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鉴赏与实践论文
学 院:土木建筑
专 业 班 级:工程管理1103
学 生 姓 名:周林冲
学 号:************
浅谈刺绣
摘要:在服装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应借鉴国际成功典范,以本土文化为基点,用国际眼光看未来,从服装设计语言创新入手,正确导入刺绣这一中国传统元素及时把握和正确运用刺绣工艺,并将其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本设计在及民族元素及当代经典服饰的基础上,通过刺绣,堆摺等面料二次再造进行创新设计,将东方元素与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相结合进行研究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我国的刺绣,有4000多年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它以大胆而自由的构思、优美而典雅的图案、灵巧而熟练的技艺、丰富的品种,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刺绣文化在人民大众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少数民族,如满族、壮族、苗族等。数千年来,在华夏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薪火相传,佳作无数,饮誉中外。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早在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那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 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尚书》说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六种花纹,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下裳六种花纹,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共十二种花纹,称十二章。这里至少有两种是刺绣的。周代《礼记·祭义篇》中说“古代天子诸侯都有公室养蚕。蚕熟,献茧缫丝,把它们染成红、绿、玄、黄等色,以为黼黻文章”。据《辞海》“黼”字解释为在古代礼服上绣半黑半白的花纹;“黻”字解释为
在古代礼服上绣半青半黑的花纹。至于“文章”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一个词汇,意思非常明白,但在古汉语中,却别有含义。用青、红两色线绣称之为“文”,用红、白两色线绣称之为“章”。实际上,“文章”二字古意为锦绣,后来转义喻文。“文”的另外一个意义是指画,同“纹”。《礼记·月令篇》说“文绣有恒”,据注释“文,是指画,古代祭祀的礼服上衣是画的,下裳是绣的”。总之一句话,刺绣发源很早,古已有之。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刺绣在渭南世代相传,遍及全市。花色品种达上百个。主要有枕、童帽、裹肚、门帘、鞋垫、床围、针线包、荷包、动物玩具等,其内容多为花鸟虫鱼和风俗画面,潼关一带的妇女,将象征富贵的牡丹和素雅的荷花绣于布马镫两端,做工精巧,十分耐看,人称“东府刺绣一绝”。随着时代的变化,乡品内容有所更新。同时一些传统绣品已进入外贸市场。 刺绣的工艺要求是:顺,齐,平,匀,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墨迹等污渍。一件好的刺绣艺术品是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作品凝结的艺术效果也就成为鉴别刺绣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重要标准。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辨认,一是作品图案的整体构思,二是作品做工的精细程度,三是作品色彩的处理和艺术效果。一件艺术价值高的刺绣艺术品一般是图案秀美,做工精细,色彩典雅,富有深远的意境。而价值低劣的刺绣工艺品,图案一般比较呆板,缺乏艺术性,做工也相对粗糙。 相比较而言,我个人比较喜欢苏绣。苏绣产生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位于长江下游江苏南部的苏州。近代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品的总称,它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说到这里,不得不先要说说顾绣,因为它对中国东部近、现代的剌绣影响太大太深了。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的顾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进士著称。他的孙子顾寿潜善画,从师于董其昌。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在顾家众多的名手中堪称代表,连董其昌看后惊叹地:\"技至此乎!\"明代的商品经济已较发达,由于顾家的刺绣名扬海内外,因此到了清代时,江南一带的绣庄许多干脆挂起\"顾绣\"的字号,广
义的“顾绣 ”便由此而来。苏绣正是在广泛吸取顾绣的特点和长处后,逐渐从作坊里孕育出一朵更为奇艳的鲜花。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在刺绣的技艺上,苏绣大多以套针为主,绣线套接不露针迹。常用三、四种不同的同类色线或邻近色相配,套绣出晕染自如的色彩效果。同时,在表现物象时善留“水路”,即在物象的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之层次分明,花样轮廓齐整。因此人们在评价苏绣时往往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八个字概括之。 苏绣艺术来源于民间文化,同时又反映了民间文化。在古代,苏绣产品主要被用于民间婚嫁仪式和庆典。而且基本上,苏绣的产品形式具有明显的功能性,从绣花鞋、绣荷包、绣花枕、绣花被、绣花盖头、绣球、绣嫁衣、绣帕等等,都是日常生活所需,而且表现内容也都与日常生活有关。经过长期的积累,苏绣已发展成为一个品种齐全,画面丰收,变化多端的一门完整艺术。其绣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实用品,有被面、枕套、绣衣、戏衣、台毯、靠垫等;一类是欣赏品,有台屏、挂轴、屏风等。取材广泛,有花卉、动物、人物、山水、书法等。双面绣《金鱼》、《小猫》是苏绣的代表作。苏绣先后有80多次作为馈赠国家元首级礼品,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有100多人次赴国外作刺绣表演。在1982年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双面绣《金鱼》杂1984年第56届“波兹南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在苏绣的近代史上,有一位杰出的苏绣艺术家---沈寿。其作品震惊海内外。沈寿代表作:《万年青图》 《仕女图》 《三马图》等。 总之,刺绣的艺术博大精深,对我国的影响非凡。苏绣更是中国少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国家赠送重要外宾的“国礼”之一。但是,现在与很多绣种都几近“人亡艺绝”的地步,所以,我们要弘扬刺绣文化,保护其顺利的发展下去。
总之,服装的设计已离不开对刺绣工艺的研究与探索,刺绣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工艺,绝对不是简单的剪切与粘贴的关系来继承传统刺绣。刺绣工艺形式的多样化应用及创新设计,充分体现服装的设计风格,丰富服装的造型效果。只有不断的开发和创新刺绣工艺,才能推动刺绣工艺的深层发展,拓展服装设计的空间。注重服装与刺绣的和谐,服装的设计与刺绣材料的选用、服装设计
与刺绣工艺技艺的应用、服装设计整体设计思路都需要协调起来,刺绣的服装才能够呈现完美的状态,更好的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完全有理由抛开文化形式的束缚,尽可能用现代设计语言去设计能够传递传统文化内蕴的符号,到那时,我们能够自豪的说,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与精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