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
作者:赵 立
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05期
摘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座谈的方法以及资料的方法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实施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新培养方案应该面对全国和北京市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特点、学生未来职业与岗位就业特点,提高专业教育效益,使学生学有专长。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G 80-05 文章编号:1009-783X(2008)05-0104-04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赵立(1951~),男,北京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我们可能也是标新,但愿是在扬弃。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高等体育院系培养本专业学生的最基本的目标规定和课程规定。多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一直在相关“专家群”的思考和指导下,已经几经变革。当前,随着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呼声的高涨,随着新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实际下降,随着就业市场的严酷现实与学业对就业的理性认识增强,培养方案一般标新已经逐渐失去意义。运用历史的方法、扬弃的思想,制定符合社会现实、地方特色和学生利益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已经迫在眉睫。新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能性。
1 新体育教育培养方案制定的社会背景
1.1 国家对学校体育的新政策与要求
20年来,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让学生盲目体验“快乐”的教育,让中小学体育教师盲目追求“快乐”教学的时期可以暂时画一个句号。“少年强,则国家强”再一次成为历史的呼唤。
1.1.1 国家重大政策提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国家颁布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体艺[2006]5号),后又颁布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2007年1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针对社会各界的来信作了重要批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全社会要关心和支持。”
2007年4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学生体质和加强学校体育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07年4月23日,政治局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讨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工作,建议下发的文件升级,以中央和国务院名义下发。4月29日,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在全国再次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1.1.2 国家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具体目标
国家对学校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中央7号文件要求: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 h,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为达此目的,国家在提出保障机制的时候,特别提出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1.2 北京市学校体育的地区特点与现实需求
地区特点是影响培养方案的重要因素。培养方案应该关注地区特点,地区的需求。北京市根据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新举措,对本地区的工作推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措施。包括:小学一、二年级体育课周课时改为4学时,三年级到九年级改为3课时;对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进行技能与体能测评;高中设立专项选修课,设立田径与体操必修课;对学生加大体测与评价的要求与密度等。这一切都显示,作为我国首善之区的北京地区,不仅对学校体育工作空前的重视,同时对体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关于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学时比重的博弈
从历史上看,体育教育专业偏技能型培养方案与偏理论型培养方案一直在博弈。 体育教育专业是我国体育专业中最老的专业。之后,我国体育专业中才新生出运动训练专业、人体科学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等。从当前看到的材料,在改革开放以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比较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运动技能的掌握。学科与术科之间的比重倾向术科。1953年,我国就开始研究体育专业教学计划。1955年,我国公布了师范学院体育系和单科体育学院四年本科教学计划方案。1963年,教育部《体育专业专业计划草案》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计划的总学时为2 652~2 715。其中专业技术课1 470学时,基础理论课1 123学时。学、术科比例为42%:54%。在总学时中还有4%的选修课。
1980年,我国首次对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做出规定,每5年调整1次。由于受到“新”教育新思潮的影响,忽视了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盲目追求“复合型”人才,盲目追求“可持续发展”人才,使体育教师培养的“学科化”倾向明显,学科与术科的比重开始倾向学科。有些院校学术科学时比例最大时达到6:4。
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校长招收体育师范院校毕业生时,首先提出需要有体育专长的学生。这不仅因为是教学岗位的需求,也因为体育师范生“高不攀,低不就”,缺少一技之长,成为了普遍现象,满足不了从事体育教育事业的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当前体育人才的流动比以前顺畅多了。由于国家的政策,特别是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制度的出台,使有体育专长的学生可以优(首)先选择到普通高校学习。这就使有体育专长的学生首先流动到体育教育专业以外的专业去读书深造。这些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对体育事业的追寻,由目的兴趣转变为手段。其次,运动训练专业招生制度的实施,使有运动技能专长的学生多流向运动训练专业,“剩下”的学生选择学习体育教育专业,因此,在招生入口时就显得运动技能先天不足。
在“学科化”培养方案指导下,学生运动技能与就业实际需求差距不断拉大。学生毕业后在体育教师岗位上工作也存在一定困难。纠其原因,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学科与术科的比重(可调节因素)倾向学科,是加深了这个矛盾的重要渊源之一。
3 体育教师职业分析与办学定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职业是劳动分工的结果。职业具有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与规模性。其中:稳定性是指社会上有长期的岗位需求;规范性是指一个具体的职业通过工作描述建立起的工作标准;规模性是指社会上的人力需求应该达到一定的数量。岗位是职业的细化。在一种职业中,由于分工不同,岗位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岗位的需求与要求不同。体育教师是一种职业,但是,在大学、中学和小学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需求与要求有很大区别。在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体育教育教育专业应该正确应对学生和市场的需求,在对不同岗位进行工作描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加强职业和岗位需求教育。
那么,体育教师的岗位主要是技能型、应用型,还是理论型、研究型?我们认为,如果从工作描述的角度观察体育教师的岗位,至少在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是技能型、应用型的。既然是技能型、应用型的,为什么还要制定一个“学科化”的培养方案呢?
学校办学定位也是影响培养方案的重要因素。办大学的定位也应该是面向市场,发挥大学的功能。一般而言,大学的办学定位有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3种。如果办学定位是教学型的院校或院系,培养方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岗位。只有满足地区需求,学校办学定位要求,学生未来职业和岗位的要求,办学才能有特色。有特色,又能做强才能说办出好专业。
4 学科、专业与专项
学科是根据科学分类而划分出的不同的科学门类或研究领域。专业是根据市场分类而划分出的不同的职业领域。专业与学科也有一定联系,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市场是专业的方向。专项是体育领域中一个具体的项目,在体育院校中也是一门课程。专项不是专业,专项应该是专业的“腿”,专项教学应该围绕实现专业目标服务。实际上,如果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学科也应该为专业服务。
我们认为,专业培养不能学科化,专业培养不能专项化。
用专业的概念,正确地用专业的概念有利于端正对课程设置的思考,有利于对学生就业的思考。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同专业的同一专项课程有所区别的原因。
5 理想方案与可行性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理论中,“宽口径、厚基础”可能是最时髦的提法了。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培养方案总学时在2 600左右,其中公共必修课程为600多学时。我们不禁要问,仅仅在2 000个学时左右,如何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那种“中等学校体育教师”向多元化“教师”、科研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方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人才发展的口号,那种课时减少、必修减少、术科比例减少,而课程门类增多、选修增多、学科比例增加的趋势基本上不利于当前体育教师职业特征要求,不利于体育教师岗位要求。特别是,当前制定体育教育培养方案从格式到内容不断标新,仍然表达不出或容纳不下一些专家的“思考”。课程增加到100多门,模块也不断增加,一个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几乎约等于“体育专业的培养总方案”。那还有什么内容特色?那还有什么时代特色?那么多类的新课程如何请老师?那么短学时的课程如何使学生掌握?那么多种的课程如何使教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终身教育的思想如何实现与评价? 这种不顾体育教育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指导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培养方案,务虚多于务实,其实施的结果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可以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理想方案,不是可行性方案,是让学生在务虚的培养方案中学习4年专业课程的不负责的方案。 关于模块选修。从看到的材料,我国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模块选修制定的目标不明确。有些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是以其他专业为目标制定模块。其解释是“宽口径”。我们认为,专业模块选修应该围绕本专业进行。例如,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模块选修应该围绕本职业中,不同就业岗位进行设计(例如中教、小教、幼教与特教等)。而“以其他专业为目标制定模块”应该是学院公共选修课程做的事情。这样解决问题既符合专业选修课程的概念,也有利于体育院系整体教学安排的经济性和学生选修的成功率(因在本专业里选修人次太少而不能开课)。
我们认为,在现实中,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是关键,精简课程方案是出路。
我们认为,面向市场,适应北京特色新型体育教师应该提出这样的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四年学习,使学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系统理解体育教育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有一技之长,掌握基本的体育教学技能,掌握基本的青少年健身指导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组织指导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管理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中提出一技之长是明确应对市场需求,保障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技能型人才的目标符合中小学体育教师岗位描述的要求。 一个培养方案不应该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方案。培养方案一定要有“时代”特征。针对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有限课时,打好“歼灭仗”是十分有意义的。
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关注体育职业的共同特点,设立体育专业基础课程。这可以使不同专业同学共同学习,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经济效益。
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关注体育教育职业的共同特点。为此,设立专业必修课程。解决在这个职业上工作的基本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应关注体育教师岗位的特点。为此,设立专业选修课程,解决在某个具体岗位上工作的基本问题。
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还应该关注学院公共选修课程的选择,为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服务。为提高公民基本素质服务,为拓展专业技能服务。
加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总学时是我门解决培养质量的重要选择。当前的教学改革是不断缩小总学时。缩小总学时,必定缩小很多课程的学时,特别是运动技能学习课程的课时。这对我们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很不利。在有限的总学时中,应该是学科分配的学时多,还是术科分配的学时多,是一个很难科学说明的问题。就像狗熊分月饼的故事所讲的那样,永远也分不公平。这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因此,否定命题,适当提高体育教育培养方案的总课时,加强实践教学,精选理论课程,提高课程效益,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解决问题重在选择。
6 学生培养特色
关于学生培养特色,我们总结为“一心”,即事业心;“二精”,即精一个项目、有精气神;“三基”,即要理解基本体育科学知识、基本教育科学知识和基本科研知识;“四能”,即掌握多项运动技能、教学技能、健康指导技能和组织管理技能。
这一切是岗位描述的结果。调查显示,事业心是成功体育教师的共同特征。精一个项目、有精气神是一个有权威体育教师的基本特征。掌握基本教育科学知识、基本体育科学知识和基本科研知识是一个体育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四能是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工作技能。 我们的培养方案就是围绕着办学目标,围绕着学生培养特色,而设置,而执行。
7 关于课程与教材
宏观而言,课程设置应关注国家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与专业性质。在不同的客观环境下,在实际工作中,上述3个基本出发点是必须考虑的,但是,不是平行考虑的。制订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一定要有目标的优先级。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就业需要是当前目标的优先级。 设置课程,选择教材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手段。围绕办学特色,就一定要根据需要设立课程,选择教材。例如:我们为了使学生理解儿童少年心理与运动技能发展的规律,选择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发展心理学》。我们为了使学生适应体育教师不同岗位的需要,我们设置了《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与《小学体育教材教法》;我们认为原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程《教学论》学科性质太重,又用《学校体育学》进行了置换;我们针对当前体育教师和在校学生科研能力差的现状,把《体育科研方法》改为必修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一技之长,我们明显延长了学生主修运动项目的课时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专项教学专业化的课程要求;等等。
8 实现与实践培养方案的措施
为了制定一个适合北京现状和学院办学目标的、比较好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落实好培养方案,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分别召集专业建设委员会座谈会,老教师座谈会,北京市有关专家座谈会。分析我国和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历史,北京市的要求,汲取有益经验与教训。由此制定出较好的体育教育培养方案。
向各课程任课教师提出教学的要求,为求得教师对体育教育培养方案的理解、撰写好教学大纲、落实教学要求奠定基础。对专项课程提出专业教法要求。建立教师在中小学的定期考察与培训制度。反对只管教,不管会的教风。
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做未来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学习的主动性。
加强技能学习与实践环节管理。主修课时增加到360学时,同时在第5学期安排9周的中小学见习课程。加强学籍管理,主修专项分段记分,不及格不能毕业。
我们的观察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观察,我们的思考是在前人有益经验上的思考,我们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可能是一种扬弃,一种回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