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
根据召开小学数学材研究编写启动会议整理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修订版的大致变化》,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是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它具有一致性、发展性的特征,低学段更具体、更侧重意识;高学段更一般,更侧重能力。
其次,数学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表现是有所不同的。在高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计算、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在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抽象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和数据观念等七个方面。在小学阶段,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几何直观推理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意识和数据意识等九个方面,再加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最后,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学段和课程内容结构上。学段方面,小学被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四个内容领域不变,但领域下设主题,其中增加了数量关系主题,整合了数与运算、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调整了常见的量到综合与实践主题。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核心素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