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本文“创新”中的“新”,指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发现知识、技能中的“新”,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创造学习方法的“新”。这些“新”都可以归结为在学习、探索、研究、合作中摆脱不合理的种种束缚,成长为新式的独立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长期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束缚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教学中转变学习观念是培养其自主能力的首要问题。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时才得以展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为此,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创新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给他以充分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活泼而又赋予创新意义。
二、激发学生的爱好和创新意识
精妙的设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环境,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爱好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要稳定学生的学习爱好,教师可以采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由衷赞美学生的学习成果、采用交互性强的先进教学手段等,从而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材,精心设计,紧扣环节,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计算机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还可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树立开放的人才观和系统工程观
实践教学,除了应联系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实际、专业技术发展的实际、还应联系企业的实际;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密切关注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存在什么样的技术难题,从而选出企业急需、学生能做的实践课题,“真题真做”,既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也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
实践教学只依靠学校是不行的, 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面向社会。为了培养更多应用型的专业人才,需要学校主动和社会、企业联系,为学生造就适宜的实践环境和机会。
树立适应中职发展的教育观念,要确立开放的人才观。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状态的耗散结构,要从低级状态走向高级状态,从无序变为有序,必须对外开放,必须频繁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