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培养中但随着时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代的发展,当前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种种滞后的现象,无法有效地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必然需要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从多方面创新,才能完成其应有的任务。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理念的提出,*总书记“中国梦”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明需要一代又一代了奋斗的方向。“中国梦”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去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在大学这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青年大学价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值观以及法制观念的形成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在当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由于教学内容抽象单一,教学形式无法做到灵活多样等课程本身固有的特点,使得当前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学生上玩手机、看其他书籍课“低头族”的出现,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高校思政课教师也默许了这种情况。师生之间达成了互相完成任务的默契。思政课作为高校必修课,完全脱离了变成了“形式主义”的代名词,高校思思政课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政课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必然要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成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思政课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必须从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探索。
一、思政课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理念作为一门课程的指导思想,在总体上起着规划引领的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理念开始创新。往往将本门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
课程作为思想性、研究性的主导方向。因学生学习兴趣不此,课程变得比较抽象,娱乐性高。与手机、网络等内容的多样性、因此就相比,思政课教学往往处于下风,而各种强制出现了与手机抢学生的情况。
随着时手段必然会引起适得其反的效果。
韩保平莫鲁生井书涛
代的进步,过去那种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已当前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的思政课教学不应该是单纯的灌输教学,而应当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让教与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将教学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开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展充分的辩论和讨论,
教师也能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环节中发现当前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同时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能得到很好的成才也有很好的锻炼,对大学生的成长、帮助。教学相长成为互动式教学最好的成果。互动式教学理念必定会有效地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二、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思政课本身的课程特点,课堂讲授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主要方法。单纯的理论讲授无法在45分钟内让学生一直保持甚至在精力集中,学生会经常性的走神,能够让课堂上打盹睡觉。良好的注意力,大脑很好地感知、记忆知识。但长时间的理论教学对大学生注意力集中是个很大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挑战。科学研究表明,
教学仅仅能维持15-20分钟左右。因此,方法的创新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主要教学课件展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教学,
示、视频展播和教学辅助软件等都可以成思政课教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将师应当充分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时合理分教学内容整合到教学课件中。
配教学时间,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视频资料,这样就能将理论和现实有效地结合,将学生牢牢吸引到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也对学生关于思政课理论的理解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思政课教学评价的创新
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做理论知识和日常学习、生活充分结合,到知行合一。因此,对思政课的教学评价在以往的和理论的践行就变得十分重要。思政课教学中,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仅仅
2019·18依靠学生考试成绩无法有效地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因此,教学评价的改革创新建势在必行。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立网络课程。传统的线下评价反馈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面对面或者实名制的评价模式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因此结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和问题。网络课程的应合网络途径成为大势所趋,
用,可以将呆板的传统教学设置成闯关模式,学生必须完成一个个小的教学目标,难点并正确回充分理解每一个教学重点、
答教学问题后才能顺利地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这对思政课理论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好的反馈。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有效题和疑问能通过线上及时咨询教师,囫囵吞枣的避免了对理论知识似懂非懂、情况发生。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学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不能因为思政课教材内容长期稳定性,逃避时代的挑战就求变、不善变、不应变。会被时代淘汰。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提高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109.
[2]王双群.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12-115.
[3]汪馨兰.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70—71.91.
[4]朱剑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9—92.
[5]王英.对丰富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以运用东荚地方文化资的实践探索—(社会源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科学).2015(10):29-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