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2021-07-16 来源:欧得旅游网
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作者: 张改燕

来源:《文学教育》 2012年第24期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 主体性 活动

一.转变传统的思想,确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新课改以来,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转变角色,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由原来的施教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交流,通过小组协作、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自学中确立主体地位

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教师反复讲解,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学生在教师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因此我认为: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者的最佳方法。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1.教会学生“看”书。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脑海中构建出基本框架。然后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哪些,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训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不管是书本上的材料,还是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同时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更进一步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正确的答题能力。思想政治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思想政治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因此教师应在这方面下工夫,教给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就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们主体作用,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在交流、探究、合作中快乐地学习。学生只有成了真正的学习者,我们的教学质量才会有大的提升。

张改燕,教师,现居河北永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