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军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年第21期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肯定。名著阅读在苏州语文中考中的名著阅读范围、比重得到了较大的拓展与提升。借助整本书阅读,教师不仅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在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使他们熟练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如今,我们想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就必须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阅读任务,指引整本书阅读方向;组织恰当的阅读内容,指导高阶思维阅读;采取多元评价内容,强化整本书阅读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1-013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只是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我们想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避免阅读碎片化、细窄化和浅显化等问题,就必须积极拓展其视野和思维等,使他们在整本书阅读中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一、精心设计阅读任务,指引整本书阅读方向
无论在教材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任务的设计对阅读效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为学生精心设计一系列的阅读任务,在帮助学生指明阅读方向的同时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科学引导。
为了使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成效,我们首先就要拟定科学、合理的整本书阅读时间计划,并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恰到好处的安排。比如,推荐阅读书目的字数是多少(书籍封页可查看)?需要多久读完?按照这个进度,每天需要阅读多少内容或者多长时间?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学习任务的影响,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都是比较紧张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不妨将一些整本书阅读的“重头戏”安排到双休日或者寒暑假。
其次,对整本书阅读任务作出科学的规划,对书中的重难点进行前瞻性的提点,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对文章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本市的“知新阅读”平台。在阅读初期,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在此环节借助灵活多样的导入方法,如情境导入、聊天导入、多媒体导入以及游戏导入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不仅通过作者及其生平事迹(与阅读对象有所关联)相关的历史资料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在客观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同时,对人物命运等产生更深层次的
理解。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各样的符号来勾画、标注阅读内容,从而区别地标记书中的段落、层次、重点句子、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精彩的修辞手法等,还能使他们在勾画的过程中对整部作品产生初步的把握与了解。在此期间,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注重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如: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活动制定一系列的阅读任务卡片等,并将一些关于情节概括或者是故事发展线索的问题设置于其上。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使学生在任务卡的驱使下对整部名著产生更加全面且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还能使他们展开更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 二、组织恰当的阅读内容,指导高阶思维阅读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指出,思维过程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层面。其中知识、理解、应用是低阶思维,分析、综合、评价(之后被更改为“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阶思维。高阶思维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还能在整本书阅读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更加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组织恰当的阅读内容,指导学生利用高阶思维展开阅读,从而使他们对阅读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呢?在此,笔者仅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几部名著为例,谈谈自身的鄙陋之见。 1.梳理脉络,掌握核心
一部名著往往就有洋洋洒洒的数万甚至数十万言,更别说仅语文教材中就出现了十多部名著。在面临浩如烟海的文字时,如果不能理清文本内容主次轻重,学生只会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如无头苍蝇般乱撞。如此一来,恐怕连起码的阅读任务都难以完成,我们又何谈展开高效率、高质量的名著阅读呢?因此,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紧紧抓住核心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阅读。如,在名著阅读中,笔者不仅经常要求学生着重抓住人物的行动、人物的情感、故事的发展、某种有代表意义的事物等线索,还要积极通过设计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探骊得珠。
以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为例,本书的主人公祥子由一个勤劳能干、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年逐步变成一个自甘堕落的小丑。那么,教师不妨将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入阅读教学中,如,祥子的理想是什么呢?他的理想是怎样一步步破灭的?祥子在短暂的一生中经历了“三起三落”,你能找出哪“三起”“三落”呢?如果能够恰当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便可以让学生大致掌握整部作品的故事情节了。
除此之外,思维导图也是现在非常流行的整本书阅读方式之一。它不仅能使辅助学生对名著剧情、角色以及人物关系等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把握,还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名著主题。 2.深层理解,领悟主题
深层理解、领悟主题不仅直接影响整本书阅读的效果,还使学生在阅讀过程中熟练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等,更好地把握文本主旨。比如,在《儒林外史》阅读过程中,笔者便主要分三部分内容展开整本书阅读指导。在第一部分导读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不仅将与古代科举相关的一些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还通过精彩片段导读等引导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在第二部分理解过程中,笔者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展开了“理清故事——解析人物——主题、创作风格讨论——答疑解惑辩论会——读写结合”等一系列的专题分享活动。在第三部分整合过程中,笔者在进一步总结教学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将读书方法、个人感悟等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3.分类对比,多读并举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想要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还需充分发挥学生的高阶思维优势,让他们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对主题类似名著、内容類似名著或者人物形象类似名著等进行比较、分析。比如,引导学生在多部名著阅读分析和对比中更好地把握名著主题等。比如《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是初中期间的必读经典。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妨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认真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如,两者都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小说,然而不同的是,祥子在三起三落的经历中变得自私且堕落,而保尔则在历经重重考验后赢得了圆满的人生。在此阅读任务的驱使下,我们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使他们在人物性格、命运以及周遭大环境的细致分析中对作品主题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分析,从而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更加优秀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名著与经典影视剧进行比较、分析等。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得到极大的拓展与延伸,还能使他们的联想、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
三、采取多元评价内容,强化整本书阅读效果
多元评价不仅能使教师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状态、情绪以及能力等进行更加全面而客观的了解,还能使他们在深入了解学生阅读意愿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更具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而促进初中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因此,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还要注重评价过程的动态化。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笔者经常会采用总结性评价、批评性评价以及趣味性评价等评价方法。
其中,总结性评价指的是对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状况作出综合性评价。比如,在讲授《西游记》时,我们往往会让学生设计一份唐僧师徒的“西行图”,要求标出地名、妖怪名称、来源、法宝、如何收服等要点。在总结性评价时,我们不仅要考量图画的完整性,还要根据图画,随机让学生就某一“难”进行准确、生动的复述。批判性评价就是让学生摆脱片面、固化的常规思维,进而能有创造性的见解。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名著与某些影视剧进行比较。鉴于很多影视剧会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改动,我们不妨让学生展开“大家来找茬”的活动,让他们找出影视剧与原著的区别。这样,我们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而且极大地刺激了学生阅读的欲望。借助诸如此类的交流和沟通等,我们不仅能使学生在彼此的交流、分
享中尝试用不同的视角来实施整本书阅读,还能使他们在阅读中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关键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
总而言之,整本书阅读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及其未来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奋战在初中语文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在深刻认识这一事实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加科学、准确的阅读指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使初中生在广泛、深刻的阅读中熟练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技巧与技能,才能使初中生在提高思维品质的同时展开更高效率的思维活动,进而为其后独立阅读、自由阅读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文亚.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 [2]吴欣歆.阅读整本书,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 [3]葛玲玲.追求实效——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4). [4]吴格明.离开了思维,语文就成了一堆孤立的词句和文化碎片[J].中学语文教学,2017(8).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张桥中学2155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