 三、 初读课文,读的通畅
1. 听朗读录音,注意断句。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四、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齐读第一句;提示重要的词句;指一名学生翻译。
提示:溉——灌溉。汲一一从井中打水。居一一在。
2. 齐读第二句;提示重要的词句;指一名学生翻译。
提示:及一一等到。其一一他。得一一得到。
3. 齐读第三句;提示重要的词句;指一名学生翻译。
提示:者一一……的人。闻一一听说。传一一传播。
4•齐读第四句;提示重要的词句;指一名学生翻译。
提示:国一一国都。道一一讲述。闻一一使……知道。之一一这件事。
5•齐读第五句;提示重要的词句;指一名学生翻译。
提示:对一一回答。使一一使唤,这里指一个人的劳力。若此一一像这样。 五、 读课文,深入思考
1 •丁氏说:“吾穿井得一人”本意是什么?
明确:我家因为打井从而节省了一个劳力。
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传成什么意思?
明确:丁氏打井挖出来一个大活人。
3.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 对待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要验证,去伪存真。 六、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最终你是如何知道真相的? 2.如何避免以讹传讹?
♦教学反思
略。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是语文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课文,是《列子•天瑞》中的一则寓言。 此前学生已学过《黔之驴》这则寓言,为本文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但《杞人忧天》用语 较生癖,对初一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一个难点,因此要引导。
1. 积累文学常识,理解词句含义; 2.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4. 教育学生遭遇困难挫折时摒弃消极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
【教学重点】
1. 积累文学常识,理解词句含义。
2.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读课文,查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每次看到这句俗话,我就会想起杞人忧天这个故事。今再来学习另一则中国寓言——《杞人忧天》。 二、 了解《列子》。 三、 初读课文,读的通畅:
1 •听朗读录音,注意断句。 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 正音。
杞(qi)人 躇(chd)步 M(CT)蹈 舍(shi)然 中(zhong)伤
4.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 学生对照注释自行翻译课文,不懂的可以讨论解决,也可以询问老师。 2. 大屏幕出示以下句子,检测学生的翻译情况。 A.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B.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C.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D.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E. 奈何忧其坏?
五、 读课文,思考寓意:
1. 杞人担忧的内容是什么?
天我们 明确:“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2. 杞人担忧到什么程度?
明确:“废寝食”。
3. 大家试着朗读这一段,读出杞人的焦虑、害怕。
4. 晓之者用了哪些话消除杞人的顾虑?他的答案科学吗?你怎么评价?
明确「沃,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趾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他的
解释并不科学,只能代表当时的认知水平,但他关心他人,积极地开导他人,这 种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5•“晓之者”的话应该怎么读?
明确:淡然、从容。适合用平静的语气来读。
6.身处同一个时代,他为什么一点都不担忧?
明确:他知识丰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看事物比较透彻。看来拥有丰富的知识就不 会因无知而忧虑了。
7•“杞人忧天”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讽刺毫无根据、没有必要的忧虑 六、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谈谈杞人忧天给你的启示。
提示:丰富的知识、乐观的心态、积极地向高明的人请教…… 七、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