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本身也是一个善于画花鸟的能手。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试画家的时候常常以诗句为题,让应考的画家按题作画择优录用。
有一次,朝廷决定考试天下的画家。诏命一下去,各地的画家都纷纷来到京城。到了考试那天,主考官出了一个命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让画家按这句的内容体现出来。
开始,画家们个个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过了一会儿,便先后动起笔来。有的画家绞尽了脑汁,在“踏花”二字上下功夫,有的画家画了许许多多的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出游春的意思;有的画家煞费苦心在“马”字上下功夫,画面上的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在黄昏时疾速归来;有的画家运思独苦,在“蹄”字上下功夫,在画面上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
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他不是单纯着眼于诗句中的个别词,而是在全面体会诗句含义的基础上着重表现诗句末尾的“香”字。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考卷交上来以后,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审看。看了一张不满意,放在一边;又看了一张还是不满意,又放在了一边……等到看见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这一幅时,他脸上立时现出了喜悦的微笑。他连声称赞:“好极了!好极了!”于是选中了这一幅。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题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可用眼睛却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体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所以是成功的。 和这个故事相似的还有一则:“竹锁桥边卖酒家”
说的也是一次考试画家,主考官也是出了一句诗为画题。这句诗是“竹锁桥边卖酒家”。结果入选的却是一位没有画出酒馆的画家。他画的是小桥流水、竹林茂密,在绿叶掩映的林梢远处露出古时候的一个常用酒帘子,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酒”字。这幅画儿,画面上不见酒店,却使你似乎看到了竹林后面却有酒店,重点是用形象体现出一个“锁”字来。
《深山藏古寺》 《深山藏古寺》,构思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只见祟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小僧在山下河边汲水……古寺“虚”掉了,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自古寺而来,再回古寺
而去了。这也是实中存虚。人们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这三个故事说明着艺术创作的一个道理,即艺术是通过形象反映生活的,它不象科学那样需要通过抽象的议论。一件艺术品,艺术性的高低很主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它是否富于形象性,看它是否能够通过形象把抽象的思想立意体现出来。对联也是如此。
对联是浓缩的诗歌,是美神的骄子。
意境悠远的对联、诗句巧妙引入语文,不仅可拓展人的思维空间,增添情趣,也丰富了文化蕴含。品味对联的意境
对联中有不少写景抒情的好作品。对这类作品的赏读,当与读写景抒情的诗文一样,要注意品味其意境。
一、什么是意境,通常认为是指文艺作品通过形象描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境界。意是指主观的思想和感情,境是指客观的生活和景物,在艺术作品中,情景交融,就构成意境。优秀的古诗词正是因为有意境,才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优秀的对联也是这样。因此, 无论是鉴赏诗歌还是对联,都要用心体会其意境,以领略其艺术之美。因为情景交融构成意境,所以鉴赏意境要从景与情两方面入手。清内阁大学士翁方纲题陶然亭联: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
从写景看,上联以烟笼写古寺之幽隐,以无人写古寺之清静;下联倚字写出树木之繁茂,照应寺堂之古,有月写古寺之夜景。全联所描绘的就是一座极幽静的古寺。再从抒情看,陶然亭并非幽处深山,在联中却因烟笼树倚无人有月而有深山古寺之幽之静,显然这是作者有意用烟笼树倚将寺堂与尘世隔绝,以无人有月营造起静谧脱俗的妙境。所以,从作者笔下陶然堂幽静的景色中,我们可以隐隐地感觉到身为高官的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隐于景,使这副对联成为佳作。
鉴赏意境,除了从作品整体上去把握外,也要注意抓住那些情景交融的字去品味。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写出了绝妙的春的意境,诗人用一“闹”字,既逼真地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情景交融而成佳句。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也是因为情景交融而构成极美的意境。诗中的“弄”字,既细致地刻画出淡云拂月、花枝摇曳的美好夜色,也隐隐地透露出诗人对于春色将阑的惋惜之
情。杰出的写景联也有这样的妙字: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
这副对联营造了一种闲适、空灵的意境,读来很有味。联中一个悠字,也具情景交融之妙。既是状写日影悠长自在的样子,也是撰联者自在闲适的心情的流露。此外,上联描绘的是静景,下联着一悠字,也写出了静中之动,使山中幽静的景色顿显空灵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对意境的把握需要反复品味,只有用心地把景中之情,言外之意品出来,才能真正体会到对联意境之妙。二、象外之境
何为意象?原意为主观情感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选择了寒秋时节,湘江的广阔背景,山、林、江、舸、鹰、鱼等意向,描绘了一幅辽阔雄奇的湘江秋景图,表达了无产阶级必将主宰世界的豪情。由此可知,意象是作者在艺术创作中,为传递情感所选择的物象,并且是寄予了作者情感的物象。云笼夜月原无碍;
鸟宿秋林亦放参。 ——李基和题龙兴寺雨花堂
(据《法华经•序品》载,佛祖讲经时,天空普降曼陀罗花,故雨花堂是讲经之堂,上联说:云层虽遮掩了月光,但却并未形成障碍。“无碍”,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意。《维摩诘经》:“心常安住,无碍解脱。”下联说:鸟宿秋林之内,垂头缩颈,似僧徒放免晚参。“放参”,谓免于晚上的参禅。联语写佛寺秋夜清静幽寂的景色,由于作者以佛家眼光来观察描绘景物,故其笔下一切皆具佛性。佛寺的夜月笼罩在薄薄的云雾之中,月色的有无浓淡本都是一样,就连那栖息在枝头的小鸟也闭眼垂头,入定参禅。此联的描写形象生动,但其意境却在形象描写之外——秋夜的宁静。作者以动设喻,却取其不动之境,隐含着佛寺的清净。更衬托出佛性的清净。这时忘我的欣赏者也在寂静中领悟着禅家空无寂灭的道理,这种“精神象外”“意在言外”的清寂意境,给欣赏者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挂碍的感受。
有源律师问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与师用功同否?”师日:“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禅者的吃饭、睡
觉与一般人的吃饭、睡觉有着这样大的差距,这就是我们还不能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体验禅的根本症结所在。我们如果去掉吃饭时的“百种思索”和睡觉时的“千般计较”,我们当下就可以与历代禅师同一鼻孔出气。
三、虚实之境
韩信,大汉名将,得萧何举荐,登坛拜将。萧何有知遇之恩,但后来又因萧何之计夺命无常。漂母救命在前,吕雉诛杀于后。观其一生,功莫大焉,然而憾事亦多也。忍辱胯下,成就千古佳话;舍项羽,投刘邦,堪称识时务的俊杰。而后奇兵度陈仓,以闪电战接连平定了三秦、魏、赵诸地,攻城略地,成为汉名将之首。誉为自古军事指挥第一人。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韩信庙上这副对联生动形象的概括了他坎坷曲折的一生。
关于韩信,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韩信将兵,多多益善。韩信与刘邦君臣对话,刘邦问韩信:“朕将兵几何?”韩信答:十万。刘邦又问:汝将兵几何?韩信答:多多益善。刘邦有些恼火,给了韩信尺幅之绢(一尺见方的绸子)说:能画多少兵,我就让你率多少兵。聪明的韩信画了一座城池,城门打开,斜出一杆帅旗,“帅”字下一个大大
的“韩”字。主帅自然将兵百万。韩信合理运用虚实结合手法表达了自己将兵多多益善的想法。
柳永的《雨霖铃》是婉约词中虚实结合手法运用到极致的典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实景,视觉听觉结合,渲染离别的愁苦氛围;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像别后景象,凄凉弥漫。词人写实与想像结合,将离别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意境是实境和虚境相结合的产物。实境是具体的、有形的、现实的;虚境是存在于想像中的无形幻景,它是由实境的暗示、象征作用产生的。
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硕庆题昆明黑龙潭联:黑龙潭:在云南昆明东门外龙泉山麓。潭水深黑,潭畔梅花盛多。硕庆:清满洲人。嘉庆举人。曾在云南为官。“两树”句:指潭北龙泉观的两株唐梅。李于阳《龙泉观古梅记》:“两柯对峙:一老干纷披,僵卧屈抑,一枝叶扶疏,特立苍茫。”烟雨:指雾气和细雨。联语对黑龙潭:,的景色不作细致的刻画,而用浓墨重彩,两笔就勾勒黑龙潭的景物特色,鲜明而生动。作者在上联写的是实境,描写了黑龙潭的唐梅和潭水,点出了这个风景区特殊景观。在下联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给欣赏者一个奇特幻境——四时烟雨半山云。欣赏者受作者现实的具体环境的启发和诱导,
自然的将烟笼云锁的虚景和梅花潭水的实景完全契合在一起,将一个优美的画面推向极远之处,并化画面有限境界为广阔天地,使欣赏者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欣赏者从作者的画中体会到画外境;作者所描写的现实的具体的境界必然导致欣赏者产生与作者所要传达的相一致的想像境界,这是一种自然的默契。
一千个读者的眼里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副对联不同的欣赏者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一个出色的楹联欣赏者对作品的赏析,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开掘拓宽楹联作品的内涵,扩展出一个新的审美世界,以获得更为丰富多彩的精神享受。
对联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货真价实的“别无分店,独此一家.”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学样式自问世之日起,就以其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生机勃勃。上自风流儒雅的文人骚客,下至引车卖浆的下里巴人,无不对其另眼高看,青睐有加。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千古人物有联方显其功过。对联可以寄情,可以寓志。可赞造化伟大,可叹人物是非。或悼或贺,或斥或颂。既如此,让我们从这奇妙的一方花海里撷取点滴,欣赏对联意境,睹其芳,品其香。成为联苑大军中的一员,为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贡献一己之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