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

2022-07-10 来源:欧得旅游网
生物学教学2010年(第35卷)第3期 后进入内质网加工成符合尺寸规模的汽车,再通过内 质网的管道进行运输,最终由内质网派出专门的运输 工具,“出芽”而成的膜类物质——囊泡,将蛋白质汽 车运离内质网前往下一个车间——高尔基体。 2.4高尔基体囊泡运载着蛋白质进人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将接收到的蛋白质进行加工、 分类、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送到细胞特定的部位或分 泌到细胞外。所以,汽车在这里就相当于进行进一步 的修饰,例如打磨、喷漆、打蜡等,等待由高尔基体担当 “发送站”向不同目的地发货。 2.5 囊泡与分泌高尔基体运货的工具,是由它派出 的运输潜艇,同样是高尔基体自身通过“出芽”形成的 膜类物质,囊泡。囊泡将蛋白质运送到国家的边界一 细胞膜,囊泡的膜与细胞膜融合,同时将汽车运离国 境,运到海外,完成“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 2.6线粒体最后,不要忽略的是,在汽车合成、加 工、修饰、运输的过程中,参与的车间、机器、管道、工具 的运作,都需要能源,这些能量的供给,都有赖于线粒 体。线粒体就像是一个个分布在国境内的加油站、能 源站,不断为出口海外汽车的顺利生产提供能量。 3结语 有了以上系统、完整的情景假设,不仅使学生更易 于理解这堂新授课,还能深刻记忆,形成“一串到底” 的思路与知识结构。相比于教材零散的比喻与分散的 描述,教师化零为整的归纳性情景假设就更有助于这 一课的教学有效性,也更能打动学生的心。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正威,赵占良.200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子与细 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_4 [2]朱正威,赵占良.200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子与细 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8 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教育》杂志征稿启事 《科学教育》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 学主办、《科学教育》编辑部编辑,是面向全国中学、中 等师范及各类中等专业学校的各类学科教师的杂志。 本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日出版,16K,8O页。目前,经 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教育》已经被“CNKI中国 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国家科技部所属“中文科技期 刊数据库”收录(可以观看本刊网站了解情况:http:// KXJZ.chinajouma1.net.cn)。欢迎来稿!《科学教育》 杂志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校园撷英、面向21世纪、 课程改革、教改纵横、学科论坛、备课笔谈、教育争鸣、 模式研究、素质教育、教研动态、《科学》课程与教学、 ・35・ , —+一“+ + + — —一 —+-‘。’●一。—+一 l I 十 封面、封底照片说明 { k —+一.+ + +.—+一..+.+..+。+- 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出现在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是脊 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其成体可 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皮肤裸 露、湿润、无鳞。全世界共有两栖动物约4000种,根据 形态可分为三目:有尾没腿的蚓螈目(如版纳鱼螈)、 有尾有腿的有尾目(如蝾螈、大鲵)、没尾有腿的无尾 目(如蛙、蟾蜍)。除海洋和大沙漠外,其余各种生境 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最高分布海拔可达5000m左右。 它们大多昼伏夜出,酷热或严寒时以夏蛰或冬眠的方 式度过,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两栖动物防御敌害的能 力较弱,鱼、蛇、鸟、兽是它们的天敌。 爬行动物出现于石炭纪晚期,是第一批真正摆脱 对水的依赖、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但包括恐龙在内的 绝大多数种类已经灭绝。现存爬行动物约有千余种, 分为四目:鳄形目(如扬子鳄)、喙头蜥目(如喙头蜥)、 有鳞目(如蜥蜴、蛇)、龟鳖目(如海龟)。爬行动物大 多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被有鳞片或甲板, 指(趾)有爪,有利于爬行和攀缘。 青蛙是跳跃健将、捕虫能手,蝾螈、蜥蜴遇险时尾 巴自断,变色龙可变换体色,鳄依靠环境温度决定性 别,眼镜蛇拥有极具杀伤力的毒液……这些动物原来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由于其出众的观赏价值和可观 的经济价值而引起的滥捕滥杀等原因,越来越多的物 种灭绝或濒临灭绝。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调查结果显 示,30%的两栖动物、28%的爬行动物存在灭绝危险。 我国特有的滇池蝾螈可能已绝灭,大鲵、虎纹蛙、扬子 鳄、巨蜥、眼镜蛇等已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名录,蛙 类、蛇类、石龙子、沙蜥等均属于进出口监管对象。在 加深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了解的基础上,体会人与 自然和谐共处的益处,将有助于树立自觉保护各种生 物的意识。 (李梦言) 学法点拨、教育评价、考试研究、综合理科、信息技术、 走向社会、研究型课、劳技教学、课外科技活动等。字 数尽量控制在3千字左右,一律要用电子邮件投稿,并 在稿件正文上留下作者的详细单位、姓名、邮编、手机 (小灵通)和电话号码及电子邮箱地址,以利及时沟通 信息。投稿后一周内请注意网上的电子邮件回复。本 刊Email:kxjyzz@yahoo.com.cn,电话:(021)622322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