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阅读答案
【篇一:杂草学作业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田杂草:是生长在农田、危害作物的、非人工有意识栽培的野生草本植物。
(2) 杂草: 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
(3) 晚春杂草:土壤0-5厘米耕层温度≥10℃时开始发生,对早春作物危害
相对较轻。
(4) 一年生杂草: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从出苗、生长及开花结实的生活史。
(5) 阔叶杂草:包括全部双子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茎圆心或四棱形,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叶有柄。胚具有2子叶的这类杂草。
(6) 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态。
(7) 诱导休眠: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
(8) 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是指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所致的环境条件长期适应,所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9) 杂草群落: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
合。
(10) 恶性杂草:分布发生范围广泛、群体数量巨大、相对防除较困难、对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杂草。
(11) 异株克生:是指植物植株或其残体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它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
(12) 植物间的竞争:在生存资源(光、co2、水、营分)有限的情形下,为争夺较多资源的生存斗争的现象。
二、简答题
1、根据形态可以将杂草分为哪几类?
答:大致分为三类:禾草类、莎草类、阔叶草类。
2、如何利用休眠特性防除杂草?
答:通过人为解除休眠使杂草集中萌发一次灭除或者促进休眠的方法使作物出苗期与杂草萌发期错开减少杂草与作物的竟争。
3、影响杂草发生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种子大小: 种子大,发生深度大。 幼苗类型:子叶出土幼苗发生深度小。 土壤墒情:土壤含水量越高杂草发生深度越浅。 土壤紧实度:土壤越紧实,杂草发生越浅。
4、从杂草结实角度说明杂草为什么难防除?
答:在长期的选择进化下,绝大多数杂草结实都比作物多而连续。杂草的种子一般都较小,一株杂草的种子量往往是农作物种子的几倍、百倍甚至成千上万倍,禾谷类作物天的杂草藜单株结籽量可高达200000粒,牛筋草的单株结籽量可高达135000粒。并且一年生杂草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一般都是同时进行的,其结实可从其伴生植物生育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生长季节末期,并且在作物受收获前其种子母体脱落下来,进入土壤,或随风、水传播到其他田块,是的杂草不会因为作物收获而被清除田外。
5、根据群落构成如何将杂草群落分类?
答:杂草群落: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重复出现的杂草种群组合。中国农田杂草分为5个杂草
区系:
i、 东北湿润气候带 一年一熟作物杂草区ii、 华北暖湿带 一年两熟作物杂草区 iii、 西北高原盆地干旱气候带 一年一熟作物杂草区iv、 中南亚热带稗、看麦娘、马唐冬季作物——双季稻一年三熟作物杂草区 v、 华南热带南亚热带稗、马唐双季稻 ——热带作物一年三熟作物杂草区
6、如何利用它感作用防除杂草?
答:1、利用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作为覆盖物2、在作物行间种植其他化感植物3、直接种植对杂草有化感作用的作物4、利用化感化合物作为模板,合成新的除草剂
三、论述题
论述杂草是怎样危害作物的?
答:1.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争空间,影响作物光合作用,干扰作物生长,影响产量和质量。 2.有些杂草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或蛰伏越冬的场所,助长病虫害的蔓延与传播。直接危害 1、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空间,降低农作 物产量。 2、降低农产品品质。 二、间接为害 杂草是作物多种病、虫的中间寄主,且长 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杂草学作业题(二)
复习题二(3-5章)
一、名词解释
(1) 竞争临界期:指当杂草生长存留造成作物产量的损失和无草状态下作物产量增加量相等的天数,是指作物对杂草竞争敏感的时期。
(2) 杂草危害经济阈值:是作物增收效益与防除费用相等时的草害情况。
(3) 杂草防除阈值:是指杂草造成的损失,等于其产生的价值时所处的草害水平。
(4) 杂草检疫:依据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科学地对输入或
输出本地区,本国的植物或动植物产品中光带的有潜在性危害的,有毒的,有害杂草或杂草的繁殖体(主要是种子)进行检疫监督处理的过程。p115
(5) 生态防除:指通过改变杂草的生存环境来防治杂草的技术。
(6) 生物防治:利用杂草的生物天敌的寄生性、食害性、病原性来控制杂草的发生、生长蔓延和危害的杂草防治方法。
(7) 茎叶处理: 将除草剂直接喷洒到正在生长的杂草茎叶上的方法称为茎叶处理。
(8) 选择性除草剂:在适当的用量下,能够有选择性的杀死一部分植物,而杀不死另一部分植物,这类除草剂叫选择性除草剂。
(9) 内吸传导性除草剂:被植物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的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吸收部位和作用部位往往是分离的,药剂必须在吸收部位传导到作用部位才能发挥药效。
二、简答题1、以杂草数量作为指标防除杂草时有哪些优缺点?
答:如果是土壤处理除草剂,用杂草数量衡量除草剂的防效较合适;但是如果是茎叶处理除草剂,其只能防除已出土的杂草,而无法防止新生杂草的萌发,因此,单用杂草数量来评价防效,可能使防效偏低,这时应将杂草数量和杂草鲜重结合起来,共同反映除草剂的防效。
2、简述覆盖除草的原理及其除草方式?
答:覆盖除草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覆盖防止光的投入、抑制光合作用,造成杂草幼苗死亡,或抑制其再生,同时抑制喜光性杂草种子的萌发。其除草方式有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
3、在杂草防除中可以采取哪些预防措施?
答:1、杂草检疫. 2.清选作物种子。3.清除农田杂草 田边、道旁、沟渠、田埂、荒地、防护林地等是杂草易于繁殖生长的地方。4.有机肥充分腐熟。
4、机械除草的限制因素有哪些?
答:一、机械除草受环境条件制约,无选择性;二、作物含水量;三、作物生育期;
5、在杂草生物防治中,引进天敌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可以利用的生物有昆虫、小动物、鱼类、贝类、病原菌等;(2)防除杂草为外来杂草时,要从外来杂草原产地引入天敌;(3)用昆虫防除杂草时,要认真研究它的食性,绝对不能危害有用植物,所以事先必须在密闭的条件下严格进行试验;(4)昆虫、植物两者在分类学上都有很多的相似种,所以必须弄清对象生物的生物学地位;(5)要认真研究所利用生物的生存繁衍所需的环境条件。
6、在杂草防除中,化学除草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除草效果稳定,持效期长,能够有效防除;处理方法简单,省工、省力、效果高;绝大多数除草剂量不要求松动土层,土壤受侵蚀小;
缺点:有时引起药害;有些品种对鱼类及人畜有毒害作用,甚至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7、简述杂草综合治理的特点
答:1、杂草的综合治理不要求彻底消灭杂草,允许杂草在作物受害密度以下继续存在。 2、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分析杂草的密度所造成的为害经济水平与防治费用的关系。 3、杂草综合治理强调各种防治方法的相互配合。 4、杂草综合治理是以生态系统为理论依据,把作物、杂草、病虫害与光、热、风、干旱、降雨、土壤等有机的联系起来,其着重点是改变环境,恶化杂草发生的条件,通过人为干扰控制杂草的发生。
8、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有哪些特点?
答: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主要防除禾本科杂草,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均为传导性除草剂。
9、激素类除草不能与哪些除草剂混用?
答:炔草酸、炔草酯不能和激素类除草剂混用,有药害。
10、按化学结构分类,阿特拉津属于哪一类,这一类除草剂有哪些共性?
答:三氮苯类。共性;(1)水溶性低,性质稳定,较长的持效期, 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影响;(2)土壤中有较强的 吸附性;(3)选择性输导型土壤处理剂,干扰光 合作用,使杂草致死;(4)容易被根部吸收,并 随蒸腾流向上转移,在质外体内转移。
11、草甘膦与百草枯有何异同?
答:草甘膦属慢性内吸性传导型除草剂,喷施到杂草上后,7-10天见效,可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向下传导全株,直至根系,从而杀死多年生深根植物的地下根茎,也可在同一植株的不
同分蘖间进行传导,杀死未接触到药剂的分蘖或分枝,斩草能除根,效果非常好,在生产中广泛用于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的禾本科、双子叶杂草等。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是触杀型除草剂,具有速效性和非选择性,喷施到杂草上后,地上的绿色部分只要接触到药剂,几个小时后就会出现枯萎症状, 1-2天内会全部死亡,杀草效果好,而且速度非常快。
12、除草剂有哪些处理方法?
答:茎叶处理、土壤处理。
13、茎叶处理除草剂的特点
答:1)可以根据杂草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品种。 2)在土壤中无持效期,只能杀死已经
出来的杂草,控草时间 短。 3)除草效果受土壤特性影响小,药效相对比较稳定。但天气过于干旱,由于杂草为了避免体内水分过于蒸腾,叶片气孔会关闭、角质层和蜡制成会增厚,进而影响除草剂的吸收,导致除草效果降低。 4)茎叶处理剂对大粒种子的杂草和多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好于土壤处理剂。 5)茎叶处理剂施药后短时间内降雨会因药剂被雨水冲刷而无效,需要重喷。 6)除草效果受杂草的大小影响很大,最佳施药时期为离乳前。一般禾本科杂草3叶期离乳,阔叶杂草“离乳期”为株高5厘米左右。可以认为是杂草出苗后越早越好。
14、触杀性除草剂有哪些特点?
答:: 1)药效发挥速度快。药剂不经过传导直接发挥作用,吸收部位与作用部位在一起,所以需要时间短。 2)杀草不彻底,对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草效果不好。多年生杂草及大龄杂
草具有再生能力,处于休眠状态的芽由于顶芽被杀死而开始萌发,形成新的植株。 3)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也很明显,但一般不影响产量。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必须保证杂草植株所有部位都接触到药剂才能将整株杂草杀死,杂草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不受害。
5)茎叶处理剂施药浓度应尽可能低,以提高药剂在叶片内的扩散面积,提高除草效果,降低药害。
15、触杀性除草剂与传导性除草剂药害症状有何不同?
答:触杀性除草剂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也很明显,但一般不影响产量。 4)喷药质量要求相对较高。必须保证杂草植株所有部位都接触到药剂才能将整株杂草杀死,杂草未接触到药剂的部位不受害。
传导性除草剂作物药害较轻时表观症状不明显,但会影响产量。一般把药害症状不明显的药害称为隐性药害。如果药量足够只要杂草的部分部位接触到药剂,整株杂草就会全部死亡。
16、防除多年生杂草应选择哪类除草剂?
答:苯氧羧酸类、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
三、论述题
分析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
答:除草剂杀除的对象是与作物很接近的植物——杂草,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药剂,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除草剂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除草作用和保证对作物的安
全;反之则会对作物产生药害。目前,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用药量过高 每种除草剂都有其使用量范围,有的农民误以为量越大,效果越好,盲目扩大浓度、重复用药或不均匀喷药,超过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范围,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 1.2 用药的时间不适宜 作物处于不同的生育期,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差异较大,一般来说,作物生育的每一个转折期都是对除草剂敏感的时期,如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大豆的花蕾期、蔬菜瓜果的花果期均对除草剂敏感,用药后易造成药害,引起减产。又如用三氟羧草醚除大豆田杂草,1~3 片复叶时效果最好,大豆3 片复叶后用药,因叶片遮盖杂草,使药效受影响,而大豆受药量增加易产生药害。 1.3 混用不适当的药剂 如大豆田的杂草防治,用精喹禾灵可防治禾本科杂草,用三氟羧草醚可防治阔叶杂草;但如混用,会对大豆产生伤害。 1.4 喷施错误的目标作物 随意扩大药剂的使用范围,在未登记的作物上使用,如把二硝基苯胺类药剂扩大到未登记的蔬菜、瓜类上,造成作物出苗率降低。有资料记载,内蒙古有一农民将登记在春玉米、白菜田使用的二甲戊灵在籽用南瓜上使用,造成267hm2南瓜缺苗30%~50%。 1.5 喷施假冒伪劣产品 喷施假冒伪劣产品更容易产生药害。因为除草剂是利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杀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如果选用假劣产品,很难保证除草剂具有选择性。
杂草学作业题(三)
复习题三(6—8章)
一、名词解释
(1) 形态选择:由于杂草和作物植株形态差异,使它们接收药量不同而实现的选择性。
(2) 除草混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效成分、助剂、填料等按一定配比,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而成的农药制剂。
(3) 桶混剂:介于除草混剂和现混现用之间的一种施药方式。
(4) 生化选择性:指植物钝化除草剂能力、靶标酶的敏感性和耐受毒害影响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的选择性。
(5) 植物对除草剂的钝化作用:有除草作用的除草剂分子,进入抗性植物体内能够被转化为无除草效应的化学物质的功能。
二、简答题
1、从形态选择性来看,窄叶植物比阔叶植物有哪些优势?
答:窄叶植物叶片窄而挺直,芽和心叶被包在叶片里面,着药面积小,不易受害。而阔叶杂草的叶片宽大,芽和心叶常裸露在外,着药面积大,易受害。
2、简述除草剂位差选择性的原理?
答:根据杂草与作物生长的位置不同,将除草剂有针对性地施到杂草生长的地方来杀死杂草,而作物由于接触不到除草剂而不受害。
3、简述除草剂时差选择性的原理?
答:根据杂草与作物发生的时间不同,利用茎叶处理剂防除在作物出苗前就已经出苗的杂草和作物封垄后再出苗的杂草。
4、简述除草剂混用的作用
答:(1)扩大杀草范围:农田杂草种类繁多,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1 年生和多年生杂 草,常混合生长,而每一种除草剂又有一定的杀草范围,因而把不同选择性和不同作用部位 的除草剂科学混合使用,杀草明显扩大。 (2)延长施药适期:除草剂混用后,可延长施药适期。 (3)降低残留毒性:除草剂合理混用后,残留毒性小,残效期短,对农作物安全。 (4)提高除草效果:除草剂合理混用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5)增产作用明显:除草剂科学混用后,除草效果明显,对农作物安全,增产比较明显。
5、简述除草剂混用后的联合作用方式?
答:除草剂混用后的联合作用方式 1 相加作用2 增效作用3 拮抗作用
6、简述茎叶处理除草剂是怎样被植物吸收的?
答:茎叶处理剂主要通过角质层、气孔和质膜吸收。角质层是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的最主要障碍,且与角质层中的蜡质厚度呈负相关。药滴可从气孔渗透到气孔室。气孔对除草剂吸收的主要限制因子是药滴的表面张力。质膜的吸收与除草剂的特性有关,水溶性的通过量与除草剂分子大小成负相关,脂溶性除草剂能的通过量则与分子大小无关,只与脂溶性成正相关。③除草剂吸收除上述影响因子外,还受除草剂剂型的影响,其中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作用。
7、根部进入植物体内的除草剂在植物体内通过哪些途径传导?
答:除草剂从根部进入植物体内有三条途径,即质外体系、共质体 系与质外-共质体系。除草剂经过质外体系吸收的途径主要是在细胞壁中移动,中间 经过凯氏带而进入木质部;经过共质体系的途径,最初为穿过细 胞壁,然后进入表皮层与皮层的细胞原生质中,通过胞间连丝在 细胞间移动,经过内皮层、中柱而达到韧皮部;经过质外-共质体 系的途径,基本上和经共
【篇二:高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厌恶 蹲坐 便当 燠热b.疑惑 斩新 (崭) 笨拙 油溺(腻) c坚困 (艰) 慎重 沉陌(默) 耐心d迟疑 退辟避 污秽 灌概(溉)
3.文中横线上填写的句子与文段衔接恰当的一项是(b)
娇生惯养是低能儿的摇篮,高山上寒土使苍松翠柏更加挺拔。司马迁身受宫刑,文章字字珠玑。李后主被禁,词境为之一变。清兵入关,八旗子弟养尊处优,终成一群废物。刘青山进城后生活腐化,蜕变为人民的死敌。___________________
a.成功和失败就是这么简单。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是至理名言。
c.失败是成功之母。 d.逆境出人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暑假期间,滔滔不绝的旅游人群使各地风景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
b.马上就要举行运动会了,各班班长推波助澜,积极动员同学们报名参加。 ....
c.为备战空前绝后的北京奥运会,我国的运动健儿正在加紧训练。 ....
d.大部分电视购物广告,言过其实,误导了消费者。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
a.政府应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甚至迫使企业走上正确的资源节约之路。
b.据有关部门测算,若全国所有场所都采用节能灯,其效益相当于发电量是两座的三峡电站。
c.目前,主张勤俭节约的呼声,似乎并没有唤醒和阻止住一些人追求豪华的势头。
d.在戏剧学院学习时,只有我跟他学过弹钢琴。
6.下列句子中对所用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拟人、比喻)
b.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比喻)
c.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比喻)
d.我们撒种、间苗、除草、捉虫、施肥、浇水、收获、晾晒??(排比)
7.下列文学知识,说法错误的一句是(d)
a.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文本,逐步加深理解,直到能够背诵。
b.浏览一般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
c.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
d.《我的空中楼阁》(属于写景抒情散文)和《窗前的树》都属于写景散文,《离
太阳最近的树》和《像山那样思考》都属于叙事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是叙
事散文,《像山那样思考》是哲理散文。
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静女其姝(美丽)b.贻(赠送)彤管 ..
c.彤管有炜(红而发亮) d 洵(灿烂)美且异 实在 ..
9.“且知方也”中的“方”字应解释为( d )
a.方形b.方圆c.正当 d.道理(义、道理)
10.下列句子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b )
a.“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
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b.《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纪传体散文集,共二十篇,是道家经
典著作之一。
c.《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戍边战士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
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它的的抒情
基调是凄凉、忧伤,语调低沉,语速缓慢。
d.荀子(约前313——前238),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题。(25分)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③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
破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
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
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④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
⑤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花好比人
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
力,在于精神!
⑥有了这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
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
⑦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
的树阴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
风度。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2.第一、二段写了小屋的什么方面?第二段用的倒装语序有什么作用?(3分)
写了小屋的形态之美和它(在背景中)的位置。采用倒装语序,意在突出小屋“清
新”“自然”的特点。
3.说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6分)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两个比喻不仅点染了小屋的醒目、新奇、玲珑,而且写出了小屋和山的搭配浑然天成,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②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
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比喻。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渲染出小屋灵巧的风姿和迷人的气势。
4.第④段在文章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设问(2分)
5.第五、六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去写树?其效果如何?(3分)
写树为小屋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写小屋,由于树的衬托,
才使小屋幽静、小巧、别致出色的特点更加突出。
7.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表现了作者对“空中楼阁”的无限钟爱之情,以及热爱与享受自然的美好情怀。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1.选文出自《荀子劝学》,作者 荀况(2分)
2.找出文中的三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6分)
(1)有 通 又 再(2)知 通 智 智慧(3)_生通 性 资质,禀赋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学不可已已:停止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明亮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反省
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4.下列选项中对“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君子生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善于利用物品罢了。
b.君子生下来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善于利用外物罢了。
c.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d.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物品罢了。
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学不可以已 。(3分)
四、作文(40分)(在答题卷上)
高一语文答题卷(2015.11)
班级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20分)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6、________ 7、________8、________9、________10、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4分)
眉黛(________)掠过(________)挺拔(________) 婀娜(________) ....
2.第一、二段写了小屋的什么方面?第二段用的倒装语序有什么作用?(3分)
3.说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6分)
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4.第④段在文章结构上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________。(2分)
5.第五、六段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去写树?其效果如何?(3分)
6.从观察角度分析,第⑦段是______看,把小屋比拟为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7.选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5分)
1.选文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2分)
2.找出文中的三个通假字并加以解释。(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学不可已已:停止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明亮 ..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反省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 ..
4.下列选项中对“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生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善于利用物品罢了。
b.君子生下来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善于利用外物罢了。
c.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d.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物品罢了。
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作文(40分)
出生在甘肃省靖远县箬笠乡,为了理想到城市打拼,28岁的包正忠选择了一个毫不起眼的职业--练摊。过去的一年,他靠着勤劳和诚信,靠着一个两平方米的小地摊,从300元钱起家赚到了15万元。他把自己的创业故事发到网上,却意外受到网友的追捧,成为网络励志偶像。勤劳改变命运。当无数鲜花和掌声涌向一个普通的穷小子,我们有理由相信,不管我们面临怎样的困境,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请以“奋斗”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篇三:《拔去心灵的杂草》阅读附答案】
自从加盟网上开心农场,每天有不少时光与种菜除草收菜偷菜为伍。与别人热衷偷菜不一样,我感触更深的,是除草的过程。
按游戏规则,每天主动为菜地除草的,可以增加积分。在自家菜地除草的同时,热心帮他人菜地除草者,也能增加积分。一时间,偌大的农场,除草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为了快速获得积分,每日里,我在密切关注自家菜园的杂草之外,还主动深入好友的菜园,想做些除草工作。这时才发现,大多数人的菜园居然十分干净,原因是想帮别人除草的人太多了;即使某类不讲究的菜园,菜地的杂草还没发芽,即有热心人士前来光顾。除草和偷菜一样,成了农场引人注目的另一道风景。
热心人士是否真的热心?无草的菜园是否真的干净?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虚拟的网上菜园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人与人之间的虚荣、争斗与功利。设想如果没有那点积分奖励和升级的诱惑,相信很多人出于自私心理,不是去帮对方除草,而是巴望他人菜园杂草疯长,甚至去种些草种,让其等级分远远落后于己而后快。
每个人的心灵都会长些不健康的杂草,而要清除这些杂草,不能指望别人。这使我想起某幼儿园老师的奖励,凡是主动扫地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红花和实物。结果,小朋友们在后来各类活动时,处处讲价钱,索奖励,虽然手脚貌似变得勤快,但功利心却成倍增长。生活环境变洁净了,但心灵环境却受到杂草的污染。
追名逐权,落井下石,唯利是图这些都是每个人心灵菜园上衍生的杂草。它们隐藏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隐藏在衣着光鲜的背后。人心都是向往质朴,向往自然的,当我们超纵鼠标的手,伸向别人的菜园的时候,是否想过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播洒爱心,还是为了成全功利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从结构上看,1、2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小题2:从内容上看,文中心灵的杂草指的是什么?(3分)
小题3:文章第4段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简述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小题4:请按照议论文的行文特点为本文补写一个结尾。(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摆出现象,引出论题。
小题2:文中心灵的杂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虚荣、争斗、功利、自私、讲价钱、索奖励、
追名逐权、落井下石、惟利是图等(是指人们心中不健康的思想)。
小题3: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文段列举幼儿园教师通过奖励来提高小朋友劳动积极性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消除心灵的杂草不能指望别人的观点。比喻论证,文段中将每个人不健康的思想比作杂草(将讲价钱,索奖励这种功利心比作心灵的杂草),化抽象为具体,使论述的道理更为生动形象,更能为读者所接受。
小题4:示例:网上的菜园需要除草,人生的菜园更要及时拔除心灵的杂草。
小题1:
试题分析:从议论文的角度理解此问题,概括其罗列现象引出话题的作用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阅读最后一段,直接摘引第一句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其特点依据文中内容判断,结合作者的观点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要用评价语有力的证明形象生动的说明等。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除草这一核心意义,看文章由什么写起,最后写了什么,从这两方面概括拟写一句总结性的句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