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Hayflick界限
正常的体外培养的细胞寿命不是无限的,而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约50次)的增殖。由美国生物学家Leonard Hayflick提出。 2、细胞凋亡
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该过程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凋亡细胞最后以凋亡小体被吞噬消化。 3、细胞坏死
细胞受到意外损伤,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而发生的细胞被动死亡形式。细胞坏死时,细胞内含物释放到胞外,引起周围区域的炎症反应。 4、细胞衰老
一般含义是复制衰老(replicative senescence),指正常细胞经过有限次数的分裂增殖后,停止生长,细胞形态和生理代谢活动发生显著退化的过程。 5、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6、管家基因
维持细胞基本功能所必需的基因,在所有细胞类型中均表达。如: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组蛋白、核糖体蛋白、TAC 循环的关键酶等基因。 7、奢侈基因(组织特异性基因)
与各种分化细胞的特殊性状有直接关系的基因。如:胶原蛋白基因、角蛋白基因、血红蛋白基因、肌动蛋白基因、肌球蛋白基因等。 8、细胞全能性
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9、癌细胞
生长失去控制,具有恶性增殖和扩散、转移能力的细胞。 10、原癌基因
可促进细胞增殖的正常基因,其功能获得性突变形式为癌基因,具有促使细胞发生癌变的能力。 11、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是细胞的制动器它们编码的蛋白质抑制细胞生长,并阻止细胞癌变。 12、再生
生物体的整体或器官因创伤而发生部分丢失,在剩余部分的基础上又生长出与丢失部分在形态和功能上相同的结构,这一修复过程称为再生。简言之,机体的一部分在损坏、脱落成被截除之后重新生成的过程叫再生。 13、细胞周期
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之间的有序过程。 14、检验点
细胞周期的调控点,检验细胞从一个周期时相进入下一个时相的条件是否适合。 15、染色体超前凝集现象(PCC)
与M期细胞融合的间期细胞发生了形态各异的染色体凝集的现象,称之为染色体超前凝集现象。 16、微管组织中心
在细胞中微管起始组装的地方,如中心体、基体等部位。γ-微管蛋白对微管的起始组装有重要作用。
1 / 10
17、细胞骨架
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组成的蛋白网络结构,具有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负责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器转运和细胞运动等功能。 18、多聚核糖体
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分子上进行肽链合成的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 19、端粒
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重复序列,对染色体结构稳定、末端复制等有重要作用。端粒常在每条染色体末端形成一顶“帽子”结构。 20、亲核蛋白
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 21、人工染色体
指人工构建的含有天然染色体基本功能单位的载体系统。包括酵母人工染色体(YAC)、细菌人工染色体(BAC)、P1派生人工染色体(PAC)、哺乳动物人工染色体(MAC)和人类游离人工染色体(HAEC)。人工染色体为基因组图谱制作、基因分离以及基因组序列分析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22、核型
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23、内膜系统
细胞质中在结构、功能和发生上相互联系的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胞内体、溶酶体和液泡等。 24、蛋白质分选
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起始合成部位转运到其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蛋白质分选不仅保证了蛋白质的正确定位,也保证了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 25、膜泡运输
以膜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脂分子等物质从细胞一个区间转运到另一个区间。 26、细胞通讯
信号细胞发出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并与受体相互作用,引起靶细胞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27、细胞识别
细胞间通过表面黏附分子形成专一性黏附的相互作用。 28、信号转导
细胞将外部信号转变为自身应答反应的过程。 29、分子开关
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通过结合GTP与水解GTP,或者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而开启或关闭蛋白质的活性。 30、第二信使
第一信使分子(激素或其他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IP3,Ca2+等,有助于信号向胞内进行传递。 31、主动运输
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跨膜运输过程。被运输底物与跨膜载体蛋白结合,通过载体蛋白构象改变,从而将底物逆着电化学梯度转运到膜的另一侧。 32、细胞连接
在细胞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细胞支架蛋白或者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连接结构。 33、细胞外基质
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 2 / 10
34、细胞外被
也称糖被或糖萼(glycocalyx),指细胞质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含糖类物质的结构,由构成质膜的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的寡糖链组成,实质上是质膜结构一部分。 35、脂质体
在水溶液环境中人工形成的一种球形脂双层结构。 36、非细胞体系
来源于细胞,而不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包含了进行正常生物学反应所需的物质(如供能系统和酶反应体系等)组成的体系即为非细胞体系。 37、原位杂交
通过单链RNA或DNA探针对细胞或组织中的基因或mRNA进行定位的技术。 38、原代细胞(培养)与传代细胞(培养)
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可分为原代细胞与传代细胞。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后的细胞即称为传代细胞。 39、细胞株
通过选择法或克隆形成法从原代培养物或细胞系中获得具有特殊性质或标志物的培养物称为细胞株,也就是说,细胞株是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40、细胞系
来源于动物或植物细胞,能够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无限增殖的细胞群体。 41、病毒(朊病毒 类病毒) 病毒:一类结构简单、个体微小、只含单一核酸、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朊病毒:与某些哺乳动物的退行性疾病相关的一种感染性蛋白质因子。 类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仅由一个裸露的环状的RNA分子构成,侵入宿主细胞后能自我复制。 42、古细菌 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具原核生物某些特征,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还有不同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特征。与真核细胞曾在进化上有过共同历程——可能是真核细胞的祖先。 43、细胞学说 生物科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包括三个基本内容:所有生命体均由单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细胞只能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
二、填空题 1、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是 病毒 。 2、电镜主要分为 投射电子显微镜 和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两类。 3、光学显微镜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 光学放大系统 、 照明系统 、 镜架及样品调节系统(或机械和支架系统) 。 4、膜脂主要的3种类型是 磷脂 、 糖脂 、 胆固醇 (或 甘油磷脂 、 鞘脂 、 固醇 )。 5、冷冻蚀刻技术制样过程中,膜结构从双层脂分子疏水端断裂,产生质膜的 细胞外小叶断裂(EF) 面和 原生质小叶断裂(PF) 面。
6、溶酶体常用的标志酶 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体标志酶是 过氧化氢酶 。 7、目前已发现的参与膜泡运输的有被小泡 COPⅡ包被膜泡 、 COPⅠ包被膜泡 、 网格蛋白/接头蛋白包被膜泡 。
8、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并不参与形成最终产物的一类分子称为 分子伴侣 。 9、肌细胞中的内质网异常发达,被称为 肌质网 。 3 / 10
10、生物大分子的装配方式大体可分为 自我装配 、 协助装配 和 直接装配 以及更为复杂的细胞
结构体系之间的装配。
11、在某些特殊细胞中可观察到巨大染色体包括 多线染色体 和 灯刷染色体 。 12、根据中期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类型可分为 中着丝粒染色体 、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
亚端着丝粒染色体 、 端着丝粒染色体 。
13、关于染色质包装的结构模型主要有 多级螺旋 模型和 染色体的骨架-放射环结构 模型。 14、DNA结合蛋白包括 组蛋白 和 非组蛋白 。
15、能对线粒体进行专一染色的活性染料是 詹纳斯绿B 。 16、线粒体各部分结构中有各自特殊的标记酶,其中外膜为 单胺氧化酶 ,膜间隙为 腺苷酸激酶 ,内膜是 细胞色素氧化酶 ,基质为 苹果酸脱氢酶 。 17、相对于正常细胞,多数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会 增强 。 18、分化细胞基因组中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 管家基因 , 一类是 组织特异性基因(或奢侈基因 ) 。 19、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 细胞质骨架 、 细胞核骨架 、 细胞膜骨架 、 细胞外基质 。 20 在体内微管可装配成 单管 、 二联管 和 三联管 。 21、间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后将产生染色体超前凝集现象,其中G1期超前凝集染色体呈 细单线状 、S期超前凝集染色体呈 粉末状 ,G2期超前凝集染色体呈 双线染色体状 。 22、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两个主要因子 蛋白激酶 和 周期蛋白 , 其中 蛋白激酶 是催化亚基, 周期蛋白 相当于调节亚基。 23、细胞减数分裂中,根据细胞形态的变化可以将前期Ⅰ分为 细线期 、 偶线期 、 粗线期 、 双线期 和 终变期 。 24、根据增殖状况,可将细胞分为3类,分别为 周期中细胞 、 静止期细胞 和 终末分化细胞 。 25、致密体是衰老细胞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它是由 溶酶体 和 线粒体 细胞器转化而来。 26、原核细胞中附着核糖体一般结合在 细胞质膜上 上,而真核细胞中附着核糖体结合在 粗面内质网 。
三、选择题
四、判断题 1、所有正常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增殖。( √ ) 2、总体来说,真核细胞的体积比原核细胞大得多。( √ ) 3、对显微镜来说,最重要的性能参数是放大倍数。( × ) 4、体外培养的细胞一般均保持体内原有的细胞形态。( × ) 5、膜脂和膜蛋白都处于流动状态,两者互不影响。( × ) 6、所有的胞吞作用都是受体介导的。( × ) 7、所有的受体都是跨膜蛋白质。( × ) 8、在G蛋白偶联的信号传递通路中,G蛋白起着分子开关的作用。( √ ) 9、细胞质基质之中的蛋白质都呈溶解状态。( × )
10、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都是起始于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开始后,有些转至内质网上继续合成。( √ ) 11、建立和维持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不需要消耗细胞能量。( × ) 12、通过重组DNA技术使表达的溶酶体蛋白C端加上KDEL序列,
那么重组蛋白将从高尔基体返回内质网,不能进入溶酶体。( √ ) 13、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和复合物Ⅳ均具有电子传递体和质子移位体的作用。(×) 4 / 10
14、将光驱动的质子泵——嗜盐菌菌紫质与ATP合成酶置于同一脂质体中,
在光照下可由ADP和磷酸产生ATP。( √ ) 15、染色质和染色体在化学本质上并无本质差异。( √ )
16、一般来说,转录功能活跃的细胞,其核孔复合体的数量较多。( √ ) 17、常染色质的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 × )
18、着丝粒就是着丝点,指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与纺锤体微管连接的部位。( × ) 19、端粒酶以端粒DNA为模板复制出更多的端粒重复单元,以保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 × ) 20、组蛋白和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 × )
21、细胞分化是选择性基因表达的结果,所以受精卵中不同的区域表达不同组织的专一性基因。( √ ) 22、永生细胞和癌细胞的主要共同点就是既没有细胞分裂次数的限制,也没有细胞间的接触抑制。( √ ) 23、核糖体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 ) 24、中心粒和基体均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 × ) 25、细胞中所有的微丝均为动态结构。( × ) 26、微丝和微管装配时都有踏车现象。( √ ) 27、细胞周期中,在G1/S和G2/M处都有检验点。( √ ) 28、细胞周期并不总是完整的,有时会缺乏某一时相。( √ )
29、酵母细胞分裂时,同其他细胞一样,其纺锤体也位于细胞质中。( × ) 30、通常情况下,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供体年龄有关。( √ ) 31、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对生命有机体来说总是不利的。( × ) 32、对于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来说,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衰老的原因在于细胞本身。( √ )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 (1)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5)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2、简述细胞学说的要点和重要意义。 (1)“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① 有机体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② 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 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2)重要意义:① 使有机的有生命的自然产物的研究,获得了巩固的基础。② 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之一。③ 对细胞结构的了解是其他一切生物科学和医学分支进一步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3、什么是单克隆抗体技术? 单克隆抗体技术是指将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获得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种细胞,并生产抗体的技术。英国人Ko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将两种细胞杂交而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获1984年诺贝尔奖。
4、什么是脂质体?在研究和临床治疗中有哪些应用价值? (1)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2)脂质体的应用价值:① 研究生物膜特性的极好实验材料;② 常用于转基因实验;③ 制备药物:作为药物、疫苗载体、用于免疫诊断、作为基因治疗和核酸免疫中的DNA载体。 5 / 10
5、简述胞饮作用和吞噬作用的主要区别。
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主要区别 特征 胞饮作用 吞噬作用 物质 溶液 大颗粒 胞吞泡的大小 小于150 nm 大于250 nm 转运方式 连续的过程 受体介导的信号触发过程 胞吞泡形成机制 网格蛋白和接合素蛋白 微丝和结合蛋白 6、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内质网(ER)是细胞内蛋白质与脂类合成的基地,几乎全部脂类和多种重要蛋白都在内质网合成的。 (2)糙面内质网(rER):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新生肽的折叠与组装。 (3)光面内质网(sER):具有很多重要功能,如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肝细胞的脱毒作用,糖原分解释放葡萄糖,肌肉收缩的调节等。 7、简述细胞的通讯方式。 (1)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分子进行相互通讯(分泌化学信号); (2)细胞间接触依赖性的通讯(接触性依赖); (3)动物细胞间通过间隙连接相互通讯以及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使细胞间相互沟通(间隙连接)。 8、溶酶体对于细胞和生命个体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溶酶体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在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方面起重要作用。 (1)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自体吞噬);(2)防御功能(异体吞噬);(3)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① 作为细胞内的消化器官为细胞提供营养;② 分泌腺细胞中,溶酶体摄入分泌颗粒参与分泌过程的调节;③ 参与清除赘生组织或退行性变化的细胞;④ 受精过程中的精子的顶体作用。 9、为什么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的基质中存在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必要酶类。但线粒体和叶绿体自身合成的蛋白质十分有限。绝大多数功能蛋白质依赖细胞核编码并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最后转移至线粒体和叶绿体,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依赖性。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与增殖是受核基因组与其本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的共同控制;综上所述,它们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10、组成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原件分别是什么?并简述其功能。 (1)复制起点。功能: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传递中的连续性; (2)着丝粒。功能:使细胞分裂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端粒。功能: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1、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6)细胞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6 / 10
12、细胞的信号传递是高度复杂的可调控过程,请简述其基本特征。 (1)具有收敛或发散的特点; (2)细胞的信号传导既具有专一性又有作用机制的相似性; (3)信号的放大作用和信号所启动作用的终止并存; (4)细胞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对信号的适应; (5)对信号的整合,调节与终止的作用。 13、概述染色质的类型和特征。 (1)按照间期染色质的形态表现及生化特征分类: ① 常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组分。 ② 异染色质: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较深的染色质组分,可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 (2)按染色体的功能划分:活性染色体与非活性染色体。 14、活性染色质在生化上有哪些主要特征? 活性染色质是指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其主要生化主要特征: (1)活性染色质很少有组蛋白H1与其结合; (2)活性染色质的4种核心组蛋白与非活性染色质相比较,乙酰化程度高; (3)活性染色质的核小体组蛋白H2B,很少被磷酸化; (4)核小体组蛋白H2A很少有变异的形式; (5)组蛋白H3的变种H3.3只在活跃转录的染色质中出现; (6)HMG14和HMG17只存在于活性染色质中,与DNA结合。 15、简述核仁3种基本组分特点和功能。 (1)纤维中心。 特点:呈浅染区,位于核仁中央部位,能被RNA酶消化,由DNA和RNA组成; 功能:rRNA基因的储存位点,可能与核仁中染色质的结构调节有关。 (2)致密纤维组分。 特点:位于浅染区周围的致密纤维,含有正在转录的RNA分子。 (3)颗粒组分。 特点:核糖核蛋白颗粒构成。 功能:负责装配核糖体亚单位,是核糖体亚单位成熟和储存的位点。 核仁功能:核糖体的生物发生是一个向量过程:从核仁纤维组分开始,向颗粒组分延续。包括r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亚单位的组装。 16、癌细胞有哪些基本生物学特征? (1)细胞生长与分裂失去控制。 (2)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 (3)细胞间相互作用改变。 (4)mRNA的表达谱及蛋白表达谱或蛋白活性改变。 (5)体外培养的恶性转化细胞的特征。 (6)遗传性状不稳定。
17、简要说明有哪些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 (1)受精卵细胞质的不均一性; (2)胞外信号分子; (3)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位置效应; (4)细胞记忆与决定; (5)环境对性别的决定; (6)染色质变化与基因重排的影响。 7 / 10
18、细胞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合成蛋白质,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1)同一条mRNA被多个核糖体同时翻译成蛋白质,大大提高了蛋白质合成的速率,也减轻了细胞进行基因转录和加工的压力。 (2)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和有效。 19、核糖体上有哪些与蛋白质合成的结合与催化位点?各自发挥什么作用? (1)与mRNA结合的位点 (2)A位点: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结合的位点——氨酰基位点。 (3)P位点: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的位点——肽酰基位点。 (4)E位点:脱氨酰tRNA的离开A位点到完全释放的一个位点。 (5)与肽酰tRNA从A位点转移到P位点有关的转移酶(即延伸因子EF-G)的结合位点。 (6)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 (7)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其他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终止因子的结合位点。 20、细胞增殖有何意义? (1)生物体繁殖后代的必须过程。 (2)生物体生长的基础。 (3)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增殖。 (4)创伤的修复要通过细胞增殖产生新细胞来完成。 21、简述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1)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正常进行,自稳平衡的保持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方面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能清除体内多余、受损或危险的细胞而不对周围细胞或组织产生损害,有利于器官的正常发育。 六、问答题 1、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具备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与功能。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有细胞膜,环状双螺旋DNA较均匀的散布在细胞内,没有像细菌一样的核区;mRNA与核糖体结合为多核糖体,指导合成约几百种蛋白质。支原体以一分为二的方式分裂繁殖。 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备的结构装置与机能是:细胞膜、DNA与RNA、一定数量的核糖体以及催化主要酶促反应所需要的酶。一个细胞体积的最小极限直径为140~200 nm,而现在发现的最小支原体细胞的直径已经接近这个极限。因此,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结构,似乎不可能满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支原体应该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2、论述钠钾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1)结构特点:Na+-K+泵,位于动物细胞的质膜上,由2个α亚基和2个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2)工作原理:在细胞内侧α亚基与Na+相结合促进ATP水解,α亚基上的一个天冬氨酸残基磷酸化引起α亚基构象发生变化,将Na+泵出细胞,同时将细胞外的K+与α亚基的另一个位点结合,使其去磷酸化,α亚基构象再度发生变化将K+泵入细胞,完成整个循环。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分子,泵出3个Na+和泵进2个K+。 (3)生物学意义:① 持细胞的渗透平衡,保持细胞的体态特征;② 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③ 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④ 吸收营养。 8 / 10
3、请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主要的增殖方式。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细胞分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相同点:都在分裂过程中形成有丝分裂器,都出现细胞形态结构(特别是细胞核及染色体)剧烈变化。不同点: (1)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主要是产生配子的过程。 (2)有丝分裂DNA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形成的子细胞与母细胞相同,染色体数位2n;减数分裂DNA复制1次,细胞连续分类2次,形成的子细胞只具有母细胞一半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数位1n。 (3)有丝分裂中,每个染色体都是独立活动的;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要配对、联会、交换和交叉。 (4)有丝分裂之前,经DNA合成,进入G2期才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之前,DNA合成时间很长,一旦合成,即进入减数分裂期,G2期短或没有; (5)有丝分裂时间短,1~2h;减数分裂时间长,24h,至几年。 4、概述核小体的结构模型。哪些实验证据支持该模型? (1)核小体的结构模型:核小体是染色体组装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一种串珠状结构。 ① 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约200 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分子的组蛋白H1; ② 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装核心颗粒,由4个异二聚体组成,包括两个H2A·H2B和两个H3·H4; ③ 147 bp的DNA盘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锁住核小体DNA的进出端,起稳定核小体的作用; ④ 两个相邻核小体之间以链接DNA项链,典型长度为60 bp,不同物种变化值为0~80 bp不等; ⑤ 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结构性的,基本不依赖于核苷酸的特异序列; ⑥ 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2)支持该模型的实验证据: ① 铺展染色质的用电镜观察到解聚的染色质呈11nm串珠状结构。 ② 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酶解片段片段是以200 bp为单位。 ③ 应用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技术,发现了核心组蛋白八聚体的结构。 ④ SV40微小染色体分析发现每个核小体单位约为200 bp的DNA。 5、论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功能特点。 (1)核孔是内外核膜融合产生的圆环状结构,在核孔上镶嵌着一种复杂的结构,由一组蛋白质颗粒以特定方式排列而成,称为核孔复合体。核孔复合体主要有以下4种结构组分: ① 胞质环:位于核孔边缘的胞质面一侧,又称外环,环上有8条短纤维对称分布并延伸向胞质; ② 核质环:位于核孔边缘的核质面一侧,又称内环,环上也对称地连有8条细长的纤维,在纤维的末端形成核篮结构; ③ 辐:由核孔边缘伸向中心,呈辐射状八重对称,连接内、外环; ④ 栓:或称中央栓,位于核孔的中心,呈颗粒状或棒状,所以又称为中心颗粒。 (2)从功能上讲,核孔复合体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并且是一个双功能、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双功能表现在它有两种运输方式:被动扩散和主动运输;双向性表现在既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转运,又介导RNA、核糖核蛋白颗粒(RNP)的出核转运,实现核质间的信息交流。 9 / 10
6、论述细胞骨架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骨架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三维蛋白纤维网架体系且高度动态的结构,包括微丝,微管,中间丝。具有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负责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器转运和细胞运动等功能。 (1)微丝的生物学功能: ① 构成细胞的支架,维持细胞的形态;② 参与细胞运动;③ 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④ 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⑤ 参与细胞分裂;⑥ 作为肌纤维的组成成分,参与肌肉收缩。 (2)微管的生物学功能: ① 维持细胞的形态,构成细胞的结构支架;② 维持细胞器的位置,参与细胞器的位移; ③ 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主要由微管马达蛋白完成; ④ 构成纤毛、鞭毛和中心粒等细胞运动器官,参与细胞运动。 ⑤ 参与染色体运动,调节细胞分裂。⑥ 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 (3)中间丝的生物学功能: ① 支持作用:维持细胞形态,提供细胞的机械强度;② 参与信息传递;③ 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④ 负责细胞器(特别是核)的分配与定位; 7、论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是多细胞生物细胞死亡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信号刺激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该过程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凋亡细胞最后以凋亡小体被吞噬消化。 细胞坏死是细胞受到意外损伤,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而发生的细胞被动死亡形式。细胞坏死时,细胞内含物释放到胞外,引起周围区域的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比较项目 起因 细胞形态 线粒体 溶酶体 细胞浆 细胞的DNA 细胞核的形态 核与胞膜 消除方式 周围变化
细胞凋亡 特定的或生理性 膜皱缩,体积变小 内腔闭锁,体积缩小 萎缩,或自吞噬形成 浓缩,均质着染加深 DNA等量断裂 多破裂成相等大小 形成凋亡小体 吞噬消除 无明显改变
细胞坏死 各种病理性或剧烈损伤 体积膨大,变性 内腔扩大,崩解 膜破坏,各种酶类释出 稀或浓,有颗粒或空泡 DNA无规则降解 碎裂成大小不等的块状 膜破裂,碎核释出 溶解消失 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