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文化的启示
摘 要:作为世界的高科技王国的硅谷一直被视为经济快速增长、解决就业的象征,并且成为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所效仿的对象。对于硅谷成功的研究一直未中断过,并且各种学术论文对其的叙述更是数不甚数。本文我将主要从硅谷人才优势,创新意识以及体制上来探究硅谷的成功,以及它将给我国在高新科技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硅谷;人才;创新;制度
就如我们所了解的,硅谷目前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只是经济的产地,1998年,硅谷的产值大约是中国gdp的1/4。硅谷这块地方约有几十万人,但却创造了相当中国12亿人中3亿人左右的产值,这是非常可观的。那么着样高的产值可以称之为奇迹是怎么出现的呢?
一.人才优势
硅谷最基本的东西:人才。中国有一句老话说的是:温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然而我们可以明晰的看到所谓的“活水”就是人才。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优秀的群体,其作用发挥如何,对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才流动基础上形成的人才聚集现象,既能够产生1+1>2的经济性效应。我们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的时候,部分的之和就要大于整体之和。而这也正好印证了上面的1+1>2的经济效应。而美国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来
为他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我们都知道硅谷是全球人才的圣地,吸引了世界各国众多优秀人才在区域内聚集,人才质量方面,硅谷现有各类人才约30万,其中有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千位科学院院士与工程院院士,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更是占到了所在州博士人员总数的1/6。人才构成方面,硅谷人才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科技移民数量不断上升,占到了硅谷工程师总数的1/3,其中有近2/3是亚洲人。从这些看来我们不能不说在人才的的优化配置上,美国硅谷做的异乎寻常的完美。结构的优化必然会让其则整体功能达到1+1>2的效果。
当然高尖端人才为何能够聚集于此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硅谷文化的内核是校园文化、移民文化和包容文化,其对人才的宽容度是很大的:容忍跳槽、宽容“背叛”的开放思维。这种思维让人才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促进了硅谷企业的“裂变”和人才的流动,带动了“技术流”、“信息流”、“经验流”和“知识流”的流动,较快地形成了知识外溢,带动创新效应的产生。一位著名的学者说道:“自由竞争、冒险创新、社会协作”构成了硅谷发展的三大外部环境因素,而在这些环境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内在的能够体现充分报酬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该学者强调,硅谷那种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合连同其它要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给硅谷带来金坛这样的成就。
二.重在创新意识
20世纪50年代以来,硅谷的技术创新活力举世瞩目,世界各地复制“硅谷”的热潮此起彼伏,但迄今为此,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地方的“硅谷”赢得与美国硅谷同样的技术创新效能。那么它到底与众不同在哪里呢?为什么会始终遥遥领先呢?
学者郑宇认为:硅谷的成功源于技术进步,但推动其发展的力量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更是制度创新。硅谷成功的“软件”—“硅谷文化”。而“企业家精神”是硅谷文化的重要体现。“企业家精神”是指甘冒风险、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硅谷之所以盛行“企业家精神”,是因为这里形成了鼓励高科技创业的理想环境;大学和产业界的密切合作、政府与民间积极互动、通畅的融资渠道、对失败的承受力、竞争文化和开放性的公司结构。硅谷的创新在硅谷的发展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藻生机的源泉。而硅谷正好拥有创新必须的完备环境,不少专家学者将其概括为 “创新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的要素大致包括有利于创新的法律法规,不断产出成果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易于流动的高素质人才,充沛的风险资本和配套服务,鼓励承担风险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以及鼓励知识共享的开放商业氛围等。正是这些敢于创新并且勇于创新的人让硅谷屹立于世界科技经济之林中,并且始终保持着长青的状态。
而这一创新更加明显的体现在创建新公司的能力。美国学者马
丁·肯尼等人曾在《理解硅谷》一书中指出,硅谷最核心特点是其“孵化”新公司的能力。他们指出,虽然其他类似产业集群区域也有资源,但很少能像硅谷这样打造出一套专门为促进新公司创立和成长而服务的完备基础设施。硅谷活跃着一大批风险投资、法律、会计和猎头公司以及提供其他专业服务的机构,它们的业务重点是为新成立的创业公司打理费时的琐碎事务,使创业公司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这客观上降低了创业的门槛,使孕育新公司的进程加速,也有助于提高创业公司的成功概率。 霍洛维特等人认为,热带雨林式创新系统不是生硬引入孤立的创新,而应注重设计、塑造合适的环境来孕育、促进创新。就像自然界的热带雨林一样,“最有前途的生命形式往往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产生”。所以可见,在硅谷的繁荣中,我们不能忽视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没有创新就没有硅谷。 三.体制上的高度
为什么这样一个人口700多万,不同种族融合的地区能成为全世界高新技术发源地和中心?体制是其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硅谷成功的经验归纳起来离不开硅谷的体制环境,它的成功体现了“制度重于技术”的内涵。比较统一的观点是:首先是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科研院所和硅谷聚积的大量技术精英是硅谷成功的前提;其次,硅谷有自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再次,硅谷有不断促进创新和创业的风险投资市场;另外,nastaq为硅谷技术产品
提供了良好的定价机制与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最后,硅谷有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高效而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 硅谷的第一波发展浪潮是当地的高校体制创新引发的。大学应成为研究与开发的中心,而不是单纯的弄学术的象牙塔,在某种意义上,斯坦福大学是另类大学。首先是校方对师生创业的积极态度。以斯坦福为首的加州高校创新得益于高校管理层的远见卓识,像原来斯坦福的校长特曼就是一个开明的领导,他鼓励教师创办企业或去企业兼职,也允许企业的管理层、经理和职员在不离开企业的情况下到斯坦福大学来进修,这样就极大地促进了高校与企业、市场之间的结合。但是,没有任何一所高校直接经营企业,为校办企业提供人员、资金、经营场所等必备条件。它的技术专利办公室只是帮助教授申请专利。如果一位教授要将自己的成果带出去创办企业,他只要同学校商量一个合理的价格和给学校一些公司的股份。如果企业成功了,学校就能得到实惠; 如果企业失败了,学校也没有任何损失。而对经商的教授来讲,成功就意味着他可以得到很大的经济利益。如果失败,学校还是会欢迎他回来继续做教授。这套商业化、专业化机制的实施给予学校中的科研人员更多的精力创新和将科研成果市场化。
硅谷有自由创新和创业的制度环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首先提及“自由”二字时我们是不陌生的,在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美国的独立战争宣言中就提及到“自由”二字,可见美国自古就有
“自由”的传统,这是历史赋予给他们这个国家特殊的民族精神。然而,这种精神并未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失,反而这种精神愈加完美的演绎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硅谷这一方土地上更是将其发挥的淋漓至尽。在硅谷的职员他们可以任意的跳槽只要他们愿意,正是美国这种自由让美国硅谷的公司在各种压力和竞争中生长。压力的直接后果是动力的使然。
当然这些具备了,并不足够。作为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美国,市场机制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是公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宏观调控控制着市场的机制,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强有力的短时间内保证市场能够健康有序进行的方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这种制度存在着各种弊端。据我们所知,现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采取的是间接宏观调控形式,所谓间接调控是指国家对企业调控不是直接进行而是通过市场间接进行,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然而我们随着它发挥作用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到其中存在的弊端日益明显。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方面的冲击与挑战,以及国内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原有的宏观调控体制与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发展与变化。表现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中通货膨胀压力与被掩盖的产能过剩并存,同时价格上涨具有结构性特点,尚形成普遍性的全面上涨。第二,我国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内难以有
效解决,货币供给充沛,同时又在较长时期内维持低利率、负利率。处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人们也会趋向于将资产投向证券市场。第三,在财政税收方面,由于中央和地方分税比例,土地转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使得地方政府行为由以前更重视发展企业转变为更重视土地开发搞城市化,从而推高了土地和房地产价格。第四,一些部门单位违法违纪在资本市场进行非法炒作,牟取暴利,人为抬高了资产价格。第五,国际热钱以各种手段流入中国,进入资本市场,伺机牟利。他们鼓励市场发挥作用,政府在其中主要承担的是配角的作用国家鼓励企业的发展,而同时企业的发展也很少会受到国家的干预。制度的完善铸就了硅谷。 四.对我国的启示
我们要建设多少个高科技园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各地也开始大张旗鼓的将高新科技园纳入城市规划之中。武汉建成的光谷软件园还是个雏形,而投入其中的财力近乎武汉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半。重庆、合肥、西安等地也在热烈讨论建设光谷。许多地方对建设硅谷、光谷一掷千金,相互攀比日益严重,软件园、高科技园不断涌现。中国各地的硅谷中,北京中关村无疑是中国高科技园的代表作。在中关村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中,联想集团称得上老大,去年销售额达 178亿元。它的产品是国产品牌,里面装的却大都是洋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严格地说没掌握核心的产品技术,产品不能算作高科技。中关村是我国公认最早、最成功的高科技园
区,最近这20 年,中关村的确发展很快,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有没有起到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作用呢?有没有起到硅谷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呢?回答是没有。
当前要警惕硅谷、光谷热过头,一哄而起,形成新的重复建设。按我国目前发展水平,真正意义上的硅谷中国有一个就足够了。我们需要的是从中获得经验,为我国的科技的发展开启指明灯,国家里面科技园不求过多,求的是精,要善于识“才”、能够养“才”、最终达到人才的聚集,达到人才的优化配置;同时要看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善于培养创新精神;最后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在制度上能够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我想做到这些的话,中国的“硅谷”将也成为“东方明珠”。 参考文献:
[1]天极 《“硅谷学”:全球企业的必修课》 创新科技2006.2 . [2]牛冲槐 《硅谷与中关村人才聚集效应及环境比较研究》 管理学报第5卷第3期2008年5月.
作者简介:何超(1990-10),女,本科,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