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2018年1月
说明: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14-16世纪时,“市民意识兴起,一种不受基督教和中世纪任何传统支配的世俗伦理被提出”,这里的“世俗伦理”指的是
A. 自由平等 B. 民主法治 C. 人文主义 D. 理性主义 【答案】C
......
...............
2. “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文中“这一时期”是指 A. 13世纪末14世纪初 B. 14世纪90年代 C. 15世纪末16世纪初 D. 16世纪90年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人类从相对隔绝到建立直接联系的事件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始于1487年迪亚士的远航活动,到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因此这一时期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中的年代均与题干不符,故选C。
3. 美国学者罗威尔指出:“英国1688年政变,使一个国王失去了王位,下议院逐渐把国王的权利纳入它自己的权威之中”。这个国王是
A. 路易十六 B. 查理一世 C. 查理二世 D. 詹姆士二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688年宫廷政变时被赶下台的英国国王是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D项符合题意;路易十六是法国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A项排除;查理一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的国王,时间是1649年,B项排除;查理二世是复辟的国王,C项排除。故选D。
4. 某战役“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该战役是 A. 来克星顿枪声 B. 约克镇战役 C. 萨拉托加战役 D. 凡尔登战役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莱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标志,A项排除;约克镇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战役,B项排除;萨拉托加大捷战役中英军被迫投降,此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C项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D项排除。故选C。
5. 1789年 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该大臣汇报的是 A. 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 B.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 反法同盟大兵压境 D. 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题干所述事件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即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项符合题意;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指的是法国大革命中爆发的热月政变,反法同盟大兵压境是在1792年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之后,制宪议会制定《人权宣言》也是在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的1792年。ACD三项均是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6.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霍兰罗斯认为:拿破仑“在内政方面的建设才能,丝毫不亚于他在军事方面的雄才大略”,下列属于拿破仑“内政方面的建设才能”的有:
①镇压王党叛乱和人民起义 ②加强中央集权,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颁布《民法典》 ④奥斯特里茨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拿破仑镇压王党叛乱和人民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均属于对内措施,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打败第三次反法同盟的战役,属于对外战争。符合内政方面的措施有①②③,故选B。
7.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 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 1814年史蒂芬孙试制成功第一辆蒸汽机车 D. 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英勇抗击西班牙殖民者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欧洲范围的革命”是马克思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看法,属于历史观点,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历史额真实情况,不属于历史观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
8.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后……其它地区,包括很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先后不一地作出反应。下列属于此类“反应”的是
①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民族解放运动 ②欧洲国家掀起工人运动的浪潮 ③一些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手段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出现与工业革命后为开辟海外市场,掠夺原料的客观结果,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与工业革命有着间接的联系;同样,工人运动也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而出现的,工业革命出现了大工厂生产,工人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而反抗;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受到本国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的阻碍,这些国家又相继通过革命或改革扫除主义障碍。因此属于此类反映的是①②③,故选A。 9. 下列关于印度近代史上的英雄人物章西女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B. 领导拉美独立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C. 参与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 D. 表现出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的是华盛顿,而不是章西女王,A项排除;领导拉美独立运动的玻利瓦尔,反抗的是西班牙殖民统治,B项排除;印度是英国殖民地,所以民族大起义反抗的英国而不是西班牙殖民统治,C项排除。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大起义,体现了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0.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评价道“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该文献是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独立宣言》发布的时间是1775年,《人权宣言》是1792年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来说是福音,对于资产阶级来说是魔鬼学说,C项符合题意。《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于美国南北内战期间,时间是1862年。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 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运动 C. 俄国十月革命 D. 攻占巴士底狱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宪章运动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前的工人运动,且宪章运动的目的是获得普选权的斗争,与“上升为统治阶级”无关,A项排除;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B项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是获得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排除。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资产阶级革命,D项排除。故选B。 12.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各行业产量增加如下表,根据所学判断,此期间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生铁 钢铁 棉纺织业 煤 石油 整个国家工业增长 2倍
3倍 3倍 19倍 200倍 6倍 A. 沙皇统治被推翻 B. 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 地主掠夺了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工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推翻沙皇统治的是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不在题干时间范围内,A项符合题意。1860-1890的俄国正赶上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推动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这两点都与改革的措施有关。BCD三项均是推动俄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由此可见林肯“斗争”的主要目的是 A. 民族独立 B. 国家统一 C. 解放黑奴 D. 发展经济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说明林肯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B项符合题意;民族解放是独立战争的目的,解放黑人和发展经济都与题干不期待联邦解散、期望它停止分裂的主题无关。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 李同学在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历史影响时,列出了以下四点内容,其中属于相同点的是 A.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改变了社会性质
C. 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 D. 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赢得了民族独立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美国南北内战,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是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相同影响,独立战争扫除的是英国殖民统治,南北战争扫除的是美国南北制度差异,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是两者
的共同点,故选D。
15. 作家陈舜臣指出:“日本是遵循路标前进的民族。”19世纪中后期,日本“遵循路标前进”的改革举措不包括
A. 强制性义务教育 B. 引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C. 学习西方文化和生活习俗 D. 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日本19世纪中后期的改革指的是1868年的明治维新,ABC三项均是明治维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容,不符合题意。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是在二战之后,美国在日本占领期间推行的措施,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6. 老师在复习时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纳入同一复习主题。该主题是 A. 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 B.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 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与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有关的是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A项排除;三国改革都是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俄国败给了英法联军,日本受到美国侵略,中国更是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这些因素都促使这些国家进行改革发展中发展资本主义,进行近代化探索,B项符合题意;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应是经济发展领域,题干属于政治领域的改革;俄国和日本的改革使俄国和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戊戌变法的结果是失败的,三国的改革都没有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 1931年,为悼念一位伟大发明家,美国政府曾下令全国停电一分钟,在这一分钟里,美国仿佛又回到了煤油灯的时代。这位发明家是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莱特 D. 爱迪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停电一分钟,仿佛回到煤油灯时代,说明这位美国发明家与照明有关,照明的电灯的发明者是美国的爱迪生,D项符合题意;牛顿是英国科学家,他的贡献是天文和力学领域,爱因斯坦的贡献是提出相对论,莱特指的是美国人莱特兄弟,他们的贡献是发明了飞机。ABC三项不符合题
意,故选D。
18. 1888年,某项发明在报纸上被如此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为“马车”提供动力的是
A. 车上的男人 B. 石油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答案】C
19. 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 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环境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工业革命也引起了社会结果的变化,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后开辟海外市场,世界逐渐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工业革命中的发明也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是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不符合题意。故属于积极作用的是①②③,故选C。
20. 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 德国和奥匈帝国 B. 俄国和奥地利 C. 德国和土耳其 D. 英国和俄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一战前欧洲成立的对立的两个军事同盟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其中同盟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 21. 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B. 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 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D. 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不是全面爆发的标志,A项排除。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展开反攻的是英法,而不是德国,B项排除。一战的主要战场是在欧洲,而不是亚洲,C项排除。一战最终以同盟国失败告终,D项符合题意,故选D。
22. 他把教皇和神甫说成是两足禽兽,教会是国家分裂、内战和一切罪恶的根源,他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是
A. 但丁 B. 伏尔泰 C. 卢梭 D. 马克思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批判天主教会,表达对天主教的厌恶。伏尔泰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他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把教士比作文明恶棍,B项符合题意;卢梭是启蒙运动代表之一,卢梭否定封建王权,提出社会契约论;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倡导的是物产阶级革命。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比较这两次运动,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 是否肯定人的价值 B. 是否批评宗教神学 C. 是否规划民主制度 D. 是否反对封建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思想主张中都有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和人权力的追求,文艺复习追求以人为中心,启蒙运动追求人的权利自由平等思想,反对封建专制。而对于民主制度的规划文艺复兴运动则没有体现,而启蒙运动中则体现明显,如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执政,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C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是显著的不同点,故选
C。
24. “(达尔文的学说)要点已为现在所有的科学家所接受。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宗教界,则存在着激烈的反对意见。”宗教界反对达尔文的学说,主要是由于该学说
A. 否定了神创论 B. 违背科学规律 C. 宣扬了马克思主义 D. 论证方法错误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思想与宗教界的神创论思想是针锋相对的,宗教界反对达尔文的学说是因为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是对神创论的否定,A项符合题意;达尔文的学说是科学观点,没有违背科学规律,B项排除;达尔文宣传的不是马克思主义,C项排除;达尔文的论证方法是实地考察,不存在论证方法错误,D项排除。
点睛:解题时分析达尔文的贡献,分析其贡献与宗教界之间冲突的根源。也可根据选项内容对达尔文观点的评价,分析评价的正确性。
25. “他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创作力量的源泉,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这里的“他”是
A. 列夫·托尔斯泰 B. 凡·高 C. 贝多芬 D. 卢梭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扼住了命运的喉咙”的人是贝多芬,他的苦痛和绝望指的是他的失明失聪,C项符合题意;ABD项中的人物均无此遭遇,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0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促使了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试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文艺复兴》
材料二:只有到1500年左右……这种状态才被打破,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这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联为一体迈出的第一步。……西欧人走向海外,开始殖民征服……从而促进了欧洲的封建生产方式迅速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促使欧洲人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并指出它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1500年左右”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过去处于相对隔绝的各地区才开始建立了直接联系”?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对世界历史进程造成了哪些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图中最能反映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是哪一段航程(写出字母代码)?综合材料二、三,指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4)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上述材料所述重大历史事件间的联系。
【答案】(1)转变:人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关注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影响: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2)事件:新航路开辟
影响: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打破以往各地区相互孤立隔绝的状态;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
(3)B段;主要方式:殖民扩张
(4)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思想激励;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三角贸易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它的转变制度是从人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关注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可知,精神方面制度是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500年前后世界从隔绝到建立直接联系的事件是新航路开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全世界联为一体”是指新航路开辟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打破以往各地区相互孤立
隔绝的状态;“开始殖民征服”是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指的是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第一小问,根据地图可知,地图显示的三角贸易,即黑人奴隶贸易,三段航程中体现血腥性的一段是把黑人奴隶从非洲通过大西洋运往美洲,即图中的B段。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走向对外殖民征服的道路,建立殖民地,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掠夺财富,总体来说,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方式就是对外殖民扩张。
(4)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提到的事件包括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和三角贸易。材料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思想激励;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三角贸易
27.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拿破仑更是用刺刀加速了这一巨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英国)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材料二: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互相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材料三: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的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是如何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的国王”的转变的?这反映了哪些阶层的利益要求?
(2)材料二中“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指出当时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是怎样“互相援助,互相鼓舞”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对近代欧洲发展有哪些历史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案】(1)转变:颁布《权利法案》;确定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利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事件: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相互影响: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参与援助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 (3)影响: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促进了民族主义觉醒 (4)向资本主义过渡(或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宪政体制指的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而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的国王”的转变的是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通过该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统治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要求。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美国革命指的是1775爆发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革命指的是1789年开始的额法国大革命。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互相援助,互相鼓舞”指的是“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
(3)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指的是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民族主义的觉醒”指的是拿破仑促进了民族主义觉醒。
(4)根据材料可知,17——18世纪的欧洲各国通过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28. 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决定之所以非常复杂,就是因为它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地主方案很简单,一切土地归地主。农民方案很简单,无须赎买,就得到全部土地,唯独专制制度的方案带有妥协性,错综复杂。没有政府的参加,这个方案就无法实现。……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研究1861年的改革,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波波夫《俄国一八六一年“伟大改革”的内幕》
材料二:在明治改革年代,他们……积极认真地学习欧美的长处,实行一系列重大有效决策——坚决摧毁了幕藩封建体制,大力殖产兴业和扶植私人资本,重视开发民智和发展近代教育,……但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齐世荣主编《日本:速兴骤亡的帝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1861年改革为什么是“一条在所有可能向新制度发展的道路中最缓慢的道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说“明治年代的富强之中有隐忧、有阴影”?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当时俄国、日本推进近代化的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1)为什么: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沙皇专制制度没有本质改变
(2)特点:学习欧美长处(向西方学习)
隐忧: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明治维新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最缓慢”的原因是“官僚机构的改革方案”即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从改革的性质上说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但领导改革的是沙皇,改革没有根本改变沙皇专制制度。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积极认真地学习欧美的长处”可知,改革的特点是向西方学习;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明治维新的隐忧指的是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即改革后的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明治维新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和日本的改革方式都是统治者领导的改革即都是自上而下改革。
点睛:解题时围绕材料内容分析俄国改革缓慢的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和隐忧;围绕第三题题干关键词“近代化方式”,分析俄国和日本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性质的改革来完成的。 29. 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率先起步,与“光荣革命”后相对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岛国的独特地理位置、殖民扩张带来的资本积累、庞大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工业革命不仅表现为各行业的技术变革及生产增长,同时也表现为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新的通讯手段的使用,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列强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三: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化的速度异常迅速,英国和德国之间展开了最为激烈的经济竞争,……经济上的竞争和国内的困难还激起了对殖民地的争夺……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这些联盟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经济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内部政治和对外扩张分别出现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到20世纪初,“交通工具”出现了哪些的革命性变革?
(3)材料三中的“联盟体系”指什么?据材料三,概括“联盟体系”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1)原因:“光荣革命”后相对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殖民扩张带来的资本积累;庞大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任意1点即可得分)
(2)内部政治: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扩张:资本输出为主 交通工具变革:汽车、飞机 (3)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原因:帝国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影响: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工业革命的政治条件指的是光荣革命后相对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包括:殖民扩张带来的资本积累;庞大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中内部政治出现的变化是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外扩张的变化是资成本输出为主。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初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交通工具有汽车和飞机。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以英国为核心形成的同盟是三国协约,以德国为核心形成的同盟是三国同盟。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和德国围绕经济和殖民地之间展开竞争,从英国和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发展的不平衡是形成联盟体系的原因。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扩军备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点睛:解题时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如根据材料一““光荣革命”后相对宽松的政治和社会环
境”,“殖民扩张带来的资本积累、庞大的海外市场、圈地运动等因素”回答第一小题;根据材料二“随着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到来,资本输出成为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回答第二小题第一小问,根据“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推断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式交通工具;根据材料三“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互相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分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根据“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回答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