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

2022-04-01 来源:欧得旅游网
《清平乐 村居》教学反思

蒋频华

中国的古诗词将精致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细腻的心灵体验融于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从而创设一种优美深婉的意境。这些艺术作品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身,就其中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单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情感美和意境美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当中,我深深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一种美的熏陶以及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正面情感,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所以在设计教案及上课时,我都努力抓住古诗词的几个特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1、抓住古诗的意境美,从诗中描出画来。

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唐诗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每一首诗或者词都是作者借助自然的景物抒发情感,作者眼前的景往往是心中情的触发点,因此在理解诗人情感的时候, 我通过图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再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

2、抓诗中“词眼”,统领整课的教学。

正如画龙需要一笔点睛,一字也往往写活了整首诗词。在《清平乐 村居》中,“醉”之一字,写活了一首词。“醉”,让人陶醉于“茅檐” “溪草”这田园村野之乐;“醉”更活了一节课,让人沉醉于这行云流水之美。

教学当中,学生最初只能理解 “醉”为白发的老公公和老婆婆饮酒而醉。对于学生的这一理解,我并不作限制,在不否定这一答案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对此作更深一层次的引导,从“相媚好”入手,让学生讨论夫妻俩相媚好的各种理由,慢慢地让他们看到“大儿、中儿”,体会他们的孝顺、勤快;感受“茅檐、小溪”的乡村美景;感受“小儿”的天真无邪。在此基础上,学生慢慢感悟到这对老夫妻的和谐美好生活。孩子们的思维舒展开来:老两口夫妻恩爱,儿子孝顺可爱,他们陶醉与这样幸福的时光;虽然他们居住的是低矮的茅草房,但是他们家庭和睦,居住的地方又非常的美丽;他们醉心于这没有纷争的悠然恬静的生活„„

3、师生对话,感悟亲情

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少不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在本课中,词人对一家五口人物形象的描绘,可谓各具形态,在用墨上,也是各不相同,其中用寥寥6字所描绘的“大儿”和“中儿”最简练。从如此简练的文字中,我们如何丰满的画面呢?除了看图想象当时的人物动作、情态,我更是引导着学生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大胆揣摩,结合自己的内心体验走进画面中人物的内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