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
及防治办法
一: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1)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2)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台、雨蓬根部开裂或倾覆、坍塌;
(3)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任意加水,强度得不到保证; (4)屋面、厨房渗水、漏水;
(5)墙面抹灰起壳,裂缝、起麻点、不平整;
(6)地面及楼面起砂、起壳、开裂;
(7)门窗变形,缝隙过大,密封不严;
(8)水暖电工安装粗糙,不符合使用要求;
(9)砖墙接槎或预留脚手眼不符合规范要求;
(10)金属栏杆、管道、配件锈蚀;
1
(11)墙纸粘贴不牢、空鼓、折皱,压平起光;
(12)饰面板、饰面砖拼缝不平、不直,空鼓,脱落;
(13)喷浆涂刷不均匀,脱色、掉粉等。
质量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产生
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亦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不讲“认真”二字。其实,消除质量通病,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要求,办不到的事。
二、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通病,裂缝的原因也极其错综复杂,究竟是
由何种原因所引起的裂缝,则应针对质量问题的特征作具体分析。
1. 混凝土干缩裂缝特征
混凝土干缩裂缝特征具有表面性,缝宽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
没有规律性。较薄的梁、板类构件(或桁架杆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性结构,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平面裂缝多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
2.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
2
(1)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良,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蒸发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
度变化很小,收缩也不,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者构件水分蒸发,产生的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
(2)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3)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
(4)混凝土受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5)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长期不张拉等。
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
振捣要密实,并应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堆放的预制构件宜覆盖,避免曝晒,
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
(3)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4)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洒水养护;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4.处理方法
3
此类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但会使钢筋锈蚀,且有损美观,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层薄
砂浆进行处理。对于预制构件,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养胶泥或粘贴环氧玻璃布进行封闭处理。
(二)混凝土蜂窝
1、 混凝土蜂窝特征: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混凝土蜂窝产生的原因
(1)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石子、水泥等材料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 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楼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 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3混凝土蜂窝防治措施
(1)认真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和均匀,
4
坍落度适合;增加混凝土搅拌时间,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和过振现象;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和溜槽,下一层混凝土浇筑前应铺设2cm的水泥砂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密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水泥压浆处理。
(三) 混凝土麻面
1 、混凝土特征:混凝土局部表面现象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混凝土麻面产生的原因
(1)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破坏;
(2)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 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 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 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现象形成麻点。
5
3混凝土麻面的防治措施
(1)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现象无粉刷,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可用1:2或1:2.5水泥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四)混凝土孔洞
1混凝土孔洞特征:混凝土结构内部有较大尺寸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2混凝土孔洞产生的原因
(1)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房,未振捣不实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 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开成松散孔洞;
(4) 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混凝土孔洞的防止措施
6
(1)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处,应两侧同时下料,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木块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灌,捣实。
(五)露筋
1露筋的特征:混凝土内部主筋、负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露筋产生的原因
(1) 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外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3露筋的防治措施
7
(1)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处,应两侧同时下料,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木块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浇灌,捣实。
(六)混凝土缝隙、夹层
1混凝土缝隙、夹层特征: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夹层。
2混凝土缝隙、夹层产生的原因
(1) 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清除松散混凝土面层和充分湿润后就浇筑混凝土;
(2) 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理干净;
(3) 混凝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 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振捣好。
3混凝土缝隙、夹层的防治措施
(1) 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置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8
(2) 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层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七)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
1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特征: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2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
(1)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 模板未支撑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 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现象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3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势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八)屋面渗漏
9
屋面渗水、漏水是较为普遍的质量通病,不论卷材或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都有类似的情
况。
卷材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是:结构变形,基层处理不干净;找平层不平、不干燥;油层太厚、
涂刷不均匀;局部构造 (如女儿墙、山墙、天沟、伸缩缝等部位)不合理,施工处理不当;卷材铺贴不实,接头、压边不严密;绿豆砂带有尖锐棱角、抛撒不均、未嵌入油层内;温差过大等原因,致使沥青胶老化、流淌,卷材错动、开裂;形成气囊、水囊、泛水等现象而产生渗水、漏水。
混凝土刚性屋面渗漏的原因有:结构变形,板面清扫不净、灌缝不实,分格缝设置不合理,
油膏嵌缝不严密;防水层较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施工振捣不密实,收光、压光不好,早期干燥脱水,后期养护不良,山墙、女儿墙等局部构造不合理、施工处理不妥,以及温度应力作用等,致使屋面开裂渗水、漏水。
防治屋面渗漏,应从材料、屋面设计构造、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针对其不同原因,采取
有效的对策,进行综合治理。
(九)地面起砂、起壳
地面起砂、起壳质量通病常见的原因是:配合比不当,水灰比过大;砂的粒径过细,含泥
量过大;水泥标号低,或使用过期、受潮结块的水泥;没有按规定遍数成活,在初凝前又没有适时压光;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或浇水不足,或残留有积水;未按规定留设施工缝;炉渣垫层质量不好,水泥浆结合层粘结力差;地面施工中受冻,或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在地面上走动;洒水养护的时间过早或过迟,或养护天数不够等。
(十)抹灰空鼓、裂缝
10
抹灰空鼓、裂缝和起麻点的原因是:基层未清理干净,抹灰前未浇水湿润;底灰未干到一
定程度就抹面层;一次抹灰层过厚,干缩率较大;窗框两边塞灰不严,固定不牢;配制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石灰膏未充分熟化等。
(十一)卫生间积水、漏水、管道堵塞
卫生间积水、漏水、管道堵塞是最常见的质量通病。
积水的原因是,地漏安装高度偏差较大,地面施工无法弥补;地面在地漏四周形成倒坡;
地面的平整度及坡向地漏的坡度不符合要求。
漏水的原因是:排水管甩口高度不够,大便器出口插入排水管的深度不够;蹲坑出口与排
水管连接处没有填抹严实;厕所地面防水处理不好,使上层渗漏水顺管道四周和墙缝流到下层房间。
排水管道堵塞的原因是:管道甩口封堵不及时或封堵不严,造成杂物掉入管道中;卫生器具
安装前没有清除掉入管道内的杂物;管道安装时没有清除管膛杂物;管道坡度不合要求,甚至局部倒坡,管道接口零件使用不当,如用T型三通,而不是用Y型三通,造成管道局部阻力过大,管网未进行闭水试验就交付使用等。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